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9076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docx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

最美环卫工人事迹

提起县环卫所乃至整个城管部门,无论领导、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新同志,无不表示钦佩,因为他是大家心目中的榜样。

1980年他到环卫所工作,因为工作积极,肯干,不怕脏、苦、累,又虚心好学,很快就学会了驾驶,单位因此把他安排到了清运司机的岗位上,负责开清运垃圾车。

这一开就是34年。

34年如一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舍小家,顾大家,以自己默默的行为忠实地履行着一个普通环卫工人崇高而又无私的职责。

34年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同事的敬佩,1982年起至今先后十多次单位评为先进个人,20**年曾参加全市环卫系统技能竞赛,荣获过三等奖。

一.干一行爱一行

刚到环卫所工作,由于司机少,单位安排他跟师傅学开车,说是学开车,其实什么活都得干,装卸工请假人员不够的时候,他得去顶,有单位要清垃圾,他又要跟车的铲垃圾,身上经常沾到污垢,但是他没有抱怨,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尽管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积极肯干,好学上进。

有时车出了毛病,修理师傅修理的时候,他在旁边专心的看着,并不时地请教,回到家后又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几年下来,他的小本上记满了车辆故障的原因,以及排除方法。

平时车辆有什么小病小灾的,他都手到擒来。

由于他对车辆的精心爱护和勤于保养。

使得他的车况最好,为单位在修理这块的费用节约了不少开支。

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他还热心地帮助同事,在垃圾场和工作当中,他经常为其它垃圾车排除故障,并向司机耐心地讲解,将自己的技术无私的传授给他人,赢得同事的尊敬。

二.爱岗敬业无怨无悔

三十多年如一日,他日复一日地干着自己的清运工作,每天面对呛人的灰尘、臭气熏天的气味,他没有退缩,没有气馁,反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与车组人员共同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好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

他常对同事们说:

“环卫工作别人瞧不起,我瞧得起;有人不愿干,我愿干;别人不爱,我爱!

”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他总是抢重活、脏活、累活来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他也抢着干。

垃圾点的垃圾装完了,他总是抢着盖篷布、打扫场地。

每天上班,他第一个来把车里车外擦洗得干干净净,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在的车组出色的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垃圾清运任务。

装卸工们都愿意跟着他干,都说跟着蒋师傅干“有劲”。

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单位几乎成了他的家,工作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他经常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单位需要加班,他从来不讲条件,一叫就跟上走。

有时下班后刚回到家,身上的土还没有拍掉又有人喊,他也跟上就走。

后来,渐渐的加班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有事没事他都到单位转悠一圈。

有一次,他正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有位司机来找他说,收转垃圾的农用车陷到了垃圾场,需要一个车去拉,让他去帮忙,他拿了一件衣服就走了。

由于下了一天的雨,垃圾场成了一个泥坑,车又不能进去,无法往上拖,他不顾脏,和其他人一起用手推、用肩抗,硬是把农用车从泥坑里推了出来。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他也变了一个泥人。

还有一次,他开的封闭式垃圾车的链轨出了问题,在修理的过程中,链轨突然滑了下来,把他的小拇指砸成了粉碎性骨折。

但他没有因此停止工作,只是到附近的小诊所进行了简单的包扎,修好链轨后又把车开出去拉垃圾,忍疼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后来到医院一检查他的小拇指是粉碎性骨折,医生都向他投出

了佩服的目光:

“要是常人早就疼得受不了了”。

三十几年来,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干一行,爱一行,以“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无私奉献精神,默默地战斗在环卫清运工作的第一线。

他的崇高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为广大环卫工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面对未来,他决心以过去的成绩和荣誉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为市容和环卫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业玉,现年44岁。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奋斗了***个春秋。

她以残疾之手,托起家庭的重担;用辛勤的汗水,为市民创造出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她那闪光的心灵,谱写出一支支感人的乐曲。

她多次被评为县、局“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并于20**年荣获省政府三等功。

“嫁给环卫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陈业玉1966年出生于清水农村。

一家六口,父母老实巴交,她在四姊妹中排行老大。

1977年夏天,为了让父母在队上多挣点工分,11岁的她放学一回家便在火塘烧起茶饭来。

由于头夜剁猪草过于劳累,她一不小心栽倒在火塘,面部手脚都被不同程度烧伤。

经过近半年的治疗,烧伤部位基本康复,只是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由于伤势过重,留下了弯曲不齐的后遗症。

家里本是一贫如洗,加上欠下一笔治疗费用,父母只好含泪让她停学了。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18岁的她亭亭玉立,人见人夸。

说媒的找上门来了,左介绍右提亲,她却总是笑而不答。

1985年冬天,为买毛线织衣,陈业玉上了一次县城。

在问路时,她结识了环卫工人钟应宗。

环卫工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汇集。

一来二往,她觉得钟应荣为人忠厚,吃苦肯干,是个值得信任的男人。

细心的她还了解到:

钟应宗1948年出生,1982年参加环卫工作,一直扑在清扫岗位上,37岁了还冒“心上人”,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城市美容师”和市“劳动模

范”。

于是,她将钟应宗的情况说给了父母,并表示愿意嫁给他。

父母起初极力反对,原因有两个:

一是两人年龄悬殊,相差了18岁;二是“一个扫街的”,工资又不高,能有多大出息陈业玉见说服不了父母,1986年春节一过完,便收拾衣服来到了县城。

经钟应宗推荐,她在环卫所干起了临时工。

刚当临时工的陈业玉,负责清扫保洁的地段是十字街。

这里人流密集,车辆繁多,铺面林立,垃圾量大,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干的地段。

陈业玉却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工作着。

一个月后,十字街“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彻底改观,并被评为“样板地段”,陈业玉还头一回拿到了奖金。

当她将工资和奖金如数交给父亲时,父亲欣慰地说:

“业妹子你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转回,婚姻大事你自个做主吧。

1986年中秋节,月满人圆,陈业玉和钟应宗在租住房喜结连理。

听完环卫所领导热情洋溢的祝词后,陈业玉情动于衷地说:

“嫁给环卫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家大家是一家,都得爱护”

结婚时,钟应宗的父母已经离世;兄弟三个他是老大,老二在一个国营企业上班,收入有限,自顾不暇,老三钟湘东智力不健全,身体较虚弱,缺衣少食,单身一人在老家度日。

长兄当父,长嫂当母。

在陈业玉的多次开导下,钟应宗将三弟钟湘东接回了租住房。

不久,钟湘东也在环卫所当起了临时工,负责南街单位和居民点茜孔垃圾转运工作。

从此,一家三口相依为命,除了吃饭、睡觉,一家子都奔忙在各自地段的工作岗位上。

“脏、累、苦”是环卫工作的共性。

陈业玉却从不怕脏,从不怕累,从不怕苦。

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后,她是家里的“大忙人”:

烧水、煮饭、做菜、洗衣服、搞卫生,她都一人扛一肩挑。

她曾跟人说:

“男人冒女人,就冒真正意义的

家,家是靠女人来打点的。

小家和睦了,顺心了,人人个个才会踏实地为公家做事。

小家大家是一家,都得爱护。

1987年8月,儿子武军哇哇坠地。

就在分娩的头一天,陈业玉还在地段上为公家的突击任务而忙前忙后。

儿子刚满月,她就拿着扫把、拖着板车上街了……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肯干,在当了8年临时工后,她于1994年被县环卫所招为正式职工。

之后,他更是一门心思地扑在清扫岗位上,一干又是15年。

23年间,县城的每一个地段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汗水,都见证着她的努力与付出;23年间,她用光了10多个人力板车、100多个铁锹、1200多个扫把,单扫把一项,用大卡车装就是整整4车!

**年,丈夫钟应宗因积劳成疾,在清扫街道时突发脑溢血倒地身亡。

面对丈夫的去世,陈业玉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更大了:

弱智的夫弟需要照顾,上高中的儿子需要抚养,单位上的工作更是不能耽搁。

阵痛之余,陈业玉对工作越是用心了。

百年不遇的冰雪期间,她凌晨4点便赶到工作地段,清积雪,破坚冰,近半个月时间里,他一日18小时“连轴干”。

平江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暨20**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期间,她主动和夫弟钟湘东挑起了清理三阳中学路口垃圾堆的重担。

该垃圾堆的垃圾存放已久,整整装了14车,重达110余吨,都是他们一锹一锹的往车上装。

自幼右手残疾的她,勇战高温,奋力争先,装到最后一车时,因劳累过度,竟昏倒在地!

“身为环卫人,服务冒止境”陈业玉在繁忙的工作之后,总也忘不了相濡以沫的夫弟和儿子。

饭菜做好了,夫弟还冒下班,是不是生产任务过重,当日工作完不成她不知好多次曾冒着严寒、打着雨伞去帮夫弟钟湘东掏茜、拉板车;儿子还冒回家,是不是未按时完成作业留堂了她不知好多次曾一步一趔趄地摸黑去接儿子武军……天道酬勤。

在她的细心呵护和全心教诲下,夫弟钟湘东于20**年被招为正式工,儿子钟武军于**年入伍上海某海军部队。

20**年,县环卫所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将清扫保洁工作面向社会实行路段承包责任制。

何去何从陈业玉抱着心爱的扫把和铁锹哭了!

只有小学文化的她知晓:

除了搞清扫保洁,其它的工种她是一窍不通啊!

经过再三考虑,倔强而沉着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老城居民卫生费收取工作。

居民卫生费收取工作是单位的“老大难”问题,结筋扯皮的事时有发生。

同组同岗位的4个姐妹,都是文化程度不高,新近接触收费工作。

作为组里的大姐,她对姐妹们鼓劲有加,并主动承担票据管理工作。

为了搞好收费和票据管理工作,她不耻下问,虚心学习。

不到半个月,她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和收费业务知识熟读成诵。

因为右手残疾,加之长年累月干粗活,她的字一直写得很糟糕。

为此,她专心致志甚至通宵达旦地练起字来,从阿拉伯数字“1、2、3……”到大写数字“壹、贰、叁……”,她一丝不苟,坚持不懈。

在具体收费工作中,她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费尽了多少话语…

她在犁头咀赵娭毑家里收费时,老人家见面就唠叨:

“业妹子,咯向子到何至公干了”赵娭毑年近90,早年失夫,儿子一直在外地经商。

20多年了,都是陈业玉在工作之余帮她买米、运煤、灌气、倒茜、倒马桶、喊医生……因为这段时间陈业玉专于“充电”,没有为赵娭毑去打理日常生活,老人家“心存怨怼”了。

经过她的一番解释,赵娭毑忙说:

“不怪你,不怪你,工作要紧啊!

”陈业玉慨然应道:

“老人家,前段我冒做好的,以后一定补上。

我是身为环卫人,服务冒止境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0**年年终考核考评时,陈业玉所在的收费组超额完成了单位下派的经济任务,赢得了全所员工的赞誉,她本人也荣获了县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还值得陈业玉宽慰的是:

夫弟钟湘东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所里的充分肯定,儿子钟武军已由士官转业到上海某军干所工作。

如今,尚住在犁头咀公厕二层单位工具房的陈业玉,仍一如既往地为环卫事业、为全县创建工作无私地奉献着。

她的美丽心灵,她的大爱情怀,将铭刻在所有崇尚时代精神的人们心中!

林州市最美环卫工人侯选人事迹材料

申变青,女,1955年出生,主要负责龙安路南段道路的清扫保洁,是环卫保洁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

从事道路保洁工作以来,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脚踏实的地做好本职工作,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

在今年夏天高温季节,申变青同志正值感冒发烧,为了保证所辖路面的清扫质量,她每天凌晨4:

00至晚上11:

00全部在路面上来回巡查,顾不上回家吃饭、休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路旁的果壳箱脏了,她从家里带来抹布、洗衣粉,一个一个地擦洗。

果皮箱内有杂物,她用手一个一个捡,手伸不进的地方她用夹子伸进去一个一个挟,直到干净为止。

一连几天下来,她的手脚磨出了血泡,她仍然带病坚持上班。

申变青同志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环卫工人顾全大局,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用汗水浇注了城市的美丽。

史燕珍,女,61岁,现负责六路口路段的清扫保洁,2022年参加环卫工作,史燕珍同志是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人,她对同志处处满腔热情。

去年春天,与她相临的同事患病,需三个月休息不能上班,考虑到人手不够,她主动去清扫,每天早上都一直坚持扫到八点多钟才结束清扫,时常累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史燕珍同志长期工作在环卫一线,工作上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也是环卫各条战线员工学习的榜样。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但却用实际行动创造着不平凡的人生,她把笑意写在脸上,把苦累留在心里,用青春和奉献谱写着城市建设的音符,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

王水云,女,1999年参加环卫工作,现负责西环路的清扫保洁。

王水云同志

团结同事,乐于助人。

虽然她每天的工作量繁多,收入微薄,但总不忘帮助别人,每次单位发动的捐款活动她都是第一个带头捐款。

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尽力将路段的工作做好。

今年5月份有一天在日常保洁工作时,她正在岗位作业,发现一个妇女脸色苍白坐在路沿上,表情看上去很痛苦,她走上前去询问。

原来该妇女血糖低,身边又没有带药。

王水云了解情况后,马上跑到附近的商店买了一些含糖份高的食物给她吃,并电话通知其家人。

她多少次助人于危难,多少次救人于病痛,这在环卫队伍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王水云在环卫工作中14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体现着“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人精神,为我市环卫事业作出了不平凡贡献,她是环卫工人学习的榜样。

付贵堂,男,1950年6月出生,现负责红旗渠大道人民公园门口路段的清扫保洁,于2022年参加环卫工作,成为了一名战斗在一线的环卫工人。

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六年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从来没有迟到、早退。

不仅如此,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路面巡查保洁质量,帮助在班人员拾捡纸屑、烟头,特别是进入秋季落叶期,一阵风后,路面到处是树叶,他总是挥动着大扫帚一刻不停地把一堆堆树叶及时清扫装运走,以保持路段卫生干净整洁。

环卫清扫保洁工作是苦、脏、累的工种,除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外,经常遇到突击性工作,付贵堂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从不讲条件,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李焕英,女,1960年12月出生,现清扫太行路北段六路口以北,1997年她从事环卫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道路清扫保洁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环卫工人的奉献精神。

她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十年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

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从来没有迟到、早退。

不仅如此,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路面巡查保洁质量,帮助在班人员拾捡纸屑、烟头,特别是进入秋季落叶期,一阵风后,路面到处是树叶,她总是挥动着大扫帚一刻不停地把一堆堆树叶及时清扫装运走,以保持路段卫生干净整洁。

吕龙英,女,1958年7月出生,是环卫保洁公司的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现负责人民路北段的清扫保洁工作。

在2022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她能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听从指挥,在实际工作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乐于奉献。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却认认真真地坚守着环卫工人的责任,愿意把脏和累留给了自己,把干净和优美献给了别人。

尽管时常身上挂满了灰尘,但却始终有着一颗闪光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人民路北段的工作中,由于人流密集、复杂,商铺多,垃圾多而且比较难清理,工作量大,难度大,但吕龙英总是主动地清理卫生死角垃圾,细心地用手将道路的流水口的泥沙及杂物清理干净。

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等活动中,她主动加班加点,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并从未计较个人得失。

吕龙英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无闻地在工作中奉献着。

石爱云,女,1958年出生,现清扫红旗渠大道政府门口,2022年从事环卫工作以来,她热爱环卫事业,乐于助人,工作上任劳任怨,不怕脏和累,起早贪黑、顶酷暑、冒严寒,牺牲了节假日和星期天。

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为城市的清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

她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文娱活动,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活动、慈善义工活动。

由于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她的责任路段始终干净如一,多次受到领导的

肯定,群众的认可。

她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处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她的带动下,林州市的环卫保洁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她始终以美容城市为已任,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城市的环卫保洁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余热。

付梅英,女,1953年6月出生,现清扫太行路人民医院对面的道路清扫保洁,2022年从事环卫工作以来,她热爱环卫工作,始终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起早贪黑、披星戴月、顶酷暑、冒严寒,牺牲了节假日和星期天,为城市的清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冬日里当他人还在梦乡中酣睡时,她就悄悄爬出热被窝,走出温馨的家,踏上冰冷的街道,与星月为伴,与风雨共舞,踏冰扫雪,冒雨清污,一锹锹,一镐镐,尽管寒风凛冽,但她却大汗淋漓;夏日里,别人打着花折伞,穿着漂亮的衣裙悠闲地走在大街小巷,她却穿着工作服,忍着酷暑,用笤帚一下下清扫马路上的脏物,用铁锹一锹锹端走清理出来的垃圾。

由于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她的责任路段始终干净如一,多次受到领导的肯定,群众的认可。

刘文秀,女,1968年出生,现负责北二环路段的清扫保洁,2022年走进环卫队伍,从事环卫工作七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环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爱岗敬业,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连年被评为优秀环卫工人。

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起早摸黑,忘我工作,工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冬冒严寒,夏顶酷暑,为创造清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候用珍,女,1946年8月出生,2022年参加环卫工作,现负责高速路口的清扫保洁,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候用珍同志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

她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政治、公益慈善活动,把公司提出的“宁愿一

人脏,换来万人洁”、“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口号熟记于心,说服教育同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在生活、思想上,像大姐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标志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并自己主动承担清扫工作任务。

刘香莲,女,今年57岁了,是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现负责红旗渠大道六路口路段的清扫保洁,202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倾尽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树立城市洁净形象,在道路卫生上“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做着不平凡的事。

她长年累月、夜以继日,维护着城市的洁净和美丽。

2022年来到环卫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清扫保洁工作,由于她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热爱环卫事业、不计个人得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完成清扫保洁任务,取得明显成绩,所在地段的群众对其道路卫生评价很高。

王爱菊,女,出生于1955年,2022年开始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已有4年。

现清扫红旗渠大道政东、西街,参加工作以来,王爱菊主动参加公司的各种会议和慈善活动,对工作认真、积极、热情,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清扫保洁的卫生质量,并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直以来,王爱菊同志总是保持满腔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去对待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起到带头作用,与同事、群众和睦相处。

元金生,男,1948年8月出生,负责站前街东段的清扫保洁,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自2022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连年被公司评为优秀环卫工人。

元金生同志爱岗敬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从不讲条件、谈报酬。

日常工作中,元金生同志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针对沿街店面经营户乱倒垃圾、乱泼污水影响市

容市貌现象,元金生同志不等不靠,见脏就清,见飘就捡,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逐户登门与临街门店沟通,宣传环卫知识。

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珍惜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

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门店经营户的理解和敬佩,时间久了,很多店主都支持、配合他的保洁工作,主动把垃圾按规范的方式投放,随手乱扔乱倒现象基本消失,大大地提高了路面的保洁质量。

元金生同志是一名优秀的环卫人,是一个称职的城市美容师,更是我们环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王林英,女,今年57岁,负责市区西二环的道路清扫保洁,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

自2022年从事环卫工作以来,她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奋战在环卫第一线。

工作一贯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敬业尽职,她本人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22年被评为林州市优秀环卫工人模范代表;20**年被安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评为优秀城市美容师;20**年被评为林州市优秀环卫工人。

王林英同志是我市环卫工人中的优秀代表。

也许,在别人的眼里,环卫工人身份不雅,待遇低微。

或者说,环卫工人无非就是扫扫地,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王林英不被世俗屈服,她心中装着的永远是为大家提供整洁优美的环境,为人们送去健康和温馨的祝福。

在她的身上体现了环卫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的闪光精神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优秀品质。

侯计锁,男,1951年11月出生,现负责龙安路南段的清扫保洁,1998年加入环卫队伍,到现在已有十五个春秋了,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天天不亮就上班,忙到天黑甚至更迟才能下班,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脏活、累活干在前,这其中将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付出与奉献。

侯计锁同志十多年如一日,在环卫战线上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在这十多个春秋中,他年年受到上级表彰,年年被评为林州市优秀环卫工人模范代表,20**年曾荣获“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

侯计锁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环卫工人顾全大局,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用汗水浇注了城市的美丽,相信他在今后环卫精细化管理的征程上,必然会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车启珍,女,1952年7月出生,现负责迎宾大道西街十字路段的清扫保洁,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工作中,她充分发扬爱岗敬业,处处争先吃苦在前,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大家舍小家,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尊敬。

环卫工作是特殊行业,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清扫保洁是维护这个脸面的基础性工作。

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形象,干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充沛的精力,而且还要拥有做好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心,2022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每天凌晨4:

00就开始带领大家手不停、脚不住的一遍遍地清扫保洁,对路牙阴沟、边角等清扫过程中易产生的盲区,总是进行彻底清扫。

在坚持扫好每一段路面、清理好每一处死角,她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如遇恶劣天气或路况较脏等特殊情况时,她干完手中的活还继续留在路面上帮助他人,一起保洁,检查一下路段保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从事环卫工作七年来,车启珍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同时,她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

申贵英,女,1945年出生,现负责站前街中段的清扫保洁工作,自2022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在领导眼中,她是尽职尽责的好员工。

是环卫保洁公司普普通通的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扫一线已经工作了七年。

多年来,始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团结带领所在路段环卫工人,勤勉努力,踏实肯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七年来,她上班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累积起来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