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docx
《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
篇一:
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建设方案
一、意义和目的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要求,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为学生记录成长档案。
调研表明:
在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均检出率很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这给学校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其身心发展变化。
作为学校我们应该如何帮学生平稳渡过这一特殊的时期?
另外现在社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最终都压在学生身上,学生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家庭方面,父母与孩子沟通困难,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问题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学校方面,从我国的素质教育来看,我们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来展开的。
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
另外,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等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社会方面,价值观,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主阵地”,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刻不容缓。
二、建设项目和主要功能
为更好实现心理健康的服务功能,立足专业要求、学生需求和学校现状,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各区域设计如下:
三、各功能区域规划示意图1.接待室建设规划示意图
2.心理咨询室建设规划示意图
3.团体心理辅导室建设规划示意图
附各功能区域具体设备需求及总体建设资金预算
篇二:
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
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
原则:
1选址:
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设在远离教学区和办公区的地方,便于形成一种安全、温馨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心态的调试以及保护学生的隐私。
2色调:
应以米黄或天蓝色为主基调,不宜大红大紫,房间装修尽可能减少硬线条和棱角,要达到一定的隔音标准,室内要整洁,光线要柔和。
3照明:
书写照度不低于150lx。
4遮光:
安装窗帘。
5通风:
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6温度:
宜装空调。
7名称的选择:
选择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能够易于接受的名称,如心灵驿站、心语室、知心屋、微笑屋、心情吧心情驿站、成长加油站、阳光小筑、心光之约等。
总之,尽量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谐、平静、安全、放松,有一种家的感觉。
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有所讲究。
如果条件允许,心理咨询室至少可分为4个房间:
“个体咨询室”、“教师办公室”(兼“心理档案室”)、“接待室”(兼“学生等候室”)、“团体咨询室”(兼“测试室”)、“放松室”)。
部分功能室兼多个功能,从而提高功能室的面积利用率,并使整个室内规划具有系统性和多功能性。
1.基本设备要求
(1).个体咨询室布置
实用面积约12平方米(3.5m*3.5m)。
(10~16平方)太大:
不安全,太小:
压迫感
基本配置包括:
a.两张舒适的软沙发;
b.一张圆形茶几,上面放有纸巾盒,小盆栽;
c.灯光的光线含蓄柔和;
d.一套简单的音响;
e.一台挂墙式空调;
f.二幅山水画;
g.有条件可配有录音机和摄象机等咨询安全监督设备;
i.纸笔。
便于记录分析个案;
j.不出声的计时器;
k.一个设计简洁的挂钟;
l.一台饮水机;
M.屏风或屏风式书架隔断;
(2)接待室(兼学生等候室)布置
实用面积约30平方米(5.0m*6.0m)。
基本配置包括有:
a.一张办公桌,配有有电话和电脑;
b.两个书架,分教师专用和学生专用的,若干心理书籍和报刊;
c.沙发和茶几,一套桌椅;
d.墙壁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守则》,《心理辅导功能室使用规则》,《心理健康标准》,《值班人员时间表》,风景画等;
e.一台柜式空调;
f.一个设计简洁的挂钟;
g.心理咨询接待表格;
h.心理常识海报或背景音乐;
i.一台饮水机。
(3)教师办公室(兼心理档案室、资料室)布置
实用面积约30平方米(5.0m*6.0m)。
基本配置包括有:
a.一张办公桌,配有有电话和电脑;
b.一个带锁的档案柜;
c.墙壁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守则》,《心理辅导功能室使用规则》,《心理健康标准》,《值班人员时间表》,风景画等;
e.一台挂墙式空调;
f.一台饮水机;
g.心理咨询记录表格;
h.心理常识海报或背景音乐。
(4)团体辅导室(兼有放松室、阅读室)布置
一般实用面积在约45平方米(6.0m*7.0m)。
大于20平米
配置包括有:
a.一面单向玻璃墙(只安装上半墙身);
b.一面随意涂鸦墙(即黑/白板);
c.一套投影、音像设备;
d.一台柜式空调;
e.窗口安装护栏杆;
f.数张可折叠的椅子、坐垫和数个抱枕;
g.3面墙边装修成电脑台;
h.一个壁柜(带锁的档案柜);
i.数台电脑,内安装心理测试档案系统;
j.一个书架,内有心理学书籍和杂志;
篇三:
工作室建设方案
张静体育工作室建设方案
一、工作室方案设想
(一)常规建设
1、工作室全体成员交流、讨论、研究,确定工作室的研究发展方向,确立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工作方案,制定每学年及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共同商讨并制定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制度。
2、为促进工作室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确定订阅的杂志及期刊(《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及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书籍,制定读书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有计划、有实效的进行阅读,促使成员掌握本学科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夯实基础理论,提高全体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为教育科研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方面
1、工作室在区教研室和学校领导下,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教学智慧为依托,积极交流、研讨,积极探索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确立一项市级教学研究课题并按照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争取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2、工作室全体成员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和工作室的经验,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提供有价值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研究论文或报告并加以推广,力争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得奖励。
(三)培养教师方面
本工作室将努力培养青年骨干体育教师,带领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探讨与教育科研,不断充实和提高全体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造就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青年优秀骨干体育教师队伍。
1、定工作室成员成长规划
工作室成员要制定清晰的个人专业成长规划,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
成员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经常撰写有价值的科研论文,积极参加本校、本地区的教育科研活动,有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2、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与成员共同制定专业发展的三年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带领工作室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改革理论及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就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
(3)要求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确定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研究工作,并定期跟踪课题实施进度,检查阶段性研究成果,汇编工作室成员的课题研究成果。
(4)组织、指导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承担本学科的校本培训活动,并积极参与市区师资培训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提高所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本校教研组的整体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四)教学指导方面
1、工作室认真细致、积极努力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至少3-4周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每期至少为所指导的中青年教师展示3堂教学示范课。
工作室要通过读书交流、组织研讨、专题讨论、公开课讲评、示范课、研讨课或送教课的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更新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辅导他们在市、级优质课评选及基本功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与区内一所学校达成结对意向,指导该校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争取取得较好效果。
(五)成果辐射方面
1、工作室全体成员的课堂教学经验、课题研究成果应以论文、研讨会、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现场指导、送课到校等形式进行展示,向其他学校辐射,引领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在本区及本市的加速实施。
2、加强对青年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争取培养出一定数量的青年优秀骨干教师。
二、工作室建设目标
本工作室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依托、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区社会事业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系列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改革和培养我区体育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
1、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全体成员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课堂教学能力上有提高,在科研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在教学成绩上出效果,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
发展。
2、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成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初步拟定项目为《体育课程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达成的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科研论文,力争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以此提升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主持人在一个工作运转周期内在省级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两篇以上,工作室成员在三年周期内发表两篇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或反思(或获市级奖励)。
3、引领本区体育学科建设,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每学年或每学期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课、报告会、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我区青年体育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从而形成骨干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本工作室紧紧依托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落脚点,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争取在展示活动中取得好评,或在市、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5、工作室与结对学校签订结对指导协议,对结对学校体育学科积极开展学科教学和课题研究指导活动,争取该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取得多样成果,如在市、区优质课和基本功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科研论文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