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895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汉书·西域传》记载:

(汉宣帝时)“乌孙公主遣女来至京师学鼓琴,汉遣侍郎乐奉送主女,过龟兹。

”龟兹王留不遣,要求婚姻,得到允许成婚后,夫妻双方要求入汉朝贺。

龟兹王“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如汉家仪。

”上述材料表明:

A.中原先进生产方式推动西域经济发展B.西域各族仰慕并学习汉朝先进的文化

C.中原的和亲政策推动民族融合和交流D.西域各民族对汉朝奉行朝贡贸易体制

25.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

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

这四个基本制度,如四根

“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如图9所示)

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成熟完善。

以下关于四根

“支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郡县制度源于秦朝,其长官由中央任命有利于加强中央

集权

B.尊儒制度确立于汉朝,其实施有利于巩固政治大一统的

局面

C.科举制度保证了所有官员均凭考试成绩做官,扩大统治基础

D.国有专营制度使官营经济趋于主导,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6.西晋人卫瓘在评价九品中正制时说: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遗风。

”据此可知该制度

A.创立时保留传统选官方式B.选官尊重民意有民主推荐之风

C.不利于选拔民间实用人才D.使世家大族垄断了政府的权力

27.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

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

28.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有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文人逸事剧等,唯独没有宗教剧。

由此可见

A.元代的宗教不受人重视B.关汉卿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

C.元代世俗文学发展迅速D.元代文人对国家政事不关心

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如下评述:

“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下列表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宗教形式是其失败的原因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反封建的文件

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产生先进思想的经济基础D.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先进领导阶级

30.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近代洋务企业:

“这些兵工厂和造船局设立时好像商业组织,可是它们没有相对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

他们为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

……他们也无从编制预算,因为政府本身尚无预算可言。

”此观点旨在说明

A.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B.洋务企业不面向市场,缺少竞争力

C.洋务企业不能进行成本预算D.洋务企业的运行缺乏社会组织机制

31.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

“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份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

”据此可知我国当时

A.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适应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B.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计划经济体制

C.致力于解决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以此完成民主革命

D.党内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左倾”冒进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32.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在此,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

C.反对宗教权威D.理性的行为方式

33.图10是1870年至1910年英美德法四国的工业在全世界工业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图,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呈下降趋势源于福利制度的建立

B.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德国持续上升得益于民主政体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已形成

34.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苏联的一些地名就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屡次变更,如①沙皇村于1918年改为儿童村,②彼得格勒于1924年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恢复原名;③伏尔加格勒于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年恢复原名;④卡马河畔切尔西于1982年改名为勃列日涅夫,1988年恢复原名。

下列关于这四个地名变更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的变更是由于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君主专制

B.②的第一次更名时俄国正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③的第二次更名是由于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的批判

D.④的两次变更均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

35.有学者认为:

“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而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

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

这表明

A.“经互会”是区域经济集团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

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继畬《瀛寰志略》的撰写开始于1843年,1848年在福州第一次付印。

从该书体例上讲,继承了中国从《汉书》开始的地理志传统,是中国人完成的第一部具有成熟性的体系完整的世界地理志。

在徐继畬之前,魏源于1842年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完成《海国图志》一书,然而,魏源注重的是“制夷”,尽管他也继承了地理志传统,但粗疏而不严密。

徐继畬与魏源一样,他首先收集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书籍和新出现了的以中文发表的新闻纸(报纸),也包括绘有地图之类的西文原版资料,互相进行比较,并且询问、请教了可以遇见的有学问的西方人士,甚至询问、请教了曾经远航的中国水手。

就欧亚地区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他进行了一系列考证,不仅纠正了中国以往的许多错误,而且也弥补了西方地理学的缺憾。

材料二《瀛寰志略》第一卷为“地球”,徐继畬清晰地勾勒了整个世界的地理基本格局,然后,其他九卷就各大洲进行详细分述,对每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区域(政区、地形)进行探讨。

同时,对当时世界的人文、物产及海路交通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历史的介绍,综合起来就是一部世界史……他评价罗马帝国:

“肇造邦土在成周中叶,混一在西汉之中,分裂在东晋之末,宗社之墟在明景泰间,祚数之长,泰西无其比也。

”这意味着向中国人指出,即使从老大帝国立场看远古、中古,西方也有着比朝代频繁更替的中国要辉煌的事实存在。

他介绍巴黎的图书馆、医院和大学:

“城内有大书院,藏印本书三十六万册,钞本书七万册。

又设医院十四所,选名医居之,各国学医者皆裹粮赴巴勒。

又有繁学院,居各项艺术之师,如学兵法、开河道、造器物之类。

”他向中国人指出了蒸汽机的作用,并已经注意到了新发明的火车:

“先是,欧罗巴诸国织布多用火轮机,能者推广其法,遂造为火轮船。

近年米利坚又推广其法,造火轮车,而溶铁为路以速其行,亦可谓精能之至矣。

在《瀛寰志略》中,徐继畬尤其表现出了对没有帝王及有限王权的国家政制的偏好倾向。

他介绍古希腊“不立国王”,介绍古罗马“废国王,立公会”,介绍英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徐继畬最推崇的是“天时之正,土脉之腴,几与中国无异”的美国及其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继畬《瀛寰志略》成书的历史背景。

(10分)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并评价徐继畬及其著作《瀛寰志略》的历史贡献。

(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晋、唐、宋时北方人口的流动多是在战乱发生、生命受着威胁的情况下南迁的,迁移的方式往往是整个家族的行为即举族迁移,并在迁移地聚族而居、聚乡而居。

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特别是江西的流动人口则不是这样,除了个别特定时期,他们基本上不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他们是为寻求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流动的。

因而,这种流动更具有经济特色而更少政治特色,或者说,他们是经济移民而非政治移民。

即使在洪武大移民时期,也是将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迁往人口稀少地区。

人口流动的方式,一般是个人或小家庭的流动,即使是同一家族乃至同一家庭的成员,也未必聚族而居,更不用说聚乡而居。

他们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或与他乡移民、他省移民杂居。

从这一意义说,他们更少安土重迁的情结。

从中也可以看出社会进步所发生的作用。

——方志远 《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商品经济》

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移民的阶段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

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

……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提取有效信息论证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措施的相似点。

(8分)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影响。

(7分)

46.(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

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

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

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1)材料反映出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是什么?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有哪些?

概括指出这些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7分)

 

47.【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谴。

……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1)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兵役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突破材料一的限制,德国还采取过什么行动?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9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领着其它部分。

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和农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

三种天性的和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

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者。

——摘自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摘自《孟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和孟子所处时代的相似之处。

(5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和孟子思想的相似之处,在社会方案的设计上,二者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10分)

48.(15分)

(1)经济发展;(2分)思想文化活跃。

(3分)

(2)相似之处:

强调和谐(或追求理想社会)(2分);重视品德;(2分)强调统治者的作用(2分)。

不同:

柏拉图主要着眼于公民的素养(或政治角度);(2分)

孟子主要着眼于民生(或经济角度)。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