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27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x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最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

B. 《生查子•元夕》、《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作品。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D. 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3)选文中游人的“乐”指:

________ ;太守的“乐”指:

________ 。

【答案】

(1)C

(2)用酿泉的水酿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

(3)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而乐)。

【解析】【分析】

(1)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故选C。

(2)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

酿泉,用酿泉;为,做,酿造;洌,清。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根据语句“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以得知,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可以尽兴地享乐。

而太守则是,看到自己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富足,能够和自己一起来游山,这是太守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乐趣。

所以,游人的“乐”主要指享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太守的“乐”指的是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故答案为:

⑴C;

⑵用酿泉的水酿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

⑶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而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

【附参考译文】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吧。

2.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

B. 见余大喜曰/喜出望外

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

D. 余一小舟/不遗余力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大雪下了三天,________。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________,________。

(4)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

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________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________

【答案】

(1)mò;yǔ

(2)B

(3)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春日(或“初春”“春季”等);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

【解析】【分析】

(1)“没”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本句诗的含义为:

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故读音为mò。

“与”也为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本句诗的含义为:

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故读音为yǔ。

(2)A.是:

代词,这/正确。

B.喜:

都是高兴的意思。

C.别:

辞别,离开/另外的。

D.余:

我/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故选B。

(3)①大雪: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俱:

都。

绝:

消失。

应翻译为: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莫:

不要。

相公:

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

还。

痴似:

痴于,痴迷。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 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应翻译为: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对这两首古诗的主题的理解。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对称。

所以和冬夜相对应的,再结合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所以上联的空缺处可以填:

春日、初春、春季等词;下联中的空缺处与“赏美景”相对应,再结合湖心亭看雪的主题: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

所以填遇知音、思故国、寄幽思等都可以。

故答案为:

⑴mò;yǔ;⑵B;

⑶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⑷春日(或“初春”“春季”等);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读音。

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识读。

考查的大多数是常见的基础字,在阅读时要多留心。

⑵本题考查文言词意义的表现。

考生要注意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要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运用掌握是知识对其进行推断,在理解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文言重点语句的翻译。

考生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做到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正确理解,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影子。

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3.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仆虽不肖①,常师此语。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②。

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③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④,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进退出处⑤,何往而不自得哉?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⑥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①仆虽不肖:

我虽不贤。

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

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

③陈力:

尽全力。

④雾豹:

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

⑤出处:

出,出仕;处,退隐。

⑥言而发明:

用语言阐发清楚。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

告诫

B.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

教导,训诲

C.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正:

准则,标准

D. 得志,与民由之           由:

缘由,理由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怒而天下惧/学而不思则罔

B.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妾妇之道也/不闻天子之诏

D. 独行其道/不独亲其亲

(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 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 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4)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 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 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 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 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