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8078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docx

工程地质学基础练习题考试资料

商业综合体节点构造做法图集

编制说明

根据集团及总公司新年度质量年要求,结合公司多年实践经验,在公司所承接工程构造做法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

特编制大业建筑公司节点构造做法图集。

执行原则

本构造做法作为公司各项目构造做法参照模板,各项目应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进行讨论补充完善修改后,报公司审批后运用。

具体应结合实际情况作局部调整。

*************建筑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一、楼内工程(4

1、消防门口的封堵节点(5

2、通风管道洞口封堵节点…………………………………………………………………………………………………6-7

3、水管洞口封堵节点(8

4、砌体洞口封堵节点(9

5、穿墙管道封堵节点(10

6、穿墙螺杆封堵节点(11

7、楼板洞口二次封堵节点(12

8、防火卷帘封堵节点(13

9、后期修改预埋管线凿墙、刨沟、封堵节点(14

10、电箱部位处理节点(15

11、变形缝处理节点………………………………………………………………………………………………………16-24

12、保温节点………………………………………………………………………………………………………………25-41

映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性图纸,是

分析矿区充水因素,研究矿区防治水工

1、铺装节点………………………………………………………………………………………………………………80-84

2、排水沟盖板施工节点(85

3、人行道铺砌节点(86

4、路缘石铺装节点(87

(2控制矿区地下水形成和运动

的各种断裂构造形迹及其透水与富水

特征;有关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及地

表水体和构造地质现象,岩溶发育规

第一部分:

楼内工程

9.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类

碎裂结构类散体状结构

10.结构面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规模;②几何形态;③光滑度;④张

开度及充填物;⑤连通性;⑥密集程度

11.简述环境因素和岩体结构力学效

应?

岩体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环境

因素的力学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2、对岩体变

形破坏机制的影响。

岩体环境因素力学效应主要是指岩体

中应力和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

响。

①随着地应力的增高,其破坏机理

由脆性向塑性转化,破坏强度由低逐渐

增高,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效应由显著逐

渐向消失转化。

②地下水的力学效应表

现在两个方面,即孔隙-裂隙水的压力作

用和软化作用。

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是指岩体结构

对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13.结构面成因类型:

①沉积结构面②火成结构面;③变质结

构面;④Ⅵ构造结构面;⑤表生结构

14.简要回答影响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边坡形态(坡

角、坡高及坡面形态,大气降水的汇

集和地下水的运动,从而影响边坡的稳

定性。

(2、岩土类型和性质

由于各类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

同,所以影响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及所能

维持岩体稳定最大坡角的程度也不同。

(3、岩体结构

岩体结构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重

要因素,岩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类

型、产状、性质、规模及其组合关系与

斜坡稳定关系十分密切(图。

(4、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主要表

现为:

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动水压力,

以及水的软化与泥化作用。

(5、其他因素

地应力、地震、爆破震动、气候条

件、岩石的风化程度、人类活动等。

15.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对不稳定边坡的防治以防为主、综合治

理、及时处理的原则

(2、边坡变形位移观测

(3、防治措施

①坡面防护及地表排水②阻排

地下水③削坡减荷④支

挡及加固措施

16滑坡要素:

滑坡壁、滑坡体、滑坡床、滑动面、滑

坡周界、封闭洼地、滑坡台阶、滑坡舌

等。

17简要回答围岩的变形破坏方式与岩

体结构的关系。

a.完整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洞室

开挖后可能产生岩爆现象。

b.层状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这类

岩体破坏形式主要有:

沿层面张裂、弯

曲内鼓、折断塌落等

c.块断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这类

结构围岩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沿结

构面的滑移掉块。

d.碎裂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这类

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常表现为塌方和

滑动

e.散体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①松

散状岩体:

其变形破坏形式以拱形冒落

为主②但当围岩结构不均匀或松软岩

体仅构成局部围岩时,则常表现为局部

塌方、塑性挤入及滑动等形式.

17.什么是岩爆?

岩爆的产生条件有哪

些?

岩爆系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围岩突然

以爆炸形式表现出来的破坏现象。

岩爆的产生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储能体(高强度、结构完整的脆性岩体

的存在,且其应力接近于岩体强度是岩

爆产生的内因;某附加荷载的触发则是

其产生的外因。

18.简述地下建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必考之一题目

(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使岩石破碎,降

低岩体强度。

(2岩体特性及结构:

岩性不同,岩石强

度和抗风化能力不同;岩体结构不同,

岩体的完整性不同。

(3地下水:

地下水对岩石的软化,膨胀,

浊蚀等作用,可加速风化,减少摩阻力。

(4原岩应力:

特别是构造应力的大小和

方向是控制地下工程围岩破坏的重要

因素。

19.简要回答保障洞室围岩稳定的措施.

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两个:

一是保

护围岩原有的稳定性,使之不降低;二

是赋予岩体一定的强度,使其稳定性有

所增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

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

a.合理施工

b.施工监控、信

息反馈和超前预报c.支撑、

衬砌与支护d.固结灌浆

四、简答题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

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

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

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

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

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

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1.简述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有:

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和颗粒排列方式。

当分选性较好时,颗粒愈大、孔隙也愈大。

当分选性较差时,由于粗大颗粒形成的孔隙被小颗粒所充填,孔隙大小取决于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经。

排列方式的影响:

立方体排列比四面体排列孔隙大。

2.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

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3.裂隙率一般分为哪几种?

各自的定义?

裂隙率分为面裂隙率、线裂隙和体积裂隙率。

面裂隙率:

单位面积岩石上裂隙所占比例。

线裂隙率:

与裂隙走向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裂隙所占的比例。

体积裂隙率:

单位体积岩石裂隙所占体积。

5.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

结合水束缚于固体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水分子排列精密、密度大,具抗剪强度;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下运动,不具抗剪强度;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存在于固、液、气三相界上。

7.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

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

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

3.有效孔隙度与孔隙度、给水度有何关系?

(1有效孔隙度小于孔隙度。

(2由于重力释水时孔隙中还保持结合水和孔角毛细水乃至悬挂毛细水,所以有效孔隙度大于给水度。

(3对于孔隙大的岩石三者近似相等。

4.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

岩石的孔隙性和水的物理性质。

岩石孔隙越大、连通性越好、孔隙度越高渗透系数越大;水的粘滞性越小、渗透系数越大。

5.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和流线。

(2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3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入其它部分。

3.为什么包气带中毛细负压随着含水量的变小而负值迅速变小?

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毛细水退缩到孔隙更加细小处,弯液面的曲率增大,造成毛细负压的负值更大。

4.为什么包气带中渗透系数随着含水

量的降低而迅速变小?

(1含水量降低,实际过水断面随

之减小

(2含水量降低,水流实际流动途

径的弯曲程度增加;

(3含水量降低,水流在更窄小的

孔角通道及孔隙中流动,阻力增加。

5.毛细饱水带与饱水带有哪些区别?

毛细饱水带是在表面张力的支持

下饱水的,不存在重力水,打井时打到

毛细饱水带时,没有水流入井内;饱水

带的水主要是重力水,井打到饱水带

时,在重力作用下,水能流入井内。

6.包气带水与饱水带水运动的区别是

什么?

(1饱水带只存在重力势,包气带

同时存在重力势与毛细势

(2饱水带任一点的压力水头是个

定值,包气带的压力水头则是含水量的

函数;

(3饱水带的渗透系数是个定值,

包气带的渗透系数随着含水量的降低

而变小

6.地下水中氯离子的特点有哪些?

氯离子不为植物及细菌所摄取,不

被土粒表面吸附,氯盐溶解度大,不易

沉淀吸出,是地下水中最稳定的离子。

它的含量随矿化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氯离子含量常可以用来说明地下水的

矿化程度。

7.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和重碳酸根离

子的来源有哪些?

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来自:

(1含

石膏或其它硫酸盐的沉积岩的溶解

(2硫

化物的氧化;

(3人

为污染。

重碳酸根离子来自:

(1含碳酸盐

的沉积岩的溶解;

(2岩浆岩与

变质岩的风化溶解。

8.地下水中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来源有

哪些?

(1沉积岩中岩盐及其它钠钾盐的

溶解;

(2海水;

(3岩浆岩和变质岩含钠钾矿物的

风化溶解。

9.地下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来源有

哪些?

(1含钙镁的碳酸盐类沉积物的溶

解;

(2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含钙镁矿物

的风化溶解。

10.地下水中的总溶解固体与各离子含

量有什么关系?

低矿化水中常以重碳酸根离子及

钙离子、镁离子为主;高矿化水中则以

氯离子及钠离子为主;中等矿化的地下

水中,阴离子常以硫酸根离子为主,主

要阳离子则可以是钠离子,也可以是钙

离子。

11.简述利用库尔洛夫式反映水的化学

特点的方法?

将阴阳离子分别标示在横线上下,

按毫克当量百分数自大而小顺序排列,

小于百分之十不予表示。

横线前依次表

示气体成分、特殊成分和矿化度,三者

单位均为g/L,横线以后字母t为代号

表示以摄氏度的水温。

12.影响溶滤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

(2岩土的空隙特征;

(3水的溶解能力;

(4水的流动状况。

13.为什么高矿化水中以易溶的氯离子

和钠离子占优势?

随着地下水矿化度上升,溶解度较

小的盐类在水中相继达到饱和而沉淀

吸出,易溶盐类的离子(如氯化钠逐渐

成为水中主要成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

有哪些共同点?

(1两者都摆脱了长期统治水文地

质界的含水层思维,不再以含水层作为

基本的功能单元;

(2力求用系统的观点去考查、分

析与处理地下水问题。

2.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

有哪些不同点?

(1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圈定,通常

以隔水或相对隔水的岩层作为系统边

界流动系统以流面为边界。

(2流动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

大;含水系统受人为影响小。

(3控制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是

地质结构;控制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

的,是自然地理因素。

1.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主要有哪几

类?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分为两类:

一类是环境对含水层(含水系统的信

息输入,如降水、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

给,人工开采或补给地下水,地应力对

地下水的影响等;另一类则是变换输入

信息的因素,主要涉及赋存地下水的地

质地形条件。

2.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哪些?

如何影响?

降水的数量及其时间分布,影响潜

水的补给,从而使潜水含水层水量增

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

气温、湿度、

风速等与其它条件结合,影响着潜水的

蒸发排泄,使潜水水量变少,水位降低,

水质变咸。

3.影响潜水动态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

包气带厚度与岩性、

给水度。

包气带岩性细,厚度大时,相对于

降水,地下水位抬升的时间滞后与延迟

愈长;反之,地下水位抬升的时间滞后

与延迟小。

给水度愈小,水位变幅愈大,

反之,给水度愈大,水位变幅愈小。

4.影响承压水动态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

含水层的渗透性和厚

度、给水度、补给区范围、隔水顶底板

的垂向渗透性。

离补给区近时,水位变化明显;远

离补给区,水位变化微弱,以至于消失。

补给范围越大,含水层的渗透性越好,

厚度越大,给水度越大,则波及的范围

愈大;反之,波及范围小。

隔水顶底板

的垂向渗透性越好,地下水位变幅越

大;反之,越小。

1.孔隙水的特点?

(1水量在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连

续性好

(2孔隙水一般呈层状分布;

(3同一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具有密

切的水力联系和统一的地下水面;

(4孔隙水的流动大多数呈层流,

符合达西定律。

1.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连续

性差

(2裂隙水的分布形式可呈层状,

也有的呈脉状;

(3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差,往往无

统一的地下水面;

(4裂隙流动具明显的各向异性。

2.风化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

(2风化裂隙含水层水量不大;

(3就地补给就地排泄;

(4风化裂隙水水质好。

3.构造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构造裂隙水往往分布不均匀,

具各向异性

(2构造裂隙水可层状也可脉状;

(3构造裂隙水可以是潜水,也可

以是承压水;

(4局部流向与整体流向不一致。

4.为什么说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

在什么条件下可形成承压水?

风化营力决定着风化裂隙层呈壳

状包裹于地面,一般厚度数米到数十

米,未风化的母岩往往构成相对隔水底

板,故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被后期

沉积物覆盖的古风化壳可赋存承压水。

5.等效多孔介质方法研究裂隙水应具

有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1等效时含水系统的补、径、排

条件不能改变

(2等效是两种介质在特定功能上

的等效。

3.为什么两种不同含量二氧化碳的饱

和碳酸钙溶液混合后或其它离子加入

可增加水的侵蚀性?

两种不同含量二氧化碳的饱和碳

酸钙溶液混合或易溶盐离子的介入可

以降低钙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活度,从

而使本来饱和的碳酸钙水溶液重新具

有侵蚀性。

4.地下水获得二氧化碳有哪几种形

式?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分子扩散

的形式通过潜水面进入地下水中;

(2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使之

氧化以及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

氧化碳。

5.为什么说地下水径流条件是控制岩

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可溶岩、水、二氧化碳体系的能量

输入通过地下水不断的入渗补给来实

现。

这一体系的物质输出即溶解碳酸钙

的排出也必须依靠水的径流和排泄来

完成。

因此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是保证岩

溶发育的充要条件。

7.裸露区碳酸盐岩层中,地下水的流

动系统可以划分为几个系统?

各个系

统的岩溶发育状况如何?

分为:

非饱和流动系统、局部流动

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

非饱和流动系统,以垂直岩溶发育

为主;

局部流动系统,以水平岩溶发育为

主,水交替强烈,岩溶最发育;

区域流动系统,径流弱,岩溶发育

弱。

1.与地表水污染相比,地下水污染有

哪些特点?

(1污染物质进入地下含水层及在

其中运移的速度都很缓慢;

(2已经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质,

将在含水层中长期滞留;

(3随着地下水流动,污染范围还

将不断扩展;

(4已经污染的含水层自然净化,

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2.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雨水淋滤堆放在地面的垃圾与

废渣中的有毒物质进入含水层;

(2污水排入河湖坑塘,再渗入补

给含水层;

(3利用污水灌溉浓田;

(4止水不良的井孔;

(5废气溶解于大气降水,形成酸

雨,也可补给污染地下水。

五、论述题

2.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

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

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

平衡。

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

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

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

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岩石空隙可分为松散岩石中的孔

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

中的溶穴。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

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

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

成岩裂隙、

构造裂隙、风化裂隙。

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毛细现象是发生在固、液、气三

相界面上的。

7.通常以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

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

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8.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

隙的大小与多少。

9.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

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

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

水性起作用。

1.岩石空隙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

点?

岩石空隙分为:

孔隙、裂隙和溶穴。

孔隙分布于颗粒之间,连通好,分布均

匀,在不同方向上孔隙通道的大小和多

少都很接近;裂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连通性较孔隙为差,分布不均匀;溶穴

孔隙大小悬殊而且分布极不均匀。

2.为什么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

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

不同?

岩石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与

空隙的大小和多少有关。

而空隙的大小

和多少决定着地壳岩石中各种形式水

所占的比例。

空隙越大,结合水所占的

比例越小,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

强,持水能力越弱;反之,空隙度越小,

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容纳、释出

及透水能力越弱,持水能力越强。

所以

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

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

3.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下降速率,

对松散岩石的给水度产生什么影响?

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

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重力水的

一部分将转化为支持毛细水而保持于

地下水面以上,给水度偏小;在细小颗

粒层状相间分布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

下降时,易形成悬挂毛细水不能释放出

来,另外,重力释水并非瞬时完成,而

往往迟后于水位下降,给水度一般偏

小。

2.氯化物最易溶解于水中,而为什么

多数地下水中检出的是难溶的碳酸盐

和硅酸盐成分?

开始阶段,氯化物最易于由岩层转

入水中,而成为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

分。

随着溶滤作用延续,岩层含有的氯

化物由于不断转入水中并被水流带走

而贫化,相对易溶的硫酸盐成为迁入水

中的主要组分。

溶滤作用长期持续,岩层

中保留下来的几乎只是难溶的碳酸盐

及硅酸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当然也就

以碳酸盐及硅酸盐为主了。

3.溶滤水的化学成分受哪些因素影

响?

如何影响?

溶滤水的化学成分受岩性、气候、

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见书

4.海相淤泥沉积与海水有什么不同?

(1矿化度高;

(2硫酸根离子减少乃至消失;

(3钙的相对含量增大,钠相对含

量减少;

(4富集溴、碘;

(5出现硫化氢、钾烷、铵、氨;

(6pH值增高。

1.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

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

年降水总量、降水特

征、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

等。

降水总量大,降水强度适中,包气

带岩性粗和厚度小,地形平缓,植被较

茂盛时,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量大;反之,

降水总量小,降水强度太小或太大,包

气带岩性细或厚度大,地形较陡,植被

较稀疏时,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量少。

2.影响河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

透水河床的长度与浸

水周界的乘积、河床透水性、河水位与

地下水位的高差、河床过水时间。

透水河床的长度与浸水周界的乘

积越大,河床透水性愈强,河水位与地

下水位的高差愈大,河床过水时间愈

长,补给量愈大;反之,愈小。

3.平原区确定入渗系数的常用方法有

哪几种?

各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地中渗透仪法,适用范围较广;

天然潜水位变幅法,适用于研究区

地下水水平径流及垂向越流与蒸发都

很微弱,不受开采影响的地段里。

4.画图说明泉的分类?

1-透水层;2-隔水层;3-坚硬基岩;

4-岩脉;5-风化裂隙;6-断层;

7-潜水位;8-测压水位;9-地下水流向;

10-下降泉;11-上升泉

5.影响地下水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

气候、潜水埋深、包

气带岩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规模。

气候愈干燥,潜水埋深愈浅,粉质

亚砂土、粉砂等组成的包气带,地下水

流动系统的排泄区,蒸发作用强烈;反

之,蒸发作用弱。

6.有一潜水含水层,潜水位为100m,

其下部有一承压含水层,测压水头为

80m,二含水层之间有一层10m厚的弱

透水层,其垂向渗透系数为0.001m/d,

试计算单位时间水平面积上的越流量。

7.一潜水含水层,潜水位为80m,其

下部有一承压含水层,测压水头为

70m,二含水层之间有一层5m厚的弱

透水层,测得单位水平面积上的越流量

为0.01m3/d,试计算弱透水层的垂向

渗透系数。

2.潜水动态分几种类型?

各类型有何

特征?

潜水动态分:

蒸发型、径流型、弱

径流型。

特点如下:

蒸发型:

年水位变幅小,各处变幅

接近,水质季节变化明显,长期中地下

水向盐化方向发展,并使土壤盐渍化。

径流型:

年水位变幅大而不均,水

质季节变化不明显,长期中则不断趋于

淡化。

弱径流型:

年水位变幅小,各处变

幅接近,水质季节变化不明显,长期中

向淡化方向发展。

1.岩溶发育的快速演化阶段,介质场

与流速场发生哪些变化?

(1地下水流对介质的改造由化学

溶蚀变为机械侵蚀与化学溶蚀共存机

械侵蚀变得愈益重要。

(2地下出现各种规模的洞穴。

(3地表形成溶斗及落水洞,并以

它们为中心形成各种规模的洼地,汇集

降水。

(4随着介质导水能力迅速提高,

地下水位总体下降,新的地下水面以上

洞穴干枯。

(5通道争夺水流的竟争变得更加

剧烈。

(6不同地下河系发出袭夺,地下

河系不断归并,流域不断扩大。

2.岩溶水的特征?

(1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2岩溶水具各向异性;

(3岩溶水的运动,通常是层流和

紊流共存;

(4局部流向和整体流向常常不一

致;

(5岩溶水的补给,通常以垂直岩

溶通道为主,排泄常以泉的形式排泄;

(6岩溶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大。

1.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