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一个新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0322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一个新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2课一个新家.docx

第22课一个新家

石家庄市卓达太阳城学校3+3+N教案

2017年4月10日第9周三年级4班

学科

语文

课时数

2课时

授课人

张伟力

课题

22、一个新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拆解”)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重点

通过朗读爷孙俩的对话,明白爷爷是如何引导孙子一步步发现大树周围蕴藏着的生命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充分朗读、体会。

难点

理解爷爷说的“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儿住下来了,不但有动物,还有植物。

”这句话的深刻寓意,感悟生命的生生不息。

教学

手段

多媒体课件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高效、快乐、收获”)

“突破”重难点

的教、学方法

“领悟”学生的收获

及检测反馈方法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面对此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2、反馈:

生1:

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生2:

这是谁的新家?

生3:

一个新家是什么样的?

生4:

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3、是:

答案就在课文中,快,打开书本,砍谁最先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

1、知名反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那两个人物?

(爷爷和孙子)

2、师:

课文证是通过老爷爷和小孙子的对话,向我们介绍新家,接下来,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你们觉得老爷爷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小孙子的语气是怎样的?

3、学生自由找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3、合作探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根据课题此处的问题的答案在整理一下。

2、学生汇报

3、学生汇报这个新家样子的时候,书中并没有介绍,可以让学生想想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颗已经死了的树是什么样的。

在理解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的时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

4、指名反馈:

枯死的老树能够变成一个家,那是因为新成员住进了这可老树,你们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啄木鸟、小松鼠、猫头鹰、林貂、草莓、小灌木、木耳、蘑菇)

4、理解、巩固字词

1、出示课件,指名读一读,教师再强调。

字音:

“酸”是平舌音,“灌”是前鼻音“鹰”是后鼻音

字形:

“窝”的下面是一撇一点,不能写成先撇折后点,“残”字右上角的点不能丢,“壮”的第二横逼第一横短,“冒”字在书写的死后要注意上宽,下窄而长,“刺”的左边不能写成“束”。

2、教师在此处是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3、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骸:

人或动物的尸骨,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构、车辆等。

灌木:

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抚摸:

用手轻轻的来回移动。

5、布置作业

把词语写给爸爸妈妈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入境

昨天我们走访了一个新家,这个家很特别,它是一棵死了的大树,在这个新家里,都有哪些家庭成员?

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1说:

有猫头鹰、小松鼠、林貂,还有草莓、蘑菇、灌木。

学生2说:

这个家里有动物,还有植物。

学生3说:

我的收获是,这棵大树虽然死了,但还是很有用。

学生4说:

我的收获是这个家很有意思。

他们和睦相处很快乐。

老师小结: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一棵大树死了,死了的东西,一般都是没有用的了。

故事中的这棵死了的大树,还有用吗?

(有)虽然这棵大树死了,但是它却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的家,成了植物们的成长乐园。

而动植物们也给大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棵树不再是孤单一人,它们已经融为一体,变成了一个大家庭。

(板书画棵大树,树下有动物,还有植物,树干上写一棵死树,一个新家)

二、视觉感受

这个家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一棵枯树上飞来了各种小动物,长出各种植物)

三、捕捉感觉

通过读课文,还有看画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

学生1:

这是一个和谐的家。

板书:

和谐

学生2:

这是一个美丽的家。

板书:

美丽

学生3:

这是一个快乐的家。

板书:

快乐

学生4:

这是一个温馨的家。

板书:

温馨

四、中心话题讨论

你是从课文哪儿看出这是一个和谐、美丽、快乐、温馨的家?

读一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看法。

出示课件,中心话题:

你从哪儿看出这个家是一个幸福温馨和谐舒适……的家?

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法。

五、学生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段落,小组交流。

六、汇报感受:

生1:

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用的家。

从小孙子说“这棵大树真有意思,我原来以为它死了以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其实并不是这样。

”树死了之后还有用,可以为其它的动物植物,提供生活的场所。

生2:

这是一个和谐的家。

从老爷爷一边抚摩着大树,一边说,“一棵大树死了,更多的生命在这住下来了,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

”这一段看出来。

这个家有这么多成员,但它们相处的却很好。

师:

小孙子聪明伶俐、细心观察,真没想到这棵枯死的大树上,不仅生存着许多可爱的动物,还生长着许多生机勃勃的植物,它们在一起生活得多么和谐、幸福啊!

这时小孙子是恍然大悟啊,而爷爷也十分感慨和喜悦。

生3:

从“老爷爷望着这棵成为动物新家的大树,望着这片长满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

”这段话看出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家。

想想老爷爷当时的神态,老爷爷为什么会笑?

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生:

为这些动物和植物有家了高兴;爷爷会想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树林里的动物植物都长得很好;我虽然老了,但也能做事,为人们服务;还为有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子而高兴。

更为生命的延续成长而高兴)

生4、这是一个美丽的家,这个家有鲜红鲜红的草莓,肥壮的蘑菇,各种小花小草,还有动物身上不同的花纹,各种颜色在一起,一定很漂亮。

生5:

这是一个温馨的家。

从课文第四段,爷爷给小鸟挂鸟窝,小鸟很幸福,爷爷很有爱心。

生6:

这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家。

生7: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家。

生8:

这是一个快乐的家。

动物们在树上跳来跳去,吃果子,做游戏,多有意思。

累了休息休息。

……

七、分角色读课文,体验生命

课文以爷爷和孙子的对话为线索,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新家,你能用他们的口气读一读吗?

(1)首先请同学们用直线划出爷爷说的话。

(2)请你们说说你喜欢扮演哪个角色,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我喜欢扮演守林爷爷,因为爷爷就是看守这个森林的,所以他对森林里动植物的知识了如指掌。

譬如说他知道啄木鸟喜欢住在树洞里,知道地上一团一团的就是猫头鹰吃了田鼠后吐出来的残骸。

我长大了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还有学生会说我喜欢扮演小孙孙,因为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很善于发现,他发现了啄木鸟的洞,还发现了在眼前闪了一下的小松鼠、林貂的屎。

他还很有想象力,他把这棵大树比作了动物的招待所。

另外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比我知识丰富,我都不认识林貂,他都清楚。

(3)带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朗读,喜欢读爷爷的就读爷爷的话,喜欢扮演小孙孙的就扮演小孙孙。

先在小组里读一读。

(4)指名读

八、内化感悟,情感升华

课下,同学们都画出了这个新家,我们欣赏一下。

(出示学生的画)

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背景就是这棵死去的大树,你对这个新家还想说点什么,总结一句话。

学生从不同角度说:

※大树虽然死了,但还有用。

※大树的奉献精神。

※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学习大树的奉献精神。

※生命的代代相传。

※小孙子细心观察。

爷爷爱护动植物。

※大树不管是死是活,都有自己的生存价值。

……

九、拓展诗歌,引起更多思考

读了这篇课文,我也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

一棵死树

一棵树死了

没有人去祭悼它

因为在广阔的自然界里

这不算什么

蚂蚁来了甲虫来了蟑螂来了

它们是死树的第一批光顾者

因为它们以粗糙的树皮为食

蜈蚣来了蝎子来了啄木鸟来了

它们是死树的又一批栖息者

因为它们以蚂蚁甲虫蟑螂为食

有时一棵树倒下了

笨熊和小松鼠也会闻风而来

因为这里是他们欢快的乐园

一棵树死去的意义还有很多

出土的小树

因为吸收了死树的养分而茁壮成长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新生吗

十、补充故事,感悟生命

像这样的大树还有很多,下面我们看一个关于爱心树的故事。

出示课件绘本故事《爱心树》

从前有一棵树,他非常疼爱一个小男孩。

男孩每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扮演森林里的国王。

男孩会爬上树干,吃果子,抓着树枝荡秋千。

他们会一起捉迷藏,玩累了,男孩就睡在树荫下。

男孩非常喜欢这棵树。

树因此很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他离开了树,树常常感到孤单。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树说:

“来啊,孩子,来,爬上我的树干,吃甜果,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在我的树荫下玩耍吧!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树和玩耍”,男孩说,“我要闯天下,我要钱。

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真抱歉”,树说,“我没有钱。

我只有树叶和树果。

孩子,拿我的果子到城里去卖,这样,你就会有钱,你就会快乐。

于是,男孩爬到树上,摘下他的果实,把他们通通带走了。

树很快乐。

男孩好久没有再来,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高兴得发抖,她说:

“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地玩吧!

“我太忙了,没时间爬树”,男孩说,“我想要一间房子保暖,我还想要妻子和孩子。

你能给我一间房子吗?

“我没有房子”,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

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枝,把树枝带走去盖了一间漂亮的房子。

树因此很快乐。

可是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所以当男孩又回来时,树非常快乐,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来啊,孩子”,她轻轻地说,“过来,来玩啊!

“我又累又伤心,玩不动了”,男孩说,“我想要一条船,可以带我离开这里。

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船吧!

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快乐。

”树说。

于是男孩砍下她的树干,造了一条船,坐船走了。

树依然很快乐。

过了好久好久,男孩又回来了。

“我很抱歉,孩子”,树说,“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果子也没了!

“我的牙齿咬不动果子了。

”男孩说。

“我的树干没了,你不能爬树玩了。

“我四肢无力了,爬不动树了。

”男孩说。

“我真希望我能给你些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没了,我只剩下一根老树桩。

我很抱歉。

“我现在要的不多,”男孩说,“只要一个安静的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很累很累。

“好啊!

”树一边说,一边努力挺直身子,“正好啊,老树桩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

来啊,孩子,坐下来,坐下来休息呀。

男孩坐了下来。

树非常快乐,真的非常快乐……  

十一、总结全文,提升主题

关于树的故事还在继续,关于生命的话题也在继续。

在小孙子身上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你们接着往下写一写吧。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生背诵古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反馈、集体评议(以读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区别老人和孩子说话的不同,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视觉感受、捕捉感觉、中心话题讨论、学生交流、分角色读课文,体验生命(学生各抒己见:

这些新家的成员有动物,也有植物,这些新家的成员主宰不同的地方,小孙子善于观察,观察要仔细,官窑要从不公的角度出发,观察要全面)

 

总结全文,提升主题。

 

老爷爷说话声音粗、低,说话比较慢,慈祥地;小孙子:

声音尖、细,语速先对来说比较快、活泼地)

 

(学生可能会说,我喜欢扮演守林爷爷,因为爷爷就是看守这个森林的,所以他对森林里动植物的知识了如指掌。

譬如说他知道啄木鸟喜欢住在树洞里,知道地上一团一团的就是猫头鹰吃了田鼠后吐出来的残骸。

我长大了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还有学生会说我喜欢扮演小孙孙,因为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很善于发现,他发现了啄木鸟的洞,还发现了在眼前闪了一下的小松鼠、林貂的屎。

他还很有想象力,他把这棵大树比作了动物的招待所。

另外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比我知识丰富,我都不认识林貂,他都清楚。

带着对人物的理解,朗读课文。

 

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思考,带着对大自然的感悟走向生活吧。

板书设计:

22、一个新家

动物植物

和谐美丽快乐幸福生机

课后

在授课过程中,我先用谈话引入,说说这个家的成员,和收获。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知这个家是个怎样的家,从而引出中心话题:

你是从哪看出来这是一个和谐、幸福、美丽……的家的。

学生在课文里找依据,说感受。

课下让学生画一个新家,课上展示。

为后面学生理解课文做铺垫。

希望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地理解课文,个性化解读。

这节课成功与不足的地方就是:

1、学生课下的预习工作做的很扎实。

说明平时的生活积累很丰富。

对课文中这个新家的认识很独到,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能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很好。

只是我的点评还不到位。

2、对于中心话题的设立下了很多功夫,反复调整了三次,最终确立成:

你是从哪看出来这是一个和谐、幸福、美丽……的家的。

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法。

整个课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我的中心话题设计应该说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还是有话可说,有据可寻的。

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他们已经认识到一棵大树死了,但还有用的道理。

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一个生命死了,更多生命的活了,希望还在。

可能听课老师对这节课也有自己的侧重点,希望能在拔高一点,让学生坦然的面对死亡。

在课上应该让学生知道树死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难过的。

对于本课所懂得的道理,因为时间关系,让学生谈的较少,没有让学生展开谈。

课文最后我从大树的奉献精神这个角度给学生提示,包括《爱心树》故事的引入。

可能限制了学生思维。

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更加关注学生,在目标定位上再贴近学生一些。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们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让每一颗幼小的心去读懂多姿多彩的世界,让每一双小手去开创各自绚烂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