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十二五纲要印刷定稿.docx
《晋江市十二五纲要印刷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江市十二五纲要印刷定稿.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江市十二五纲要印刷定稿
[2011.1]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文件(二十六)
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幸福晋江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中共晋江市委关于制定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晋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取向,是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背景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主动融入海西建设,紧盯“111662”奋斗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产业、城市和社会转型,有为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全市经济社会持续了健康向上、较快发展态势,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既定的相关预期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GDP(地区生产总值)908.74亿元,年均增长14.7%,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19.3%,约占福建省的1/15强。
财政总收入100.23亿元,年均增长21%,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11.4%,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9.14%提高到11.03%。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7:
65.3:
32.0调整为2010年的1.7:
65.7:
32.6。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分别居于全国第7位、第17位,获“十大特色经济魅力之都”称誉。
工业主导作用继续显现,工业总产值2086.76亿元,年均增长17.5%,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0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56.19亿元,年均增长19.9%,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14.4%。
传统产业品牌建设和民营企业改制上市成效显著,“国字号”品牌总数由2005年的40枚增加到117枚,上市公司由2005年9家增加到31家。
新兴产业培育成功破题,五大新兴产业规模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提升到14.5%,先后引进金保利能源、冠科电子、金鹰印刷、太古复合材料、晶蓝光电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SM、阳光等一批城市商圈初具规模,中国鞋都、东石伞具·五金、天工陶瓷城等专业市场加快融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0亿元,年均增长13.8%。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按照“全市一城”理念,重修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导体制、运作机制、规章制度的统筹统一。
城市建设形成大干快上氛围,梅岭、青阳、滨江、城北、金井、安海、内坑等七大组团有序推进,交通、环境“两大体系”渐次拉开,金井、东石、磁灶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从42平方公里拓展到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54%,中心市区人口增加到53万人。
启动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家园清洁行动”、“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等活动,推动122个示范村整治、改造,完成投资14.1亿元,培育磁灶大埔、东山、深沪运伙、紫帽紫湖等10个典型示范村。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阳光、青华等社区荣获全国示范社区称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80亿元,年均增长28.9%,“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8.31亿元,比“十五”扩大2.1倍,创下历次五年规划新高。
初步形成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三纵四横二环二连”主干快速路系统。
截至2010年,全市拥有公路970余条、总里程达1887公里,公路密度以每百平方公里290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全国县级前列,城市“畅通工程”达到国家一级管理水平。
晋江机场开通21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澳门等境外包机航班,旅客吞吐量居全国通航机场第43位。
围头、深沪港区货物吞吐量由2005年集装箱20万标箱、散杂货120万吨提升到2010年的集装箱30万标箱、散杂货150万吨。
新增建13座110千伏以上输变电站(累计36座),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LNG燃气发电厂并网发电。
实施市供水二期工程、引水第二通道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自来水普及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68.47%。
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分别增加到70多万户、100多万户、10多万户。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基本完成泉州市下达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化学需氧量等节能减排指标削减任务。
深化开展“八大行业”深度治理,推进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整治工程,实施市区水系综合治理,开展九十九溪及其它小流域河道整治,顺利关闭取缔一批“十五小”企业、实心粘土砖厂和非煤矿山,成功实施陶瓷业使用天然气替代煤工程,城市环境质量定量考核连续2年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
建成仙石、泉荣远东2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体系,全面推动城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98.8%提高到99.72%。
推动实施“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新增造林绿化3万亩,建成一批市、镇、村级生态公园,市区绿化覆盖率从35.5%增长到40.5%,绿地率从32%提高到36.5%,人均公共绿地从8.5平方米扩大到10.52平方米。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
完成市区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工作,农村、城市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医疗卫生等一些重点领域改革明显进展。
实施5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审批事项106个,压缩审批时限890个工作日。
建立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制度,累计审核建设项目1233个,节省财政资金8.67亿元,核减率9.29%。
对外开放全面提升,深沪、围头港区和晋江机场获批对外开放口岸,围头港区成为对台货运直航口岸。
经济开发区确立“一区九园”发展格局,国家级泉州(晋江)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填海造地项目启动实施。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7.4亿美元,年均增长10.6%,比“十五”增加18.4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由2005年的370万美元增加到971万美元。
2010年,全社会商品出口交货总值68.68亿美元,年均增长16.4%,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01.9%。
自营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增加到58家,实现自营出口22亿美元,年均增长26.4%,占全部出口交货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21.2%提升到32%。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用近3亿元,2010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3%,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以优秀等级通过省级“对县督导”评估。
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泉州轻工学院正式招生,泉州理工学院建设加速,获“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市”称号。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得到挖掘保护,社会文化异彩纷呈,文艺精品创作层出不穷,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齐头并进,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荣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市称誉,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县(市)复查,文化馆、图书馆获评全国一级馆荣誉称号,博物馆获国家级二级馆荣誉称号。
全面启动实施医疗体制改革,实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市中医院病房大楼、市医院晋南分院综合楼、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大楼,完成西滨卫生院迁建,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
计划生育工作由“二类先进”进入“省优水平”,至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107万,“十一五”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4.45‰,比计生控制目标低1.88个千分点。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在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县级市第一,获福建省文明城市称号,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民生质量明显提高。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2元,年均增长6.7%,居全省县级第2位,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0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58元,年均增长12%,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28.6%。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2%、38.3%。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继续提标扩面,新农合、新农保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实现同城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社会慈善救助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工作全面加强。
社会治安总体稳定,综治“三率”水平稳步提升,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称誉。
在看到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体现为:
一是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
城市布局分散和无序状态比较突出,导致城市功能单一、生活单调、形象单薄,城市集聚力、辐射力比较薄弱。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总量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实际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部类结构有待优化,产业分布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
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两高一资”行业总量仍然偏大,结构性污染治理任务仍很繁重。
四是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与产业转型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研发创新资源、与城市素质提升需求相适应的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第二节“十二五”面临形势
综合分析“十二五”国内外宏观环境,晋江经济社会发展既具备众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将面对众多可以预见、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
一、有利因素
——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世界各国大规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实施,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重组,有利于我市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中国的全球贸易自由协定合作伙伴不断拓展,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有利于消除产品出口贸易壁垒,降低产品出口风险程度。
——从国内形势看,国家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同时也为我市民生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拓展了新的空间。
海西战略由地方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战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特别是ECFA的签署和生效,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五缘”优势,在推动晋台交流对接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海西大都市圈、泉州“980”环湾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市域内外交通条件的深刻变化,有利于我市更好地与周边城市实现多领域、全方位合作,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从晋江发展内在动因看,区域产业已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高的生产网络和组织模式,未来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果将更加显著。
经济开发区“一区九园”布局确立、围头湾填海造地项目启动实施,为产业提升搭建了广阔空间平台。
一大批品牌企业通过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将成为产业提升重要支撑。
晋江民间拥有的雄厚资金实力,尤其是一批本土上市公司的返程投资,将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
“七大组团、两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有利于迅速更新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汇聚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第三产业跨越发展。
二、不利因素
——从国内外形势看,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难以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形成新的贸易壁垒,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从而将引发一系列新的挑战。
国家基于统筹内外经济平衡、协调发展,陆续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强化投资规模控制,宏观经济环境可能持续趋紧,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出口和低成本优势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全国各地城市群和经济带依靠抢抓区域发展战略机遇,迅速崛起做大,我市经济发展面临标兵越去越远、追兵越来越近严峻形势,加快追赶任务艰巨。
——从晋江内部因素看,存在着五方面压力。
一是资源压力。
土地资源方面,“十二五”期间,预计每年我市需新增建设用地2万亩,但全市已开发的建设用地占总土地面积比例已达42.6%,接近饱和界限,而且“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更加严厉的土地政策,建设用地供给缺口面临进一步增大压力。
水资源方面,我市属于绝对贫水区,80%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靠外引客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给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二是劳动力供给压力。
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国内适龄劳动力下降,再加上中西部发展、农业效益提升分流了一大批内地农村劳动力,未来五年用工形势不容乐观。
三是环境压力。
污染减排“硬约束”与总量增加矛盾突出,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比较艰巨。
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多地面临绿色增长压力。
四是结构调整压力。
交通条件改善、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空间不足,导致传统制造业加快向内地迁移步伐,研究推动产业替代迫在眉睫。
五是社会维稳压力。
伴随着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社会群体将加快分化,各类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将不断出现,对科学引领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之,“十二五”对于我市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时期,发端于农村、发展于农村的工业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演进,开始步入中后期阶段。
这一时期,既是晋江发展动力的重塑期、产业结构的调整期,也是城市化的突破期,要在新的起点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海西和泉州发展大局多做贡献,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工业化与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有机融合起来,集中力量加快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整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实现持续。
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晋江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的主线,把握海西建设和泉州环湾发展机遇,实施“产业提升、城建提速”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城乡统筹,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建大干快上、社会和谐进步,努力把晋江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民生质量高、发展环境好的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加快转变、跨越发展。
按照好字当头、又好又快、能快则快的要求,在确保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大规模城市建设为新的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总量大、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立足晋江实际,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完善城市功能来促进产业升级。
按照“全市一城”思路,处理好重点区域与其他区域建设的关系,统筹推进城市中心区、主要功能区、现代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在巩固提升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更加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着眼持续发展,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深化改革与维护稳定等关系,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
围绕强市富民目标,弘扬敢为人先精神,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拓展先行先试领域,用好用活海西发展政策,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在行政管理、招商选资、资源配置、区域创新、城市和开发区建设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以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城市更新、统筹城乡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实践,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坚持项目带动、保障发展。
健全项目运作和招商机制,实现队伍专业化、工作常年化、绩效标准化,着力引进大资本、大企业、大项目,形成民资国资、内资外资多元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
——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就业渠道,发展各项事业,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在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势头的基础上,努力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确保基本竞争力继续保持全国十强、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基本建成经济强市,全力打造幸福晋江。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在确保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基础上,到2015年,GDP(地区生产总值)1652亿元,年均增长12.7%,分别比福建、泉州初定预期目标高0.7个、0.2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230亿元,年均增长18.1%;其中,地方本级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17.2%。
固定资产投资866亿元,年均增长22%,五年累计3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24亿元,年均增长21.5%,五年累计1500亿元。
全社会商口出口交货总值110.6亿美元,年均增长10%,五年累计461.23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亿元,年均增长18.7%。
实际利用外资8.4亿美元,年均增长6%,五年累计37.5亿美元。
规上工业产值4105亿元,年均增长17.2%。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第三产业加快跨越,工业结构合理调整,传统产业高端化和高新产业规模化取得重大进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提升。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97:
61.03:
38.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R&D占GDP比重分别提高到12%、2.6%。
——城市面貌深刻变化。
“七大组团、两大体系”建设成效凸显,“拥湾面海、一核两翼,三大走廊、多区联动”构架基本形成。
城市规划区建成面积达90平方公里,中心市区人口达90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交通、供水、能源、通讯、环保、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更加完善。
——环境质量较大改善。
节能减排任务全面落实,低碳技术得到推广,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到2015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5%,城市污水处理率85%,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削减3.1%;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年均削减1.6%,氮氧化物减排量年均削减3.1%,氨氮减排量年均削减1.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土地、水资源等资源要素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山体、水系、海域、岸线、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得力、治理得当,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16.5%,中心城区绿地率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平方米,初步建成滨海园林城市。
——社会建设成效凸显。
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832元,年均增长11%。
农民人均纯收入16072元,年均增长8.8%。
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6%、37%。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6%以上,每千人卫技人员数增加到4.6人,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增加到3.65张,每千名老人养老服务床位数增加到30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到2.65㎡,体育人口比重增加到46%。
全市户籍人口109.2万人,年均出生率为12.9‰,年均自然增长率为7.9‰。
社会管理创新、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社会局面和谐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2%以上。
第三节战略定位
到“十二五”末,把晋江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民生质量高、发展环境好的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
——现代产业基地。
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个方面,先进制造业就是要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努力实现产业类别由数量规模低附加值型为主向品牌技术高附加值型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产业链重心由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转变,产业空间由分散布局为主向集约发展为主转变,发展动力由粗放型为主向资本技术驱动型为主转变,抢占产业制高点。
现代服务业就是要推动服务业由轻变重,紧盯金融保险、高端商务、现代物流、时尚购物、会展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等新型业态,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
——滨海园林城市。
滨海,就是要突出晋江个性,突出海洋文化,突出环湾面海,做足海的文章,构建海湾城市空间形态。
要对接泉州“980”环湾规划,以滨江商务区为载体,推动中心城区向东拓展。
突出南翼滨海宜居发展格局,侧重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功能,规划改造滨海景观,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构建现代宜居与滨海风貌相互交融的现代化发展格局。
园林,就是要改变晋江缺水、缺绿局面,打造环城水系、园林景观,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园林化、森林化,做足保水、蓄水、治水文章,让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绿在城中、城在绿中。
第四节战略布局
“十二五”期间,要立足晋江地理状况和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实际,按照“拥湾面海、一核两翼,三大走廊、多区联动”规划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
——拥湾面海。
就是要呼应、对接大泉州环湾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泉州980平方公里环湾规划,重点建设滨江组团、城北组团、桥南片区等核心区块,打造海西新兴海湾型城市。
——一核两翼。
“一核”即主城区,以青阳、梅岭、罗山为主体,涵盖6个街道和池店、陈埭、西滨、紫帽4镇,重点要推动其成为城市功能培育的核心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中心。
“西翼”即晋西区域,包括安海、内坑、磁灶、东石、永和等5镇,重点要借助高铁优势,借助道口经济效应,借力小城镇试点建设,推进其整体建设发展,使之成为连接融入厦漳泉城市群的枢纽,成为晋江产城一体发展的新增长极。
“南翼”即晋南区域,包括金井、龙湖、英林、深沪等4镇,要以金井组团为重点,促进晋南四镇一体发展,打造城市次中心级别的城镇联合体,形成滨海体育休闲区。
——三大走廊。
一是沿湾战略走廊,主要沿围头湾、泉州湾、深沪湾等海湾,发展滨海CBD、滨海产业带、临港工业区,最终形成滨海产业集聚区。
二是道口经济走廊。
沿高铁及世纪大道等交通干道发展轴,重点布局内坑组团、安海组团,主要发展物流中心和产业集聚区。
三是临空集聚走廊,主要是发挥晋江机场的优势,重点发展飞机修造业,适当发展货运业,最终形成临空经济区。
——多区联动。
按照“产业集群、功能集成、资源集约、要素集中”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多个现代产业集聚区的联动发展,打造涵盖经济开发区“一区九园”,以及出口加工区、内坑、西园现代物流区、中心市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多元化产业区域,形成晋江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章打造现代产业基地
围绕构建“64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支柱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制造与创造融合、传统与新兴并重、二产与三产并举”局面,带动提升低附加值产业生产效益、提升高附加值产业占比。
第一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实施“235”工业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晋江制造向晋江创造跨越提升,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
力争到2015年,制鞋、纺织服装等2个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纸制品等3个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
巩固提升支柱性传统产业。
积极引导纺织服装、制鞋、食品、晴雨伞、陶瓷建材、纸制品6个支柱性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二次创业”。
——纺织服装业。
开发应用新型纤维材料,扩大功能面料生产规模,改造纺织后整理技术,提高服装高档面料自给率。
鼓励开发低碳、生态面料,拓展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规模。
推广应用CAD(服装辅助设计)、自动裁剪、生产吊挂传输、立体整烫等先进系统,支持做强服装设计业,引导培育专业化模特队伍。
鼓励服装品牌对接全球行业资源,建设国外直销基地、研发中心,提升品牌含金量。
积极引导中小服装企业转型从事休闲服装、运动服装贴牌加工。
——制鞋业。
支持鞋业品牌企业向休闲服饰、体育用品延伸拓展,鼓励深度开发功能型、专业型、时尚型鞋类产品,挖掘产品层级和升值潜力空间。
重点发展高端鞋用模具、人造合成革、鞋用化工材料等项目,加强公用性鞋业检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发展鞋样设计、鞋材研发、形象策划等配套服务机构,填补鞋业产业链空白点。
支持建设鞋业品牌工业园,推动鞋业品牌订单外包和配套外派。
鼓励品牌企业拓展国外直销网点,抢占国外产品终端市场。
——食品业。
顺应国内外休闲食品消费潮流,突出低脂、低盐、低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