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532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单元教案.docx

《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单元教案.docx

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

课题

9.《南给守林人的女儿》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23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

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

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9.《南给守林人的女儿》

守林人的女儿是谁?

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为什么要献给她……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

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

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

(生读课题)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

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生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4.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5.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读好:

“达格尼”“爱德华·葛利格”两个人名,了解他们不同的身份。

初步解决:

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安全教育:

注意就餐秩序,不推不挤。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9.《南给守林人的女儿》

课时

第2课时

总课时

24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

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

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9.9《南给守林人的女儿》

10.插叙

11.美好的心灵

美美好的旋律

美好的祝福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读5~8段:

理解葛利格为什么给守林人的女儿送礼物?

   1.初步讨论:

葛利格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守林人的女儿呢?

   2.讨论:

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诺送小姑娘生日礼物的呢?

   3.品读课文5~8段,想象小姑娘讲述的艰难而又快乐的生活。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守林时的危险、艰苦、勇敢、机智,守林小屋的简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带给女孩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感受细细品读第5段,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4.引导学生再次讨论:

为什么这位著名的音乐家会送她一份生日礼物?

   5.找到写葛利格的言、行的语句,细细品读,交流读中的体会,感受葛利格的内心活动,体会他和蔼亲切、富有爱心童趣的情怀。

  

(二)读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样的礼物。

   1.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从文本中找出句子,读、议、品,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3.描写达格妮听到乐曲后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

细细品读第4段女孩追问的三个句子,品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交流从中感受到什么?

姑娘为什么会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会泪流满面?

姑娘的万分激动是体会到葛利格为她谱曲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乐曲中珍藏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还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音乐家真挚的情怀?

(用乐曲作礼物,传唱全球时,小姑娘就会听到)进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播放乐曲,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再读小姑娘听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

   6.为什么说这首乐曲是件珍贵的礼物?

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中写达格妮回忆儿时往事时采取的是怎样的叙述方法?

   2.为学生介绍插叙的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阅读有插叙手法的文章。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安全教育:

上下楼梯靠右行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10.《我和乌丽娜》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25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教学

重点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

难点

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10.《我和乌丽娜》

“我”和乌丽娜怎么样?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金色的读书年华,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珍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

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

(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和学习生字的情况。

    

(1)初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自然停顿,如:

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2)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

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

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安全教育:

不在教学楼道追逐。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10.《我和乌丽娜》

课时

第二课时

总课时

26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教学

重点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

难点

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10.《我和乌丽娜》

水美桥美

真挚的友情

热爱丽江

教学过程

复备

 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回顾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体会丽江的美。

勾画出描写丽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老师点拨以下几点:

    

(1)整体描写。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体会古城富有情趣的布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四方街的建筑特点”体会丽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写。

      “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①“水”:

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亮:

扣住“倒映着白墙灰瓦,还有那在水边浣洗……特别好看”理解。

       活跃:

扣住“流下来”“冒出来”“哗哗哗”“汩汩汩”“穿行”等词语理解。

      ②“桥”:

桥的特点是什么?

(林林总总)“林林总总”什么意思?

(形容繁多)

       桥林林总总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量多:

354座。

       样式多:

石板桥、木板桥;石拱桥、木拱桥;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

       材料多:

石头、木头。

       雕刻丰富:

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

    (3)总结过渡。

     这“水”和“桥”给丽江带来了什么?

又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什么?

   2.从具体词句中朗读体会“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的快乐。

     如“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3.小结:

丽江的“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从这快乐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乌丽娜对美丽的丽江古城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体词句朗读体会。

   4.学到这里,你觉得乌丽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

这样的孩子谁都喜欢,“我”更是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分别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丽江古城》的邮票,决定给乌丽娜写封信,把邮票寄给她时,想一想,在信中“我”会对乌丽娜说些什么?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在叙事中写景,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的?

   2.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特别好看”。

安全教育:

严禁购买垃圾食品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11.《天上的星星》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27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3.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4.能仿照旁批,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教学

重点

能仿照旁批,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教学

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12.《天上的星星》

13.无聊 榆树 陡然 蓦地 调皮 

14.鬼精灵灿灿的 灼灼的 弱弱的 漠漠的

面面相觑 不得其解 目不暇接 大吃一惊

精光灵气 没精打采 天涯海角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由词语引入课文学习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无聊 榆树 陡然 蓦地 调皮 鬼精灵

     灿灿的 灼灼的 弱弱的 漠漠的

     面面相觑 不得其解 目不暇接 大吃一惊

     精光灵气 没精打采 天涯海角

   1.抽生读词语,齐读词语。

   2.如果能够体会一下词语的意思,你能读得更好。

读这些词时要把词语的含义连同你的想象都留存在心间。

再读一读,好吗?

相信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你会理解得更好。

   3.在你们心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在夏天的夜晚,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

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请你说一说。

    过渡:

夏天的夜晚,天上有无数的星星闪闪发光,星星们就像孩子们那样调皮、可爱,让夏夜的天空显得那么的热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天上的星星。

(齐读课题)

  二、快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 快速读文,边读边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对星星的喜爱?

2、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安全教育:

上下楼梯右、轻、序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11.《天上的星星》

课时

第二课时

总课时

28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3.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4.能仿照旁批,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教学

重点

.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

难点

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11.《天上的星星》

热闹月明星稀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精读课文,品味星星的“热闹”和“月明星稀”的景象

   1.生自读文,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随学生的汇报呈现。

    预设1:

    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让学生理解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

    预设2:

    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

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吗?

(陡然——蓦地)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预设3: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

这些鬼精灵,从哪儿来的?

是一个家族的兄妹?

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从这句话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之情,星星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预设4:

    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

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从“热闹”一词体会到什么?

星星们是怎样“热闹”的呢?

这些都是对星空中一些星座的描写。

你能根据平时对星空的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有……有……有……”来说说星星们热闹的样子吗?

   3.星星是这样的美,天空是这样的热闹。

可当月亮出来了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为什么“大吃一惊”?

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月明星稀”的内容,用“”勾画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

    

(2)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①我们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②“面面相觑”是什么意思?

      ③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我们对星星的喜爱?

理解“可怜”“不忍心”“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等句,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怜惜之情。

  二、总结,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本文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优美。

   2.学了本文,体会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可从文章感情、表达方法、字词积累、写作等方面来谈。

安全教育:

不吃垃圾食品,不搭乘违规车辆。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12.《家乡的桥》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29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教学

重点

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

教学

难点

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的丰富含义。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小河长,小桥多

  31家乡的桥   造型 千姿百态

          名称 充满情趣

          是孩子们的乐园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引出课题:

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配乐自由读全文。

 2、围绕“家乡的桥”,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随学生的兴趣点调整教学环节,组织教学)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2、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3、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感受中华书法艺术品的美妙,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

   理解、积累“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4、指导朗读,抒发阅读感受。

 5、欣赏家乡小桥的造型,借助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介绍介绍。

 6、欣赏作者儿时在桥边玩耍的情景描写,指导朗读,体会惬意与难忘。

四、根据板书提示,总结课文。

 1、理解: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安全教育:

集合排队不推挤。

教学

反思

五年级《语文》

课题

《积累与运用(三)》

课时

第1—4课时

总课时

30—33

1.复习学过的关联词,体会因果关系的不同表达方式。

   2.丰富词汇,寻找规律积累语言。

   3.了解习作结尾的多种方式方法。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培养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

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5.留心自己在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快乐时光,并能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6.自主阅读短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

重点

1.因果句式的正确运用。

2.学会词汇归类积累。

3.学习在习作里用上恰当精彩的结尾。

教学

难点

1.因果句式的正确运用。

2.学会词汇归类积累。

3.学习在习作里用上恰当精彩的结尾。

教学

准备

1.搜集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

   2.搜集文章的精彩结尾。

   3.搜集有关海啸的知识。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下面的句子,留心加点的词语,想一想句式有什么特点?

   2.和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用上加点的词语说出更多因果关系的句子。

   4.讨论还可以用哪些词语说出因果关系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每一竖排的词语的特点。

   3.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词语。

   4.根据词语的意思积累巩固。

同桌相互交流积累经验。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下面的对话,说说他们讨论的是什么话题?

   2.这几种文章的结尾,你在习作中用到过吗?

跟同桌介绍介绍。

   3.你看到过或者用过哪些结尾?

全班交流。

   4.老师举荐学生习作中好的结尾,让学生知道写好结尾并不难。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激发谈话兴趣。

     同学们都爱听故事,读读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

(可讲解一下有关海啸的知识)

   2.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根据“有人说……”的提示,你赞成什么看法?

或者你还有什么看法?

在四人小组中进行讨论。

   4.请每种观点的代表发言,鼓励有相同看法的同学补充。

   5.老师小结。

  五、习作百花园

   1.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一定得到过不少礼物,它们或是一个精美的物品,或是一句动人的话语,或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礼物?

又是怎样得到的呢?

你感受到快乐了吗?

现在就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这些快乐的情景。

(和同桌说说。

指名和全班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要说出重点环节和真实感受。

   2.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过渡: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自己亲历的感受。

同学们说说看本次习作还有哪些要求呢?

学生先读读本单元习作要求,再谈自己的意见。

老师总结。

    

(1)写明是怎样的礼物?

    

(2)礼物的由来。

(写清楚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自评习作,修改。

   5.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6.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7.请学生上讲台念自己的习作或结尾。

教师总结学生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在日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六、自主阅读园地

    激趣导入:

平时同学们常感到写作文、写日记困难,不知写什么,那是你们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有趣味的事,但读了下面这篇文章,你们就会有一双会发现的明亮的眼睛了。

   1.快速默读短文《送你一双亮眼睛》,想一想“亮眼睛”指什么?

   2.继续读短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勾画出来,并试着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

   3.全班交流。

安全教育:

按时上学和回家。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