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566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

《分桃子》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除法”

教学目标

  1?

探索有关0的除法规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算理。

  2?

理解与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

  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愉悦。

课堂实录

  师: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可大家不能只带着耳朵听,必须睁大眼睛去观察,开动脑筋分析,张开嘴巴表达,还得再动脑做题,和故事中的小主人来个比赛。

大家愿意吗?

  生:

愿意!

  师:

那你们有信心赛过故事里的小主人吗?

  生:

(群情激昂地)有!

  

(一)创设情境

  1.激情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最爱吃什么水果吗?

(学生各抒己见)

  生1:

香蕉!

生2:

不对,是桃子。

师:

对。

桃子又大又红,软软的,甜甜的,多好吃呀!

其实不只是猴子爱吃桃子,许多小动物也很爱吃桃子。

不信,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王国去看看。

小动物们为了吃桃子,是怎样找桃子、分桃子的,好吗?

  生:

(兴高采烈地)好!

  2.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大屏幕上,蓝天与绿地之间出现了一棵大桃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

  师:

看,谁来了!

  (随着老师的点击,小松鼠、小兔子、小刺猬、小象4只动物由远及近来到这棵桃树下。

  师:

同学们,老师讲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大家眼、耳、手、脑并用,可得好好听啦!

  (生个个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师:

同学们,这4只小动物来到桃树下,谁也不去争,谁也不去抢,却一起去数树上的桃子,共数出了48个。

原来他们想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只分得一份,可真够公平、友好的。

同学们,咱们得帮他们分分,看看平均每只小动物能分得几个桃子?

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

48÷4=12(个)。

  (评析单纯的计算,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通过创设情境,把计算与故事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引出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

每只小动物分得12个大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可是最爱吃桃子的是猴子呀!

(课件出示4只猴子也来到这棵桃树下,找桃子吃的情境图)它们抬头一看“啊,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猴子们显得很失望。

大家想一想,树上没有桃子了,用数怎样表示?

  生:

用0表示。

  师:

树上的桃子数是0,那么这树下的4只猴子,平均每只能分得几个桃子?

该怎样列式呢?

  生:

它们谁也分不到桃子。

  师:

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好吗?

  生:

因为树上没有桃子。

  师:

有道理。

那么谁能把这个道理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生:

树上的桃子数是0,树下的每只猴子肯定都分不到桃子,所以0除以4得0。

  师:

怎么用式子表示这个意思呢?

  生:

0÷4=0。

  师:

叙述得真清楚!

(继续点击并讲故事)就在这4只猴子犯愁的时候,又从后面追来了一只小猴子,它也想分到桃子。

大家看一看,这时树下共有几只猴子?

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个桃子?

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

0÷5=0。

  师:

假如再来一只猴子或再来10只猴子呢?

你还会列式计算吗?

  生:

会。

0÷6=0,0÷15=0。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生1:

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生2:

不对!

0不能做除数。

  师:

对,0不能做除数。

那应该怎么说呢?

  生: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师:

大家同意吗?

  (学生异口同声:

同意。

  生:

老师,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呢?

  师:

是呀,其他自然数都能做除数,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呢?

太不公平了!

那好,今天咱们就给0一次机会,让它做一做除数,试试看行不行。

  (教师板书以下算式,学生试做。

  0÷0=5÷0=

  (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个个皱起了眉头。

  生1:

我在算0÷0时,商是1能行,是2也行……是几都行。

  生2:

我在算5÷0时,找不到商,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等于5。

  师:

同学们,通过这两种情况我们就明白了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

  当0÷0时,商不确定;当5(或其他不是0的自然数)÷0时,又找不到商。

所以0不能做除数。

  (学生个个豁然开朗,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评析教师很注重课堂的生成,不放过学生每一个思维的火花。

通过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发现。

同时由旧知引出新问题,探究新问题,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体现了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之上的轻松和愉悦。

  2.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

同学们,我们接着听故事。

刚才从后面追来的小猴子跑累了,实在走不动了,可原来那4只猴子因没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

它们很有毅力,决定继续找。

于是它们走啊走,终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树(课件出示)。

桃树更大了,桃子更多了。

它们非常高兴,数了好久才数清,“哇,共有408个桃子呢!

”为了公平,它们决定平均分这408个桃子,于是就开始动脑筋做题了。

同学们我们也和它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好吗?

  (学生试算,然后在展示台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生1:

把408分成400与8,400除以4得100;8除以4得2;100加2得102。

也就是400÷4=100,8÷4=2,100+2=102。

  生2:

把408分成400与8,先算8除以4得2,再算400除以4得100,最后算100加2得102。

  师:

这两位同学运用口算的方法,又快又准地帮猴子们算出了结果,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在展示台上展示展示,将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1:

我用竖式计算(口述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是4,表示4个百,4个百除以4,商1个百,因此百位上商1;十位上是0,表示0个十,0个十除以4,商为0个十,因此十位上商0;个位上是8,表示8个一,除以4得2个一,因此,个位上商2。

  生2:

我用竖式计算(口述计算方法)。

  

  百位上4除以4得商1,十位上0除以4,直接得商0,个位上8除以4得商2。

  师:

大家比较生1和生2的计算过程,谈谈你的看法。

  (大家一致认为生2的方法简单可取。

  生:

当百位得商后,没有余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为0时,可以直接在十位上商0,因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

讲得非常好,我们今后遇到这种情况,采用生2的方法比较简捷。

同学们,现在看看大屏幕上小猴子们计算的结果,与咱们一样吗?

(课件出示结果)噢!

相同,都是102个,看来大家都很聪明。

同学们,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商,与以前做除法时得到的商有什么不同?

  生:

商中间有0。

  师:

对,你们的眼睛真亮,我们今天研究的就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

  (评析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只有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师:

同学们,我们做数学题做得不错,小猴子做数学题做得也不错吧!

你们看,小猴子在分桃子的过程中对做数学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只爱动脑筋的猴子说:

“我要是改一改被除数中的两个数字,你们谁还会算?

”于是它出题了:

  416÷4=

  师:

同学们,咱们能被小猴子出的题难倒吗?

谁来算算?

  (通过一位学生板演试算,讲解算理,得出416÷4=104。

  师:

大家看,这道题商的中间也是0。

同学们,商中间有0的除法你会算了吗?

那请你想一想,就在以上这个算式中,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的百位数字也不变的情况下,你怎样改变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商的中间还可以是0吗?

  (学生开始观察思考,并在本子上列算式计算。

  404÷4=101

  408÷4=102

  412÷4=103

  …

  436÷4=109

  (学生交流)

  生1:

只要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比4小,商的中间就是0。

  生2:

我在找到404÷4=101后,依次给被除数加上4,就得到408÷4=102,412÷4=103,…,436÷4=109共9个算式。

  师:

很好!

你们不但善于观察发现,而且善于有序思维,这样学习肯定会有收获的。

  (评析开放性的问题设计,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4.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

小猴子都那么爱动脑筋,那么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我们能示弱吗?

老师现在也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你们会做吗?

  840÷6=

  (学生试算后交流方法)

  (一个学生板书竖式,交流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8个百除以6得1个百,百位上商1,余2个百即200与十位上的4合起来是240,即24个十,24个十除以6得4个十,十位上商4,个位上0除以6得0,在个位上直接商0。

师: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商与前面的商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

(稍作观察)商的末尾有0。

  师:

对,我们今天的课题有两个内容,那就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填充板书的课题)。

  师:

同学们,你能说说为什么下面这些题商的末尾有0吗?

  (大屏幕出示)

  520÷4=130

  560÷4=140

  600÷4=150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生:

这些算式的被除数都是三位数,并且末尾都是0,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余数都是0,个位上0除以除数仍得0,所以商的末尾都有0。

  师:

你们观察得很细致,叙述得很清楚。

  (评析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应用能力。

  (三)巩固练习

  师:

你会计算商的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了吗?

  生:

(充满自信地)会啦!

  师:

好!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王国的数学医院去,看看谁会当数学医生,会给这三道数学病题治病。

  (课件出示练习题1)

  

  (学生一一诊断出了病题的病,并治了病。

  师:

咱们都会给数学题治病了,真够聪明的。

那老师就带大家去聪明屋逛一逛吧,看谁能把聪明屋里的难题拿下。

  (课件出示练习题2)

  在□内填上所缺的数字。

  

  (评析不同梯度的练习,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了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带领大家参与了小动物们找桃子、分桃子以及做数学题的过程。

那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谈谈你的收获。

  (评析通过回顾小结,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再现了学习交流中的思维火花,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都升华到了更高境界。

  七、案例点评

  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这是每个数学教师极为关注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封老师的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注重感悟,是这节课的主要特点。

  计算课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大,这是不少教师的同感。

封老师的这节课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一句亲切的谈话让学生群情振奋,整节课都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进行,在这样的氛围中求知,学生会没有兴趣吗?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封老师在这节课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且力求处理好两个关系,即:

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的关系;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学习真实、有效。

  感悟和内化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目标和追求,它既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这是封老师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特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则来自于对所学知识、方法的不断感悟、内化和提升,只有在这样有意识的日积月累中,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得以实现。

  这节课确实是一节真实、有效的课,但还有一些地方需引起重视和进行改进。

如:

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评价手段要多样化等。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每个教师永远的追求。

《分桃子》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而本节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回放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48÷2,学生很易口算出结果,但对于竖式却不能正确理解和正确计算,学生在尝试用竖式计算时,有以下几种写法,而且这些错误在后续的几节课的学习中,反复出现,非常顽固,很令我头疼。

错误分析:

学生对这种竖式的抽象写法不理解,对其过程和笔算顺序也不理解,更不熟悉,是一种机械的模仿。

反思教学:

(1)在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操作和抽象的算式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师要重视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笔算除法的顺序:

我们分桃子的时候,第一次先分4篮,每个猴子得2篮,在竖式中,也就是先除十位上的4,4个十除以2得2个十,把2写在商的十位上,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48的十位的下面,4-4=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

再分8个,在竖式中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2得4,每个猴子分到4个,在商的个位上写4,再用除数2去乘4,积是8,表示从被除数里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8的下面,8减8得0表示全部分完。

(2)在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算法之后,引导他们进行归纳、比较、置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同时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用竖式计算时,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计算。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及时归纳:

笔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这里可以用学生喜欢的小歌诀让学生记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法则:

笔算除法从高位起,除数一位商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每次只能除一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补充下面的歌诀内容:

“一位不够看两位”。

“不够商1,0占位”。

(3)反复练习,放慢进度。

按教材编者的意图,以上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而我认为本内容适合两课时完成,可以这样划分内容和目标,第一节课只研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位数,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写法、每一步的意义及过程,以及除法竖式计算与加、减、乘法竖式计算顺序的区别。

第二课时再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在竖式计算中第一次商后,十位上还有余数的处理方法,并进一步让学生熟悉笔算除法的顺序和过程。

(4)课前要复习运用乘法口诀口算除法、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每一步的意义,这些都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对理解本节课竖式计算有帮助。

如课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9÷218÷5,让学生回答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15这个15怎么来的?

表示什么?

3这个3怎么来的?

表示什么?

《分桃子》评课稿

      听了王璐玉老师上的“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学生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不管老师提到任何问题,学生都争着抢着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

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三(3)班的同学去学习。

王老师在课前先用故事引入新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猴子一家分面包的过程,这种课前交流,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猴妈妈给猴老大分得面包,给猴老二分得面包,给猴老三分得了面包,给猴老四分得面包,王老师借猴子分面包的这种情境,对前面认识分数做了很好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在分桃子这一环节,王老师也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四个桃子,并向同学们指出问题:

“这里有4个桃子,猴妈妈应该怎样分,这些小猴子才不会吵闹?

有的同学回答:

”每个小猴子分得这些桃子的。

这时老师便马上出示板书:

“把4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它的”,让学生读的意思。

我觉得这样学生可能对的理解也许会不够,应该让学生尽情地说,或者再举一些生活实例,不要每一个问题只是让一两个同学回答以后便问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个问题吗?

我觉得王老师你这么一问,不觉得每次同学们都会一致地回答“同意”,你考虑到他们全部都掌握这一道题了吗?

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们一点考虑和发言的空间。

让同学们多举手,多回答:

如果回答得对,老师给予肯定,如果回答不对,老师再及时纠正,不要老是让学生跟着你自己走。

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有什么起色的。

还有,在这节课中,老师教同学们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时,应该让同学们上黑板写一写这个分数,老师不要一味地只是拿着一块小纸片自己在写,你会写,学生不一定会写,或许有些学生还弄不明白分数线上面该写什么,分数线下面该写什么,应该巩固一下。

在这里我给王老师提个建议:

就是一些词语的用词要恰当。

比如:

在给猴子分得几颗糖果不应该是几个糖果,几只猴子而不是几个猴子,如果老师用词不对,以后孩子们也会跟我们犯共同的错误,认识分数这一内容上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管怎样,王老师在上这一课,要求同学们动手画一画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是它们的几分之几(比如、、等),并涂颜色时,应该走到下面巡视学生是否会画会涂了没有,不要总站在上面自己讲自己的,这样反而会让学生们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所以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达到很好地教学目的。

一节课看起来不难,但上好它就难了,所以王璐玉老师上这一节课时,他的落落大方和许多好的方面还是值得我去借鉴与学习的。

我想:

“我会从这些老师们的身上学到很多知识”,相信我们在座的老师们都会有共同进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