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096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docx

大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练习全国通用

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

A组 2015~2013各省市模拟试题精选

一、(2015·湖北六校高三元月调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两汉“《书》教”首在治政

翟文铖

《尚书》保存了中华民族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历来被视为帝王将相的政治教科书,因此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深远。

同是一部《尚书》,不同历史时期接受的重点和阐释的方式相距甚远,因此钱宗武等著名学者近年来倡导断代《尚书》学研究,但目前就成果而言,除清代外,其他朝代的断代《尚书》学仍是学界公认的薄弱环节。

两汉《尚书》学在整个“《书》教”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因为它不仅处于《尚书》学传统的前源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哲学、社会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汉文化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士远毕十年之功,撰写一部近百万言的学术专著——《两汉〈尚书〉学研究》。

作为“五经”之一的《尚书》,经典化的过程就是其思想文化播撒社会的过程,也是“《书》教”传统逐步确立的过程。

“《书》教”传统涉及社会文化的诸多层面,如何界定把握显然不是个简单问题。

该书作者认为,“《书》教”主要蕴含着知识、观念和文献三大体系,三者的交互发展奠定了“《书》教”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具体地说,文献指由《尚书》衍生出的各类诠释文本;知识指《尚书》及《尚书》学诸多文献中的名物制度;观念指其中蕴含的各类重要文化观念,如《洪范》“五行”观念对于汉代人宇宙观和认识论之建构的影响,《禹贡》九州观念对汉代郡国行政区域之划分的影响,《吕刑》观念对汉代律例制定的影响,等等。

这三个系统的划分不仅明确了“《书》教”包含的具体内容,而且从宏观角度厘清了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可谓高屋建瓴。

《尚书》及“《书》教”文献广博,包罗万象,涉及政治、法律、地理、历法、军事、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马著认为,《尚书》提出了“天之断命”“续命于天”“剿绝其命”“恭行天之罚”“改殷之命”的说法,已经体现出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这表明商人、周人已经开始认定国家得失系天命所赐,初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天命观。

汉代“《书》教”承袭了这一观念,一些学者依此思维方式对朝代更迭的规律性等作出进一步阐释,把它推衍为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因此当时无论对于帝国的巩固,还是对于意识观念的整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尚书·洪范》已经提及五行观念,汉代《尚书》学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观念的文化生成功能,对此加以衍生和诠释,当时流行的“五德终始”说、“三统”说(即“三正”说)无不深受“洪范五行”说的浸染,而这些理念对于当时凝聚意志、规范人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本书的研究对象尚处两汉,时代久远,应该是象牙塔里的工作,与现实全无牵涉。

这自然是一种误解,如果学术无补于现实,则本身就会丧失价值依托。

《两汉〈尚书〉学研究》的研究对象虽然远在两汉,但学术观点却呼应着当代文化建设的宏伟策略。

鉴古知今,洞悉汉代《尚书》学精义及其发展理路,传承它所体现的本固邦宁、协和万邦的和谐精神,领悟它灵活沉实的治政智慧,自然可以为当代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从而把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使命落到实处,真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光明日报》2014年12月8日)

1.下列对《尚书》和“《书》教”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尚书》历来被统治者当作治国安邦的政治教材,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因而也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B.“《书》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和方式差别很大,因此当代学者倡导推行断代《尚书》学研究,只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C.《尚书》是“五经”之一,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在向社会传播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尚书》的文化地位日益凸现。

D.“《书》教”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与《尚书》的被尊为经典相生相伴的,目前学术界仍难以选择合适的角度正确界定把握“《书》教”传统。

解析 A.因果倒置,“保存了中华民族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因;B.改变范围,原文说“除清代外”;D.曲解原意,原文是说“‘《书》教’传统的逐步确立”,而不是“发扬光大”。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两汉《尚书》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哲学、社会沿革,而且客观促进了汉文化特色的形成,因此在整个“《书》教”研究中意义重大。

B.汉代一些学者依照《洪范》“五行”观念,建构汉代人的宇宙观和认识论,阐释朝代更迭的规律性,推衍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C.《尚书》蕴含的各类重要文化观念对汉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已经产生了具体而明显的影响,比如划分行政区域、制定律例等。

D.当代学者和决策者可以借助《两汉〈尚书〉学研究》这一平台,掌握汉代《尚书》学精髓,领悟其灵活沉实的政治智慧,促进当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

解析 原文第三段是说“汉代一些学者承袭了商周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士远认为,知识、观念和文献共同构成了“《书》教”的三大体系,三者的交互发展奠定了“《书》教”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B.《两汉〈尚书〉学研究》高屋建瓴,卓有成效,不仅从学术上明确了“《书》教”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在现实中观照了当今的文化建设策略。

C.“五德终始”说、“三统”说都是从《洪范》五行观念演变得来的,对古代凝聚意志、规范人心、整合意识、巩固帝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与其它《尚书》学研究成果相比,《两汉〈尚书〉学研究》更能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解析 A.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书》教’主要蕴含着知识、观念和文献三大体系”;C.窜改原文,原文是说“当时”,而不是“古代”;D.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把《两汉〈尚书〉学研究》与其他《尚书》学研究成果比较。

答案 B

二、(2015·辽宁五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学的价值传达

梁鸿鹰

网络文学的本质规定性是文学,其价值传达的必然性同样是文学作为审美社会意识形态的特质所赋予的。

提倡网络文学承载与肯定正面价值的自觉意识,与强化对那些最基本、最日常,以及在大众层面上更为普适与宽泛的价值的坚守,是不矛盾的,并且它更具合理性。

网络文学的大众性不言而喻,网络文学表达的是大众的一些共同诉求,这由文学的本质所决定,是必须看重的。

比如道德观念,就有赖于文学的传达与呈现。

英国近代哲学家罗素对中国文化非常佩服,原因就是他对中国人的道德信念颇为佩服。

他说:

“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他认为,中国人的道德信条、价值追求值得赞赏。

所有这些有相当一部分想必来自他对中国文学的阅读。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要特别注重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诚信,重视公正、怜悯、爱心等价值对于完善社会生活的普遍意义,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心所欲,不逾矩”等是非观、价值观,强调人对故土进而对国家与民族的依恋和责任,强调伦理层次上的敬老孝亲的弘扬,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

网络文学传达的是大众能够接受的那些最普遍的理念,越是中国人长久以来津津乐道的那些价值观,越应在网络文学中得到弘扬。

怪力乱神、封建迷信等如果不是作为背景、出于情节需要而出现,而是用于传布迷信糟粕,就应该被摒弃。

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更要讲究艺术追求与表达的完美,更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学连载性、互动性、娱乐性等特长。

网络文学的对象是成长中的一代年轻人,网络文学作品需要更快的节奏,以及更高的休闲性。

通过眼花缭乱的情节体现出“愉悦、快乐、舒心”等“爽”的感受,应该成为网络文学价值传达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网络文学创作注重情节的大开大合,讲究故事性及多元素的集成,但作为文学作品,更要讲究意趣、意蕴的营造,要富于智慧,给人乐趣,引人入胜,激起愉悦的情绪,让人们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网络文学是“我写我心”的直接产物,它作为个人情思的表达形式有着诸多优势,对于张扬个性发展的价值很有可能更为方便。

而且,网络无国界,是与全世界共享的,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网络文学往往充当价值传播的重要渠道,以情节、人物的生动丰富使得意蕴诉求格外具有吸引力。

对于网络文学作家,衡量其创作能力固然有多个尺度,譬如知识积累、视野大小、文字水平,但还要看作者的真诚——那种对价值的坚守,对世界美好图景的向往。

优秀作品表现出来的,从来不止于独特的立意、推陈出新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文学上的虔诚,这是超乎经济收益、读者认可的,是一种对自己精神追求的坚守。

价值传达需要诚意,对网络文学来讲可能尤其突出,这在艺术表达上往往可以清楚地见出分晓。

(有删改)

1.下列对“网络文学的价值传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的本质是文学,文学的特质决定了网络文学价值传达的必然性。

B.网络文学要承载与肯定正面价值,要弘扬中国人长久以来崇尚的价值观。

C.网络文学的价值传达要考虑网络文学的特点,以情节体现“爽”的感受是其首先要考虑的。

D.网络文学注重的是张扬个性发展的价值,能让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解析 “让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是网络文学需要做到的,不能说“能”。

答案 D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罗素认为中国人的道德信条、价值追求值得赞赏,今天这些道德观念依然应成为网络文学中最为普适与宽泛的价值坚守。

B.在网络文学中,同样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诚信,重视对公正、怜悯、爱心等价值的宣扬。

C.网络文学所传达的道德价值应该是那些在历史传统中积淀下来的、至今仍广为大众所认可的普遍理念。

D.网络文学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心所欲,不逾矩”等是非观、价值观的传达放在首要位置。

解析 原文说“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心所欲,不逾矩’等是非观、价值观”,而非一定要把它“放在首要位置”。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能表达出作者对文学的虔诚,表达出作者对自己的精神追求的坚守。

B.在跨文化交流中,网络文学往往充当价值传播的重要渠道,因为网络无国界,所有人可以一起共享。

C.网络文学应传达长久以来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最普遍的理念,那些怪力乱神、封建迷信等应该坚决摒弃。

D.衡量一个网络文学作家的创作能力,需要看他的文字水平、知识积累、视野大小,以及其作品表现出的真诚度。

解析 “那些怪力乱神、封建迷信等应该坚决摒弃”错,原文是“怪力乱神、封建迷信等如果不是作为背景、出于情节需要而出现,而是用于传布迷信糟粕,就应该被摒弃”。

答案 C

三、(2014·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

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理解有误。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分析有误。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诗人和画家都很明确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关键,因此,创作时着力夸张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

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

C.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

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D.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分析有误。

答案 A

四、(2013·山西山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

“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

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第十六章)意思是:

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

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重视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

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

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

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新华文摘》,略有改动)

1.下列与“中华文明中统治者的包容性”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是在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选项的分析辨别能力。

C.表述的是包容带来的益处,属答非所问。

答案 C

2.下列对“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B.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C.契丹族建立了精美的山西应县木塔,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曾在唐朝任职,这些分别证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D.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多种文明因素按照“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的仍然是对选项的分析辨别能力。

C.表述的是这些人所作出的贡献而非对题干中内容的解说。

答案 C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B.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C.作者认为,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唯有包容文明才能不断壮大。

由此可见,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有鼎盛阶段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及推断能力。

A.“最早”时间推断错误。

B.“致使”强加因果。

C.“所有鼎盛”原文中无此表述。

答案 D

B组 2015~2013各省市模拟试题精选

一、(2015·河南平顶山质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融领域的信托往往是管理和募集资金,教育领域的信托则是管理和募集知识和技能。

从信托的四个主要特性上讲,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信托,就是连接各方的信托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边界被划定,责任和义务也得到了重构。

接受教育权利也是与生俱来的。

幼童成长过程中首先要像动物一样会吃会睡会生长,而父母则天生具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孩子长大成人后要进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其规则,而这些规则绝大部分是通过社会教育而非父母教育才能获得的。

于是教育的权利就分成了三种:

教育权利、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实施教育的权利。

简言之就是:

教权、受教权和施教权。

孩提时这种权利区分还不明显,因为它只涉及父母和孩子两方。

当孩子被送到幼儿园或者寄宿学校时,这种教育权利就被重新界定。

这时候委托人就是父母,受托人就是幼儿园或者学校,受益人则是孩子。

在规定期限中,也就是上学期间,三方的教权和责任被自然划定:

首先,委托人将受益人委托给学校,可能得为此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还要保证按时缴费,并配合学校安排作息时间;其次,受托人则会在规定期限内尽量达到预期目标,比如在六年内完成所有小学课本的教授;最后,受益人身心得到计划中的成长,当然这是在遵守学校规定的前提下。

在一个现代国家,受教权既包含了每个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包含了国家义务方面,就是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而施教权也包含了施教义务,就是说无论父母还是乡邻,国家或者社会机构抑或企业,均负有教育责任。

幼儿园、托儿所和学校都是一种形式的教育信托,它们都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家庭教育,独立于社会风气。

在这里学生被教导要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往往高于家长的话,更受孩子们的重视。

老师的权威往往高于家长的权威,因为与家长相比,老师说的是公众语言,阐述的是普遍性道理。

教育理念应该是独立的,家长应牺牲置喙权,不能干预学校教程。

因为每个家长都要求置喙权的话,教育关系就会混乱,教权一乱,施教权也就无法实行,受教权就会受到侵害,受教人利益就会受到伤害。

教育管理也应该是独立的。

应该强调的是社会教育,家长在这种关系中好像是个课外辅导员的角色,主要课程则应该是由学校设计。

施教者应该以育人育德为目的,使受教者身体健康品性良好学业有成,而不仅仅是长大成人。

(摘编自2014年10月20日《学习时报》)

1.下列关于“教育信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委托人将孩子(受益人)送到幼儿园或者学校(受托人)时起,教育信托关系就产生了。

B.委托人将受益人委托给学校的同时,要向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并要配合学校的有关安排。

C.受托人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期间,要让受益人完成相关课程,并要达到委托人的预期目标。

D.受托人有责任在受益人遵守学校规定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身心得到计划中的成长。

解析 C.“并要达到委托人的预期目标”错。

原文说的是“受托人则会在规定期限内尽量达到预期目标”,这里的“目标”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