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1003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docx

宝鸡渭滨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

宝鸡渭滨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地理【解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高二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 30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式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

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2.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解析】:

全球服务外包指的是公司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合同,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剥离出来,交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其提供有偿专业服务,从而使自身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其转移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支持。

【答案】:

1.D2.A

读“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工业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河航运发达              

B.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C.地广人稀,便于规模化生产

D.科技力量雄厚

4.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的城市。

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下列措施不利于该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A.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

B.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D.大力挖掘资源

【解析】第3题,东北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4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从资源的充分利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3.B4.D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5~7题。

5.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

6.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7.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解析】:

第 5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产区;四川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第 6题,四川是东部地区民工的主要输出地,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使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减少,同时省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增加;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优化四川的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但不可能因此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服装产业转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 7题,未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服装生产分工明确,东部主要为研发、销售基地,中西部则为加工生产基地,多集聚布局,各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更突出,规模效应将增强。

【答案】:

5.B6.A7.C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

据此回答8~9题。

8、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决定着海陆位置(水分)和纬度位置(热量)的不同。

两者综合影响气候形成,导致了各地植被和土壤的差异。

这些因素和各自然带之间又互相影响,从而决定了我国自然地理的环境差异。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3000米等高线为界划分,故反映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气候和地形。

8、 A

4.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解析】试题分析:

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由于降水量递减,故屋顶坡度逐渐递减,A错误;三大自然区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是青藏高寒地区,B错误。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故判断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C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荒漠,故土地利用类型应以畜牧业为主,D错误。

9.C

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考查主要的经济因素,故排除自然因素。

而西气东输所要考虑的经济因素主要是由于要向沿线城市地区供气。

10、B

11、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分布 

【解析】对东部地区的环境能起改善作用,因为通过西气东输使东部地区减少煤炭的使用,而使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上升,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分布 ,故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分布,D项错误。

11、D

东北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市价大幅下降,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约1.6元/kg,降幅近30%,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

读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和下图,回答12~14题。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12、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沼泽广布

D.资源丰富

13、图中阴影地区代表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分别是

A.春小麦、棉花

B.冬小麦、玉米、甜菜

C.春小麦、玉米、棉花

D.春小麦、大豆、甜菜

14、从表中数据分析,提高东北大豆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劳动力

B.扩大种植面积

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农业补贴

【解析】:

东北平原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光照和热量不足,但该地区黑土分布广泛,土壤肥沃。

东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而不是冬小麦(长城是我国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界线),玉米也是该地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油料作物大豆和糖料作物甜菜为主。

由于热量不足,东北地区不适宜种植喜高温的棉花。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国产大豆含油量低,生产成本高,生产以粗放式为主。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豆品质的重要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

【答案】

12、B

13、D

14、C

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15~16题。

1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的出现是因为人类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进过一定反应生成的硫酸酸雨和小酸酸雨;酸雨降到大地上会造成很多的危害,会使河流中的生物死亡,植物嫩叶变黄,腐蚀裸露的金属。

酸雨既是环境污染也会造成生态破坏。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5、A

1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

珠三角地区由于受南岭阻隔,故经济腹地狭小;高等院校等远少于长三角地区,反映科技和人才不足,且珠三角的崛起主要在改革开放之后,历史较短,产业基础较薄弱,故选A项。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6、A

一张卫星照片清晰显示:

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千米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了湖泊群,专家表示这是青海湖生态恶化的突出特征。

据此完成17~18题。

17.与青海湖面积变小,基本无关的因素是(  )

A.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B.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

C.由于土地垦殖,导致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

D.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18.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是(  )

①实施湿地保护  ②草原鼠虫害防治③沙漠化土地治理

④生态保护林建设⑤退牧还草      ⑥生态移民等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7.青海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为内陆湖,其湖泊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为全球变暖,蒸发加大,而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大量引用注入青海湖的河流水,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故选C项。

18.青海湖周围的环境主要是湿地和草原,故保护湿地,保护草场资源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都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需要,故选D项。

【答案】17.C18.D

 下图示意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

完成19~20题。

19.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0、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

 第19题,湿地能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河流径流,因此湿地破坏后,气温变化会加大,河流的流量变化加大,因此选择乙和丁。

第20题,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湿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造成的。

19.B 20.D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报警电话后。

ll0指挥中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下图是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所利用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技术       

D.数字地球

【解析】:

警车通过车载GPS,电台把定位信息发给110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的位置。

21、C

2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那种地理信息技术()

A.RS                     B.GPS+GIS        

C.GPS+RS            D.GIS+RS

【解析】试题分析:

确定车辆的位置,应利用GPS技术,而把定位系统与地图结合起来需要应用GIS技术。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难度一般。

22、B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23~24题:

24.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升高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  

【解析】

试题分析:

23.读图,6月份,2、3、4几个波段都不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9月份,只有4波段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D对。

A、B、C错。

24.读图分析可知,在4波段,9月份比六月份更易把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A错。

盛絮期有三个波段很难通过遥感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6月份却有三个波段容易通过遥感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说明棉花9月份反射率降低了,B对。

新疆棉区,南疆比北疆更重要,是主要产棉区,C错。

新疆棉花种植的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棉花质量好。

耕地主要分布在绿洲上,面积较小,D错。

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区位优势。

23.D  

24.B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个原理解答25—26题。

25.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解析】

试题分析:

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对同地点的交通通达度和消费人口进行比较,从而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决策依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GIS技术的应用和影响商业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

C

26、对1985年与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解析】

试题分析:

 1985年与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叠加,可以掌握土地利用类型及用地面积上的变化情况,对城市地域结构进行了解。

【方法技巧】GIS和地图相比的主要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

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

 

C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28.有关该地说法正确的是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气温日较差较大 

 C、建设用地比重增加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解析】

2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土地利用中耕地增加最多。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选择A项。

28.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减少,沙漠面积增加,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加。

选择B项。

 

27.A

28.B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回答29~30题。

29.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A、ab B、bc C、cd  D、bd

30.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9、D30、A

【解析】:

29、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大体位于长城沿线,降水较少,生态较为脆弱,为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在该区过度开垦会导致荒漠化。

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

使其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并将其发展成为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草料供应基地。

故第29题选D。

30、读图可知,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生态功能: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因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森林、草地可以防止西部风沙对东部农耕区的危害,而该地的森林、草地是西部牧区水源地;生产功能:

农牧交错地区是东部农耕区畜产品供应基地,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有4小题,共40分)

3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区域C为          区,D为             区。

(2分)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_____________区,AB间以_____________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从地形、气候类型和水文特征加以说明。

(4分)

(3)C区向东,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2分)

(4)A、B所在地区,内部差异表现为             方向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2分)

31、(共10分)

【答案】

(1)青藏地;西北地;

(2)北方地;南方地;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以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冬季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地形是盆地、平原、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冬季不结冰;

(3)畜牧;种植;

(4)南北;气候.

【解析】读图可知,

(1)C为青藏地区,D为西北地区.

(2)图中A、B所在的区分别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AB间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冬季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地形是盆地、平原、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冬季不结冰.

(3)C青藏地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畜牧业为主变为以种植业为主.

(4)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内部差异表现为南北方向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根据题意.

32、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A表示丰富的煤炭资,B表示运入铁矿石,C表示丰富的水,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煤炭、化学、电力、钢铁、机械工业。

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鲁尔区工业部门的名称。

①               工业;②             工业;③              工业;④            工业;⑤               工业。

(2分)

(2)除图中表明的工业区位条件外,鲁尔区的发展还具有的优越条件有:

(2分)

                                                                                                  。

(3)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主要原因主要有:

(2分)

①                                                                            

②                                                                                                                                                        

③                                                                            

④                                                                            

(4)我国许多大型钢铁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试从鲁尔区发展的措施中提出我国传统工业发展的建议。

(4分)

32、(共10分)

(1)①煤炭②化学③电力④钢铁⑤机械

(2)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水源、广阔的消费市场

(3)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煤炭和钢铁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交通网络(5)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调整布局,选择最优区位;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科技,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交通,改善运输条件;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3、下图为GPS接收机显示的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目标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__。

 

(2)GPS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三维坐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位于头顶处的卫星代号是__________。

 (4)图中卫星中,信号最强的三颗为____、____、____。

信号最弱的两颗为____和____。

(写代号)

(5)GPS全球定位系统如果定位至少需要              颗卫星。

33、(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

(1)116°18′50.2〃E39°58′27.9〃N

(2)经度、纬度、高度

 (3)11

 (4)0811280220

(5)3

【解析】: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本题考查GPS接收机信号的解读。

解答本题思路如下所示:

34.珠江径流流量丰沛,水力资源丰富,全流域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约为251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168亿度。

其中西江的红水河落差大,流量大,开发条件优越,成为水力资源的“富矿”。

读下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1)分析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电能主要输往________地区,是我国________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除了发电外,流域的梯级开发还能产生哪些方面的综合效益?

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