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895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教案 基础过关.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合教案基础过关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景物聚焦”,有《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三篇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描述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

《草原》是一篇散文,著名作家老舍生动地描述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麋鹿》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珍异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单元语用

学习多种形式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字词掌握

1.正确、美观的书写21个一类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正确认读10个二类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3.正确认读课文中的易错字和好词。

读写结合

仿照《麋鹿》一课从不同方面介绍一种动物。

习作训练

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写出它的外部特征、价值和用途,题目自定。

拓展课例

《15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读本《24灵魂深处的悬崖玫瑰》

《16草原》——启智阅读《38林海》《41壶口瀑布》《43七月上天山》

《17麋鹿》——苏教版《27白鹅》启智阅读《42索溪峪的“野”》《47巫峡赏雾》

课时安排

根据单元分析及语用点的确定,我们计划这样来安排课时:

基础过关一课时(利用早读及写字时间辅助完成),精读课和拓展阅读课的学习采用“以一带一”方法:

精读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以此课带苏教版读本《24灵魂深处的悬崖玫瑰》,精读第16课《草原》以此课带启智阅读《38林海》,拓展阅读第17课《麋鹿》,以此课带苏教版《27白鹅》。

巩固知识点:

1.继续学习借物抒情、对比、联想的写作方法。

2.继续学习动静结合、游览顺序的写作方法。

3.学习说明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一种动物。

基础过关1课时主题精读2课时

拓展阅读2课时读写结合1课时

主题习作2课时综合训练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

备注

 

第五单元基础过关课

1.正确认读本单元21个一类生字及组成的词语,文中的好词。

2.正确认读本单元10个二类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3.正确书写21个一类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4.通过不同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5.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6.能够正确熟练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1、重点词语过关:

极其平常望而生畏广袤无垠青草覆盖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目力所及抑制不住不可思议雷轰电击名贯古今艰苦卓绝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漫天飞扬

深邃凝滞弥漫悲壮苍凉瞅见伫立铁铸铁锭赭红色锻铸巍巍然柳絮抛散萌发一茬虐杀摧毁灞河倾洒墨汁

崇拜吟诵急骤芦苇畏怯毅力韧劲给予

高歌一曲一碧千里小丘渲染勾勒翠色欲流久立四望陈巴尔虎旗忽飞忽落明如玻璃迂回鞭子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拨转团结互助豆腐鄂温克老翁羞涩摔跤马蹄彩虹

麋鹿滩涂悄无声息警觉迅即遁入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坐骑

增添哺乳跋涉觅食繁殖分杈销声匿迹撰文陆续惨遭厄运杀戮贝福特公爵别墅乌邦寺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繁衍后代茁壮成长沼泽

⑴选各组1号或2号范读,正音。

⑵小组内过关。

⑶组间过关,阻止漏网之鱼的出现,争取人人过关。

教师抽读3、4号。

⑷全班齐读,强化巩固。

二、本单元需重点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艰苦卓绝:

文中指柳树为了生存进行了超越寻常的努力与抗争。

2.婀娜多姿:

形容柳枝随风摇曳,柳树宛如长发少女亭亭玉立的美好姿态。

3.渲染:

国画的一种技法,使用水墨或淡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明暗向背和墨彩深浅,以加强表现效果。

4.悄无声息:

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5.销声匿迹:

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

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6.漂泊不定:

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7.颠沛流离:

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⑴生自己练读。

⑵汇报交流。

三、指导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句子。

1.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3.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4.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5.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飘浮在黄海滩涂上。

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

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⑴自由读。

⑵小组练读,相互指正,争取人人过关。

⑶教师抽查,选各组2号或4号过关读,纠正字音。

(4)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加以指导。

(5)齐读强化。

一、出示一类生字,强调哪些字需要注意写法,然后听写。

铸虐摧诵卓韧渲迂玻璃襟虹蹄涩跤

姜哺沼涉殖沛

二、同桌对照大屏幕互批,同桌互相交流,说明错因,互帮纠错。

一换二批三教四改。

两种任务安排:

有错改错,全写对的对照课本描红把字练写美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听写情况,再次确定需重点指导的字)

 

 

第五单元主题精读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3.体会借物抒情、衬托对比、想象等手法在写景状物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一、初步探究,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株怎样的柳树。

用文中的话作答。

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出示到大屏)

二、重点突破,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以此来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并且,从中学习到借物抒情、对比、想象等手法在写景状物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一)回到大屏,小声读一读,你觉得哪几个词语需要重读?

(即加粗的几个词)。

1.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2.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3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2)学生默读课文1---5段,划出描写这株柳树外形的语句,它的生长环境,以及能够表现它“神奇”的句段,并在相关地方做批注。

1.小组讨论交流。

2.班内汇报。

(3)为了表现这是一株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

从它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1.默读课文的6、7、8段,从旁作简单批注。

2.班内交流汇报。

3.想象和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仿佛与那粒柳絮一样,共同经历了严寒酷暑,风吹雨打,感受到它能成活并且茁壮成长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感受到它顽强的精神。

(4)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谈感受。

1.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赞美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下来的品格。

此即借物抒情的写法。

2.思考:

由柳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他们身上具有柳树身上的哪些品质。

3.大家想想,最后一句,单单只是写柳树吗?

4.齐读本段,再次感悟其顽强。

三、小结知识点。

想象,亦称想象力,是形成意象、知觉和概念的能力,其实意象、知觉和概念不是通过视觉、听觉或者其他感官而被感知。

想象是心灵的工作,有助于创造出幻想。

想象有助于为经验提供意义,为知识提供理解;想象是人们为世界搞出意义的一种基本能力;想象在学习过程中也发挥关键作用。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主题精读课《 草原》

 

教学

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背诵课文前两段。

2.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3.学习写景文章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法。

 

 

 

 

 

 

 

 

 

 

一、初步探究,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谈感受: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

在文中找到一些词语或者关键句子来概括。

二、重点突破,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以此来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此即草原景、人的特点),学习写景文章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以及动静结合的写法

(一)浏览课文,找到能表现其游览顺序的词句,上台画简单的思维导图,明了此类文章的大致写法。

(3)学生默读课文1、2两段,找出静的景,动的景,在相关地方做批注。

同桌两个配合读,体会动静结合的方法在景物描写时的作用。

(可以加强这两个段落的朗读,帮助学生背诵)

(4)默读课文2---5段,画出能够表现草原人特点的语句。

小组内练读,读出草原人的热情好客。

(5)想象一下“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描绘的情境,讲给同桌听。

三、小结知识点。

写景的文章,我们最常用的写法就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这样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

在本文中,除了这一基本的写法,作者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把草原的景、人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读写结合课

教学目标

仿照《麋鹿》一课从不同方面介绍一种动物。

 

 

一、回顾课文写法

《麋鹿》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珍异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麋鹿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指导写作

我们在描写动物时,只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征以及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来描写,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对动物的观察描写之中,就一定会写出惟妙惟肖的动物

三、动笔表达

1.出示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从不同方面对它作以介绍,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对动物的观察描写之中。

2.动笔表达。

四、小组交流,然后取长补短修改片段

五、佳段展示,师生共评。

六、自己修改,誊写在读写结合作业本上。

 

第五单元拓展阅读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苏教版读本《24灵魂深处的悬崖玫瑰》和启智《38林海》。

2.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读书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4.巩固语用点。

 

 

环节一:

明确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朗读苏教版读本《24灵魂深处的悬崖玫瑰》和启智《38林海》。

2.课文重点片段,指名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读书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环节二:

检查过关苏教版读本《24灵魂深处的悬崖玫瑰》。

(《青海高原一株柳》拓展课例,以一带一)

(一)找各小组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接读,教师相机评价,并纠错正音。

给全体学生以正确示范。

(关注全体学生的倾听习惯,听学生的注音标画)

注意指导一下词语的正确读音:

漂泊跋涉毫无秩序陡然炙烤肆虐

(二)小组互查互教。

1号和4号接读,3号和2号接读,在读中法相问题并负责互相教会

(三)再次朗读第7自然段,体会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四)读了本篇短文,你觉得作者想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环节三:

检查过关启智《38林海》。

(《草原》拓展课例,以一带一)

(一)找各小组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接读,教师相机评价,并纠错正音。

给全体学生以正确示范。

(关注全体学生的倾听习惯,听学生的注音标画)

重点指导词语:

高不可攀盛气凌人目之所及清可见底千山一碧万古长青

(二)小组互查互教。

1号和4号接读,3号和2号接读,在读中法相问题并负责互相教会

(3)作者按游览顺序分别参观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4)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是动态描写,哪些语句是静态描写?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本《17麋鹿》和苏教版小读本《27白鹅》。

2.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4.巩固语用点。

 

 

环节一:

明确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朗读课本《17麋鹿》和苏教版小读本《27白鹅》。

2.课文重点片段,指名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环节二:

检查过关课本《17麋鹿》。

(一)找各小组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接读,教师相机评价,并纠错正音。

给全体学生以正确示范。

(关注全体学生的倾听习惯,听学生的注音标画)

注意指导一下词语的正确读音:

悄无声息遁入坐骑跋涉觅食跋涉敏捷销声匿迹撰文杀戮颠沛流离公爵

(2)小组互查互教。

1号和4号接读,3号和2号接读,在读中法相问题并负责互相教会

(三)完成本课导学案,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

环节三:

检查过关《27白鹅》。

(一)找各小组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接读,教师相机评价,并纠错正音。

给全体学生以正确示范。

(关注全体学生的倾听习惯,听学生的注音标画)

重点指导词语:

北碚麒麟猪猡冥顽愚蠢琐碎丝毫不苟窥伺盛馔

(二)小组互查互教。

1号和4号接读,3号和2号接读,在读中法相问题并负责互相教会

(5)文章从哪些角度描写白鹅的?

突出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习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

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

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

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

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

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

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习作内容: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

自定。

      

习作重点:

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

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单元习作讲评课

教学目标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3.通过互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能够进行简单评价。

 

 

1.出示优秀习作的同学的姓名,给予不同的加分。

2.选择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选择本篇好作文的条件: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

(2)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3.学生赏读学习:

指生读优秀习作,学生赏析值得学习的地方。

4.小组内互相阅读优秀片段。

5.引导学生互评。

6.学生读评语:

默读老师对习作内容的批改及文后的评语,读三遍。

动笔修改。

 

 

六上练习五教案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1、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图片,你见过这样倾斜生长的树吗?

   

2.自由读爸爸的话,认识这种树的名称——风成偏形树。

   

3.讨论,这些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偏?

    (树木面迎盛行风向的一侧由于经常受较大风速吹袭,水分蒸发大大加速而使新生枝芽生长缓慢以至枯萎;而背风的一侧仍能继续生长,从而使树形成出现了不对称,在气候学上称之为“风成偏形树”。

)  

(二)教学第二部分   

1.风是不同的,它有各种名称(出示各种风的名称)   

2.读一读这些风的名称,想一想它们这间的区别。

(提示:

朔(su)风,指北风)   

3.(出示课文名子)在这些句子中,该填什么风呢?

独立思考,并试着填一填。

   

4.交流核对。

[

(1)朔风

(2)疾风(3)金风(4)狂风(5)凉风]   

5.齐读填好的句子。

  

(三)教学第三部分   

1.天气预报里,常用风级来表示风速,读一读《风速歌》,了解现同风速的特点。

  

2.正音:

坍tan,指名朗读。

   

3.出示不同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几级风。

(也可以结合当天天气情况让学生判断)   

4.指导朗读,根据风速的大小,读出语势。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谷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用手中笔描述秋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

   

2.自由读小诗,透过文字,你看到什么?

    (秋天,满山红叶,湖波荡漾……有一片红叶飘到了湖面上,似一叶扁舟,轻轻地荡来荡去,带来了秋的消息。

)   

3.赏析小诗,体悟小诗用语之巧妙,感悟小诗之意境。

    (这首诗就那么一句,通过红叶表现秋的神韵,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个比方“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的空间。

)   

4.指导美读   

5.让我们当一回诗人,用诗人的眼睛去看这个季节,说说你眼中的秋是什么样的。

   

6.交流小结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有感情地诵读这段文字,唤起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回忆,激发描练兴趣。

   

3.观赏范字,从字的大小、布局、形状去观察、揣摩和感受文字的匀称美   

4.描练   

5.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电视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媒介。

当你每天打开电视机时,总会被缤纷的栏目、多彩的内容所吸引。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

板书:

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2.思考:

准备发言。

    

(1)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为什么喜欢?

    

(2)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按“喜欢的栏目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要求每一位同学发言、交流。

   

4.集体交流,评议。

   

5.总结。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