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1995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6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改建工程

D2合同段

高尔寺隧道

 

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改建工程D2合同段

二0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高尔寺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述及施工准备

1.1技术标准

高尔寺隧道为双向行车特长单洞隧道,平行隧道设置贯通的车行平行导坑(简称平导),作为通风风道和救援通道。

主洞里程K11+900~K14+700计2770m,平行导洞PK11+913~PK14+700计2787m,双洞全长5557米。

隧道设置3处车行横通道,9处人行横通道,紧急停车带5处。

本隧道主洞全线位于直线上。

平导位于主洞左侧,进口段位于半径为600的曲线上,其余段位于直线上,与主洞中线的水平垂直距离为30m,在直线段主洞和平导桩号一致;主洞与平导纵坡一致,边坡点位置位于同一桩号,相同桩号处,主洞比平导高0.6m。

隧道主洞K11+930~K12+980段纵坡为+1.0%/1050m,K12+980~K14+445段纵坡为+0.5%/1465m,K14+445~K14+700(D2段终点)段纵坡为-1.45%/3167m

隧道的设计技术标准为:

⑴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⑵设计速度:

40km/h

⑶隧道主洞建筑限界:

净宽9.0m(2*3.5m行车道,侧向宽度2*0.25m,2*0.75检修道),净高4.5m。

⑷紧急停车带:

净宽12.25米、净高4.5米。

⑸车行横通道:

净宽4.5米、净高5.0米。

⑹人行横通道:

净宽2.0米、净高2.5米。

⑺隧道路面横坡:

单向坡2%。

⑻隧道内最大纵坡:

±1.45%;最小纵坡:

±0.5%。

本合同段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项目部下设一个隧道施工队,共分两个作业面,从隧道主洞、平导两个作业面向隧道中部同时施工。

本隧道施工道路条件较差,新修便道11km左右可进入施工现场。

1.2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特征

隧址区位于甘孜州境内,雅江县城以东约35km的高尔寺山,地域横跨康定、雅江两县。

隧址区属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川西高原高山区,区内河谷深切,地形陡峻,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属构造侵蚀高山峡谷地貌,其地势总趋势:

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拟穿越山体成南北横向发育,起最高点位于山体中部K13+700里程段以北的山山顶,海拔4419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出口段发育的常年走向溪沟,较低点海拔约3800m,山体平均海拔约4200m,相对高差700m。

山顶部位多成缓坡平台,各侧面坡则受陡倾岩层控制,地形陡峻,一般坡度40°~50°;沟谷则多为第四系冰水堆积快土石层,形成缓滩,植被稀少。

本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大陆性高寒干燥气候带,冬春季干燥、寒冷,夏秋季湿润、多雨;冬长无夏、春秋不分,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新都桥地区年平均气温5~6℃,冬季时间长,极端气温-10℃以下。

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

隧址区一年内有4~6个月的时间为冰雪覆盖,地表水主要靠融化冰雪补给,水源丰富。

主要有松散层空隙水和裂隙水两类地下水。

风化裂隙水是场区内基岩裂隙水主要类型,赋存于地下30m以下部位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的风化裂隙带内,近沟溪部位岩体含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隧址区K12+600~K14+200里程段。

其余部位含水性相对较差,处于弱富水状态。

隧址区有小型揉皱带,岩体完整性相对较差,裂隙发育,具备构造储水空间,易成为地下水集中排泄通道,水量相对丰富。

地下水水质较好,对砼和钢结构基本无腐蚀性。

本隧道经过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区域构造稳定,属基本稳定区。

1.3隧道特殊工程地质和不良地质特征

季节性冻土:

、地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排泄不畅与土体冻结而形成季节性冻土,深度为0.5m~1m,多为少冰或无冰冻土。

冻土段主要为高尔寺山山顶及其山下高山路段,隧道洞口段围岩存在冻融圈,洞口段地下水易结冰。

洞口浅埋偏压:

隧道洞口普遍风化强烈,局部覆盖层较厚,地形平缓,浅埋严重,局部偏压,隧道开挖后稳定性差。

碳质千枚岩遇水易软化,力学强度降低指标,易发生松弛较大变形。

1.4.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围岩级别划分:

V级围岩420m,IV级围岩2350m。

洞口稳定性:

洞口位于新都桥和源头圈椅状深谷地貌中,山顶谷底高差约250m,地形切割较深。

进口斜坡高约135m,横坡上陡下缓呈凹形弧线,坡角变化在23°~40°之间,坡表多为灌木及嵩草,斜坡上上部为林地,出露含第四系角砾及碎石土,堆积层厚3.3m,无滑动、变形、位移、拉裂迹象,在自然状态下稳定。

斜坡下为一常年溪沟流经,沟床宽10~20m,该沟为以小型泥石流沟,源头可见坡面坍塌形成的物源。

洞身稳定性:

隧道洞身穿越板岩、千枚岩类变质软岩,洞身围岩基本以IV级为主。

泥质变质千枚岩饱和抗压强度平均为16.28Mpa,完整性系数0.51~0.7。

Jv=10~20条m3,节理裂隙属较发育,岩体呈中薄层状结构,岩体较完整~较破碎。

泥质变质板岩饱和抗压强度平均为23.89Mpa,完整性系数0.55~0.7。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低,以构造裂隙为主,岩体多呈中厚层状~块状结构,岩体较完整。

地下涌水量预测: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洞身段主要位于甲依那托水文地质单元内,一般涌水量13500m3/d,最大涌水量20050m3/d。

1.5施工准备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完成洞口三角网点及水准点布设,施工中应定期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

2)修建施工便道和对原林场便道进行整修加宽,以保证隧道弃渣及进场材料的需要。

3)加快混凝土拌和楼、材料堆放场、钢筋房及工人住房的建设,以保证施工需要。

2、通风、供水、供电准备

1)通风:

在两个掘进工作面设一台SD—NO12.5压入式通风机通风。

压入风管距工作面15~25m,通风管安装要平顺,采用密封法兰盘接头。

垫板用3~6mm橡胶板,以减少接头漏风。

供风量要根据洞内同一时间最大工作人员数计算,并派专人管理风机,记录电机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及U型管压力,以确保风机的正常进行。

2)供电:

隧道进口安装1台800KVA变压器,接入10000V高压电后降至400V,再由各配电开关和低压电缆向各工点供电,洞外辅助车间、拌和站、抽水房等用电,从变压器降压后,提供220V/380V生产用电及生活区照明用电。

3)供水:

在隧道口设1座200m3蓄水池。

采用两台七级高压水泵从隧道口溪沟内取水至蓄水池,再用φ80mm供水管引到洞内施工区。

3、技术准备

认真复核设计文件,深入了解设计意图,邀请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备齐所需的定型图、参考图、施工规范、验标等各种与施工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岗前培训。

针对本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的具体情况,论证各工序施工方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和各种安全施工及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工地实验室,配备所需的各种测量、试验、检测仪器,并且保证仪器性能良好,数量充足满足施工需要。

对有关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达标者才可上岗。

层层进行技术交底,交深、交透、不留死角。

成立QC小组,进行难点工程技术攻关。

2隧道主要施工方法

2.1隧道施工重难点分析

1)、隧道进口斜坡高约135m,横坡上陡下缓呈凹形弧线,坡角变化在23°~40°之间,洞口围岩软弱、风化严重,堆积层厚3.3m,在自然状态下稳定。

进洞前不宜大挖大刷,形成人为高边坡,在做好超前支护的情况下和边仰坡喷锚的防护和加固,保证洞口安全情况下进洞。

洞口处覆盖土层厚,弃方和换填量相当大,施工场地布置较困难。

2)、隧道在K12+675~815、K13+953~K14+153里程段,地表有溪沟从山顶流过,裂隙相对发育地带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涌水现象,需做好排水、堵水措施。

要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涌突水可能,当预报前方有异常可能发生涌突水是,在隧道开挖接近怀疑点15~30m,采用瞬变电磁仪法详查前方含水量情况,在开挖近怀疑点10~20m时,采用超前钻孔精查,钻孔3个,探明前方地质情况和涌水量大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处治预案a:

探孔周边预注浆。

对含税层和隔水层的接触带、厚度较小的破碎带及大的溶缝,任一探水孔出水量Q>2m3/h,进行深孔周边预注浆,堵水并加固地层;b:

开挖后周边注浆。

当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洞室开挖后地下水呈大面积渗水或淋水状,围岩稳定性较好,开挖后采用周边注浆堵水;c:

排水施工。

当预测前方存水体静储量有限时,可揭开逐步排水或将水逐步引导排出来,一般等静储排完,地层涌水量大幅度减小后,才进行下一步开挖工作。

3)、冬季施工:

隧址区冬季长,气温基本零下10度。

对砼拌合、养护有一定影响。

冬季砼拌合时,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砼拌合所需要的温度,为满足拌合温度,材料可分别加热。

首先应考虑水,其次为集料,水泥只保温不得加热。

对材料的加热温度进行热工计算并应据此施工。

拌和站的建设要着重考虑拌和机的加热方法。

冬季砼搅拌时,应较正常施工时延长50%。

水的加热采用直接向水箱内导入蒸汽。

砂石料加热用带孔蒸汽管插入料堆内通汽加热。

砼输送用输送泵输送时,砼输送管道用矿棉被包裹,并在砼中掺入适量防冻外掺剂,砼浇注温度不低于10℃。

在已硬化的砼上继续浇注砼时,已硬化砼接合面应有5℃以上的温度,低于此温度时应用蒸汽加热等法提高接合面的温度。

新砼浇注完成后,应保护砼在7天内不低于10℃。

2.2总体施工方案

高尔寺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以普通的钻爆法施工,及时做好超前支护、初期支护,钢筋砼衬砌。

加强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衬砌施做时间。

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见附表。

软弱围岩地段施工始终坚持“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紧衬砌”的基本原则,同时坚持“随开挖随支护和先喷后锚”。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大型机械设备,形成挖、装、运、锚、衬等多条机械化作业线;洞内装碴运输采用无轨运输;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机,以降低回弹量和粉尘;砼衬砌采用整体式液压钢模衬砌台车和泵送砼作业,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测量、探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总体开挖顺序采用平行导洞超前,主洞开挖在后的施工顺序,平行导洞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开挖,洞室小,风险低,为主洞开挖揭示前方的大致围岩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涌突水和大变形等不良地质地段,采用超前钻孔进一步确认前方围岩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风险和难度。

新奥法施工程序图

高尔寺隧道总体施工方案如下:

1)、隧道进口采用30m长Ф108大管棚超前支护进洞。

施工时应根据地形,准确放样,尽量减少洞口边仰坡的开挖和植被的破坏,对洞口边仰坡用3.5m长Ф22砂浆将锚杆、Ф8钢筋网格、10cm喷射砼进行临时锚喷挂网支护,确保洞口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主要施工工序:

洞外截水沟—边仰坡锚喷—施作超前支护—施作暗洞。

2)、根据施工经验,结合施工工期,综合考虑施工安全和进度。

隧道洞口段及浅埋段V浅、V加强级围岩拟采用“管超前、预注浆、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部开挖,左右分开接长钢架,临时工字钢纵向接长垫底,初期支护预留注浆,仰供及时封闭成环,上导坑进尺控制在0.5~1.0m之间。

洞口围岩以人工或者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预裂、微振动爆破。

3)、对于洞身段IV级围岩,采取上下台阶法开挖,开挖作业由上至下,衬砌施工由下而上。

施工顺序:

上台阶开挖—上台阶拱墙支护—下台阶开挖—下台阶边墙及仰拱初期支护—仰拱施作—二次衬砌整体浇筑。

每循环进尺视岩质情况控制在1.0~3.0米之间。

4)、紧急停车带根据其所处的围岩类别采用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分左、右侧开挖。

各种洞室根据图纸布置位置与洞身同时开挖,布设好钢筋及预埋件后与洞身衬砌砼一次成型。

5)、爆破施工采用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光电爆破技术。

出碴为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6)施工通风采用2×55kw压入式通风机,φ1000的塑料通风管。

7)二次衬砌砼主洞、平导各采用一台1台12m长全断面整体式液压钢模衬砌台车,面板厚8mm,拱墙一次性浇注成型。

8)路面待衬砌施工完后从洞内向洞外方向施工,采用一次成型的混凝土摊铺机施工,确保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和坡度。

砼全部在砼拌合站集中生产,实行工厂化作业。

2.3高尔寺隧道进口进洞施工方案

隧道主洞和平导线进口根据设计文件和实际地形,采用30m长Ф108大管棚超前支护进洞,先施工平导,再施工主洞。

为防止大刷大挖,影响边坡、仰坡的稳定,产生地质灾害。

高尔寺隧道主洞及平导进洞施工方案如下:

(1)、开挖前对进口纵横地面线进行复测,复核设计明暗洞位置是否准确合理,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上报,不得盲目开挖,保证洞口边仰坡与原地面线自然衔接。

(2)、根据现场地形测量结果,进行明洞开挖和洞外截水沟施工,明洞开挖放样应准确,严禁毁坏开挖线外的林木与植被。

明洞开挖后应及时施作边仰坡锚喷防护。

(3)、对边仰坡进行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3.5m长Ф22砂浆将锚杆,间距1.5m呈梅花形布置、Ф8钢筋网格,间距30cm*30cm、10cm厚C20喷射砼。

(4)、准确放出暗洞桩号,根据设计文件在掌子面上半断面按环向间距40cm,拱部120°范围放出套拱施工线,作好套拱基础及墙身,定位并埋设好2m长Ф127孔口管,开始施作管棚。

2.4隧道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

(1)测量依据

国家测量标准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行业标准CJJ8-9P《测量规范》、和隧道施工平面设计图。

(2)洞内外控制测量

①根据平面设计图,结合各洞口位置地形,进行实地踏勘,选择、埋设适宜的控制点,组成图形条件合理的隧道测量控制网,尽量将洞口投点投入网中统一平差。

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应稳定、可靠、通视良好并加以妥善保护。

洞内外导线点、水准点应定期复测,洞内导线边长直线段不宜小于250米、曲线段不宜小于70米。

②导线控制测量交底后立即对隧道主洞、平导进行复测,准确无误后进行洞口中线设点并设置护桩。

每个洞口至少设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水准依据。

洞内采用双导线进行控制测量。

洞内施工测量

开挖前应在开挖断面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测量,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下导坑中线应联测。

供衬砌用的中桩间距不宜大于10米。

洞内水准点间距一般在200~500m之间。

临时水准点仅用于坑道掘进,不能作为衬砌工程依据。

衬砌立模前后必须检查和校正平面位置及高程。

施工中线测量采用弦线偏角法,用于测设洞内中线或定正临时中线以及开挖轮廓线放线。

2.5洞内设施布置

隧道进洞后风、水管、电力线布置见右图。

其中高压风管直径为150mm,高压水管直径为100mm,通风管直径为1000mm。

2.6洞口明洞施工

⑴隧道进出口截水沟在进洞前提前施工,尽早完工,截水沟与开挖线间的植被施工时不得损坏。

接着施工洞口土石方及挡护工程,边坡、仰坡的加固和防护。

洞口明洞衬砌应及早施工,明洞及时回填,并尽快做好洞门,以确保洞口山体的稳定。

仰坡开挖后,及时采用锚网喷加固地表,锚杆采用长3.0m的Φ22砂浆锚杆,1.5m×1.5m梅花形布置,同时挂Φ6.5钢筋网(网格间距30*30cm)喷C20混凝土平均厚10cm。

⑵洞门的施工

①测量放样,开挖边线。

②进行边坡整修,基底清理,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槽,喷射混凝土支护边坡。

③并绑扎仰拱钢筋,立模加固。

④浇注仰拱混凝土,并预埋φ200PVC路面排水管。

⑤铺设边墙防水层。

⑥立边墙内摸,绑轧钢筋,预埋件安装。

⑦浇注边墙混凝土。

⑧衬砌台车就位,绑轧钢筋,预埋件安装,再采用拼装钢模型立拱部外摸。

⑨浇注拱部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预埋抗震连接钢筋,做好与隧道洞门混凝土的连接,待拱部混凝土强度达到允许强度后,随即进行隧道洞门墙的施工。

⑩洞门墙施工按照明洞施工混凝土的工序进行。

在完成洞门墙的施工后,进行洞顶土回填,防水层粘土隔水层施工以及洞顶的横、纵向排水沟施工,把洞顶的明水引流至路基排水沟内。

2.7各类开挖方法的施工步序

1)洞口V偏压、V加强、V浅级围岩环向预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

本方法适于隧道洞口V浅、V加强围岩,即围岩段位于覆盖层或全风化岩体的开挖,采用超前大管棚辅以工字钢架作超前支护及双层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辅以工字钢架作超前支护,3.5m、3.0mФ22系统药卷锚杆、挂单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作初期支护,进行该段围岩的洞身开挖施工,每循环进尺一般为0.5~1.2m,施工原则:

先支护,后开挖;采用“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开挖从上至下,衬砌从下至上,仰拱及时封闭,二衬及时紧跟,整个隧道及早成一个闭合圈。

 

①洞口V偏压、V浅、V加强围岩施工步序及技术措施

序号

步序图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

第一步:

超前支护

首先做好洞口的仰坡支护,按照设计图先架立4榀18工字钢架,预埋2.0m长的Φ127孔口管与工字钢架焊接牢固,孔口管一端抵紧岩壁,管棚采用长管棚水平钻机钻孔,然后分段安装Φ108的注浆钢管,进行压注纯水泥浆,然后再放入钢筋笼,钢管内压注水泥砂浆。

2

第二步:

环向开挖上断面

在大管棚的支护下,按照工字钢架的间距50cm作每循环的开挖进尺,按照“先支后挖、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在洞口浅埋段开挖进尺严格控制在1.0以下。

开挖后及时施工钢架,为下一循环做好支护准备。

3

第三步:

上半断面初期支护

在I20工字钢钢架立好后,打设Φ25药卷锁脚锚杆L=3.0m长,稳固钢架,然后焊接钢架纵向连接钢筋。

利用上半断面核心土人工打设锚杆,根据岩壁的起伏挂设钢筋网,两台湿喷机从边墙两侧向拱部及时喷射混凝土。

完成整个上半断面的开挖支护

4

第四步:

上半断面核心土开挖

根据设计尺寸,完成上半断初期支护后,利用下台阶,采取松动爆破开挖上部核心土,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5

第五步:

开挖下断面左侧壁

为防止工字钢的拱脚悬空过多,对上部的稳定造成威胁,开挖时应一次进尺在两榀拱架长度。

钢架按照设计加工,在地下先放出大样,每榀验收后方可安装。

爆破时应该采取弱爆破,预裂爆破,减少对上部的围岩扰动。

6

第六步:

下断面左侧壁初期支护

开挖后,清除钢架拱脚和仰拱脚的虚土,接长钢架,打设Φ25砂浆锁脚锚杆L=3.0m长,稳固钢架,然后焊接钢架纵向连接钢筋。

利用土堆人工打设锚杆,根据岩壁的起伏挂设钢筋网,两台湿喷机从边墙两侧向拱部及时喷射混凝土,完成下断面左侧壁的的开挖支护。

7

第七步:

开挖下断面右侧壁

为防止同时开挖,拱脚悬空,故侧壁开挖采用错台开挖,右侧壁开挖比左侧壁落后5~8m,其开挖的方法同左侧壁相同。

8

第八步:

下断面右侧壁初期支护

第八步同第六步左侧壁初期支护方法相同。

9

第九步:

下半断面核心土开挖(含仰拱开挖)

同样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的施工原则;每次进尺2.4m,然后清除虚土,安装钢架,然后焊接钢架纵向连接钢筋。

挂设钢筋网,喷射仰拱混凝土。

及时使整个隧道闭合成圆,改善隧道的受力。

同时利用工字钢作施工便桥,后面仰拱在桥下绑扎钢筋,施工仰拱和填充混凝土,按照仰拱先行的原则施工衬砌。

10

第十步:

拱墙二次衬砌

按照洞口浅埋段的设计要求,尽快施工二次衬砌,在开挖了30~50m后,在施工完仰拱的地段,利用自制台架铺设纵、环向透水管和防水层,接长和绑扎二衬钢筋,施工衬砌矮边墙,全断面液压台车就位,一次性施工拱墙混凝土。

完成整个隧道的开挖支护衬砌。

⑵洞口V浅、V加强围岩CRD法分部开挖施工方法:

在洞口V浅、V加强围岩段洞口段和洞身开挖、支护、衬砌按照此工序进行。

在V浅、V加强围岩采用超前大管棚辅以工字钢架作超前支护;在V浅、V加强围岩中采用双层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辅以工字钢架作超前支护,3.5m、3.0mФ22系统锚杆、挂单层钢筋网、喷湿混凝土作初期支护,衬砌混凝土采用仰拱先行,拱墙用液压台车一次浇注的施工方法,开挖每循环进尺一般不超过1m。

隧道的平导一般领先主洞30~40m,主洞的左右侧洞的上下台阶一般相错15-20m。

本隧道的施工原则:

先超前支护和临时支护,后开挖和初期支护;采用“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开挖从上至下,衬砌从下至上,仰拱及时封闭,二衬及时紧跟,整个隧道及早成一个闭合圈。

 

V类围岩CRD法分部开挖施工步序及技术措施

序号

步序图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

第一步:

超前支护

首先做好洞口的仰坡支护,按照设计图先架立4榀工18工字钢架,预埋2.0m长的Φ127孔口管(环向间距40cm)与工字钢架焊接牢固,孔口管一端抵紧岩壁,管棚采用长管棚水平钻机钻孔,然后分段安装Φ108的注浆钢管,进行压注纯水泥浆,然后再放入钢筋笼,钢管内压注水泥砂浆。

若在洞内,须进行工作室扩挖,一般加高50cm,每侧加宽80cm,长6m。

2

第二步:

左半断面上台阶开挖

在大管棚的支护下,洞口段按照钢架的间距50cm或60cm作每循环的开挖进尺,洞身围岩好的地段可按2榀钢架间距作开挖进尺;按照“先支后挖、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一般进尺严格控制在1.2以下。

3

第三步:

左半断面上台阶初期支护

在I20或I18工字钢钢架立好后,打设Φ25锁脚锚杆L=3.0m长以稳固钢架,然后焊接钢架纵向连接钢筋。

利用上半断面的土按设计间距人工打设锚杆,根据岩壁的起伏挂设钢筋网,两台湿喷机从边墙两侧向拱部及时喷射混凝土,完成整个左侧上半断面的开挖支护。

4

第四步:

左半断面下台阶开挖

为防止工字钢的拱脚悬空过多,对上部的稳定造成威胁,开挖时应一次进尺在两榀拱架长度。

爆破时应该采取弱爆破,预裂爆破,减少对上部的围岩扰动。

其中上半断面为出渣和施工考虑,领先下断面10~25m,并严禁施工水浸泡基底。

5

第五步:

左半断面下台阶中岩柱加固

开挖完成后,在拱部60度以下按设计对小净距隧道的中岩柱进行超前加固和支护,人工打设φ42注浆小导管,设置反向与隧道轴线成60。

交角,锚杆按照梅花形布设。

6

第六步:

左半断面下台阶侧壁初期支护

开挖后,清除钢架拱脚和仰拱脚的虚土,接长钢架,打设Φ25锁脚锚杆L=3.0m长,稳固钢架,然后焊接钢架纵向连接钢筋。

利用土堆按照设计人工打设锚杆和注浆超前小导管,根据岩壁的起伏挂设钢筋网,两台湿喷机从边墙和中隔壁两侧向拱部及时喷射混凝土,随后压注早强水泥砂浆。

完成左断面下台阶侧壁的的开挖支护。

7

第七步:

左半断面下台阶二衬仰拱混凝土施工

在完成左半断面下台阶初期支护后,清除仰拱底部浮土和水,绑扎二衬仰拱钢筋,作好预留搭接和防水预埋,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车运输,施工仰拱混凝土,一般每次施工5~10m,尽量减少接缝。

8

第八步:

右半断面上台阶开挖

在大管棚的支护下,洞口段按照钢架的间距50cm或60cm作每循环的开挖进尺,洞身围岩好的地段可按2榀钢架间距作开挖进尺;按照“先支后挖、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一般进尺严格控制在1.2以下。

开挖后割除临时中隔壁的锚杆,清除钢架粘土,及时接长施工钢架,为下一循环做好支护准备。

9

第九步:

右半断面上台阶初期支护

在I20或I18工字钢架立好后,打设Φ25砂浆锁脚锚杆L=3.0m长以稳固钢架,然后焊接钢架纵向连接钢筋。

利用上半断面的土按设计间距人工打设锚杆,根据岩壁的起伏挂设钢筋网,两台湿喷机从边墙两侧向拱部及时喷射混凝土。

完成整个左侧上半断面的开挖支护。

一般为右断面落后左断面5~10米。

左洞落后右洞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