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359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docx

高届高级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

第26讲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考点一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类型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深化拓展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免疫的类型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

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1.有关免疫系统与功能的判断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

(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 )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 )

(4)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 )

(5)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

2.有关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

(1)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2)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 )

(3)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 )

(4)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

(5)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 )

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哪种细胞?

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否因为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提示 ③和①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

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图中的④是何种细胞?

该细胞的来源有哪些?

提示 ④是浆细胞,浆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 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命题点一 辨析免疫系统的组成

1.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答案 D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A正确;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致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两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C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错误。

2.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记忆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识别抗原

B.T细胞与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C.T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D.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 A

解析 记忆细胞、B细胞都可以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T细胞与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是T细胞通过产生淋巴因子把信息传递给B细胞,而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B项正确;T细胞和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分别是淋巴因子和抗体,C项正确;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是通过胞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项正确。

生命观念

 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易错点

(1)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3)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分化,三者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命题点二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性免疫的判定

3.(2017·天津,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 C

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质,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黏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使人发病时,T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进入机体后,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会影响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能力越强,D正确。

4.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答案 D

解析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科学思维

 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3个“根据”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1)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

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

(1)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

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3.二次免疫及其特点

(1)含义: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2)反应特点:

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

(5)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 )

(6)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 )

(7)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

(8)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 )

(9)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 )

据图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1)⑤免疫、⑥免疫分别是哪种免疫?

提示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图中的细胞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提示 细胞b、c、d、e、g。

(3)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⑤免疫、⑥免疫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 ⑤免疫功能全部丧失,⑥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1)区别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

免疫时间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

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长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联系

2.二次免疫中抗体浓度与患病程度的变化曲线

命题点一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

1.B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

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 C

解析 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项正确;成熟的B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则其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B项正确;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B细胞,无需抗原的刺激,C项错误;丙(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项正确。

2.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作用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

D.如图中T细胞将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

答案 A

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A项错误、B项正确;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能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D项正确。

科学思维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命题点二 二次免疫的特点和应用分析

3.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上的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答案 B

解析 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A、C项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不能再与抗原结合,B项错误;图中c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b时间段更快、更多,这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可能受到与a时间注射疫苗相类似抗原的刺激,D项正确。

4.(2018·齐齐哈尔三模)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答案 B

解析 蛇毒素属于抗原,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A项错误;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较多的抗蛇毒素,B项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C项错误;蛇毒素不会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D项错误。

命题点三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

5.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

如图为该实验的某些步骤,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过程表示将病毒脱毒处理制成疫苗B.b表示将疫苗注射给乙组小鼠

C.c表示乙组小鼠再次感染该病毒D.c和d不属于对照实验

答案 D

解析 c表示接种过疫苗的乙组小鼠再次感染该病毒,d表示直接给甲组小鼠注射病毒,故c和d属于对照实验。

6.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实验中Ⅰ~Ⅳ组小鼠均感染细菌X。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Ⅳ组小鼠在感染细菌X的同时注射了T细胞或血清

B.图中Ⅰ、Ⅲ、Ⅳ组小鼠脾脏中X细菌的数量呈“S”型增长

C.注射入Ⅰ、Ⅲ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不同

D.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免疫生成的抗体能有效抑制细菌X的繁殖

答案 C

解析 从实验结果图可知,Ⅰ~Ⅳ组小鼠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时间是在感染细菌X后的第1天,A项错误;Ⅰ组小鼠注射了免疫小鼠的T细胞,感染小鼠的细菌X没有增加,不呈“S”型增长,B项错误;注射入Ⅰ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具有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注射入Ⅲ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没有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C项正确;细胞免疫不能生成抗体,D项错误。

科学思维

 特异性免疫有关实验的常用研究方法

(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①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类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

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②选取各方面(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③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④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

(3)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考点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

1.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连线)

2.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1)艾滋病的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2)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是一种RNA病毒。

(3)致病机理: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4)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3.免疫学应用

(1)免疫预防:

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免疫检测:

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治疗:

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

(2)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 )

(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 × )

(4)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 )

(5)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 )

(6)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 )

(7)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 )

据图分析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

(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年后,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着HIV浓度的升高,T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

(2)当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这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命题点一 免疫异常的实例分析

1.(2018·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即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理论上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

②神经—肌肉突触前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③注射受体蛋白来增加受体数量,可以缓解该病症状

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神经—肌肉突触前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②错误;受体蛋白存在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上,不可以通过注射的方法增加受体数量,③错误。

2.(2018·安阳一中高三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细胞是浆细胞,a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

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

C.b细胞是效应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a细胞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其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抗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B项正确;b细胞是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C项错误;图示免疫失调病为自身免疫病,与青霉素过敏反应致病机理不同,D项错误。

科学思维

 免疫异常的判断方法

命题点二 关注艾滋病

3.(2016·江苏,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答案 D

解析 HIV感染人群的机体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对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A正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记忆细胞和抗体不能消灭HIV,B正确;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并未暴露HIV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感染初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4.(2019·西安模拟)T细胞易被HIV破坏,与其表面的CCR5(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有关。

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抗HIV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

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感染HIV后,更易患白血病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B.捐献者感染HIV后,T细胞表面无CCR5蛋白,HIV无法进入

C.患者HIV不侵染B细胞原因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异常

D.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答案 C

解析 HIV侵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者更易患白血病,A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捐献者的CCR5基因异常,其T细胞表面无CCR5蛋白,导致HIV无法识别,因此HIV不会进入T细胞内,B项正确;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不能表达,C项错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D项正确。

社会责任

 了解关于艾滋病的几个误区

(1)艾滋病病原体(HIV)是逆转录病毒,需要的逆转录酶最初不是宿主细胞提供的,病毒本身就含有逆转录酶。

(2)HIV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

HIV是一个囊膜病毒,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使得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入细胞。

(3)艾滋病病毒并不是很顽强:

HIV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失活,因此只能通过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

(4)感染了HIV不能立即检测和发病:

感染了HIV后有一段空窗期,这个时候病毒还没有引起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供检测,会出现假阴性反应。

艾滋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可能感染后多年才会发病。

(5)艾滋病不是导致感染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是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后,引起其他病原体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而死亡。

命题点三 免疫学的应用实例分析

5.(2018·烟台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

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

接种后(  )

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

C.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D.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

答案 D

解析 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A错误;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B项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一种抗体不可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C项错误;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能力,D项正确。

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  )

A.注射胸腺激素,口服抗体

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

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答案 B

解析 抗体是蛋白质,不能口服,A项错误;注射卡介苗属于免疫预防,输入抗体属于免疫治疗,B项正确;球蛋白不能口服,C项错误;移植胸腺属于免疫治疗,D项错误。

科学思维

 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比较

时间

注射的物质

目的

免疫预防

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

疫苗(经处理的抗原)

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免疫治疗

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

抗体、淋巴因子、血清等

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1.关于免疫系统的3点说明

(1)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2)第一、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骨髓遭破坏时,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所有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如果输入造血干细胞,则细胞免疫可以恢复。

若胸腺同时也遭破坏,则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也不会恢复。

2.关于特异性免疫的3点提醒

(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2)淋巴因子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加强作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作用。

(3)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

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过敏原与抗原的主要区别

(1)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尘土等。

(2)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过敏原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