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0222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docx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渭南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学院:

美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

美术学2010级4班

毕业年份:

2014年

姓名:

学号:

1005

指导教师:

陈平安

职称:

讲师

 

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5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9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稿…………………………………………………11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院系、专业、班级

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美术学2010级4班

毕业年份

2014年

学号

指导教师

陈平安

职称

讲师

一、文献查阅指引

查阅书籍主要有:

1.刘纲纪著《文徵明》

2.燕妮著《图说中国绘画》

3.石莉著《文徵明》

4.薄松年著《中国美术史教程》

5.紫都著《文徵明》

6.张安志著《文徵明》

7.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

8.杭春晓著《明代吴门画派》

查阅相关网络有:

1.新浪博客

2.XX

二、内容要求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重点分析讨论文徵明的粗笔、细笔、墨色的运用;

3.探讨文徵明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

4.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构思框架。

三、进度安排

 

1.选题与开题阶段2013-10-21——2013-11-10

2.查阅资料阶段2013-11-04——2013-12-08

3.撰写、修改、定稿阶段2013-12-08——2014-03-16

4.答辩、评议阶段2014-04-10——2014-04-29

5.完善、上交论文资料2014-05-08——2014-05-15

 

四、起止日期

2013年10月21日至2014年5月15日

指导教师(签名)

系主任(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

年月日

注:

1.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及主管院长审批后,在第七学期末之前下达给学生。

2.文献查阅指引,应是对查阅内容和查阅方法的指引,即查阅什么和怎样查阅。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院系、专业、班级

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美术学2010级4班

毕业年份

2014年

学号

指导教师

陈平安

职称

讲师

一、拟开展研究的价值、意义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名家辈出,他们留下的浩瀚作品和画学理论,是中国文化珍贵的遗产。

在明朝,吴门画派对画坛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文徵明作为此画派重要领导人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推进作用。

同时,他的绘画审美和风格作为准则促进着后学之士,特别是与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画家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研究文徵明的绘画特征对当代人的绘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确定论文题目为: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2.查阅相关专著、学术报刊,并分析文徵明绘画的笔法、墨法及设色技法;

3.确定论文的提纲并撰写论文初稿;

4.修改完善,最终完成论文写作。

方法与措施:

1.通过阅读专著、论文、学术报刊等文献获取撰写论文的资料;

2.与指导教师交流,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

3.进行归类比较并总结;

4.整理各种资料。

三、论文拟定提纲

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1.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1)文徵明的生平

(2)文徵明的代表作品

2.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1)“粗文”与“细文”

(2)用墨与用色特色

(3)书画合璧及书法

3.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纲纪.文徵明[M].吉林:

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20

2.燕妮.图说中国绘画[M].吉林:

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43

3.石莉.文徵明[M].河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3

4.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02

5.紫都.文徵明[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

6.张安志.文徵明[M].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主管院长意见:

主管院长签字:

年月日

注:

开题报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院系

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

专业/班级

美术学2010级4班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陈平安

职称

讲师

完成情况及改进意见:

经查,杨鹏鹏同学自论文开题以来,已按照指导教师意见和任务要求,查阅很多相关论文及书籍,重点论述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提纲经过了多次修改确定为:

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的艺术特征

内容:

1.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3.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4.结语

教师改进意见:

文章写作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符合论文写作要求,主要是在文徵明绘画特征的论述上还不够充分,个别词句使用还不够恰当。

能按照指导教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如期完成修改任务。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部意见:

同意继续修改

签字:

年月日

主管领导签字:

同意继续修改年月日

注:

完成情况及改进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院系、专业、班级

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美术学2010级4班

毕业年份

2014年

学号

指导教师

陈平安

职称

讲师

一、论文摘要(中文)

文徵明是明朝著名大画家之一,他在学习沈周“粗笔”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清秀细润的笔法,从而独创了细笔,走出了自己的绘画特色。

并继承发展了元四家的浅绛设色,提高了设色在文人画中的地位,使得文人画家不在把设色当成弥补画面不足的辅助画法。

作为吴门画派领袖,他把吴门画派推上历史高峰,使吴门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论文摘要(英文)

WenZhengmingisoneofthefamouspaintersinMingDynastywhostudiedthe“thickpen”onthebasisofwhichheintegratedhisowndelicateandfinebrushwork.Asaresult,hecreatedthefinepenwhichwashisownpaintingfeature.What’smore,heinheritedanddevelopedtheelementofQianjiangcolorsoffourYuans,improvingthestatusofliteratipaintingandmakingliteratipainternotregardpaintingasauxiliarydrawingwhenbrushworkandlinesarelackedof.

 

三、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出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具有自己的见解。

论文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论述文徵明绘画艺术成就方面,论证不够具体,引言和结语部分应简要明确。

注意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对论文应继续深入检查。

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评阅人评语:

该生论文思路基本清晰,紧扣主题,结构合理,论述较充分,用简练的语言对文徵明绘画的艺术特征做出自己的见解,文章格式正确。

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建议给予答辩。

评阅人签字:

年月日

答辩小组评语:

该同学对论文熟悉,论述较充分,有自己的见解,但文章深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该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基本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能合理把握时间,回答问题不够流利,理论基础有些欠缺,希望在以后继续学习并加强各方面锻炼。

通过答辩小组表决一致同意,认为杨鹏鹏同学达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求,答辩通过。

成绩

(分数)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

同意答辩委员会小组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月日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院系

毕业年份

指导教师

美术学2010级4班

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

2014年

陈平安

说明:

本栏目填写学生论文汇报情况,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等答辩过程及论文综合评价情况。

每个答辩小组记录一份。

 

 

 

一、开题小组组长陈平安老师宣布开始

二、杨鹏鹏同学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内容:

1.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3.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4.结语

三、老师提出问题

陈平安老师提问:

谈谈文徵明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

杨鹏鹏同学回答:

文徵明把吴门画派推上历史高峰,他的画风和人文素养极高,影响了江南一代众多画家,在绘画史上有很高地位。

栾一鹏老师提问:

吴门画派的主要绘画特色?

杨鹏鹏同学回答:

主重笔墨表现,强调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的格调,并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

郭风雷老师提问:

请简要谈谈明代绘画种类及艺术流派?

杨鹏鹏同学回答:

明代绘画种类有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并有梅、兰、竹及杂画等。

在艺术流派方面,有浙派、松江派、吴门画派等。

四、小组评议并宣布结果

经小组讨论,杨鹏鹏同学开题报告通过。

五、答辩结束

答辩日期

2014年04月10日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记录人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2010级4班)

摘要:

文徵明是明朝著名大画家之一,他在学习沈周“粗笔”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清秀细润的笔法,从而独创了细笔,走出了自己的绘画特色。

并继承发展了元四家的浅绛设色,提高了设色在文人画中的地位,使得文人画家不在把设色当成弥补画面不足的辅助画法。

作为吴门画派领袖,他把吴门画派推上历史高峰,使吴门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

文徵明;文人画;色彩;技法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名家辈出,他们留下的浩瀚作品和画学理论,是中国文化珍贵的遗产。

在明朝,吴门画派对画坛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文徵明作为此画派重要领导人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的绘画审美及风格作为准则促进着后学之士,特别是与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画家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研究文徵明的绘画特征对当代人的绘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1.文徵明的生平

(1)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名壁,字徵明,1470年出生于苏州府常州县,祖籍衡山,又号衡山居士。

他是沈周的学生,也是继沈周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吴门画派代表人,并与吴中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杰”。

文徵明才华横溢,诗、书、画天下卓绝,人称“四绝”,号称明朝第一,南宗正统。

这位才子生平一身坎坷,他八岁时仍不能说话,多数人把他看成痴呆之人,直到十一岁时方可言语。

之后年龄稍长,才显聪慧,能日记数千言。

这时他的祖父因病去逝,父亲为守孝停官两年。

两年后起复博平县,徵明随从左右。

1485年随父亲考绩还朝,不久就谒告还乡。

之后认识了好友唐寅,开始了他们相从谈艺的高雅生活。

(2)师承关系

文徵明师法渊源广泛,26后随沈周学画,沈周直接影响着他的绘画风格,作品中多呈现江南山水之美,带有实地写生的性质[1]。

在用色上,文徵明继承发扬了元四家设色,而元四家绘画很大成份来自赵孟頫。

所以,文徵明和赵孟頫的绘画风格也有血脉相通之处。

他特别突出的推崇宋代画家李公麟,人物画风格受其极大影响,并远涉晋唐。

加之文氏家族珍藏历代名画真迹,尤其宋元名迹甚多,倍受环境熏陶,各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位吴门才子。

1559年,文徵明在为御史严杰写墓志铭时离世。

2.文徵明的代表作

《绿阴长话图》轴是文徵明的细笔山水代表作,此轴横0.32米,纵1.31米,采用高远法。

《江南春轴图》绘于1547年是文徵明浅绛着色代表性作品。

《兰亭俢禊图》是文徵明青绿山水中杰出的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约24厘米,横约61厘米。

他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代表作小楷《千字文》。

二、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文徵明以细笔为主,晚年改为粗笔,学习了宋人的青绿山水,并发展了元四家的浅绛着色。

1.“粗文”与“细文”

(1)酣畅淋漓的粗文

文徵明继承了沈周粗笔,并学习沈周最喜欢的元代画家吴镇的笔法,粗笔是沈周与吴镇擅长用笔。

文徵明学习研究二人粗笔之作,领会到了他们笔墨酣畅淋漓的优点。

《仿米氏云山图》有明显的特征,1533年开始创作,1535年完成,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画是一种即兴创作,对物象简略概括,浓重粗重的落笔,山石结构复杂多变,层次渲染丰富,用笔不徐不急,温文尔雅。

此画历时三年完成,却看似一气呵成,可以想象创作时的心境是相当平静。

文徵明虽在笔的凝练和骨力上不及沈周和吴镇,但有自己的特色,作品“粗”且富于清秀细润的特色。

用线一般较枯,速度较快,线条质感显得干涩、笨拙、厚重、沉稳。

如《仿梅山道人图》和吴镇作品比较,就有他独具的特色。

文徵明作品中还有一些“粗”笔作品,看来笔力遒劲,但与沈周相比略显不足。

这并不是他功力不足,而是画家性格爱好所影响,所以他在粗笔绘画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成就。

(2)细致紧密的细文

《绿阴长话图》轴是文徵明的细笔山水的精品,采用高远法。

这幅作品是文徵明晚年所绘,画中树下对坐两人,往上有蜿蜒曲折夹道通向大山深处,夹道左右草木层生,松柏毅然挺立。

一股清泉自大山深处悠然自得的流出,宁静与高雅跃然纸上。

画面用线枯淡松柔,笔法劲力有力,每一笔都经过高度提炼,谨慎细致,每笔线条透露着书法意味。

山、石、树结构穿插严密,笔法独具风格,自成工秀清苍的艺术特色。

文徵明早期细笔作品整体笔力略微不足,骨力不如沈周,有稚弱缺点。

到后期,细笔作品逐渐显出成熟稳健,笔法劲力有力,并在绘画中融入他最为精绝的小楷笔法。

这种笔法经过高度提炼,灵活、生动、含蓄,没有冗余、犹豫、丛杂笔法。

每一笔下去,能巧妙地体现出物像的质量、空间等感觉,还具有书法意味美。

作于1549年的《真赏斋图》便是此类细笔画的代表性作品,该图描绘了华夏的书斋场景。

画中大块西湖山石,大石后的草屋对坐两人,好像在谈论什么,旁有一童子侍候,侧屋又有两童子添火煎茶。

全画平和真切,在细腻中体现着谨密,境界优雅清旷,用笔沉稳而文静,是文徵明代表性作品。

在学习细笔过程中,文徵明一边研究各朝代以工细见称的名家,一边与好友唐寅、仇英交流细笔绘画心得。

技法得到很大提高,作品更见细致谨密富有生机。

总体来讲,他的“细笔”呈现秀丽缜密,体现出文人对生活情节的津津玩味。

其细致、工整的笔法沉稳而文静,用笔精细而劲力,既无剑拔生硬之匠气,也没有随意轻巧之草气,形成自己淡雅平静的个性特征[2]。

2.用墨与用色的特色

(1)用墨

文人画喜欢的用墨有两种,即层层积墨和酣畅淋漓的泼墨。

元四家中吴镇近乎于泼墨技法,黄子久、倪云林喜欢积墨效果,王蒙既有泼墨技法又有积墨技法。

文徵明传承吴镇湿笔和沈周粗笔,接近于秀润的泼墨表现效果。

用墨又受倪云林影响,他曾在一些画上题到“云林墨法”[3]。

文徵明之作常见中锋,少数侧笔,用墨干而淡。

他重视一切尽可能简约明快润泽的效果,真正领会了云林的“惜墨如金”精神。

此外还吸收了赵孟頫和黄子久的用墨法,并与倪云林用墨技法结合起来,走出了自己的用墨特色。

他的这种技法是对用墨的淡与浅的把握,比“云林墨法”水分稍多,用细笔少量皴染,大块留白,在需要的地方适度加重墨,使深浅对比显明。

总体效果却十分柔和,淡墨和更淡墨以及重墨搭配,显得幽深沉稳。

即的“云林墨法”妙处又更具有立体感与滋润感,也就避免了云林墨法的平与燥的不足。

在画树方面文徵明吸收了云林画树法,每一笔都有浓淡干湿变化,又吸收了赵孟頫和黄子久点叶法,借鉴宋人双勾叶法,使层次丰富墨色滋润,尽显生意。

(2)用色

元四家注重笔墨的应用,对色彩的应用体现在极少数的浅绛着色上。

而文徵明在设色上甚为重视,并且继承发扬了元四家浅绛着色,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提高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如绘于1547年的《江南春轴图》,那年春天二月,文徵明78岁高龄,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程度。

这幅画浅绛着色,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对春日景色的惋惜之情。

其构图和倪云林画江滨景色常用构图相似,采取三段式构图,舒朗的近景,茂密的高树,树后有一舟,舟上看似有一文人雅士,沉思之状又略带失落。

舟与树形成有变化的对比,中景的树丛及飘拂的杨柳极富春日新意,树丛后一高山耸立,妩媚而开阔,远水萦绕,自然和谐。

三段式构图极为宁静而高雅,超脱了倪云林绘画的清冷荒寒之感,尽显春日生气美景,书倪云林和文徵明。

在青绿山水中,文徵明大胆使用一般文人画家不常用的唐、宋青绿山水着色,把文人画高雅的设色与宫廷富丽浓艳的着色相结合。

既力求院体画风的工细精致,同时又注重文人画的精简文静,抛开院体画的繁杂的程序性,将两种设色“错综”到一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形式感与装饰感,及富诗意。

如文徵明青绿山水中杰出的作品《兰亭俢禊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约24厘米,横约61厘米。

这幅画描绘了一段家喻户晓的文坛佳话,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场景。

图中描绘的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文人雅士席地而坐,一边观赏着山水美景,一边看着淙淙溪流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王羲之与三人正在溪畔评点写好的诗文。

此画画面草木葱葱郁郁,春色清醒醉人,山石树木细致勾画纷染,整齐严谨却不呆板,笔笔到位。

用线精炼不冗余,数根线条便概括出文人雅士洒脱的气质。

画面小青绿设色,淡赭石渲染山脚坡石,淡雅秀润,画面充斥着娴静雅致的文人气息。

《兰亭修禊图》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力,集中代表了明代兰亭艺术的绘画风格。

3.书画合璧及书法

文徵明还有大量的“书画合璧”作品。

他直接在画心题诗或书写其他内容,所题内容字数不定,有的占用大量画幅,如《中庭步月图》、《礁石鸣琴图》、《湘军湘夫人轴图》等。

其中《礁石鸣琴图》画上所题琴赋占了画幅很大面积,使画面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这种大胆创新的画法在当时极少见的,也是文徵明对绘画领域的一种独特贡献。

文徵明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一生不断写《千字文》包含了正、草、隶、篆四体,是他书法的代表性作品。

尤其是小楷声誉极高,基本两种风格:

一种是受钟元常影响,结构精密,笔法劲力;另一种是学习二王,秀丽灵动,精工之甚,变化丰富,集中体现在代表作《千字文》[4]。

他的小楷《后赤壁赋》笔法娟秀、婉转,节奏缓和,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总的来讲文徵明绘画主要学习沈周笔法,在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书法笔意,粗中有细,精细而劲力,形成自己丰富多样的技法。

使画面严谨细密、简洁,不琐碎,有意趣,不呆板。

在用墨上受倪云林影响,墨色搭配恰当,总体效果十分柔和,形成自己明快润泽的用墨法。

他在着色技法上学习元四家浅绛画法,并集各家之所长,敢于创新,使画面无浓艳俗气之感,已不同于院体画。

不仅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而且有文人画典雅高古气息,是中国画绘画史上的一种进步。

三、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文氏一派,人才辈出,至明末清初仍有其后人独占画坛一方,到董其昌一派崛起后,才逐渐退出画坛。

退出后并不影响文氏一派历史地位,因为当时董其昌虽雄踞画坛,但绘画风格完全受到文徵明影响,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文徵明就不会有董其昌。

文徵明去逝三十七年后,董其昌开始学画,他初涉画坛时文、沈在画坛仍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强势头。

对董其昌来讲文氏传派是他极具竞争的对手,《画旨》有这样一段话讲到董其昌:

“集其大成,自出机轴,在四五年,文、沈二君不能独步吾吴矣。

”在他感觉很难超越文、沈时,他暗下决心要与文、沈竞争必须了解文、沈,学习文、沈,方可方可超越文、沈[5]。

所以,董其昌尊重文、沈,以文、沈为师,走进他们的风格来创造自己的特色。

他在题沈周《无声之诗》册时,推崇沈周之画“笔法仓润,布置高古,当为本朝第一”[6]。

董其昌又认为文徵明在画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看到了文氏绘画风格为画界的独特贡献。

其自身的绘画风格也在追求一种秀润,和文徵明极为相似。

方熏曾讲到文与董有神似之处,事实真是如此,董其昌本身并没有学元四家,而是力学文徵明。

他四十岁时,临过文徵明的《神楼图》。

在八十岁时,还重新拿出此图题诗,表达自己对文徵明的崇拜,不胜感慨!

文徵明除对董其昌影响外,还培养了大批书画人才,如周天球。

16岁时从文徵明学画,以及文徵明最喜欢的弟子居士贞。

据统计,受文徵明熏陶的多达二百多人,有文嘉、文彭、文从昌、文从简、文淑、文震亨及后来的年青后辈,成为吴门画派主力军。

另外,他对浙江一带画家,吴中临近的南京一带和“新安派”画家以及“金陵八家”中个别画家的风格,其都血脉相通之处。

结语

文徵明的绘画风格是对吴门画派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以与生活相关的山水画数量最多,基本是吴中的山、石,安逸殷实。

其早期作品细致清丽,中晚期用笔粗放或粗细兼具。

总体来讲,其画风有“粗文”、“细文”两种,如《仿米氏云山图》、《古木寒秋图》都是“粗文”风格,深的沈周真传。

画面水墨淋漓、笔法苍劲豪迈,粗放中包含着宁静典雅的气质,足以与沈周抗衡。

但这还不是他的主要风格,代表他画风的是“细文”,这类作品占多数,如《绿荫长话图》、《真赏斋图》、《春深高树图》等。

此类作品均以细致笔法取胜,小青绿为主色,文雅秀逸,虽多从赵孟頫变化而来,但不失自身风格。

在吴门画派的发展史中,文徵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的绘画风格和对美学的审美情操也极大影响了后学之士。

因此可以说,他的实际存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沈周。

他是中国传统书画方面大才,虚心广泛学习前人的技法,形成自己成熟的笔墨技法和儒雅的艺术情操。

这种风格淡雅清逸、文秀沉静,在自己的内容上产生丰富的变化,一时成为明清两代画家的楷模。

他的绘画风格也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旋律,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其书画艺术特征,至今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

(指导老师:

陈平安)

参考文献:

[1]刘纲纪.文徵明[M].吉林:

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20

[2]燕妮.图说中国绘画[M].吉林:

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43

[3]石莉.文徵明[M].河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3

[4]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02

[5]紫都.文徵明[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

[6]张安志.文徵明[M].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