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327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8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docx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内部核心压题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

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内涵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

4、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5、热爱学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6、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7、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8、提高教师道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必要前提。

9、陶冶教师道德情感和磨练教师道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

10、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

1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的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多项选择题

1、道德的调节手段:

依靠人民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2、职业道德的特征:

○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

3、教师职业道德构成因素:

○1教师职业理想○2教师职业责任○3教师职业态度○4教师职业纪律○5教师职业技能○6教师职业良心○7教师职业作风○8教师职业荣誉

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

5、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

○1教育价值○2文化价值○3伦理价值

6、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3友好合作,公平竞争

7、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

○1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2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3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4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5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8、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特征:

○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恒○4严而有方○5严而有情

9、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书的内容○2把握育人的方向○3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10、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1网络社会中真假难辨○2网络社会中善恶难辨○3网络社会中美丑难识

11、环境道德具体包括:

○1与自然协调发展○2合理使用物质资源○3坚持可持续发展

12、道德范畴包括义务、良心、公正和荣誉。

13、教师良心的特点:

○1公正性○2综合性○3稳定性○4内隐性○5广泛性

14、教师公正的内容:

○1坚持真理○2秉公办事○3奖罚分明

1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1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

○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2陶冶教师道德情感○3磨练教师道德意志○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

17、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1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1指挥定向功能○2教育发展功能○3分等鉴定功能○4督促激励功能○5问题诊断功能

1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

2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1自我评价法○2学生评价法○3社会评价法○4加减评分法○5模糊综合评判法

判断题

1、道德的内涵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职业道德:

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3、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4、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5、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6、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8、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

9、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10、热爱学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12、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14、教师作为学生关注和模仿的对象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5、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16、道德范畴是反映人们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概念。

17、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反映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成为教师内心信念而对教师行为发生影响。

18、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必须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19、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以自己的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20、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iji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室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21、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执教时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正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22、教师荣誉即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行为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

2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

2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说到底就是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26、教师道德修养实际就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的过程。

27、师德认识是指教师对师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8、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情感体验。

29、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30、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要履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

3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磨练教师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的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

32、提高教师道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必要前提。

33、陶冶教师道德情感和磨练教师道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

34、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

3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简答题

1、简述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

答:

○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

○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

○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

2、简述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

答:

○1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2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

○3有利于营造优良的与人氛围

○4有利于增进教师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3、简述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答:

○1明确教书的内容

○2把握育人的方向

○3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4、简述教书育人的途径

答:

○1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2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

○3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4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学之中

5、简述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答:

○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

○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

6、简述严谨治学的途径

答:

○1教师要落实学科专业知识

○2教师要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3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7、简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答: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拥有健全的人格

○3要身体力行

8、简述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答:

○1教师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

○3教师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9、简述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答:

○1教师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

○2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人一直的凝结

○3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4教师道德品质具有动态的稳定性

10、为什么说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答:

○1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2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3创新是教师职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11、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有哪些?

答: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要具备独立获取、出来新信息的能力

○3教师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12、简述如何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2教师要敢想敢做、不断探索

○3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

13、简述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答:

○1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加强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

○3扩大环保教育内容

1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

○1必须是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

○2必须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显示教师人事与掌握职业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

○3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教师的内心,并能时时指挥和影响行为

15、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

答:

○1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

○2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3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16、简述教师义务的主要内容

答:

○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师育人

○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17、简述教师义务的作用

答:

○1教师认真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减少和协调教师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

○2教师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循教师道德要求,选择最佳教育行为

○3教师积极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18、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

答:

○1提高教师道德认识

○2陶冶教师道德情感

○3磨练教师道德意志

○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

19、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

答: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答:

○1指挥定向功能○2教育发展功能

○3分等鉴定功能○4督促激励功能○5问题诊断功能

2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

答:

○1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以肯定评价为主

○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动态评价为主

○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6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以动机评价为主

○7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他人评价为主

《教学方法导论》

1.教学方式是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个别操作活动。

2.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已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3.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也就是说,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

4.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愉快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是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

它是借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它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首创。

情景教学提出的根据是情感和认识活动相互作用、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互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意活动)相互统一等原理。

(三)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由江苏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

它的特点是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

(四)成功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的内涵:

(1)成功的下限是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3)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4)成功总是相对于原有的基础而言的,时无止境的,是没有终极意义的(5)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

5.外国教学方法已经被我们用到的包括:

(一)发现法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

教师在应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出计划,把教材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发展过程,制定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进行自我发现。

自我发现进行的顺利,关键在于恰当的确定学生独立探究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

(二)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所为范例,是指教材中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

范例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造的。

范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等三个基本特性。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与德育相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学习相统一、基础知识学习与智能培养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三)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

目标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它包括“定标”、“实施”及“评价”三个环节。

展示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控制教学过程的主要技巧是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互相配合互相转换的规律,形成有张有弛,变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

布鲁姆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掌握学习”。

(四)程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B·F·斯金纳倡导的。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通过操作性的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的行为单位可以被学会,或者一个现存的行为单位可以被精炼。

(五)“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是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造的。

(六)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或启示法,是教师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情感倾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其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教育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提出的。

暗示教学法中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暗示教学法坚持的原则有:

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

(七)非指导性教学法所谓非指导性(促进)教学法,就是创造一种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室(促进者)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力,朝向自我实现。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促进)教学法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

6.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五只设备的现代化

(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三)教学方法的系统化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方法最优化理论(四)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7.所谓教学设计,简单的说,就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得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8.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指导性

(二)系统性(三)操作性(四)预演性(五)突显性(六)易控性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强化教学设计控制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七)创造性。

9.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现代教学理论

(二)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三)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四)依据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除了从教的角度考虑问题外,还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加以认真对待。

(五)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10.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一)系统分析模式

(二)目标模式这一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它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科里提出的。

他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

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由九点,呈直线型。

(三)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提出的。

这一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

11.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七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设计等。

12.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3)标准功能

13.教学目标的分类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影响较大的是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将教育目标分为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14.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候应该注意的几点基本要求:

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4便于检测

15.教学目标的表述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到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是对目标的把握与评定。

16.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着重掌握以下教学内容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

(二)通览教材,鸟瞰全局(三)疏通教材,清除障碍(四)熟悉教材,重点记忆(五)分析材料,把握三点(六)精心设计,妥善安排(七)阅读资料,吸取营养。

17.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18.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19.讲授法的主要特点:

教师以口头语言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体,向学生单向输入信息,学生经过思维把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

20.讲授法的优点在于:

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间接知识:

有助于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1.讲授法的缺点是以教师活动为主,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讲授往往面向全体学生,不宜于因材施教:

教学单向输入信息,运用不当,容易造成“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的结果”

2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老师的语言要做到:

准、精、美、活。

23.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并运用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记》中就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善问”、“善待问”。

谈话法的特点是师生对话。

24.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做充分准备,对谈话的内容,问题的顺序,应得出的结论,事先都要周密考虑。

问题设计可分为五步:

(1)搜集疑点

(2)整理疑点(3)确定重点(4)设计母题(5)安排子题2所提问题的表述要简练明确,求答范围清晰。

3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

问题设计时应注意:

(1)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易后难,逐一解答问题

(2)对于难度不同的问题,应该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使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必须“跳起来摘桃子”,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3)提问设计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5.讨论法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26.讨论法的引导具体的技巧如下:

1灵巧的利用提问2创造良好的讨论气氛3及时纠正离题现象4讨论的评价。

27.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方法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

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29.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知认识,以促使其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是直观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在各课教学中广泛采用。

他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常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进行。

3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三种。

31.实验法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32.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它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33,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增强练习的自觉性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3练习安排要有计划性,方式要多样化,时间分配要合理。

3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

3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特点在于,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

36.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37.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总体把握原则2师生共明原则3“双效”统一原则既是力求使效果与效率达到完善的统一。

38.教学方法的运用:

1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显示出它应有的功效,关键在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最佳选择和优化组合3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必有法”,即教学一定要讲究方法。

“教定无法”,即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

39.教学组织的方法是要研究教学活动的形式及相应的结构。

40.教学组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特殊的师生互动2特殊的时空安排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教学目标、内容、媒体、方法手段等因素在教学中各具独特的作用)

41.贝尔—兰喀斯特制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

因由牧师贝尔和教师喀斯特所创建,故命名为贝尔喀斯特制。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是:

在班级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传授给一部分导生,再由导生转授给其他学生。

这是英国“双轨制”教育体制的具体体现。

广大劳动者子女只能在师资匮乏,设备简陋的初等学校学习,其教学质量很难保障。

42.道尔顿制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43.分组教学为解决班级授课制不宜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等弊端而产生的。

44.教学组织的历史发展:

1个别教学2群体教学3班级授课4贝尔—蓝喀斯特制5道尔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