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979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docx

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

《越地长歌》讲解稿

A组《文明的曙光》讲解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大学的志愿者……,很开心能为您讲解。

大家首先看到的一楼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

我们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是于2009年12月20日对外开放的,22号正式对观众开放,整个馆区展厅分为四层,地下一层为临时展厅;我们现在在一楼,一楼为固定陈列:

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二楼是浙江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置的。

三楼是一个临时展厅和三个固定的陈列展厅,主要是民间文化和工艺品,等一下大家会去参观有讲解员为大家详细介绍。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文明的曙光去了解古人的生活,了解史前时期的浙江。

【浙江境内的人类活动,至迟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从距今1万年左右时候起,钱塘江两岸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依稀勾勒出南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演进的大致脉络,并在世界稻作起源的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在北岸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形成了相继承关系清晰的发展序列,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良渚文化,因其发达的生产力、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完整的礼仪制度,被视为是中国五千文明的典型案例。

浙江省内最早的人类化石在西部丘陵山地建德及毗邻的桐庐发现,因此被称为建德人。

“建德人”生活在约5万年前。

然而,他们并不是浙江大地上最早的人类。

2010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西苕溪畔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这些砍砸器,把浙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至100万年以前。

这些砍砸器主要是用来狩猎用的器具。

1、上山文化:

(张乐乐)(距今11000-9000)钱塘江南岸最早的

浦江上山遗址不仅是浙江而且也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大口盆、平地盘、双耳罐为代表的陶器群,以及石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是其富有特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栽培水稻遗存表明,这里所处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作业起源之一,在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了类型相同的文化内涵,且两处遗址都位于浙西南山区和浙东过度的去领、河谷地带,属同一种地域文化、考古学界将之命名为上山文化。

介绍文物:

1、大口盆

目前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猜想一:

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

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

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猜想二:

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

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

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

猜想三:

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

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2、稻谷(图片为遗存的稻谷)玻璃圆盘中上山文化也是浙江境内目前出土最早的栽培稻

【浦江上山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这种新颖的地域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

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等。

六年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浦江上山遗址。

经发掘证实,一万年前当地人就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

它将著名的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是负责上山遗址发掘的领队。

他在此前的一个学术报告中介绍说,对一组2001年发掘标本的碳14测定的结果是,上山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400年至8400年。

由于在相关研讨会上也有专家对这一数据态度审慎,曹锦炎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说明上山文化的具体年代。

他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1万年左右的数据有专家存疑,但8000年以上是为专家们普遍接受的。

他希望通过今后的发掘和进一步科学研究,使上山文化的年代进一步确定,同时也能够在其他如相关墓葬、制陶遗址、稻作遗迹等方面有新的发现。

2、跨湖桥遗址:

(郑帆)

现在我们要领略的是跨湖桥遗址的文化。

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大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

我们知道,很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土地肥沃的地方,跨湖桥遗址也是这样。

位于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附近。

跨湖桥遗址是怎么得名的呢?

原来,是由于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而由于长期的湖底淤泥沉积,遗址的表土厚达3-4米,从而使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地理的原因,跨湖桥遗址带着非常鲜明的水文化的气息。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出土于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

这是已出土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它把浙江文明史推进到8000年以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文明发祥地之一。

同时它又反映出长江流域古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不同,浙江先民倚水而居,重视渔业,与中原地区的“黄土”文明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陈列在浙江博物馆里的的这个独木舟只是复制品,原件就存放在位于跨湖桥遗址附近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跨湖桥遗址发现后新建的博物馆,建筑很有特色,造成船形,给人浓烈的水文化的气息。

这艘独木舟就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家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到那儿去看看。

跨湖桥遗址的重要性当然还不止这些。

它发掘较晚,最早也是在1990年,此后还经过2001、2002年两次发掘,震动了考古界,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它和长江中游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又地处浙江中北部,和本地文化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它的发现,第一次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了,对日后整体上研究长江流域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好,看过神奇的独木舟,接下来这边大家看到的是犀牛角、鹿角,右边这个哨子一样的东西就是中国最早的乐器,骨哨,就是骨头做的哨子。

两者之间看似没什么关系,其实关系是很密切的。

人类最初的乐器,造型比较简陋,以实用为主。

骨哨制作出来主要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是为了打猎。

猎人使用骨哨模拟动物的叫声,特别是鹿的鸣叫,从而诱引异性的鹿,伺机猎杀。

左边陈列的动物的角正是打猎的战利品。

再过来是一些陶器,这些我们叫做“陶釜”。

一般认为陶釜是用来盛放食物的。

不过考古学家也有一些更有趣的发现。

相信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这是中华民族药文化的渊源。

在跨湖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小陶釜里盛有煎煮过的草药,是一捆植物的茎,纹理结节清晰,出土时头尾整齐地卷缩在釜底。

从这个现象观察,这很可能是因为陶釜烧裂而丢弃的煎药。

标本送浙江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检测,定为茎枝类。

这一发现说明史前人们早已认识到自然物材的药用价值。

传说中商初重臣尹伊发明“复方”草药,而这次出土的显然是“单方”,这一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好,我关于跨湖桥遗址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欢迎大家继续参观下一个古文明遗址展览——河姆渡遗址,由另一位志愿者为大家讲解。

谢谢!

3、河姆渡文化(陶阳)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看的是距今6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浙江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它与良渚文化并称为史前双璧。

它呢是发现于余姚的河姆渡村。

这个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大家是否注意到,这种建筑与地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大概是60-80公分,这段距离就起到了一个防潮防湿的作用。

这种干栏式建筑采用的是榫卯结构,就是玻璃柜里展出的,木柱突出的部分成为榫,凹进去的地方称为卯,在榫卯结构的基础上,加上藤条捆绑,使得整个建筑相对于先前的茅草屋,更加地牢固。

直到现在,中国云南、贵州的边远地区依然能够看到使用这种干栏式建筑结构。

好,下面我们来看这些骨耜,它是利用偶蹄类哺乳动物,也就是四条腿的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在这些骨头上面有一些小孔,一开始考古学家并不知道这些孔是干什么用的,直到出土了这件中间绑了一根木柱,再用藤条捆绑的骨耜,从而认定,之前的四件骨耜是古人类用来当铲子的,加上木质长柄,就可以用它来挖土,再将种子埋进土里,是当时主要的农具。

有了骨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出土的稻谷。

这些黑色的稻谷刚出土时是金黄色的,由于遇到了空气它氧化变黑,那么这个碗里是栽培稻、野生稻的混合,证明浙江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状态的农业萌芽。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我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象牙蝶形器。

它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器物,全名为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器物的中间是一个太阳,两边各有一只小鸟朝着太阳飞翔,因此这种纹饰被称为双鸟朝阳。

那么它是象牙质的,说明在6000年前的河姆渡有大象生活,也就是说当时河姆渡的气温、湿度环境可能与今天亚非地区的热带气候类似。

在这件器物的边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漆木蝶形器,目前考古工作者还不能判断它们的功能,可能是装饰在身上,可能装饰在额头上,也可能时建筑的构件,但是它们的形状类似,都是有蝶有孔,所以命名为双鸟朝阳蝶形器。

4、马家滨文化(陈文祥)

刚刚接触了钱塘江南岸古人类的生活,接下来我们要走入的是他们对岸北岸的另类世界——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为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主要文化特点有三:

①盛行俯身葬。

有些死者头骨用陶器覆盖,或是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葬俗。

②陶器主要是红陶,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多素面,外表常有红色陶衣,器形以宽檐釜(或称腰沿釜)、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③使用玉璜、玉块等装饰品,这类玉器后来成了中国的传统饰物。

农业生产是马家浜文化居民定居生活的基础。

渔猎经济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石器的磨制技术较高,器类以(石奔)为主,体型较厚,有孔石斧大都呈舌形,体也较厚。

5、崧泽文化(陈琪)

各位游客,请往前看,接下来展示在你们眼前的是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因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

各位请看,最靠里面的陶器叫陶盉(he第二声),是一种温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假腹陶簋是盛食物器具,和陶鼎一起也能用于祭祀。

(指向展板一)浙江崧泽文化的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东部和东北部,现今共发现11处。

不少墓地陪葬品质精量大,丰富多彩,这都表示6000年前的崧泽人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

陶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于商周。

它的足呈喇叭形、镂空形等,具有马家浜文化的特色,它主要用来盛放“菜”。

各位可以看见陶豆的形状浅而小,只能盛放少量“副食”。

主副食有所区别,【主食用陶钵】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

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可见古人的聪明才智。

(展板二)崧泽文化时期,人们谋生由极为原始的渔猎采摘转为以畜牧和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

生产工具以崧泽文化石器为主,锄耕进入犁耕,由使用原始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转为以使用比较精制的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玉制饰品的种类更加丰富。

在崧泽时期,墓葬仰身直肢葬,也就是立着(从展板中可见)。

陪葬品早期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工具,到晚期的时候,陪葬品就改用陶制的鼎、罐、豆等,也就是前面看到的那些陶器。

可以发现石犁和残石刀已经是石器,这些都是生活工具,和现在的器具形状差不多。

大家请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良渚文化。

6、良渚文化(林柳)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号民族的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

良渚文化是环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

新石器--良渚玉枭

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

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

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良渚文化也被成为玉文化琮王。

贵重的东西和图腾。

玉璧象征财权。

小鸟突出良渚人对鸟的崇拜。

7、马桥文化(张乐乐)

经历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及之后的钱山漾水类型,浙江进入了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时代。

马桥文化有一个奇特的返祖现象:

即在其他地区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马桥古文化遗址中均未发现,遗存只是些粗陋的陶器杂件,与良渚文化风格传统渊源相中断。

马桥文化的陶器形制与良渚文化明显不同,大量的陶器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如:

印纹陶和原始瓷。

而且生产技术革新,印纹陶中出现了火候相当高的硬陶,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左右;

马桥文化的石器较为粗糙,石镞和网坠数量很多,这和良渚文化发达的石制农具形成强烈对比,表明两者在经济生活中娱乐与农业的比重不同。

同时,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

这种现象,考古界认为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

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海浸。

沿海先民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地。

这一地区众多聚落荒废,人大批死亡,造成马桥文化突然衰落。

【马桥文化因为这类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而命名。

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

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而且整类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

研究成果表明,马桥文化来源于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同时它还包含了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因素。

对照中原地区的王朝序列,马桥文化的年代大致与中原的夏和商相当。

B组《古越王国》讲解稿

大家好!

我是来自浙江大学的讲解志愿者XXX。

在感受了原始时期的浙江之后,接下来,我们便进入古越王国,领略先秦时期的浙江文化。

(博物馆金丽亚)

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正经历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而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则生存着一支古老且强大的民族——於越人。

首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於越人。

大家或许经常听闻“百越”的说法。

所谓百越,就是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

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

【分布在福建的越人称之为闽越人,分布在广州的越人称之为粤越人,而分布在浙江的越人即被称为於越人。

】而於越人便是生活在我们现今这片土地上的祖先。

聚居在杭州湾及周边地区的於越人终年与水相伴,并因此形成独特的风习。

(展板地理环境介绍)

於越人为了方便水下作业,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并在身体的特定部位纹上龙蛇图案,想借此避免水中“蛟龙”的侵害。

这种“断发文身”的形象与中原的衣冠之士相去甚远。

关于“断发文身”,大家可以仔细看这青铜鸠杖敦。

它是在湖州埭(dài)溪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文物。

鸠杖上的雕像为我们提供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具体形象。

大家可以看后方的放大模型,其文身图案多为龙蛇。

与中原人不同的是,越人无论是在海洋或是内河湖泊,都将舟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有文献称他们“以船为车,以辑为马”。

在多水的环境中,古越人终日与舟辑为伴。

若在航行中遇到危难,於越人总会祈求民族的保护神鵅(lùo)鸟的庇护与赐福。

在这种意识的促动下,在航行时,他们还将自己装扮成鵅(lùo)鸟的形象。

大家请看羽人划舟纹青铜钺(yùe)。

这是春秋时期的文物,宁波鄞(yín)州出土,此为复制品。

我们可以看展板上放大的图案。

“羽人划舟”的纹饰既是越人“习水便舟”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也透露出海洋民族的精神世界。

中原人用“饭稻羹鱼”概括越人的食性。

稻米一直是古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

至今,江浙一带仍以稻米为主食。

此外,河网纵横的越地水产丰富,鱼、螺、龟、鳖、蛤(gé)、蚬(xiǎn)等,皆是越人的盘中佳肴。

越人如此喜食鱼虾蚌蛤,使得中原人发出了越人不知腥膻的感叹。

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这些青铜鱼镖(biāo)和青铜钓钩上。

这体现出了当时古越人对于鱼的喜爱。

注意看这些钓钩,钓钩上有倒刺,一旦鱼上钩,越挣扎只会越紧。

古越人很聪明,他们总结了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再次用于实践。

而旁边的这些青铜鼎、盂(yú)、觚(gū)、缶、簋(gǔi)等器具,均是越人用以盛放或煮熟食物和液体的器皿。

当然,这一部分器皿也是重要的礼器。

【游客咨询具体文物时刻按照资料上的资料进行讲解】

(汉语言李青霞)

刚刚接触了古越人的生活,接下来我们要走入的是他们丰富的音乐世界——山野之声。

在历史发展早期,处于南方的古越文明还较为野蛮落后,但即便如此,於越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和舞蹈。

他们用金、石、皮、木、丝竹、陶瓷等材料制作各种乐器,与中原音乐相比,越人的音乐中充满了激越的山野之气,十分独特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件青铜铙(náo)。

铙是一种打击乐器。

流行于商晚,沿用至周初,在西周早期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

【大家看它的体形似铃而大,下面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早期也有不是中空的)。

】大家看左边这件,上面刻有美丽的花纹,这是一种在青铜器上常常用到的兽面纹。

【旁边的这件大型的铙无法长时间举起,因而我们推测它也可能是一件礼器。

接下来的这两排乐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曾侯乙编钟,说的就是这种编钟。

钟和铙一样,是一种打击乐器。

由铙演化发展而来,广泛运用于祭祀、宗庙和战争中。

很遗憾,隔着玻璃,我们不能重新去感受千年前祖先们的激扬庄重的音乐声,也不知道它的乐曲的演奏方法。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这边的多媒体设备来再次聆听古时候的越人所唱的歌谣。

(多媒体播放《勾践维甲歌》和《越人歌》)

大家或许会看不懂这些诗歌歌词。

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原人去越地时听不懂越人的方言,只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记下越人当时的发音。

而中原人所用的上古汉语又与我们现今的汉语不同,且越人的方言流传至今也发生诸多变化,从而我们已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些是古越人的玉器。

与良渚人一样,古越人也爱玉,但是他们的玉不作为权力的象征,而是生活的装饰物。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玉器都做工精美,而上面雕刻的云纹、鸟纹、龙纹十分鲜明地说明了古越人的鸟龙崇拜。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原始瓷器,都是从古墩墓中出土的。

所谓的古墩墓,大多是依山势而建,平地掩埋,封土成墩。

这是越地不同于当时中原的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

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呢,就是我们这一件异常精美的工艺品——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伎乐铜屋。

铜屋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

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

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

屋下有四阶。

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

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造型生动,其中有二个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其他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作执槌击鼓状,或作执棍击筑状,当为乐师。

中央的八角柱上立一大尾鸠,反应了越地的鸟崇拜。

【关于这座铜屋,有学者怀疑它是戏台,反应了当时的音乐生活,因为房屋的构造很像戏台。

四周镂空,前面只有两根大柱子(明柱)支撑;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祭台,因为其中六人都是赤身裸体。

伎乐铜屋反映了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场景,也多少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

(人文周运红)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於越人的原始陶器。

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种被称为“印纹硬陶”的陶器,它可以说是我们越地的一大特色。

它制造所采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与其他的陶器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原料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粘土,胎质颜色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

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大概在1100摄氏度左右。

大家可以发现陶器上都有一些纹饰。

这不仅体现於越人追求美的审美心理,还显示了一种颇为科学的制作工艺。

印纹硬陶基本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也有轮制成型的】。

将泥料制成长条形,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向上盘筑成器形。

待初步成型后,用“抵手”抵住内壁,用刻有花纹的拍子拍打器壁,这样便能使胎体坚密,从而烧制出的陶器皆带有美丽纹饰。

刚才我们提到的印纹硬陶,它晚于一般陶器,同时具有了一些瓷器的特征。

这为我们越地陶器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看看历史悠久的原始陶器。

大家看这件原始瓷插座,这可不是我们现实中需要接通电源的插座哦。

大家不妨猜一下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该器物较大,是用于安插支架的。

它的底座较大,并附有整齐的纹饰,做工精细。

在青铜器中也有类似的造型,但是在原始瓷中迄今为止发现不多,应该是作为一种礼仪之用。

想给大家展示的还有这原始瓷炉和温酒器。

【原始瓷烤炉架从传统的贮藏器具变为炊具,使瓷器的用途大大拓展。

】原始瓷烤炉架是用于烤肉用的长方形炙炉的座,【造型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炙炉(肉放在上面烤)完全相同。

可见越国烤肉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西汉。

】而这件温酒器则造型美观,上面还附有三个酒杯,富有生活情趣。

【温酒器置于炉上,炉上置炭,温酒器内置水,圆孔内置酒杯,以火温水,以水温酒。

这是我国南方一种饮酒方式(米酒),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越人智慧地将陶与瓷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令人叹服!

想必大家的目光早已被这件金灿灿的玉耳金?

所吸引。

它是由99.9%的黄金锻打而成的。

器表略显凹凸。

窄口部位对称铆接一对环形玉耳,上面琢刻精细卷云纹。

此器轻如薄纸,有专家认为它的椭圆形造型与舟有关。

是同时期罕见的黄金器皿。

其他展示的这些器物皆是融入越地的徐人之作,做工精致,并带有徐人的特色,大家可以自己欣赏一下。

(人文施思)

下面为大家展示的是越国王陵勾践之父允常之墓——印山大墓。

各位请看,这就是印山大墓的模型。

博物馆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山大墓的构造,特地制造了这一模型,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印山大墓原址在今浙江绍兴。

印山又名木客山,因其平面与方形相似,立体面像到过来的漏斗,形似古代印玺,故俗称“印山”。

(史载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之父允常就葬于此。

大家可以看这边,这是印山大墓的实地照片。

 

  印山越国王陵是一座长墓道的甲字型竖穴岩杭木墓,由隍壕、封土、墓坑、墓道、墓室、陈列室组成。

墓道长54米,宽6.8米。

墓坑长46米,系人工挖掘而成,中间建一三角形墓室,大家看,这就是墓室模型,墓室【长33.6米,宽4.25米,】分前、中、后三室,均用巨木铺筑,三面涂漆。

中室内有大型独木棺一具,【长6米余,宽1.1米,高0.4米。

木椁为人字形,用巨木斜撑,木椁上铺140层树皮,覆以1米厚的木炭层,上盖青胶泥,分层打桩建造,再往上是封土层。

  该墓结构独特,规模宏大,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被今天的考古界以“北有秦陵,南有印山”相称。

但是呢,在挖掘过程专家发现,中室的独木棺里面是空的。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争议。

目前呢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呢是认为空棺木是受盗墓影响,另一中年则认为是王室成员为保证尸体安全建的假王陵。

但是呢,由于大墓内随葬品所剩无几,无法给出直接的证明,所以呢,目前两种说法各持己见,未有定论。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