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554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67篇

2019年国家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  )次课程改革。

A、六

B、七

C、八

D、九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即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2.(2015辽宁锦州·单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铁钦纳

C、詹姆斯

D、罗杰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l913年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

故正确答案为A。

3.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物理实验,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愉快的体验,这种体验属于()。

A、理智感

B、幸福感

C、美感

D、道德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理智感的含义。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题干中完成物理实验特别开心,是与理智感相联系的。

故正确答案为A。

4.(2015山东省属·单选)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讨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子里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其对狗的恐惧反应。

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模仿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系统脱敏法的理解。

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题干中狗对于赵明来讲就是容易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故正确答案为B。

5.课外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团队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略。

6.有位学生将几张纸屑随意扔到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见状后满脸羞愧。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王老师路过顺手捡起纸屑并丢进垃圾桶,正是体现了王老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7.(2013安徽毫州·单选)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优柔寡断

B、任性

C、顽固

D、盲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

易受暗示即盲从。

故正确答案为D。

8.(2016山东德州·单选)“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杀鸡吓猴”体现的是替代性强化,因此应该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说来解释。

故正确答案为D。

9.研究表明,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

这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注意起伏的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

10.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C项正确。

A项:

该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该选项表述的是收取学杂费,不符合规定,排除。

B项:

该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而该选项表述的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不符合规定,排除。

D项:

该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

11.(2013山东济宁·单选)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掰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小学生掰手指进行计算,是在借助动作进行思维,因而是动作思维。

故正确答案为B。

1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

A、全面性

B、功能多样性

C、教育专门性

D、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文言文的意思是:

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这体现了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13.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这说明教育可以()。

A、创造更新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建立孔子学堂,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这种横向的交流,体现了文化的传播、交流的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B。

14.“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说的题目解析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从两所恶者或两种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正是双避冲突的表现。

因此本题选B。

15.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职业道德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主要意思是说教师不要抹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用固定的模式来看待学生,或许他们这科不行,但是在另一方面会是个天才——像牛顿、瓦特、爱迪生一样。

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做到因材施教。

关爱学生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C项正确。

A项: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

16.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负强化是通过撤销某种厌恶刺激,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

题干中关禁闭属于厌恶刺激,如果能够安静下来,就不再关禁闭,为了增加这种行为,撤销了关禁闭这种厌恶刺激,因此属于负强化。

故正确答案为B。

17.(2016广西南宁·单选)根据美国学者柏林纳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至少有五年教龄的教师属于()。

A、新手水平

B、专家水平

C、胜任水平

D、熟练水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柏林纳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各个阶段的特点,根据题干的描述,至少有五年教龄的教师应该是熟练水平。

A项的新手水平指的是刚从大学毕业第一年开始教师职业的教师或实习阶段的师范生;B项的专家水平是最高的阶段;C项的胜任水平在教学生涯的第3~4年。

D项的熟练水平,大约需要5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定数量的教师进入熟练型的发展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D。

18.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关爱学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具体体现为: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因此本题选C。

19.(2015河北邯郸·单选)儿童只能通过数手指进行2+3的运算,该儿童的心智技能处于()。

A、物质活动阶段

B、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各阶段的含义。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其中物质活动是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的阶段。

题干中“儿童只能通过数手指进行2+3的运算”属于借助实物活动,即物质活动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A。

20.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中,()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规律。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故正确答案为A。

21.(2013福建泉州·单选)某个阶段的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大人就是好孩子。

他处于()。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道德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相关内容。

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只关注行为的结果,因此常常以表面的实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故正确答案为A。

22.(2014江苏连云港·单选)下列常用的概念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是()。

A、先行组织者

B、学习共同体

C、随机通达教学

D、认知学徒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从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提出来的,属于认知主义的观点,跟建构主义无关。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3.针对小学生常见的“言行不一”的问题,德育应()。

A、从“知”开始

B、从“行”开始

C、从“意”开始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规律。

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是具有多端性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故正确答案为D。

24.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

A、评价功能

B、教育功能

C、辅导功能

D、说服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5.李小明同学今天在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动机性遗忘理论

D、提取失败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对于特别熟悉的公式在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是提取失败说的表现。

故正确答案为D。

26.(2012山东德州·单选)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是()。

A、独白言语

B、内部言语

C、书面言语

D、对话言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内部言语是指伴随着个人思维活动和感情产生的不出声的非交际言语。

故正确答案为B。

27.乌申斯基指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根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们的方法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A、高尚性

B、深广性

C、示范性

D、先进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

①意识水平高层性;②道德境界高尚性;③道德意识自觉性;④行为举止示范性;⑤道德影响深广性;⑥道德内容先进性。

其中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道德意识水平,而且还要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和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是无言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题干中乌申斯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具有无穷的榜样力量,体现了示范性的特点。

C项正确。

A项:

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是指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己任,和

28.(2013江西上饶·单选)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故正确答案为B。

29.(2014河北石家庄裕华区·单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A、了解自己,但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估计

B、具有超强人际关系

C、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D、在任何情况下,能做到个性发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A项中了解自己,但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评估,才是符合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B项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了,不一定是超强的;C项描述正确;D项中“任何情况”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C。

30.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依然继续吸烟如故。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反向

B、文饰

C、升华

D、否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否认这一自我防御功能的含义。

否认是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题干中吸烟者否认“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性符合这一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D。

31.(2016广西南宁·单选)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是()。

A、感性取向

B、理性取向

C、实践—反思取向

D、生态取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分类。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括: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取向(技术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2.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主义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课程理论。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

结构主义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

故正确答案为B。

3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行动研究指身处一线的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D。

34.(2014山东菏泽·单选)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是()。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人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A项交往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是互惠的;B项正确;C项中不应该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迁怒于学生;D项应该公平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偏爱或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故正确答案为B。

35.(2014广东粤东西北·单选)我们常说的“尊老爱幼”“爱护公物”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和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反映出思维的()。

A、具体性

B、发散性

C、间接性

D、概括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尊老爱幼”“爱护公物”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和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反映的是思维可以进行同类事物的概括,因而体现的是概括性。

故正确答案为D。

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终身教育的推进与发展。

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进行的重要活动,这就要求实施终身教育。

故正确答案为C。

37.()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A、兴趣

B、爱好

C、态度

D、理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故正确答案为A。

38.学生自身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无论是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不良品德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表明德育过程是()。

A、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C、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D、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规律。

题干强调学生不论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不良品德的改变,都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德育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故正确答案为D。

39.(2015山东济南·单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

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

课程标准是各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编写教材的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A。

40.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是()。

A、研究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小组学习

D、实践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二、多选题

1.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几个阶段,包括()。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各阶段的划分。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ABCD。

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

B、抑制

C、诱导

D、扩散和集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

【解析】: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

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的是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

例如,学习时大脑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

抑制指的是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例如,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就处于抑制状态。

故正确答案为AB。

3.(2015山东菏泽·多选)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E、组合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E

【解析】:

感知觉的规律包括: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故正确答案为ABDE。

4.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教师职业角色冲突

B、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C、学生难管难教

D、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

【解析】:

“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本题选BD。

5.(2016浙江杭州·多选)以下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自然科学

B、视觉型的学生乐于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C、辐合型的学生习惯从多个角度扩散

D、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认知风格的分类。

其中,A、D两项描述正确。

B项动觉型的学生乐于动手操作,C项发散型的学生习惯从多个角度扩散,从而求得多个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AD。

反思型学生在完成需要对细节作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较好些。

而冲动型的学生在完成需要作整体性解释的学习任务时,成绩要好些。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

而冲动型学

6.(2015山东省属·多选)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求知需要

B、尊重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类。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

“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A、C两项属于成长性需要。

故正确答案为BD。

7.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