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8933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张家界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电功率单位的是

A.焦耳B.安培C.瓦特D.欧姆

【答案】C

【解析】焦耳是功、能、热量的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瓦特是电功率的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单位,故该题选C。

2.常人眼中的北极熊总是一副蠢萌相,近日一只机智北极熊打破了它们的呆傻形象.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7日报道,加拿大北极群岛西部波弗特海的一只北极熊为避免因块头太大陷入薄冰中,将身体铺平趴在薄冰上借腹部滑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极熊从爬行到趴行,对冰面的压力增大

B.北极熊从爬行到趴行,对冰面的压力减小

C.北极熊用腹部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不变

D.北极熊用腹部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减小

【答案】D

【解析】北极熊爬行和趴行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重力,所以两种方式对冰面压力不变。

故AB错误;北极熊用腹部滑行时压力不变,趴行用腹部滑行比爬行受力面积大,根据

可知,北极熊对冰面的压强会变小。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A.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答案】A

【解析】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不发光的物体反射了光线。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和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所以答案选A。

4.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

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A

【解析】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故应选A。

5.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山间出现“云海”

B.

树枝上出现“雾凇”

C.

“露珠”的形成

D.

冰雪在“消融”

【答案】D

【解析】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滴山间出现“云海”,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过程,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树枝上出现“雾凇”,是水蒸气遇冷总结会过程,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过程,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冰雪在“消融”,即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吸热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冲冲和蕊蕊同学同时从一楼跑向三楼教室,冲冲比蕊蕊先到教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冲和蕊蕊做功相同

B.冲冲比蕊蕊的功率大

C.冲冲和蕊蕊的功率可能相等

D.冲冲比蕊蕊的功率小

【答案】C

【解析】

(1)根据W=Gh可知,冲冲和蕊蕊同学同时从一楼跑向三楼教室,h相同,但G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冲冲和蕊蕊做功是否相同;故A错误;

(2)根据P=

可知,冲冲比蕊蕊先到教室,W不确定,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冲冲比蕊蕊的功率大;二是冲冲比蕊蕊的功率小;三是冲冲和蕊蕊的功率相等。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物理与生活密切相连,下列生活实例用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琴师用松香擦二胡弓弦----减小摩擦      

B.蓝牙技术----电磁波原理

C.风扇扇叶下有很多灰尘----摩擦起电现象  

D.用吸管吸饮料----大气压强现象

【答案】A

【解析】琴师用松香擦二胡弓弦,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

蓝牙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利用了电磁波;故B正确。

电扇的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故C正确。

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吸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被压进吸管里。

故D正确。

故选A。

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

【答案】B

【解析】脚踏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故A错误。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故用力捏刹车是来增大摩擦的。

故B正确。

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是减小摩擦。

故C错误。

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D错误。

故选B。

9.在使用家用电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能防止人触电

B.电冰箱紧贴墙壁放置不利于散热

C.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不消耗电能

D.电饭锅的插头沾水后接入电路中易发生短路

【答案】C

【解析】A、三孔插座有接地线,所以可以防止人触电,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冰箱散热口在后面,如果紧贴墙壁放置不利于散热,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视机在待机时也会消耗电能,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插头沾水后接入电路中易发生短路现象,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汽车装有消声器,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惯性

【答案】B

【解析】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能减小压力。

故C错误;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

伤害,不是防止惯性。

故D错误。

故选B。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多

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多

C.功率大的机械效率高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

【答案】D

【解析】功率大,说明做功快,缺少时间,不能说明做功多少,故A错误,D正确;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机械效率高,不一定做功多;故B错误;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功率没有直接关系,故功率大,不一定机械效率高,C错误;故选D。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只能成等大

像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答案】A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C错误;放大镜是凸透镜,在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

A。

13.如图所示,是一款常用指甲刀的结构图,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刀刃处制作的较薄是为了增大压力

B.上压板ABC上的花纹为减小摩擦力

C.指甲刀从结构上来看只有一个杠杆

D.上压板ABC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答案】D

【解析】相同的压力下,D处刀刃较薄,受力面积小,根据

知,产生的压强大,不是为了增大压力,故A错误。

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B错误。

指甲刀有三个杠杆,ABC是省力杠杆,DBO和DEO是两个费力杠杆,共计三个杠杆,故C错误。

杠杆ABC的支点是B点,AB>BC,故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则D正确。

故选D。

14.将重为2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

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①18N②14N③10N④8N

A.只有④正确B.只有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D

【解析】当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静止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20N-18N=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

F浮=ρ水V排g,

所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F浮/ρ水g=2N/1×103kg/m3×10N/kg=2×10-4m3,

解得金属块的体积:

V=4V排=8×10-4m3,

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g=1×103kg/m3×8×10-4m3×10N/kg=8N,

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

G=F示′+F浮′+F支,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示′=G-F浮′-F支=20N-8N-F支,

故0≤F示′<12N,所以只有③④是可能的,故选D。

15.小军同学骑车上学,因为赶时间经常忘记收起自行车支架便骑车或没有锁车就离开,因此他想设计提醒收支架和锁车的电路.要求:

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电铃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好锁抽出钥匙(开关S2断开)后,电铃停止发声.他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当车的支架支起时电铃响起,说明S2、S1、电源、电铃组成的电路通路;当车上好锁抽出钥匙后电铃停止发声,说明S2、S1、电源、电铃组成的电路断路。

A图中开关S1闭合时,电铃被短路,不可能响起,故与题意不符;B图中S1未闭合时,电铃会一直在响,故与题意不符;C图中电铃被S2短路,S1闭合时,电铃不可能响起,故与题意不符;D图中开关S1闭合时电铃响起,开关S2断开后电铃停止发声,故符合题意,故选D。

16.当开关S闭合后,对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螺线管上端是N极

B.小磁针将逆时针转动,静止后S极向上

C.小磁针将顺时针转动,静止后N极向上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电磁铁磁性将增加

【答案】B

【解析】如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由螺线管的下端流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或磁感线方向的规定可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下被螺线管吸引,S极向上。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17.阻值为3Ω与6Ω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其总电阻为R1;将它们并联,其总电阻为R2,则R1∶R2等于

A.2∶1

B.1∶2

C.2∶9

D.9∶2

【答案】D

【解析】阻值为3Ω与6Ω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其总电阻为9Ω;将它们并联,其总电阻为2Ω,则R1∶R2等于9∶2。

18.电磁铁在下列装置中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电话的听筒中应用了电磁铁

B.电话的话筒中应用了电磁铁

C.电磁继电器中应用了电磁铁

D.电铃的工作中应用了电磁铁

【答案】B

【解析】电话机的听筒由电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把按声音振动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还原成相应的声音。

应用了电磁铁,不符合题意;电话的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即将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符合题意;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控制电磁铁中电流有无来控制另外更大的电器的开关。

应用了电磁铁,不符合题意;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性,把小锤下方的弹性片吸过来,使小锤打击电铃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小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

应用了电磁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作图题

19.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括弧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或S极,以及电源的“+”或“﹣”极.

【答案】

20.画出图中光线AO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

光路图.(O为圆心)

【答案】见解析

21.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不变变小

【解析】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时,球内气体的质量将不变.

由于外界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气球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将变小.

22.某学校教室共使用了600盏额定功率为40W的日光灯,每天正常照明8小时,每月(按22天计算)消耗电能________度.

【答案】4224

【解析】由题可知,日光灯的总功率:

P总=600×40W=24000W=24kW,由P=

可得,每个月(按22天计算)消耗的电能:

W=P总t=24kW×8h×22=4224kW⋅h=4224度。

23.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它是利用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声波”).若其波长是0.5m,则频率为________MHz.

【答案】化学电磁波600

【解析】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若其波长是0.5m,则频率为f=c/λ=(3×108m/s)/0.5m=6×108Hz=600MHz。

24.如图所示是水与酒精相混合的实验,当把50mL的水和带有颜色的50mL酒精混合后,发现过一会,量筒内液体的颜色变得均匀,并且混合后的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由此你提出的猜想是________.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分子间有间隔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解析】分子间有间隔,不同

分子间隔不同,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

25.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在5s内缓慢升高10cm,拉力大小F=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5cm.整个过程中所做有用功为_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杠杆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80.4变大

【解析】整个过程中所做有用功:

W有

Gh

18N

0.1m

1.8J;拉力所做的功:

W总

Fs

8N

0.25m

2J,拉力做功的功率:

P

0.4W.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杠杆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变大;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

26.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其中______(填a、b、c中的两个)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在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当不移动凸透镜,只将蜡烛和光屏平位置互换,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集到蜡烛的像.

【答案】

(1).a、b小于

(2).能

【解析】

(1)根据图2可知,a、b、c沸点相同,其中a、b初温相同,到沸腾时的时间不同,则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

由图象还可以得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8℃,由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已知物距大于像距,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得到倒立、缩小是实像。

将调光屏和蜡烛的位置,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知,则光屏上会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即能成清晰的像。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是15.00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

(1)焦距

(2)凸透镜(3)C(4)远离(5)前;凹

【解析】

(1)由图知,焦点距离光心15.00cm,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00cm;

(2)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异侧,所以凸透镜必须摆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5.00cm,要使烛焰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应该在30.00cm和15.00cm之间,由图知,需要在c位置;

(4)摄影者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者要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5)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28.小强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不计绳重和摩擦)

(1)根据下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有用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滑轮组组成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动滑轮重G/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2

0.1

0.5

0.2

(2)请在下图帮助小强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当动滑轮重为________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4)物体重G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象是图中()

【答案】

(1)80%;

(2)如图所示

(3)2;(4)C.

【解析】

(1)W有用=Gh=2N×0.1m=0.2J

额外功为:

W额=G动h=0.5N×0.1m=0.05J,则W总=W有用+W额=0.2J+0.05J=0.25J,

(2)由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可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要从定滑轮绕起.

(3)因为此滑轮组由两端绳子承担物重

,所以当动滑轮重力与物体重力相等时,刚好不省力.

(4)滑轮组效率

当物体重G开始逐渐增加时,滑轮组效率不断增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

(1)80%;

(2)如图所示;(3)2;(4)C.

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29.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关系,A、B两种物质中,物质的密度较大。

【答案】成正比A

【解析】

(1)因为由这两种的m/v图象知道,都是线性关系.所以物质A和物质B是正比关系.

(2)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当体积相同的时候,A物质的质量要比B物质的质量大,

30.小宇和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

三节新干电池,“5Ω、10Ω、15Ω、20Ω”的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电压表使用0~3V的量程,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1)小宇选用器材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该__;在连接实物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__.

(2)小宇连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他刚要闭合开关,同组的小红提醒他,实物连接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划“×”,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3)改正错误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观察两表的示数,为了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4)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不变,当小宇用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了15Ω的定值电阻后,继续进行实验,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无法降低到2V,原因是_____.

(5)小宇在实验时,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1替换定值电阻,想测量L1的额定功率,可是不慎电压表掉在地上摔坏了,老师又给他提供了一个标有“2.5V1.25W”的小灯泡L2和两个开关S1、S2,让他设计测量方案,他灵机一动,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同样完成了实验,请你将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_______(填S、S1、S2的通断情况),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A;

②_________(填S、S1、S2的通断情况),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小灯泡L1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__________.

【答案】

(1).调零断开

(2).见解析所示(3).见解析所示(4).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5).开关S、S2闭合,断开S10.5闭合开关S、S1闭合,断开S22.5V×(I﹣0.5A)

【解析】

(1)电流表使用前应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到0刻度线,否则应调零;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断开;

(2)实验中,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由图2可知,电压表没有只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且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正确的如下图所示: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应记录的是电阻和电流值,表格如下所示

次数

1

2

3

电阻/Ω

电流/A

(4)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U=IR,可知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无法降低到2V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5)由电路图可知,

①当开关S、S2闭合,断开S1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

,此时并联部分的电压为2.5V;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1闭合,断开S2时,两灯泡扔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

③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1的电流:

I1=I﹣I2=I﹣0.5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L1额定功率:

P额=UI1=2.5V×(I﹣0.5A).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四、综合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