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2028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微生物复混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10万吨复合微生物肥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1.1.4项目建设单位:

################微生物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负责人:

##########################

1.1.6建设地址:

################工业园区2号路

1.1.7占地面积:

100亩

1.1.8建筑面积:

44600平方米

1.1.9投资估算:

10632.4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6632.4万元,流动资金4000万元。

1.1.10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10632.4万元,企业自有资本金2800万元(含铺底流动资金1200万元),其他资金32.40万元;风险投资公司融资5000万元;申请银行流动资金贷款2800万元。

1.1.11项目生产规模:

年产复合微生物肥10万吨

1.1.1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备注

1

建设期

1

2

项目寿命期

16

含建设期

3

总占地面积(征地面积)

100

4

总投资

万元

10632.4

4.1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投资)

万元

6632.4

4.2

流动资金

万元

4000

铺底流动资金1200万元

5

销售收入

万元

45260

年均

6

年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667.11

年均

7

利润总额

万元

9898.05

年均

8

所得税

万元

2474.51

年均

9

税后利润

万元

7423.54

年均

10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00.02

所得税前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77.81

所得税后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3499.55

所得税前

13

财务净现值

万元

54353.99

所得税后

14

投资利润率

%

93.09

15

销售利润率

%

21.87

16

投资回收期

2.68

含建设期1年

17

贷款偿还期

2.16

含建设期1年

18

经营成本

万元

32106.87

年均

19

总成本

万元

32694.84

年均

20

盈亏平衡点

%

24.15

1.2项目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工程建设中以节约投资,使资金使用实现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

2、根据行业市场的发展情况及########市和########县实际情况,拟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3、以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为原则,利用项目区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发展用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根据场地地形、总图布置,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5、整体设计体现安全、舒适、实用、经济、合理;

6、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做到文明建设、安全运营。

1.3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5)《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7)《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8)《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规定》;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与案例应用手册》;

(11)《########建设工程概算定额》;

(12)《########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6年本);

(1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4)项目主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5)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定,主要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等。

1.4研究工作的范围

1、项目投资环境调研;

2、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

3、项目的产业政策及行业分析;

4、市场的调查及发展前景;

5、项目建设投资、成本及费用的测算;

6、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措施;

7、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等。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微生物肥料与绿色有机食品

目前。

我国正在发生第六次饮食文化的变革,这就是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营养食品,更加注意食品的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可以预见,无公害微生物肥料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绿色有机食品的兴起

绿色有机食品是在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公害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产物,最早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

目的是为了寻求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法则之间新的平衡。

3O年代后,欧美一些国家农艺专家和有识之士倡议组建绿色协会和机构,到60年代,欧美国家相继出现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在芬兰、瑞典等国家称为生态农业,在德国为生物农业,在日本称作“自然农法农业”,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叫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

在此之后,美国、瑞典、法国、英国以及非洲等国共同发起成立“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绿色有机食品”开发组织。

目前已发展到拥有100多个国家500多个联谊会。

绿色有机食品在我国起步较晚.1990年5月1日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教授在农业部农垦司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发展绿色有机食品.1993年2月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于5月加人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同时1995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是我国最早从事有机食品检查,认证和管理的专门机构。

几年来,经OFOC认证的产品有100多个品种。

并与美国OCIA和QAI、德国GFRS、英国、瑞典、日本等机构开展了紧密合作。

(2)绿色有机食品的态势

绿色有机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由于国内外宣传媒介纷纷报道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绿色食品的价格较高,却颇爱人们的青睐。

销势兴旺而稳定。

在德国绿色食品小麦的售价是普通小麦售价的2.5~2.7倍。

芬兰使用绿色食品的标志,产品价格均高于同类产品30%~50%.有的高于同类产品的200%。

日本绿色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2O%左右。

我国绿色有机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10%~50%.我省绿色有机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30%左右。

当前工业发达区域国是世界上绿色有机食品最主要的消费国,如英国的进口量为80%,德国进口量高达98%。

全世界每年的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在500亿美元以上,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将增加10倍,达5000亿美元以上。

因此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顺应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我国和我省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态势十分看好,这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3)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标准

我国目前具有绿色食品认证唯一资格的OFDC,在2002年修订的(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明确规定:

矿物肥料必须保持其天然组分。

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蔬菜生产中必须选择有机肥种类,不能过量施用。

防止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用于有机肥制的添加微生物必须来自于自然界.而不是基因工程产物,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尤其是我省已用具特殊能力的菌种制成的微生物肥料来缓和或减少农产品中硝酸盐的污染取得明显的效果,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应计划在蔬菜上扩大使用。

(4)微生物肥料为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理想肥料

  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部分,是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的基础肥料,它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化学和生物状,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但是,施用有机肥料,只可以维持土壤肥力和一定的生产能力,难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于粮食的需要。

化学肥料含有丰富的速效养分和能量,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业持续发展的现阶段,是农业促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无机肥三者构成了肥料的总体,对作物的生长起着不同的促进作用。

微生物肥料作为农业生物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和土壤肥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农副产品品质下降,给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受到农业科技界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技术措施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特别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生产AA级、A级绿色食品中的不可替代性,充分体现了它独特的优势。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肥料效应的含有特定微生物活性的制品,这种效应不仅包括了土壤、环境及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还包括了其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生物复混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有机生物活体,一种新型肥料。

它不仅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增加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克服了化肥的过量施用和不平衡施肥造成的弊端。

  微生物肥料又担负着土壤有机质向腐殖质转化的重任,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活化被土壤固化了的养分,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

同时,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还会向土壤分泌各种有益物质、生长刺激素、吲哚乙酸、赤霉素和各种酶,从而有效的促进养分的转化,减轻土壤传播性冰海地发生,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因此,微生物肥料可以说是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理想肥料,微生物肥料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农业增产潜力。

2.1.2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微生物肥料具有无毒、无害、无任何污染的特点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

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发展我国可持续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l)微生物肥料的含义及分类

微生物肥料亦称菌肥、生物肥料、接种剂等,是由于微生物生命活动而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一类制品,是将有效菌类与吸附材料混合在一起制成复合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作物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达到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等。

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性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按目前生物复混肥料制品的功能可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两大类,即微生物菌剂、生物复混肥料。

微生物菌剂,一般含有一种有效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从而改善植物营养状况而促进产量增加。

其代表品种为各类根瘤菌肥料,主要应用于豆科植物,使其能在豆科植物根、茎(叶)上形成根瘤,固化空气中的氮素来供应豆科植物主要氮素营养。

也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或其它一些细菌),互不拮抗,互相有利,也是通过其生命活动促进作物增产。

但关键作用不只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它们本身产生的各类植物生长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抑制病害作用,活化被土壤固定的磷、钾等矿物营养,使之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帮助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而实现增产作用。

另有一些菌剂能加速作物秸秆腐熟及促进有机废物发酵等作用。

其种类包括固氮菌菌剂、磷细菌菌剂、硅酸盐细菌菌剂、抗生菌菌剂、菌根菌菌剂、堆肥菌菌剂及发酵菌菌剂等。

生物肥料,除含有有效微生物外,还含有一些其它营养物质,根据营养物质不同可分为两类:

第1类为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复合;第2类为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及无机元素复合。

此类肥料还根据我国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采用将不同微生物与有机物质及不同种无机元素配合施用,既能保证增产,又能降低成本,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丰产、农民丰收、农村丰足的美好远景。

复合生物肥料是以生物菌剂、家禽粪便、秸秆、酒糟等为核心肥源,以有机无机物质和有机元素为基质和载体组成的生物复混活性肥料。

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分泌植物生长激素、抗病等作用,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生物肥料。

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芝麻、蔬菜、瓜果、果树、棉花、烟草、薯类、花卉、茶叶、中药材等多种作物,经过大田一次性施肥试验有明显的增产增收和改良土壤的效果。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其优势

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微生物,因此具有微生物的特性。

微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和功能繁多,可以开发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

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经过人工选育并不断纯化、复壮以提高其活力,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所需的菌株已成为可能。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微生物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一些是作物的生长刺激素,可在作物幼苗期刺激作物生长发育,使作物成熟期提前7-10天;还有一些则有防治病虫害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解决土壤里的农药残留问题。

另外,从环境资源角度来看,微生物肥料具有资源再利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成本低的特点。

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将为生产开发高效优质的微生物肥料提供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在生物复合肥料研究开发领域中,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在与产业界合作,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开发形式,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生物复肥生产企业规模一般在1.5—3.5万/a,有8种生物肥料已获得农业部首次认证,并在国内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作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肥料、土壤净化剂、土壤改良剂,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促进土壤的良性循环;此外,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对减少经济浪费和保护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国每年盲目施用化肥造成浪费100万t,损失人民币达5亿元之多,而且化肥用量大的地区,地下水污染问题Et益严重。

实践证明,施用微生物肥料代替部分化肥,可以缓解化肥使用不当(特别是氮肥的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地力退化、环境污染及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副作用。

(3)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实验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微生物肥料中,根瘤菌肥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大豆、花生及豆科牧草接种面积较大,增产效果明显。

紫云英根瘤菌在未种植过紫云英的地区应用,紫云英产草量可成倍增长。

大豆接种根瘤菌每hm2可增产大豆225—300kg。

花生根瘤菌可使花生增产10%一50%。

豆科作物从根瘤菌中获得的氮素占其一生所需氮素的30%一80%,而且豆科根瘤固定的氮素大部分可为植物吸收利用。

如果根瘤菌类肥料的使用面积达到666.67万hm2,则可减少12—50万t化肥用量。

在保证作物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产品品质亦相应提高,环境效益更不可估量。

虽然目前微生物肥料发展还相当迟缓,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肥料工业的发展要求。

但是我国拥有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DNA重组技术应用于微物肥料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它不仅大大加速了筛选优质菌种的进程,而且还可以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优良菌种,基因重组还有可能生产出更多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

社会对粮食和肥料需求的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对非化学肥料的需求,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

微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肥效慢、专性强、使用面较窄、贮存期短、易失效等,有些产品使用的菌种缺乏必要的鉴定材料,不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

但随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肥料增多、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以及国家对微生物肥料农药研制支持力度加大及新技术的支持,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总之,由于微生物肥料具有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无污染、原料充足、制作技术简单,容易推广等优点,非常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将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1.3公司开发的优势

本公司有国内最先进的生物肥料生产设备。

生产线全部机械化。

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技术企业,本公司研制“盛金源”系列产品。

在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等有关机构的积极支持下;结合植物营养学,研发产出了具有21世纪先进水平的“盛金源”牌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复合生物有机肥、复混有机肥、叶面肥、冲施肥、腐烂秸秆调节剂等,并且我们的产品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是集微生物学科、植物营养学科为一体的最新科研成果,本产品是解决土地板结、抗倒伏、抗重茬、抗病害、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有机产品,是生产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首选产品,同时本产品还具有降解土壤当中和农作物的农药与化肥的残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恢复土壤本来面貌。

连用本产品三年免深耕,达到世界符合统称的有机食品。

其改良及活化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目前国内外含菌种最多、效果最显著的高科技微生物产物。

完全符合国家大农业发展的政策。

将各种有机食品、蔬菜、水果推向全国市场。

本项目负责人金福艳女士有多年的微生物研究和生产经验,随着肥业业务的开展,积极与业界广泛交流,并拟与麻林涛博士展开技术合作。

结合成熟的实验经验和国际一流菌种技术支持,本公司拟一期建成年产5万吨的复合微生物肥、微生物复混肥高薪技术产业化项目,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优价的环保型生物肥料,为实现我国“沃土工程”和“粮食丰产工程”目标提供更具保障的高科技产品支持,并以放眼世界的超前理念着力确保本项目在国内及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做出积极的贡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顺应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从植物源或微生物源类物质转化生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动物疫苗及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快速成长,以及农用生物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不仅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

近年来,我国生物肥料、新型生物疫苗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品种少、产业规模小、成本高以及创新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依然是绿色农用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生物产业”之后,2007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第23号,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保护特有生物资源,保障生物安全。

力争通过3到10年的努力,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社会的主导产业。

《规划》将生物肥料列入五大产业发展重点、九大专项之一,指出:

“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收入为核心,……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

”在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中指出:

“促使一批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饲料等重要主导农用生物制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培育一批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生物制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有效支撑。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环保型肥料列为农业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

纲要指出:

“综合开发农林生态技术,保障农林生态安全。

重点开发环保型肥料、……发展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农林生态环境质量。

”“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与相关设备,……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退化草场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改高技[2007]911号)指出:

“大力发展生物农业。

……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

新型肥料生产技术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二)符合我国国情,微生物肥料产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且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耕地逐年递减。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600万,而耕地每年减少400万亩。

1950年人口5.5亿,耕地16.5亿亩,人均耕地2.99亩,1980年人均耕地1.51亩,1990年人均耕地降到1.1亩,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耕地4.03亩的水平,也低于亚洲人均耕地2.1亩水平。

为此,我国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唯一可行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能满足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

化肥的施用对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也带来一些问题。

大量的化肥施用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只有30-50%的化肥在作物增产中发挥了作用,剩余部分在降雨和灌溉条件下被淋溶到地下,从而污染地下水。

化肥的大量施用,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弊病。

生物复混肥料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作用而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施用肥料的一种,与传统的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在要领和内涵上有所不同。

生物复混肥料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应用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提高农产品质量。

生物复混肥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肥料,是必须大力发展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在国际上应用和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不仅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而且在中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瑞典等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菲律宾、布隆迪等至少70多个国家有自己的生物肥料生产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

在我国,生物肥料有近50年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历史。

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产业。

产品新品种多,使用效果明显,推广面积大,逐步被广大农民朋友所认识。

据2003年统计,现在我国有生物肥料生产企业500个以上,年产量达400万吨左右。

目前已有184个产品取得农业部肥料登记证。

产品种类有10个(8个菌剂类:

固氮菌剂、硅酸盐菌剂、溶磷菌剂、光和菌剂、有机物物料腐熟剂、微生物产气剂、土壤生物改良剂、修复剂;菌肥类2个:

微生物肥和生物有机肥)。

使用菌种已达80种以上,应用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

经过5-10年发展,总产量可达到1500-2000万吨。

如生物复混肥料使用面积达2亿亩,则每年可减少600-1000万吨化肥用量,增产粮食100-200亿公斤,成为肥料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

(三)复合生物肥料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农业面临着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