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0886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片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所展现的不同时期中国形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950年

红色中国的毛

1972年

尼克松中国之旅

1979

邓到访了

2009

中国时刻

①都体现了中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强烈对抗

②折射了中国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的发展变化

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从敌视到建交、合作的过程

④展现了中国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历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

“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

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

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这一言论认为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缓和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3.下图左侧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

“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它反映了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D.中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

4.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

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

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

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这反映了

A.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B.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5.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

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C.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6.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

“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

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

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

C.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

D.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7.张謇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进口货之多,估较价格,棉纺织物曾达二万万两以外,次则钢铁,他货物无能及者。

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

下列对张謇的“棉铁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A.照搬西方工业化起步模式

B.旨在改变中国对外贸易逆差

C.促成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D.是切合时宜的工业化路线

8.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

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

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

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

这表明

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D.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9.下表主要反映了英国、德国两国军官团贵族出身军官对比,1860-1910(百分比)

国家

德国

英国

时间

将领

军官团整体

将领

军官团整体

1860-70年代

1872

1872

1870

1875

贵族

94

49

50

50

其他

6

51

50

50

1890年代

1898

1898

1897

贵族

81

40

40

其他

19

60

60

1900-10年代

1911

1911

1913

1912

贵族

67

33

35

41

其他

33

67

65

59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封建专制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C.政治体制本质特征的不同

D.民主政治程度发展的不同

10.1978年下半年,广东又现“逃港”高潮,仅8月份人数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群体性“逃港”局面,这一现象影响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C.中英两国外交关系恶化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1.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12.明儒王龙溪认为:

“良知之外别无知也。

鄙夫之空空,与圣人之空空无异。

空空者,道之体也。

世儒不能自信其心,谓空空不足以尽道,必假于多学而识,以助发之,是疑口之不足以辨味而先漓以甜酸,自之不足以别色而先泥以铅粉……”据材料判断

A.“空空”是“天理”,亦是“人欲”

B.王龙溪推崇《四书章句集注》

C.王龙溪推崇“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其观点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3.西周实行一项制度后,“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

人与人相畴,世同居,少同游。

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

其欢欣足以相死”。

(《齐语》)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

D.乡遂制

14.在海湾战争过去6年之后的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记忆犹新地写道:

“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迅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材料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的是()

A.科技水平决定战争的胜负

B.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战争时代

C.巡航导弹的熟练操作决定战争的胜负

D.知识经济决定战争的胜负

15.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

注:

“在漫画的前面,有一首长达四页的“万象更新”解说诗,题目为《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

》,《万象更新图》画面中有名有姓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如:

茅盾、老舍、周扬、巴金、冰心、赵树理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不同

B.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滨》等样板戏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相同

C.这是一幅反映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漫画

D.“双百方针”鼓舞下漫画所体现的这种蓬勃发展势头得到长期延续

16.下表所示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的变化

上海、汉口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表

(注:

同业者,指同一行业的人组成的行会。

同乡者,指同一地区的各种行业的人组成的行会。

A.导致了传统行业大量消亡

B.反映了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

C.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表明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17.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致良知

18.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

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

A.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B.人口出现急速增长

C.经济作物的扩大

D.耕地的荒芜

19.2017年2月,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

3月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

“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2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C.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D.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为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

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定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

北宋前期。

“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

”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于预政事。

——摘编自《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

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明史辑要》

材料三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与丞相取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体禄。

——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征叙怀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高骈(唐朝)

材料二

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严重民族危机。

孙中山同当时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一样,对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严重局势有清醒的认识,“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孙中山认为,中国“以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

而形成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完全是清政府的腐败卖国造成的。

“欲免瓜分,非先例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摘编自孙中山1904年《驳保皇报书》

材料三

毛泽东说: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

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辑。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骈与孙中山的爱国观念的差异及其原因。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及启示。

 

参考答案

BCCADBDBDBDADBCBCACA

21.

(1)趋势:

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相权由实到虚,地位下降;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

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2)作用: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治清明;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

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2.

(1)差异:

爱国与忠君(报国)相联系;爱国与叛君(推翻清政府统治)相结合。

原因: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宗法制中家国一体的观念影响;儒家学说宣传三纲五常,教化百姓;中央集权制度对君主地位的维护。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加深;清政府落后与腐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2)时代特色:

爱国主义与民主革命相结合(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相结合);爱国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以革新图强和发展资本主义为核心;主旋律是救亡图存。

启示:

爱国主义与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是其最后归宿;对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要作客观的、历史的评价,辨证地认识;爱国主义运动的经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