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43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docx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新七八单元

课时教案

授课日期:

月日

课题

图形的转化(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初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怎样将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谈话:

为了迎接校庆,明明和亮亮开始学习剪纸。

瞧,这就是他们第一次的作品。

(出示教材第105页例1中的两个平面图形)他们两个为了比较谁的剪纸面积更大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二、交流共享

1.交流解决问题的想法。

小组合作探究:

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哪个大一些,你能一下子看出来吗?

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小组活动,交流想法。

反馈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

(1)可以数方格比较它们的面积。

要让学生具体说说数方格的过程,注意提醒学生先把方格线补画完整。

(2)把它们转化成规则图形进行比较。

如果没有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进一步观察两个图形并思考:

如果将图形中凸出的部分剪下来,并移到凹进去的部分,会使原来的图形转化成什么形状?

(长方形)

提问:

怎样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呢?

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交流:

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

第二个图形呢?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后,课件演示转化过程,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第一个图形,先分割出上面的半圆,再将这个半圆向下平移8格,这样就转化成了8×6的长方形。

第二个图形,先把下半部分左、右凸出的两个半圆剪下来,再把左、右两个半圆都以它们上面的一个端点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180,正好补上图形上半部分凹进去的两个半圆,这样也转化成了8×6的长方形。

提问:

为什么刚才看不出来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而现在一下子看出来了?

图形在变化的过程中,面积变化了吗?

引导学生明确:

刚才是不规则图形,不容易比较;现在转化成了规则图形,容易比较。

面积没有变化。

小结:

像这样把不规则图形变成规则图形来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2.小结转化策略的运用。

提问: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教师小结:

有些不规则图形可以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图形;图形转化时可以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大小不变。

谈话:

其实同学们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早就运用过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请大家回顾一下,学习什么知识时运用过转化的策略?

学生独立思考后举例:

(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3)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

教师小结:

转化策略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实用的解题策略,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06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

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指名板演。

小结:

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可以将第一幅图案,移动转化成第二幅图案。

2.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十六”第1题。

出示方格纸上的图形。

让学生思考怎样简便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把右边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再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备课人:

教研组长:

级长:

课时教案

授课日期:

月日

课题

量的转化(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方法解决有关计算的问题。

2.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将稍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计算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课件演示教材第105页例1中的两个稍复杂的平面图形及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谈话:

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有关计算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2。

(1)提问:

观察这道算式,这些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小结:

4个分数连加,每个加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是有规律排列的,依次是2,2×2,2×2×2,2×2×2×2。

提问:

用什么方法求它们的和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通分来计算,这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谈话:

先通分,再计算比较麻烦,能不能转化成更简单的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下面的图片,依次在正方形中出示、、、。

谈话:

如果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空白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能不能根据空白部分求出涂色部分?

把算式和图形联系起来想一想,原来的算式可以怎样转化?

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从空白部分入手,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那么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1-),原来的加法算式可以转化成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列减法算式计算并汇报。

教师板书:

+++=1-=

交流算法:

“1-”中的“1”表示什么?

“”又表示什么?

(“1”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空白部分的面积)

2.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谈感受,在小组内交流并反馈。

教师小结:

有些复杂的算式可以转化成简单的算式;有时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转化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一练”第1题。

谈话:

如果我们在例2计算的后面再添上一个加数,和是多少?

再加呢?

再加呢?

学生在例2的基础上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一练”第2题。

谈话:

还记得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吗?

[(上底+下底)×高÷2](出示图片)你能很快算出铅笔的只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订正,谈话:

结合上面的计算想一想,下面1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并汇报,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

可以转化成怎样的算式来计算?

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

可以先给每个数字添上1,算出它们的和,再减去添上的4个1。

4.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十六”第5题。

出示题目。

提问:

这9个数的平均数怎样计算?

(加起来的和除以9)有其他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思考,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备课人:

教研组长:

级长:

课时教案

授课日期:

月日

课题

练习十六(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1.进一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2.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问题,运用转化策略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再现

1.谈话: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运用转化的策略有哪些好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十六”。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0页“练习十六”第8题。

谈话: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吗?

2.完成教材第110页“练习十六”第9题。

提问:

怎样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先想一想可以把它们分别转化成什么图形,再计算。

指名板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十六”第10题。

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并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2.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十六”第1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

花坛的面积是由三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4.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十六”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怎样求整个图形的面积,从而明确:

整个图形是一个大正方形,涂色部分的周长可以看作大正方形的周长,先根据大正方形的周长求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求大正方形的面积。

5.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十六”思考题。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明确:

19cm加27cm转化为长方形的长加宽,再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备课人:

教研组长:

级长:

课时教案

授课日期:

月日

课题

复习“方程、因数与倍数”(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解方程;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正确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体验互相交流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能正确地求出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系统整理

谈话: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方程的知识?

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因数?

师生共同讨论。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两部分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2.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2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并说说解方程的依据及等式的性质。

3.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3题。

指名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

题中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4~6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7题。

提问:

下面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2.完成教材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每组数有什么特点?

怎样找最大公因数?

怎样找最小公倍数?

点拨: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

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备课人:

教研组长:

级长:

课时教案

授课日期:

月日

课题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课时)

课型

复习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