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194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docx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国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国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文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及宣传、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法纪,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学术训练,竭诚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效力。

2.发扬良好学风:

中西对比,古今通贯;学思并进,史论结合;德业双修,言行相掩。

切实做到:

勤奋、谦虚、敬业、乐群;做人与做学问一致,文风与人风淳朴;统合义理、考据、辞章,统合思想与历史的双重进路。

3.具有问题意识,坚实宽厚的现代学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国学专业知识与专门训练,精读中国古代主要典籍,了解国际汉学、海内外中国学学科发展的积极成果与最新动向,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规范,能够并善于在国学学科基础或前沿,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4.掌握一至二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对话的能力。

学会运用现代学术手段与方法。

二、研究方向

1.经学

探讨单经、诸经、经学史上的微观或某方面的问题,以新的视域与方法,从事经学与经学史的点校、注疏与现代诠释,推进经学的现代发展。

2.子学

研究诸子学,特别是先秦两汉诸子。

对思想史、文化史有重大影响的子学人物、著作进行研究,或考订、注疏,或诠释义理。

适当涉及民间各种思想、文化(包括科技与方技)现象,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促进诸子学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发展。

3.史部典籍

研究史部某些典籍,运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对比研究,重新考证、整理历史文献,解决疑难,分析问题,疏导出新的意义。

4.集部

以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集部某些典籍,以及古代文学史上的思潮、流派、人物,开出新生面。

5.佛教与道教

研究中国佛教与道教的典籍及佛教史、道教史上的理论、历史问题与人物及流派,从个案、微观入手,揭示其内在理据与社会功用。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见后表)注意,前修课程有:

古文字、古文献之基础课,即在本科、硕士生阶段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文献学及有关经、子、史、集基础经典课程的修习且成绩合格。

五、综合考试

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含一名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导师一般不能任主席),并报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采用口试或笔试方法。

考试内容一般要涵盖研究方向下的二至三个方面。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通与精专。

综合考试一定要严格把关,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

第四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理论和学术价值的课题,避免低水平重复。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方案等。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文理畅达,恪守学术规范,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在课题研究上达到学术界的较高水平。

特别强调要从第一手原始资料出发,引证、训诂、诠释、注译古籍一定不能出现硬伤。

努力吸收海内外前人和今人的学术成果,但必须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的现象。

七、论文答辩

博士生的论文经导师认真审阅,反复提出修改意见,博士生认真反复修改,再征得导师同意之后,才能交付答辩。

答辩两个月前应将印好的论文并评阅书寄送校外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评审。

书面评审意见一般不应少于三份。

答辩委员会一般应由五至七位正高职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得少于二人。

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博士生导师担任。

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应事先报请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外出调研和进行学位论文的资料搜集工作。

在读期间须在刊物上发表2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九、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学科点乃至本校各院系各学科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博士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

导师全面关心博士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和身体等各方面状况,使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得到同步提高。

国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课

10505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MarxismandContemporarySocialThoughts

2

36

1

全校文

科博士

生必修

10505003

第一外国语

FirstForeignLanguage

2

36

1

全校必修

学科通开课

10113001

国学经典选读

SelectedReadingsinChineseClassics

2

54

2

各研究

方向

10113002

国学专题研究

TopicsinTraditional

ChineseStudies

2

54

2

各研究

方向

10113003

第二外国语

SecondForeignLanguage

2

54

2

各研究

方向

10113004

专业英语

EnglishofSpecialty

2

36

1

专业方向选修课

10113005

经与经学史专题研究

TopicsinConfucianClassicsandTheirHistory

2

36

1

专业方向必修

10113006

子学专题研究

TopicsinTraditionalScholarships

2

36

1

专业方向必修

10113007

史部典籍专题研究

TopicsinHistoricalClassics

2

36

1

专业方向必修

10113008

集部专题研究

TopicsinLiteraryClassics

2

36

1

专业方向必修

10113009

佛教与道教专题研究

TopicsinBuddhistandTaoistStudies

2

36

1

专业方向必修

10113010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

AncientChineseRitualCeremonyStudies

2

36

1

10113011

《礼记》会读

SeminaronBookofRites

2

36

1

10113012

《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

TheBookofChangesandChinesePhilosophy

2

36

1

10113013

儒家哲学专题研究

TopicsinConfucianPhilosophy

2

36

1

10113014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

TopicsinTaoistPhilosophy

2

36

1

10113015

中国政治哲学专题研究

TopicsinChinesePoliticalPhilosophy

2

36

1

10113016

明清哲学

专题

TopicsinMingandQingPhilosophy

2

36

1

10113017

战国简牍研读

ReadingsofBambooSlipsofWarringStatesPeriod

2

36

1

10113018

秦汉简牍研读

ReadingsofBambooSlipsofQin-HanPeriod

2

36

1

10113019

出土简帛哲学文献选读

SelectedReadingsof

ExcavatedBambooandSilkSlips

2

36

1

10113020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专题

TopicsintheHistoryofWei-JinSouthandNorthDynasties

2

36

1

10113021

明实录研究专题

TopicsinChronologicalRecordofMingDynasties

2

36

1

10113022

明清小说研究

StudiesontheMing-QingNovels

2

36

1

10113023

中国佛学研究

ChineseBuddhistStudies

2

36

1

10113024

中国禅学史

HistoryofChineseZen-Buddhism

2

36

1

10113025

晚清及近代佛学

Late-Qingand19-20thBuddhistStudies

2

36

1

10113026

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专题

TopicsinOverseasSinology

2

36

1

10113027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Literature

2

36

1

10113028

近现代中国哲学专题

Topicsinthe19th-20thChinesePhilosophy

2

36

1

10113029

现代新儒学

ModernNeo-ConfucianStudies

2

36

1

学术活动环节

论文开题报告环节

论文预答辩环节

论文答辩环节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与相关专业工作的教学,科研,新闻,宣传,出版,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要求认真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素养与敬业精神.

3.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对本专业的某一个研究方向应有精深研究.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与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运用该门外语进行专业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科学观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与自然辩证法理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论思想.

2.科学技术史学

研究科学技术内史和科学技术外史,以及与内外史相关的重要史论和发展规律问题.科学技术内史着重研究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与技术发展史.科学技术外史着重研究近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史,以及国别科学技术史,如美国,日本,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

3.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近现代科学哲学主要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以及人文主义学派对科学技术的反思;研究工程主义学派与人文主义学派的技术哲学思想;研究当代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与分科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如系统哲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生态哲学等.

4.科学技术社会学(STS)

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