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434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的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血的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血的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血的基本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血的基本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的基本概念.docx

《血的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的基本概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的基本概念.docx

血的基本概念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故又称血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液必须在脉管中循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

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于脉外,则失去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即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

脉,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称。

如《脾胃论》说:

“脉者,血之府也。

血液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其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再经气化方变而为血。

正如《灵枢·决气》说: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即充分说明了中焦脾和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至于血液的生成与更新过程,中医学则强调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液。

如《灵枢·邪客》在论述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时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灵枢·营卫生会》则更强调了肺脏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

如说: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

”[说明]可以看出,实际上营气的生成,仍是中焦脾胃的作用。

故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正是由于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之精气,所以饮食营养的优劣或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饮食营养长期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则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二是精血互生:

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血能生精,如《诸病源候论》说:

“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而精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之一。

如《张氏医通》说:

“(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而《侣山堂类辩》则更明确地指出:

“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

”即说明肾所藏之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

另外,肾能藏精生髓,髓则贮存于骨内。

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这与中医学精血互生理论不无相似之处。

  精藏于肾,血藏于肝。

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盈,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又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

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神的物质基础。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肌腠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灌溉周身,无所不及,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举例说明]

  血液的营养和滋润功能正常,则可见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而有华,机体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等等。

若血液生成不足或持久地损耗,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则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病理变化,从而出现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临床表现。

故明代医家张景岳又进一步总括指出:

“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

”(《类经》)

  血,又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举例说明]

  此外,血液亦是化生经水、乳汁,养育胎儿,哺育婴儿的物质基础。

[举例说明]

 

血液的循行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

通过血液的循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生理活动之需要。

  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而不至逸出于脉外,亦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

而且由于脉管本身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的功能,故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不会离于经隧(即脉管)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

  血液与营气在脉管中循环运行,早在《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

[举例说明]

  血液的正常循行,是脏腑经络及某些组织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

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正是由于心脏不停地搏动,才推动着血液正常运行。

故《素问·痿论》说:

“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说:

“人心动,则血行诸经。

”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需朝会于肺,与清气结合,并经肺气宣发方能布散于全身。

另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以及肝的藏血和肝气疏泄功能的调节。

脾的统血和肝的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而肝的疏泄,则是促进和通利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此外,脉道的通利与否,血液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影响着血运的或迟或速。

故《素问·调经论》说: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因此,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而是在心、肺、脾、肝等脏相互协调平衡下共同完成的。

若其中任何脏器或经脉的功能失调,都会导致血液循行的失常。

如心气虚则运血无力,可致心血瘀阻;脾气虚则统摄失权,可致血不循经而出血;若肝气暴张上逆,则血随气涌,亦可致吐血、呕血等。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在内,如胃液、肠液、关节腔液,以及涕、泪、唾等。

津液,同气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并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

由于津和液在性质、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地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并起濡润作用的,称为液。

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说:

“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津与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与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发生“伤津”与“脱液”的病理变化时,其辨证论治,又须加以区分。

固摄作用。

如气虚,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

其治疗往往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如图所示]《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即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的简明概括。

正如在“脏腑与人体水液代谢”章节中所述,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并通过气的“气化”作用,以及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而形成,并进行其正常的代谢活动。

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的“游溢精气”运化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津液的输布,依赖脾的转输“散精”功能和肺的宣发“输精于皮毛”功能,并通过肺的肃降作用,“通调水道”,将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津液的排泄,则主要依赖于汗液、尿液和随呼吸排出的水气,亦依赖于肺的宣发和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而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的升降环流,则是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

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由此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的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

所以,不论是由于气的病变或上述某些脏腑的病变,均可影响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并导致津液代谢(即前述之水液代谢)平衡的失调,从而形成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的病理变化,或形成内生水、湿、痰、饮等津液环流障碍,水液停滞积聚等病理变化。

津液的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

如:

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滋润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并且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输注于关节腔的津液,则具有滑利关节,使之屈伸自如的作用;渗注于骨的津液,则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的作用。

正如《灵枢·决气》所说: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

“五谷之津液和合为膏者,内渗入骨空(即骨孔),补益脑髓。

”基本上概括了津液的生理功能。

概 述

  气、血、津液的性状及其功能,虽各有特点,但三者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

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关系。

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经·二十二难》说: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即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

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功能。

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均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

而从摄入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又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液,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作用。

因此说,气能生血。

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

为此,在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证时,常常配合应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此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经·二十二难》说: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即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

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气能行血:

血属阴而主静。

血液不能自行,其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如血液的循环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

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迟缓;气滞则血行滞涩不畅,甚则可形成血瘀。

气机逆乱,则血行亦可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

如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则可见脘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

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经常配合使用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此是气能行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经·二十二难》说: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即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

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气能摄血:

摄血,是气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

血液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于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三个方面(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帅”。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经·二十二难》说: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即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

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不仅是化生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

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在于体内。

若气失去依附,则将浮散无根,易于发生气脱而涣散不收。

所以,血虚者,气亦易衰;血脱者,气便随之而脱。

临床上,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于阳,津液属阴。

气与津液的关系,亦与气和血的关系一样,极其雷同,如前所述。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

气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津能载气等方面。

气能生津   

气能行(化)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气能生津:

津液的生成,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有赖于胃的“游溢精气”和脾的运化水谷精微。

而脾胃的功能正常,全赖于脾胃之气的支持,故脾胃之气健旺,则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影响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

因此,临床上亦常可见气津两伤之证。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于阳,津液属阴。

气与津液的关系,亦与气和血的关系一样,极其雷同,如前所述。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

气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津能载气等方面。

气能生津   

气能行(化)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气能行(化)津:

津液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由于脾气的“散精”和转输、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方能促使津液输布于全身而环周不休,并使经过代谢后多余津液转化成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只有这样,人体的水液代谢才能维持生理平衡。

而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利时,则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往往随之而受阻;反之,若由于某种原因,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导致水液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亦会随之而不利。

因此,气虚、气滞可致津液停滞,称作气不行(化)水;津液停滞、水液积聚而致气机不利,则称之为水停气阻(滞)。

正是由于两者互为因果,从而可形成内生水、湿、痰、饮等种种病理变化。

临床治疗水肿病证,常须行气与利水之法并用,方能取得较好效果,即是此理。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于阳,津液属阴。

气与津液的关系,亦与气和血的关系一样,极其雷同,如前所述。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

气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津能载气等方面。

气能生津   

气能行(化)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气能摄津:

津液的敷布与排泄,虽然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而维持津液代谢的正常平衡,亦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

正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使津液量在体内得以正常的保存,从而维护了津液对人体的正常滋润和充养。

因此,在气虚或气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则势必导致体内津液的无故流失,可出现多汗、漏汗、多尿、遗尿,或尿失禁等病理现象。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于阳,津液属阴。

气与津液的关系,亦与气和血的关系一样,极其雷同,如前所述。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

气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津能载气等方面。

气能生津   

气能行(化)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津能载气:

津液亦是气的载体。

气之所以能化生津液、敷布津液和固摄津液,亦是因为气蕴于津液之中,故津旺则气旺、津耗则气必伤。

如在大汗、大吐、暴泻等情况下,均能伤津耗气,可出现“气随津脱”等病证。

《金匮要略心典》所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即是此意。

血和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亦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二者与气相对而言,都属于阴。

因此,血与津液之间亦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生成都源于水谷之精气,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故又有“津血同源”之说。

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如《灵枢·痈疽》说:

“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说明津液渗注于脉,即成为血;若血中的津液成分渗出于脉外,即为津液。

可见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亦多相互影响。

如:

失血过多时,则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液容量之不足;与此同时,由于脉外之津液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又可形成津液的不足,从而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理现象。

反之,在津液大量损耗时,则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不足,无以补充,甚至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可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

因此,对于失血患者,临床上不宜采用汗法,《伤寒论》所谓“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即是此理。

而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之峻剂。

故《灵枢·营卫生会》又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这即是“津血同源”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本章小结

  应当看到,精、气、血、津液,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的禀受于先天,有的化源于后天之水谷精微,它们与脏腑经络和其他组织器官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脏腑经络等依赖于这些物质的滋养和补充,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脏腑经络的协调活动,又不断地产生和消耗着这些物质,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始终保持着人体内物质代谢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

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气、血、津液的概念,了解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2.掌握气的生成及生理功能,并了解气的运行及运行方式。

  3.掌握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主要功能。

  4.了解血液的生成、生理功能及其正常循行。

  5.了解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和排泄,及其生理功能。

  6.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