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2171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docx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

绝密★启用前

榆林市2017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14O-16S-32Ti-48Sr-88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趣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

B.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

C.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

D.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索

2.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

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除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B.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

D.青蒿素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

3.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需要消耗能量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跨膜运输方式中的胞叶

C.细胞外液中的氧气进入肌细胞不需要载体

D.组织液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4.假设A、h代表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

独立遗传。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

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

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过程中从子一代开始选种

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

法应用的原理和④相同

C.⑥过程需要用低温或者秋水仙索处理种子或者幼苗

D.过程⑦育种过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5.下图中甲~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D.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标志物脱落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低

B.某种以大象粪便为食的金龟子最多获取大象20%的能量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件高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

C.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

葡萄糖

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mL12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B.1mol/L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小于NA

C.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A

D.O2和O3的混合物共3.2g,其中所含氧原子数一定为0.2NA

9.相对分子质量都为88的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最多可得到的酯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8种B.16种C.14种D.12种

10.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

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内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B.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C.当甲电极上有1molN2H4消耗时,乙电极上有1mol被氧化

D.电池外电路的电子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11.已知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W的族序数比X的族序数大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和Z以质量比为7:

16组成的共价化合物有两种

B.X和Y、X和Z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稳定性前者大于后者

C.X、Z、W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W>X

D.X、Y、Z可以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X、Y、Z元素原子个数比为4:

2:

3

12.右图是制溴苯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烧瓶中反应发生后,有白雾产生,继而充满红棕色气体

C.实验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苯、液溴、铁粉

D.为了增强验证HBr的实验效果,可将锥形瓶中的导管插入溶液中

13.常温下,各取1mL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分别加水稀释,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2A的酸性比H2B弱

B.c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b点溶液的导电性都强

C.若0.1mol/LNaHA溶液的PH=4,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A2-)>c(H2A)>c(H+)>c(OH-)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试卷c(Na+)>c(B2-)>c(OH-)>c(H+)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4题一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一第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

下面四幅图中展示了一些应用,关于这些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天宫一号中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其测量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

B.乙图是罗盘,它可以指示南北方向,其原理是由于指针受到重力作用

C.丙图是防辐射服,其内部是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是因为金属丝很坚韧,有利于保护人体

D.丁图是家用电磁炉,其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涡流来进行加热

15.如图所示,一只可视为质点的蚂蚁在半球形碗内缓慢地杯从底部爬到a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碗对蚂蚁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的支持力

B.在a点碗对蚂蚁的作用力大于在b点的作用力

C.在a点碗对蚂蚁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的摩擦力

D.在a点蚂蚁受到的合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合力

16.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

是三条棱的中点。

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

C.将一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B'移到B'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若A'点的电势为φA',A点的电势为φA,则A'A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φD一定小于

17.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

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高度R(从地心算起)延伸到太空深处。

这种所谓的太空电梯可用于低成本地发射绕地人造卫星,其发射方法是将卫星通过太空电梯匀速地提升到某高度,然后启动推进装置将卫星从太空电梯发射出去。

设在某次发射时,卫星在太空电梯中极其缓慢地匀速上升,该卫星在上升到0.8R处意外地和太空电梯脱离(脱离时卫星相对于太空电梯上脱离处的速度可视为零)而进入太空。

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A.利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此卫星可以绕地球做半径为0.8R的匀速圆周运动

B.此卫星脱离太空电梯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将做逐渐靠近地心的曲线运动

C.此卫星脱离太空电梯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可能做离心运动

D.欲使卫星脱离太空电梯后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在释放的时候沿原速度方向让其力口速到

18.如图所示,纸面内有宽为L水平向右飞行的带电粒子

流,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率为v0,不考虑粒子的重

力及相互间的作用,要使粒子都汇聚到一点,可以在粒子流的

右侧虚线框内设计一匀强磁场区域,则磁场区域的形状及对应

的磁感应强度可以是(其中B0=

A、C、D选项中曲线均为半

径是L的1/4圆弧,B选项中曲线为半径是L/2的圆)

1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点。

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

当小球回到A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

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2。

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邵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

的值可能是

2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

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与固定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

初始时刻,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

给导体棒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导体棒开始沿导轨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

已知导体棒的电阻r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不计导轨电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棒开始运动的初始时刻受到的安培力向左

B.导体棒开始运动的初始时刻导体棒两端的电压U=BLv0

C.导体棒开始运动后速度第一次为零时,系统的弹性势能

D.金属棒最终会停在初始位置,在金属棒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21.如图所示,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

1,

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接有两只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和两个电阻,且电阻R1=R2=50Ω。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0.275A

B.电压表的示数为55V

C.1min内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为3630J

D.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60.5W

26.(14分)

Ⅰ.工业上用氨催化氧化制硝酸。

(1)由氨氧化制备硝酸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于二氧化氮不能被水完全吸收,因此生成的气体须经过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环操作,使其充分转化为硝酸(如果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其它损失).

①从理论上分析,要使氨气完全转化为硝酸,则原料氨气和氧气物质的量的投料比至少为    .

②如果按理论上的原料比将原料放在一个具有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所有物质不与外界交换,则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Ⅱ.某学习小组为了模拟工业上氨氧化制硝酸,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

C装置可以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图中虚线方框内必要仪器的名称和所盛试剂分别为

(4)A处的玻璃导管设置成可上下抽动的原因

(5)实验中在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6)E的作用是,E中倒置漏斗可防倒吸,能防倒吸的原因是

27.(14分)钴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元素,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如:

LiCoO2做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草酸钴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

Ⅰ.

(1)LiCoO2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2)工业上将废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与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混合加热,可得到CoSO4回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

Ⅱ.利用一种含钴矿石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3)浸出液中加NaClO3的目的是:

(4)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加Na2CO3调pH至5.2所得沉淀的原因:

(5)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

(6)“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

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

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c(Mg2+)/c(Ca2+)=           。

28.(15分)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是煤中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等。

回答下列问题:

(1)CO与H2分别与O2都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

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2)在煤的气化获得的化工原料气中含有少量羰基硫(COS),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大气污染等。

COS的电子式为;羰基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水喝两种正盐的离子方程式为:

;羰基硫的脱硫常用两种方法,其反应式分别为:

①氢解反应:

COS(g)+H2(g)=H2S(g)+CO(g) ΔH1 =+7kJ/mol

②水解反应:

COS(g)+H2O(g)=H2S(g)+CO2(g) ΔH2

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O(CO2)

C=O(COS)

C=S

H-S

H-O

键能(kJ/mol)

803

742

577

339

465

则ΔH2 =            kJ/mol。

(3)脱硫处理后的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CO2(g)+3H2(g)

CH3OH(g)+H2O(g)ΔH2 =-90.14kJ/mol。

该反应能自发的理由是

①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都为为VL的恒容莫比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molCO2、3amolH2、

nmolCH3OH(g)、n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n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②甲容器保持恒容,欲增大H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点即可)

29(10分)将小球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采用一定方法分离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中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乙中盛有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当处于充足光照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两支试管内都会产生气泡。

请分析同答:

(1)提取小球藻叶绿体中色素并分离过程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光,其分子中含有____(填“Fe”、“Ca”“Mg”)。

(2)从小球藻细胞中分离得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常用方法是。

(3)甲中的气泡产生于光合作用的阶段,该阶段同时产生的NADPH转移途径是____;乙中的气体可使水溶液由蓝变绿冉变黄。

(4)若原实验在黑暗且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则甲、乙两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

分别是,原因是。

30(9分)某果实的形状有圆形、盘状和三角形三种,经研究分析该性状由2对等位

基因A、a和B、h决定,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为:

ABb为圆形、Abb为盘状,其余为三角形。

清同答下列问题:

(l)已知a基因由A基因突变而成,A基斟控制合成的肽链有81个氨基酸,a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由75个氨基酸,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变异的具体类型是,a基因相对A基因至少少碱基。

(2)为了验证这两对基因A、a和B、h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选择了两个表现型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通过于二代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A、a和B、h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某三角形植株白交,Fl中三角形植株的基斟型最多有种,F1中圆形个体大约占。

(4)纯合三角彤植株和纯合盘状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圆形植株,则亲本三角形植株的基因型是.

31(10分)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

请据图同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激素A____(名称)释放量增加,该激素由____释放,而只作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____。

(2)正常人饭后半小时,血液中____(填字母)激素含量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____(途径)使血糖浓度保持稳态。

(3)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E、F中分泌量首先增加的是____,F的增多对B、E分泌的产生。

(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一种可以特异形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的激素D的含量,预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激素D含量____。

32(10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一N6表示能量数值,清据图分析

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蜣螂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中获取的能量为____。

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_。

(用N.N。

中的字母表示)由图可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

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

(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

(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眦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干血食动物件与小型肉食动物性食物比例由1l调整为1:

3,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10%汁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一第犯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一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9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验证以下两个规律:

①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分速度相等;

②系统机械能守恒。

P、Q、R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P、Q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桌上,物块R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正中间,a、b、c是三个光电门,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遮光,整个装置无初速度释放。

(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Q、R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1、t2、t3外,还必

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A.P、Q、R的质量MB.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C.R的遮光片到c的距离HD.遮光片的宽度x

(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Q的速度大小相等,验证表达式为。

(3)若要验证物块R与物块P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验证表达式为。

(4)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23.(8分)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

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定值电阻等

(1)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档测量,示数如图1a所示,读

数为Ω,据此应选择图1中的(填“b”或“c”)电路进行实验。

(2)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

(填“增大”或者“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换成元件Y,

重复实验。

(3)图2(a)是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U-I图线,由图可判断元件(填“X”或+Y)是非线性原件。

(4)该小组还借助X和Y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Ω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如图2(b)所示,闭合S1和S2,电压表读数为3.00V,断开S2,读数为1.00V,利用如图2(a)可算出E=V,r=(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24.(12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

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

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

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拜。

使木板与重物以

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求: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

重力加速度为g)

25.(18分)如图所示,有一平行板电容器左

边缘在y轴上,下极板与x轴重合,两极板间匀

强电场的场强为E。

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

电粒子,从O点与x轴成θ角斜向上射入极板

间,粒子经过K板边缘a点平行于x轴飞出电容

器,立即进入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圆形磁场的一

部分(磁场分布在电容器的右侧且未画出),随后从c点垂直穿过x轴离开磁场。

已知粒子在O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磁场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磁场与电容器不重合,带电粒子重力不计,试求:

(1)K极板所带电荷的电性;

(2)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

(3)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一3](15分)

(1)(5分)根据分子的动理论、温度和内能的基本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做温度

D.当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

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2)(10分)如图所示,左端封闭、内径相同的U形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左

管中封闭有长为L=20cm的空气柱,两管水银面相平,水银柱足够长。

已知

大气压强为p0=75cmHg。

若将图中的阀门S打开,缓慢流出部分水银,然后

关闭阀门S,右管水银面下降了H=35cm,求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

34.[物理—选修3一4](15分)

(1)(5分)如图所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是

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

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的周期是0.15s

B.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D.0-0.2s内,x=4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改变了3次

E.t=0.2s时,x=4c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下

(2)(10分)如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