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997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docx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汇总

第二节船舶初稳性

1.在舱容曲线上可以()。

A.由货物容积查取货面距基线高度

B.由货面距基线高度查容积中心高度

C.由货物容积直接查取容积中心高度

D.以上均可

2•某轮空船排水量为2000t,空船重心高度为5.5m;船舶载荷重量为8000t,其重心高度为3.50m;查得船舶初稳心距基线高度KM为4.70m。

该轮的初稳性高度GMJ^()

A.0.8

B.1.2

C.1.5

D.1.82

3•当货舱装满时,通常按货物实际重心求得的GM匕按舱容中心求得的GM()。

A.大

B.小

C•相等

D.以上均有可能

4.当货舱装满时,通常按货物实际重心距基线高度匕舱容中心距基线高度()。

A.大

B.小

C•相等

D.以上均有可能

5.某轮某两个航次No.1货舱分别装满货物A、B,积载因数分别为S.Fa、S.Fb,该舱的重心高度分别为Za、乙8,则()。

A.ZaVZb

B.Za>Zb

C.ZA=ZB

D.关系无法确定

6.某轮某底舱货舱容积为2710用,双层底高1.48m,舱高7.32m,计划配装两种货物:

下层焦宝石1000t(S.F=0.74m3/t),上层花生果500t(S.F=3.28m3/t),则两种货物的重心高度分别为()m。

A.2.48;4.15

B.2.48;5.70

C.2.00;4.53

D.1.85;4.217.某轮某底舱货舱容积为2710卅,双层底高1.48m,舱高7.32m,计划配装两种

货物:

下层焦宝石1000t(S.F=0.74m3/t),上层花生果500t(S.F=3.28m3/t),则该舱的重心高度为()m。

A.2.78

B.3.12

C.3.55

D.5.96

8.在船舶的重心处装载部分货物,则()将可能改变。

A.KB

B.KG

C.KM

D.A和C

9•某货舱下层、上层分别装有重心距基线高为2.04m和4.18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重量分别是2630t和367t,双层底高1.1m,则该舱重心高度为()。

A.2.06m

B.2.14m

C.2.30m

D.2.49m

10.在估算各类货物的重心高度时,对于首尾部位的货舱,货物的重心可取为货堆高度的()。

A.40%

B.50%

C.54%-58%

D.75%-80%

11.对于近长方形货舱,舱容曲线为(),容积中心高度曲线为()。

A.直线;直线

B.直线;曲线

C.曲线;直线

D.曲线;曲线

12.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KGS船舶排水量的减小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定

13.舱容曲线的垂向坐标为(),横坐标为()。

A.货面距基线高度;舱容和容积中心高度

B.舱容和容积中心高度;货面距基线高度

C.舱容;货面距基线高度和容积中心高度

D.以上均不对

14.利用舱容曲线求取()较为方便。

A.装载单一货物时的重心高度

B.装载多种货物时的重心高度

C.液体舱柜中液体的重心高度

D.A和C

15.为方便使用,船舶资料中常以()代替舱容曲线

A.静水力参数表

B.静水力曲线图

C.舱容表

D.倾斜试验报告

16.由液体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高度

A.静水力参数表

B.液舱舱容曲线

C•液舱舱容表

D.B或C

17.由装货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高度

A.静水力参数表

B.货舱舱容曲线

C•货舱舱容表

D.B或C

18.根据()可以在货舱舱容曲线中查取装货后的重心高度。

A.货物重量

B.货物体积

C.货物积载因数

D.以上均可

19.根据()可以在压载舱舱容曲线中查取相应的的重心高度。

A.压载水重量

B.压载水体积

C•压载水密度

D.以上均可

20.船舶作小角度横倾时,浮心的运动轨迹是()

A.弧线

B.直线

C.不规则

D.波浪线

21.某货舱上、下装载有货高分别为4.4m和2.6m的两种货物,它们的重量分别是

1500t,1000t,已知双层底高1.3m,则该舱重心高度为()m。

A.6.10m

B.5.14m

C.4.70

D.5.49m

22•船舶稳心半径BMf()成反比。

A.排水量

B.水线面面积

C.水线面面积惯性矩

D.舷外水密度

23.研究初稳性时,船舶浮心移动轨迹的曲率中心称为()。

A.稳心

B.重心

C.浮心

D.漂心

24.如果两艘船的排水量相同,GM也相同,则这两艘船在稳性方面的安全程度()。

A.相同

B.不相同

C.AB均可能

D.取决于货物的装载方案

25.船舶稳心半径BM是指()。

A.漂心与稳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B.稳心与浮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C.浮心与漂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D.重心与稳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26.船舶的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可由()公式确定。

A.KM=KB-BM

B.KM=KB+BM

C.KM=GM-KG

D.KM=GM+KB

27.某箱体船船长150m船宽20m排水量20000t,所在水域水密度为1.008g/cm3,则该轮的稳心半径BMfe()m

A.

2.84

B.

3.25

C.

4.06

D.

5.04

28•某轮排水量20523t,船舶水线面面积对横倾轴的惯性矩为82684用,所在水

域水密度为1.008g/cm3,则该轮的稳心半径BM^()m

A.2.84

B.3.25

C.3.65

D.4.06

)成正比。

29•船舶稳心半径BMf(

A.排水量

B.水线面面积中心

C.水线面面积惯性矩

D.重心距基线高度

30.在研究初稳性时,若排水量一定,则初稳性高度GM勺变化取决于()

A.船舶浮心高度和船舶重心高度

B•船舶横稳心距基线高度

C.船舶所载货物在垂向上的具体分布

D.船舶纵稳心距基线高度

31.在估算各类货物的重心高度时,对于中部货舱,货物的重心可取为货堆高度的()。

A.40%

B.50%

C.54%-58%

D.75%-80%

32.船舶在排水量较小时,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

A.固定不变

B.随排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C.随排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D.与排水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33.某轮排水量为15000t,垂向总力矩刀RZ=910006.0KN・m船舶稳心距基线

高度KM=7.68m,则其初稳性高度为(

A.1.00

B.1.25

C.1.50

D.1.76

34.对一般船舶而言,排水量较大时初稳心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逐渐()

A.减小

B•增大

C•无关

D.不确定

35.船舶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R大值通常发生在()

A.排水量较小时

B.排水量较大时

C.夏季排水量时

D.最大排水量的一半时

36.在研究初稳性时,船舶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随船舶吃水的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定

37.其他条件相同,而船宽B较大的船舶,其()

A.横稳心半径BM目同

B.横稳心半径BM较大

C•初稳心距基线高度KM较小

D.B、C匀对

38.其他条件相同,船舶的横稳心半径BM与舷外水密度成()

A.正比

B.反比

C.等比

D.以上均有可能

39.对于某箱形驳船而言,其横稳心距基线高与船舶的()无关。

A.船长

B.船宽

C•舷外水密度

D.船舶吃水

40.某船排水量为21766t,水线面面积关于纵轴的惯性矩为78520用,所在海域的水密度为1.003g/cm3,则该轮的横稳性半径为()m。

A.4.25

B.4.32

C.4.42

D.4.58

41.对一般船舶而言,稳心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逐渐()

A.减小

B.增大

C•无关

D.不确定

42•船舶装载后,若KM减小,贝U意味着()

A.GM减小

B.GM增大

C.GM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43.开航前加装油水时尽量将舱柜加满,()

A.有利于增加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

B.有利于减小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

C.与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没有关系

D.对稳性的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4.由油(水)体积可以在()上查取相应的重心高度

A.静水力参数表

B.液舱舱容曲线

C•货舱舱容表

D.B或C

45.液面形状为梯形的液舱,其自由液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为()。

A.

丄〃

B.

36lb3

C.

418lb1b2bl2b2

12

D.

46.两自由液面面积相同的矩形液舱,其自由液面惯性矩ix()。

A.长度较大者ix大

B.宽度较大者ix大

C•相同

D.B和C均有可能

47•某一梯形压载舱(舱内为标准海水)存在自由液面,舱长12.3m,舱前宽10.6m,舱后宽8.5m,若当时船舶排水量△=6638t,则该液舱自由液面对船舶G啲修正值为()m

A.0.12

B.0.14

C.0.16

D.0.1848•某一梯形压载舱(舱内为标准淡水)存在自由液面,舱长12.3m,舱前宽10.4m,舱后宽8.5m,若当时船舶排水量△=6638t,则该液舱自由液面对船舶G啲修正值为()m。

A.0.118

B.0.136

C.0.152

D.0.171

49.某矩形压载舱(p=1.021g/cm)存在自由液面,其液面长、宽分别为11.5m和9.6m,若排水量为6824t,则自由液面修正量SGM=()m

A.0.13

B.0.18

C.0.21

D.0.27

50.某船排水量△=4653t,有一矩形液面液舱未满,该舱长14m宽7.8m,液体密度为0.97g/cm3,则该液舱液面对稳性减小()m。

A.0.05

B.0.07

C.0.09

D.0.12

51•某轮装货后排水量为8000t,初稳性高度为0.85m,开航前加油(p=0.88g/cm3)200t,其重心在船舶重心之下3.70t,该油柜为梯形,油柜长l=10m前后两个宽度分别为:

b1=8.0m,b2=6.0m,存在自由液面的影响。

加油后自由液面对GM勺影响值为()m。

A.0.03

B.0.04

C.0.13

D.0.21

52.面积相同的的长方形(宽度大于长度)液面比正方形液面的自由液面惯性矩()。

A.大

B.小

C•相同

D.AB均有可能

53•某轮装货后排水量为8000t,初稳性高度为0.85m,开航前加油(p=0.8g/cm3)200t,其重心在船舶重心之下3.70m,该油柜为梯形,油柜长l=10m前后两个宽度分别为:

b1=8.0m,b=6.0m,存在自由液面的影响。

加油后船舶的GM6变为()m。

A.0.95

B.0.89

C.0.81

D.0.75

54.面积相同的的长方形(长度大于宽度)液面比正方形液面的自由液面惯性矩()。

A.大

B.小

C•相同

D.AB均有可能

55.某舱内存在自由液面,其对稳性的减小值()。

A.随舱内液面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B.随舱内液面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C.与舱内液面面积无关

D.与舱内液面面积关系不能确定

56.液体舱内设置一道纵舱壁可以降低自由液面对G膨响值的()。

A.1/4

B.3/4

C.1/9

D.8/9

57.为了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液舱内()的办法来减少其面积惯性矩值。

A.增加液体

B.减少液体

C.设置若干水密纵舱壁

D.设置若干水密横舱壁

58.设置两道纵向水密隔壁的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矩为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

A.1/3

B.3/4

C.1/9

D.8/9

59.设置一道纵向水密隔壁的液体舱,其自由液面面积惯性矩为不设置纵向水密隔壁液体舱的()。

A.1/4

B.1/9

C.1/16

D.3/4

60.矩形液舱内加一道水密横舱壁,其自由液面修正值是原来修正值的()。

A.1

B.1/4

C.1/9

D.1/16

61.矩形液舱内加两道水密纵舱壁,自由液面的修正值比原来降低()。

A.1/4

B.3/4

C.1/9

D.8/9

62.为了减少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以下做法()是恰当的。

A.应集中某一舱并左右均衡使用油水

B.将大舱柜的油水驳到小舱柜后再使用

C•使用油水时,应先用一侧舱柜,再用另一侧舱柜

D.以上方法均可

63•某轮装货后排水量为8000t,初稳性高度为0.85m,开航前加油(p=0.88g/cm3)200t,其重心在船舶重心之下3.70m,该油柜为梯形,油柜长l=10m前后两个宽度分别为:

bi=8.0m,b2=6.0m,存在自由液面的影响。

加油后少量载荷变动对GM

的影响值为()m。

A.-0.07

B.+0.07

C.-0.09

D.+0.09

64.船用资料中自由液面对稳性减少的数值大小与()无关。

A.液体的体积

B.液体的密度

C.船舶的排水量

D.自由液面的表面形状

65.某轮排水量为15000t,全船垂向重量力矩刀PiZi=92763X9.81kN•m船舶

稳心距基线高度KM=7.28m,则其初稳性高度为()m

A.0.60

B.0.80

C.1.10

D.1.36

66.某轮空船排水量为5000t,装货10000t,燃油1500t,淡水300t,备品和船舶常数190t,装载后全船垂向总力矩136600.0t•m,KM=8.80m,装货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值GMfe()m

A.1.20

B.1.00

C.0.85

D.0.76

67.船上存在自由液面将使船舶()。

A.稳性降低

B•初稳性高度提高

C.重心高度减小

D.复原力臂增大

68.液舱内因存在自由液面而使船舶()的影响称为自由液面影响。

A.横摇加剧

B.稳性力臂增大

C•稳性降低

D.重心高度降低

69.船舶存在自由液面会使()。

A.稳性力矩减小

B.稳性力矩增大

C.稳性高度增大

D.最小倾覆力矩增大

70.自由液面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相当于船舶的()提高。

A.重心

B.稳性

C•稳性力臂

D.初稳性高度

71.船舶在实际营运中,受自由液面影响的稳性主要是()。

A.纵稳性

B.横稳性

C.动稳性

D.静稳性

72•在排水量一定的前提下,液舱内的自由液面越大,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将()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定

73.液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的液舱,其自由液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为()。

丄lb3

A.9

B.

1

12

lb

—lb

c.36

—lb

D.

48

74.自由液面对G啲影响值计算公式为:

sGMpix/△,式中的ix表示()。

A.某自由液面的面积对船舶的惯性矩

B•某水线面的面积对其横倾轴的惯性矩

C.某自由液面的面积对其横倾轴的惯性矩

D.某自由液面的面积对船舶水线面的惯性矩

75.某船一矩形液面的液舱存有自由液面,该舱长13.87m,宽12m舱内液体的

密度为0.96g/cm3,有一道等间距的纵向隔壁,船舶排水量为7096t,则该液舱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减小值为()m

A.0.05

B.0.07

C.0.11

D.0.15

76.计算船舶的稳性时必须进行()修正,其值恒使GM()。

A.自由液面;增加

B.自由液面;减小

C.漂心;增加

D.漂心;减小

77.某船排水量为10000t,某压载舱加注标准海水后存在自由液面,惯性矩为500卅,则对G啲修正值为()m

A.0.05

B.0.08

C.0.10

D.0.15

78.自由液面对G啲影响值与()无关。

A.液体密度

B•液体深度

C.自由液面尺度

D.自由液面形状

79.自由液面对G啲影响值与()成正比。

A.自由液面对其中心轴的面积惯性矩

B.液舱内液体密度

C•船舶排水量

D.A和B

80.

)成反比。

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值与(

A.自由液面尺度

B.液舱内液体密度

C•船舶排水量

D.液舱内液体体积

81.某轮在航行中,有压载舱、燃油舱及淡水舱各一个,均存在自由液面,则整个航次()。

A.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不变

B.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无法判断

C.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随排水量的变化而改变

D.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随液体密度的变化而改变

82.在计算船内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的数值时,通常不考虑()的影响

A.液舱的位置

B.液体的体积

C.自由液面的表面形状

D.AB匀是

83.两液舱的自由液面惯性矩相同,则它们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A.不同

B.相同

C.与惯性矩无关

D.A,B均可能

84.某船有两个液舱,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甲舱位于左舷,乙舱位于右舷。

当两

舱装着同样的液体,从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考虑,()。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乙相同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1

D

21

C

41

A

61

D

81

C

2

A

22

A

42

D

62

A

82

D

3

A

23

A

43

B

63

B

83

D

4

B

24

C

44

B

64

A

84

C

5

C

25

B

45

C

65

C

85

6

B

26

B

46

D

66

D

86

7

C

27

D

47

B

67

A

87

8

D

28

D

48

B

68

C

88

9

C

29

C

49

A

69

A

89

10

C

30

C

50

D

70

A

90

11

A

31

B

51

A

71

B

91

12

D

32

C

52

A

72

A

92

13

A

33

C

53

B

73

D

93

14

D

34

A

54

B

74

C

94

15

C

35

A

55

A

75

B

95

16

D

36

D

56

B

76

B

96

17

D

37

B

57

C

77

A

97

18

B

38

A

58

C

78

B

98

19

B

39

A

59

A

79

D

99

20

A

40

B

60

A

80

C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