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539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8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 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 专题01 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

高考语文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专题01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3年高考语文高分快车道重点难点全突破专题01八种考查角度突破古典诗歌鉴赏(教师版)

【考点分析】

考试大纲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二条: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多数资料也仅从形象、语言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本考点,这样解说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完整,综合分析近三年

从上表不难看出,对于古典诗歌鉴赏考点来说内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始终是考试的重点,其他考查角度则是因年度、考区不同,考查也不样,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哪一个考查角度被一个考区坚持三年以上,这样在备考时就应该针对本考区的考查情况有所侧重。

【全面突破】考查角度一、形象分析类

【真题示例】

1、(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2、(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3、(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

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高分方略】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分两种:

人物形象、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

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有的傲视权

贵、傲岸不羁,有的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有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有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的矢志报

国、慷慨愤世,有的正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诗人并不直接出场,而是描摹出特定的“物”,如“咏物诗”中的“主人公”,这些“物”的形象,实际上仍然是象征人的。

“物”所展现的风骨就是人的风骨,“物”所表达的志趣就是人的志趣。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

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4.诗歌写到了XX的哪些方面?

解答这类题目,如果是直接刻画的“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就从人物的动作、访谈,景物的特点、习性入手分析;如果人物并没有直接出场,就要看写到的环境有什么样的特点或其他人如何来衬托人物。

常见的

概述人物形

象特征的词语:

人物形象:

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

【模拟演练】

1、(2013嘉兴二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答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①朴阙:

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

②茅茨:

茅屋。

薜帷:

薜荔藤爬满墙头,密如帷幕。

④昨:

先前。

2、(2013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秋莲·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眠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

莲蓬。

 

【全面突破】考查角度二、意象、意境类

【真题示例】

1、(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䴙鹈泉:

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2、(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

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高分方略】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具体到一首诗而言,“意象”往往就是其中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而“意境”就是一些有相同性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你的一种总体感受。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3.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意象)?

试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简要分析诗人在某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解决此类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指出其含义。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翻译),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③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再谈谈交融了什么意境,并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

常用词语:

雄浑苍茫、孤寂、闲适、雄阔、悲壮、凄迷幽远、悲凉凄清、苍凉沉郁、和平静穆、明丽鲜艳等)。

④指出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模拟演练】

1、(2013茂名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7分)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

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

无聊的意思。

②燕新乳③报鹦鹉:

都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蕴含了什么感情?

(3分)

2、(2013黄山二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横 塘①

[宋]范成大

南浦②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横塘,旧址在近苏州西南,这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

南浦,本指水的南边,后来把它作为送别地点的代称。

(1)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全面突破】考查角度三、内容解读类

【真题示例】

1、(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题目

元代白珽《余杭四月》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

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2、(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

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

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

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高分方略】

 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态度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混为一谈,在近几年的考题中,对“内容”的考查往往集中在具体诗句的含义理解和某方面内容在诗歌中的分散体现上。

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可以从题目、注释、直接表情达意的字词、从尾句(联)、意象、用典……入手。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XX内容体现在诗歌的哪些地方?

请作简要分析。

2、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3、诗中所写的是什么?

为什么?

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4、请对其中的XX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模拟演练】

1、(2013广东省华附、省实、深中、广雅期末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雨过·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

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1)本诗的颔联是怎样写“雨过”之景?

(3分)

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2分),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的淡淡喜悦(1分)。

2、(2013山西4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长安夜雨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

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挂玉:

喻昂贵的柴米。

(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5分)

考查角度四、情感、态度类

【真题示例】(2012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

有什么作用?

(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目。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全诗简析。

这样综合起来理解,就不难把握了。

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主要有:

(1)忧国伤时(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愤,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收复失地的渴求与喜悦等)

(2)民间疾苦(百姓被盘剥之苦、战争徭役之苦、税赋劳作之苦等)

(3)思乡怀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天涯羁旅之愁、)

(4)怀古咏史(缅怀前贤、评判历史、借古鉴今、昔盛今衰的感慨、抨击统治者不念国家安危和昏聩残暴等)

(5)山水田园(常借助对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或流露隐逸避世之情,或展示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或寄托人生的理想等)

(6)边塞军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或状写边塞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或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或抒发对将军贪功启衅的冤情,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独特的民风民俗等)

(7)赠友送别(或依依惜别的留恋,或情深意长的劝勉,或坦诚自己的心志,或表达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等)

(8)咏物言志(常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悠然闲适、不慕富贵、坚贞不屈、不媚世俗、乐观豁达、高洁脱俗、豪放粗狂等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9)爱情婚姻(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

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人的怨恨,或抒发两地相思之苦,或揭露控诉扼杀自由爱情婚姻的罪恶等)

(10)宫怨类(主要抒发宫女们宫廷生活的哀怨:

或抒写孤独寂寞、君恩失宠、流落异域的哀怨,

或慨叹深宫花落、韶光易逝、美人迟暮,或描写长夜难眠、漏尽灯残、愁重如山的悲凉处境,或悲叹见花落而自伤、看子结而自哀的薄命等)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4、关于……一诗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呢?

请简要说说理由。

【模拟演练】

(2013韶关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庚辰西域清明

  (元)耶律楚材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1)有人认为将“玛瑙杯寒醉眼明”中的“醉眼明”改为“醉眼迷”更能体现出酒醉的情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3分)

(2013苏州二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考查角度五、关键字词类

【真题示例】(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

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

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

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高分方略】

关键字词:

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一般在“五言诗的第三个字,七言诗的第五个字,这个位置一般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虚词,名词,数词。

    1.动词

  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大家很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绿”字是形容词活用,“闹’是拟人的手法。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2.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

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

《诗经》和《乐府诗》喜欢用叠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唐诗宋词也不乏叠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叠词不仅描摹出了事物的形象性,而且使诗句音韵和谐,舒缓连绵。

另一种情况,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数量词

  数量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千万百”的夸张,描绘出了辽阔无边的画面,极力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4.虚词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语气词。

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一无例外的思乡之情。

又如“闺中

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闹怨》王昌龄),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3.某词是全诗的关键,在全诗中有哪些体现?

4.你认为把诗中的X字换成别的字行不行?

为什么?

目要求中特别说明是要分析最能表现情感的词或“诗眼”,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情态动词和那些有特定喻意的名词上了。

【模拟演练】

(2013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3分)

(2013东北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

冷知霜重,新沭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

(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

(5分)

【参考答案】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病中感伤,客中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

无奈。

(2)结合尾联,简要赏祈“嫌”字的妙处。

(6分)

考查角度六、语言风格类

【真题示例】(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

秬秸:

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高分方略】

人的性格不同,文如其人表现在文章中也就有不

同的风格。

乐天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

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

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

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

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

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诚斋(杨万里)词新鲜活泼……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来一定方便。

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这种题型在前几年是考试热点,近三年来已不常考。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的语言风格?

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在用语上的特点。

4.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常用语词:

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雄浑、旷达、豪放、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等……

【模拟演练】

(2013深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宋)蒋 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

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

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

听任他。

②檐牙:

高高翘起的屋角。

(1)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4分)

考查角度七、表达技巧类

【真题示例】(2012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

同“哪”。

②渺然:

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

晚唐诗人。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

请简要分析。

(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

喻雪花。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3分)

【高分方略】

技巧手法类的试题在作答时一般要有三层内容:

1.结合要求,明确手法

答题时要认真审题,分清题目的要求,明确是“修辞手法”还是“表

现手法”。

如果题目只是说“手法”“技巧”“艺术方式”等,我们则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了。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在一些考区并不怎么区分,要特别注意)

艺术特色

表达技巧

分类

具体内容

修辞手法

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表现手法

烘托、象征、白描、渲染、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乐景衬哀情、借古讽今、对面落笔等

篇章结构

开门见山、设下悬念、欲抑先扬、欲扬先抑、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语言特色

质朴

、平实、生动、明快、清新、绚丽、含蓄、典雅、诙谐等

2.联系诗句,具体表述

如果可以把答案比作一个小论文,前面的一层就是说明“论点”,要让自己的回答能自圆其说,能让人信服,还要有必不可少的“论据”,也就是要联系诗歌中的词句,说明是怎样来运用这种手法的。

3.简要分析,揭示意义

这一层是“论证”部分,也就是我们要揭示出运用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如果是修辞手法,一般起到的作用是:

形象、生动、传神、鲜明、整齐、有节奏感音韵美等。

表现手法一般起:

充分、有力、新奇、精巧、突出、更能感染引发共鸣等。

这类考查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请结合诗句,对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分析。

2.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修辞)手法?

3.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4.XX写得非常精妙,试作简要分析。

【模拟演练】

(2013南京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璟

碧砌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窗下忽然惊:

征人归日二毛生。

[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3分)

(2013淄博二模)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8分)

鹧古天东阳道中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捍午渐觉水沉销①。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

悉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

【注】①香午:

薰笼。

水沉:

一种香料,即沉香。

香午渐觉水觉肖:

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

②碧玉梢:

指马菱用碧玉宝石饰成,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