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89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docx

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研究

摘要

物流业在我国已经蓬勃兴起,社会物流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最关键的企业物流尤其是农业企业的物流却仍是现代物流业的瓶颈。

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和继承国内外物流研究的已有成果,结合中国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农业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以期为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研究成果,进而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整体物流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充分发挥出现代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我国农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以介绍物流基础理论知识为起点,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企业物流管理的方法,剖析我国农业企业物流管理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企业具体情况的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最后论证了保证这些管理方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外部政策保障。

 

关键词:

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物流模式

目录

摘要I

1绪论1

2我国农业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制约因素3

2.1国内企业物流管理现状3

2.2制约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因素分析4

3日本企业物流管理经验与启示7

3.1日本农产品流通的基本做法7

3.2日本现代化物流管理7

3.3日本企业内部推行的5S活动8

3.4可供借鉴的几点经验9

4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框架的构建11

4.1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框架构建的意义11

4.2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框架构建的原则12

4.3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模型13

4.3.1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的思路、目标、方法和原则13

4.3.2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的建立14

5结论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1绪论

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则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现代物流作为新兴的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蓬勃兴起,而我国也正处于现代化物流产业大发展的前夜,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

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充分反映出该国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综观当今世界,凡是人才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物流”的发展速度也快,“物流”水平也高,“物流”业就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入世后,越来越需要现代化的物流业以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而企业也更加需要现代物流管理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物流业正在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全面形成。

有经济学家预测,今后几年我国GDP每增长1%,其中的58%是由消费拉动的,22%是出口做的贡献,而另外20%则归功于投资。

“生产围着消费转,消费随着市场转,市场绕着消费者转”的买方市场全面形成,没有可持续消费,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现在,制造商所担心的不再是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而是担心企业的产品能不能完成从使用价值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变。

所以,大多数企业都把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心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

因此,物流作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纽带而倍受企业的重视,物流业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

随着“物流”热在中国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物流是企业创造利润的第三个源泉。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降低物质消耗、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

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转为供大于求时,第一利润达到了一定的极限,企业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求新的利润源泉,即第二利润。

然而,当销售也达到了一定极限时,企业又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

于是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把物流管理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此外,物流、商流、信息流被称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三大支柱。

有资料表明,在美国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而95%的时间则用于搬运、储存等物流过程;在日本物流费用约占产品总成本的10%~12%;在我国物流费用占商品进销差价的70%左右。

由此可见,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与“第三利润源泉”类似的说法还有,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和销售学家帕尔认为,物流管理是“一块经济界的黑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著名物流学家詹姆斯·约翰逊和唐纳德·伍德指出:

“为使市场经济达到,适当的用户在适当的时候花最小的费用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目标,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是关键”;“21世纪,谁掌握了物流和配送,谁就掌握了市场”等等。

这些提法,都清楚地阐述了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小农业、大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被逐渐地分割出去,形成各种专业化分工。

我国加入WTO后,一方面,国外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会冲击我国相应的农产品生产者;另一方面,国外农业发展和经营模式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国内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经营模式变化和发展。

其中围绕农村、农业及农产品的物流也必将影响国内农业企业物流模式。

面对国外高效的物流体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国外农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中国农业企业物流管理的先进模式,以促进中国物流业的长远发展。

 

2我国农业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制约因素

2.1国内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在我国,企业物流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

将企业物流看作企业生产关键和企业形象灵魂的只是各行业的少数龙头企业。

企业物流管理不畅,时间、空间浪费大,物料流混乱,重复搬运,流动路径不合理,产品供货周期长,废弃物回收不力等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陈旧观念在企业管理中还未能消除,致使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

1.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2.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3.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4.企业物流总体布局不清晰

我国的企业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因而造成企业内部问题丛生。

比如,物料流混乱。

物料除了停滞外,经常处在交叉迂回,倒流跳跃和拥挤状态;重复搬运多,无效搬运占50%左右;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

时间浪费大,产品交(供)货时间长。

比如制造业企业中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转换过程中,90%以上为物料的停顿或等待时间,其余10%中的70%为工装及其前后时间,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时间仅占整个周期的3%。

整体效率低下。

企业内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回收废弃物的物料流的衔接与协调不合理,致使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另外,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不合理。

不能充分利用社会上专业的物流企业为其提供有效服务。

物流的专业功能及管理不完善,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与信息衔接脱节;物流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效率低。

如采购信息、供货质量信息,供应的生产波动、物资消耗及供应规律、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础数据及信息不善归纳整理和积累;库存管理控制达不到最佳状态,不能根据市场变化、交通及气候的影响和企业生产波动来柔性控制库存;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结合不紧密。

2.2制约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企业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1.观念障碍、体制分割制约物流业的发展

近几年虽然物流突然“热”起来,但这种热的基础需要夯实。

尽管不能说物流“热”是“炒”出来的,然而其中难免有盲目的成分。

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一是因为物流本身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多,各种构成要素复杂,优化整合难度大。

同时物流又是一门新兴学科,要真正理解物流,认识物流的重要性,需要有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赶时髦、追潮流的现象。

二是因为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间还不长,一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重生产、轻流通”的阶段,接受“物流”、“供应链”等新观念时,思想深处还有障碍和阻力。

三是因为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阻碍人们搞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与高度社会化的现代物流格格不入。

在体制分割方面,长期的纵向经济管理体制,部门经济局限,恰恰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障碍所在,因为物流需要的主要是横向组合,是交通、铁路、民航、信息、邮政、商业、物资以及海关、税务、金融、保险等多个横向部门的无缝对接和全线贯通,而不是条块分割,各行其是。

如果部门经济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不消除,物流的现代化难免要障碍重重、步履维艰。

只有彻底解决了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地方封锁的物流瓶颈制约问题,企业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才能真正走上大发展之路。

2.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差

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物流硬件的支持,包括固定的物流设施如物流场站、物流中心、仓库、公路、铁路、港口等;流动物流装备如各种运输工具、运输设备;还包括信息技术及网络等。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交通运输矛盾突出,同时物流基础建设布局也不合理,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

另外,我国的物流技术装备虽然正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但与蓬勃发展的物流市场需求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特别是物流器具的标准配套,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以及配送分拣系统的有机组合等都还存在巨大差距。

此外,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共享、库存查询、货物跟踪等物流服务也难以达到货主要求的标准。

物流技术装备的落后,会严重阻碍物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影响装卸、保管和运输效率的升级,这与长期以来投资不足、物流业发展滞后有关。

另外,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设备设施落后。

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上市的集中性相比,我国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农产品“卖难”、“丰产歉收”等问题。

一是农村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有些边远山区尚未做到村村通公路,有些地区交通拥挤堵塞,使农产品物流不能做到物畅其流。

从内陆运输到海上运输,从汽车运输到火车运输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加上路况不良,关卡收费等问题都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

二是在运送过程中,运输车辆还是使用敞蓬汽车散装运输,缺乏冷藏冷冻设备,厢式冷藏车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汽车运输七成是敞蓬卡车,只有三成密封式厢式汽车,而备有制冷机械,保温厢式冷藏车辆还不到汽车总数的一成。

3.物流管理的软件技术水平低

随着物流组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已是开展物流的关键。

而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能作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的软件与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

为此,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

一是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才刚刚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职业教育就更加贫乏了,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公司在我国也不多见;企业自身也忽视对物流人才的引进,所有的这一切致使我国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提不上去。

 

3日本企业物流管理经验与启示

3.1日本农产品流通的基本做法

日本的农产品流通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1)农民将农产品委托农业协会代理销售;

(2)农协将集中起来的农产品在批发市场上通过公开竞价卖给中间批发商;

(3)零售业者最终再从批发商那里获得农产品,并卖给消费者。

在这一过程中,参加流通的主体是农民、农协、中间商和消费者。

按照日本市场体系的概念,所谓“市场流通”,是指农产品的销售经由批发市场,并且其价格是在批发市场上通过公开竞价而形成的流通方式。

3.2日本现代化物流管理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物流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不论是全社会范围内的大物流,还是企业内部的微观物流,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日本物流管理十分注重各个环节的现代化。

主要有:

1.运输系统的现代化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设,仅1958—1968年十年间,交通运输的投资就增长了27.8%,并实现了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在2.7万千米的铁路中,有1.4万千米实现了电气化,约占全线总长度的41.5%,高速公路也日渐延伸,轮船、卡车的大型化和专用化,加速了公路运输与海运的现代化进程。

铁路货运量由1960年的39.2%下降到1984年的5.3%,与此相反,公路货运量由1960年的14.9%上升至1984年的46.2%,汽车运输的优势在日本物流界是十分突出的。

2.仓储系统的现代化

日本仓储一直作为物流的中心环节,被列为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日本建有大型仓储群,担负着物流中心的任务,另建有一批小型仓库。

无论哪类仓库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尤其是高架立体库的建设更为日本物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叉车、托盘更是朝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3.装卸搬运系统的现代化

日本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其装卸货物多数采用叉车,或用链条输送机传送。

托盘小车的采用,加速了物流的速度。

各类输送机,在仓库搬运中大显威力,形成了系列产品。

4.包装标准化

为了统一包装的标准,日本政府在很早就颁布了《工业生产包装标准》,大多数包装都有统一的编号,采用条形码识别货物。

包装技术或产品包装手段,都实现了高度现代化。

在许多物流中心,对物资的再包装,也都实现了自动化的捆扎作业。

5.信息处理现代化

日本的各个物流中心完全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实现信息处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总控室设有总机,与各工厂、商店、批发商社、用户以及物流中心的各个分机系统都联成了网络,形成自动处理与传输的信息系统。

为了更进一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日本在物流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健全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主要由通产省和运输省主管物流业,具体事务由各私人企业经营,如各个物流子公司、流通中心、运输社等。

二是发展物流系统网络。

物流网络遍布全国各地,1983年日本就有5万家物流企业,货运量达34亿吨,货物周转量达4223亿吨。

日本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工商协办、大中小并举的现代化的物流网络。

三是培养物流人才。

除了大学专设物流专业外,各学术团体还采用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培养物流人才。

四是开展物流学术研究,力争攻占现代物流理论的前沿阵地。

五是积极兴建物流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日本动用大批资金兴建物流基础设施。

以交通运输投资为例:

1953—1958年交通运输投资占公共投资总额的19.2%;1959—1963年交通运输投资占公共投资总额的29.5%;1964—1968年交通运输投资占公共投资总额的47%。

在仓库建设方面,无论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在考虑生产和流通的同时,都十分重视仓库及其他物流附属设施的建设。

3.3日本企业内部推行的5S活动

推行企业内部5S活动是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5S活动是由日本人所创立的一种企业管理活动,但不同于五效果中的“5S”,另有它的内涵。

5S的内涵是情况、整理、清洁、维持和素养,因为这五个词的日本罗马字母译音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称上面5项活动为5S活动。

5S活动与物流,表面上看似乎是两类不相关的企业活动,可实际上却是关系密切,这可以从5S活动中的每一个S的本义得到说明:

(1)1S是清理,这项活动要求把工作场所内不必要的东西坚决清理掉。

在企业内部的工作场所,通常机器定位不够流畅,原料、半成品、成品、待修品、报废品存放位置未予合理规划,运送通道拐弯抹角,工具随意放置等现象影响着物流的效率与效果。

通过清理活动可以腾出空间,防止误用、误送,创造一个清爽的工作场所。

显然,清理活动能够保证物流效率的提高。

(2)2S是整理,即把留在工作场所的必要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加以标示,目的是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营造一个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毫无疑问,上述目的的实现也是构成提高企业内部物流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3S是清洁,即将工作场所进行清洁,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对物流而言,也就减少了因地面不干净,有障碍物而导致的效率损失。

(4)4S是维持,即通过措施和制度来保证前面3S的成果。

(5)5S是素养,要求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这是企业5S活动得以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的保证,也是企业保持高效顺畅物流的基础。

3.4可供借鉴的几点经验

1.日本农协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参与者与组织者

日本农协不仅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优势,也利用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

息网络等现代化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

农协销售的农产

品有统一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市场计划性强,销售量大,价格合理,手续简便,销售稳

定,结算快捷等特点。

我国农业企业以及农产品流通领域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发展

日本农协这类性质的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性作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物流的建设。

2.社会应为企业物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上面对日本物流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介绍中不难看出,企业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需

要社会为其提供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发达的运输系统、高水平的物流技术以及高素质的

物流专业人才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保证企业物流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我国由于

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市场发育不成熟,不具备完善的物流硬软件设施,严重制约着企业

物流的前进。

所以,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为企业物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3.企业物流应将“为顾客服务”放在首位

从日本物流的“五效果六要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企业物流服务的对象就是顾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准确无误又及时的服务让顾客满意。

他们将顾客摆在企业优先考虑的重要位置,认为形成物流需求核心与动力的正是接受企业服务的顾客。

这种“顾客至上”的物流经营理念,也是我国的企业需要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4.企业自身也要为物流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日本人创立的5S活动,充分反映出日本企业对自身物流管理的重视。

提供所需要的一切便利条件,以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5S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很重要,为以后的活动做好铺垫,打好基础,一个企业只有将所有的步骤按照要求全部完成,才能节省物流活动时间,降低物流费用,最终拥有高效率的物流管理。

 

4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框架的构建

4.1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框架构建的意义

1.物流保障了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1)物流是生产过程的基本保证

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新的贸易(例如电子商务)条件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物流活动的支持。

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使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对顾客的退货需要回收物流予以完成;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同时,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2)物流是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环节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解决物的空间流动问题,使物的变化从原材料变为产品再变为消费品这一过程得以完成。

通过物流,生产者得到所需的物料进行生产,经营者得到要销售的商品,顾客得到他们想要的商品。

这样,通过物流,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对顾客的定货尽量满足,不使商品脱销;适当地配置仓库和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无阻;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物流保证了生产到消费的循环过程,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顾客服务质量

物流在实现高效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下述几方面来减少成本和增加顾客价值:

(1)准确地按期将商品送交顾客,满足市场需求,及时产生价值。

(2)尽可能减少商品供应的断档,保持生产经营中资金流的连续性。

(3)适当安排物流结点,提高配送效率,保持合理库存水平以实现动态平衡。

(4)使生产、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不同过程一体化、系统化,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5)从接受订货到发货配送,信息通畅,使物流成本最小。

3.提高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企业的运营分别存在着采购、生产、销售等运营逻辑。

物流的综合作用将超越所有这些逻辑,追求包含从采购到销售在内的“物的流动”的整体最佳状态。

物流过程首先把满足顾客要求放在首位,然后设计企业内部“物的流动”的整体最佳状态。

这是一种向顾客提供商品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满足需要的“需要满足功能”;同时也搞好企业外部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等到达最终顾客的各个渠道的整个“物的流动”,追求整体最佳,以提高效益。

4.2中国农业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框架构建的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企业物流是社会物流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构建时必须从全局和整体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