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054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 第1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高考北师版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1单元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

1.汉代

(1)西汉初年:

三公九卿制。

西汉王朝,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汉武帝时:

内朝和外朝。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权力,开始重用宫廷内的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逐渐形成内朝。

设在宫廷外的官府机构变成了外朝。

(3)东汉时:

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三公虽然继续存在,但也逐渐成为虚衔。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职责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历史意义

既可集思广益,又便于皇帝的控制;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宋元二府制

宋元形成中书省与枢密院并重的二府制度。

枢密院主管全国军事,长官为枢密使,“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轻巧识记]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二、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1.西汉

(1)汉初:

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制。

(2)汉武帝:

颁行“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

2.唐朝

唐太宗时,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

唐玄宗时,道变成正式的行政区划。

3.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1)辖制:

大都(今北京)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西藏地区由中央的宣政院管辖,其他区域均设置行中书省进行管理。

(2)意义:

不仅为明清两代所沿用,而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概念辨析] 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

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形象地表示:

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三、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

1.背景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世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高下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2.含义:

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3.演变

(1)隋文帝下令用报名考试选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开始形成。

(2)唐太宗设进士、明经两科,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科举成为定制。

(3)宋、元、明、清各朝进一步完善。

4.作用

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教材补遗]__古代中国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

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的变迁

从尚书、中书、侍中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说明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一定渊源,体现了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的演化。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史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①“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②“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

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③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史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1)史料一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抓核心语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

关键信息①“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②“国除为郡”“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时期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史料二同样注意抓核心关键句解读。

史料二中③“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

(1)措施:

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

意义:

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2)特征:

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3)趋势:

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逐渐集中于中央。

►探究2 汉至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①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②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③“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1)根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1)从史料一信息①“重用内朝”得出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由②“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得出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主要展现了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2)史料二反映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由史料二中③“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中“中书、门下”的职能。

(1)演变: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方式:

转移相权(另设机构);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探究3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①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之不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②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③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科举制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1)解读史料一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通过概括①“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

(2)解读史料二注意史料中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从中提取②“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③“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可将其概括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反映了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1)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素养3—历史解释]

1.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低下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时代

选官制度

措施

标准

夏、商、西周

世官制

权贵合一世代相传

血缘、姻亲

春秋、战国、秦

军功爵制

养士、军功、客卿

军功

汉代

察举制征辟制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品德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士人按品授官

门第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才学

发展趋势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素养4—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观念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下表为唐代登科者身份分布表。

据此可知唐代(  )

类别

士族

小姓

寒族

人数总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6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科

88

65.7

10

7.4

36

9

134

A.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B.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C.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D.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C [隋唐之前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仕途,到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制,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士族登科者明显占据优势,这说明士族已经认可了科举制这一选官模式,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故C项正确。

]

2.(2019·江淮十校联考)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

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D [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D项正确。

]

3.(2018·永州二模)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

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

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D [材料中枢密院的变化与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关联不大,故A项错误;枢密院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枢密院主官的变化着眼于君权的强化,故C项错误;枢密院官员的调整在于解除武将的军权,故D项正确。

]

4.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C [材料中这些地区由“唐所谓羁縻之州”变成了“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由唐朝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变成了中央直接管理,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

]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僵化——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废丞相

(1)原因:

宰相权重。

(2)概况:

明太祖下令革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尚书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

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2.建立内阁制

(1)过程

①明太祖仿宋制,设立殿阁大学士等作为顾问机构。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重务,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③随着阁臣的官秩不断提高,逐步取得了票拟权。

(2)地位:

始终是一个由皇帝的顾问班子派生的内侍机构。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误区警示] 内阁的设立和丞相制度的废除并非同一时间。

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后为减轻政务负担,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及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才正式设立内阁。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目的:

便于对西北前线事务的处理。

2.职责

(1)设立之初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

(2)不久,扩大到处理全国的其他事务。

(3)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意旨行事。

3.特点

(1)军机大臣多属临时性。

(2)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

(3)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4.影响

(1)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2)统一多民族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易误辨析]  宰相、内阁首辅、军机大臣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备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史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

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

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二 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性质及作用。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

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1)史料一中“私人办公厅”体现了内阁的性质;“真正领袖”说明内阁制强化了皇权,强调了内阁制的作用。

(2)由史料二中“谕旨诏令”“由军机处密封”等关键信息可知,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拟旨,传达皇帝诏令,这反映出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1)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作用:

加强了皇权。

(2)职权:

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

说明: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素养3—历史解释]

1.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

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比较项

内阁

军机处

不同点

朝代设置

明朝

清朝

设立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职权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

相同点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都无决策权

[素养4—唯物史观]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政治上:

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2)经济上: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3)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影响

(1)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2)经济上:

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3)思想上:

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1.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

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

由此可知,明初(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A [“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是指废除丞相和设立内阁制度,废丞相导致以前的中枢机构被破坏,A项正确。

]

2.(2018·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

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

这说明(  )

A.内阁成为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C [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大臣地位和职权的变化,不是强调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A项错误;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故首辅无法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表明相权因内阁制度产生而复活”不符。

]

3.(2018·济宁模拟)据载,从1748年开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

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

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决策失误

C.确保了政治清明D.削弱了中枢权力

A [根据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得出奏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

]

4.“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

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

A.传达皇帝旨意 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

A [“廷寄”上谕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故A项正确;军机处无决策权,故B项错误;军机处只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能总领全国政务,故C项错误;军机处只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无监察权,故D项错误。

]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全国卷Ⅰ

2018·唐代藩镇

2017·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6·宋代重史传统

2015·汉代外戚干政

2014·君主专制强化

2018·宋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

2016·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全国卷Ⅱ

2018·唐代三省六部制

2017·魏晋官修史书

2016·科举制

2015·汉代地方吏治

2017·明朝宦官专权

2014·明代内阁制

2014·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

全国卷Ⅲ

2018·宋代科举制

2016·汉承秦制

本讲是全国卷考查的重中之重,大分值、开放性试题时有设置,选择题更是从素养立意角度,引用新史学成果并暗合社会热点年年考查,且时考时新。

试题以教材做背景,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设问,侧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考查点:

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7·全国卷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