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730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ppt

1,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救助基本内容第三节社会救助管理,2,第一节概述,一、社会救助的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社会救助:

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陷入贫困,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公民提供物质援助和相应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

国家和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

(郑功成),3,

(二)内涵1、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目标是克服现实的贫困,在公民由于社会、自然或个人的原因致使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因而陷入生活困境时发生作用。

3、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目的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适度平衡。

4,二社会救助的发展进程,自学济贫法?

20世纪,集中立法-20世纪30年代,5,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一)最低保障性

(二)按需分配(三)权利义务非直接对应性(单向性)(四)普遍性,6,四社会救助体系划分,

(一)依据救助的内容划分1、生活救助:

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灾害救助:

地震、洪水救助等http:

/,7,6、教育救助7、法律援助:

国家司法制度运行中对因贫困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成员,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等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社会救助。

8,8、扶贫开发:

国家和社会通过包括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劳务就业等方面的外部投入,对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的经济良性增长,进而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促使贫困人口逐渐摆脱贫困的政策体系。

9,

(二)依据救助手段划分,1、现金救助2、实物救助3、服务救助4、以工代赈,10,(三)依据救助的时间长短划分,1、定期救助:

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社会救助,一般表现为在相对较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救助管理机构按规定连续、定时为救助对象提供援助。

对孤寡老人、孤残儿童、以及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社会成员的救助2、临时救助:

时间上没有连续性或救助时间较短的社会救助。

灾害救助等,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

社会救助工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常性的社会救助工作。

主要是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

第二,紧急救助制度。

紧急救助主要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对灾民的紧急救助和应急救助行动。

也包括对灾民延续一段困难生活的救助和民房倒房重建与修复工作的救助。

11,第三,临时性的救助。

临时性救助主要是指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包括流浪儿童的救助。

第四,支持倡导开展社会互助活动。

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的民间组织,以及倡导开展群众之间经常性的互助互济活动,来达到社会互助,对困难群众起到帮扶作用。

12,13,五社会救助的功能,

(一)缓解贫困,

(二)促进社会公平和文明进步(三)是一种宏观调控的工具,14,第二节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一、社会救助的对象与救助标准

(一)社会救助对象界定1、何谓贫困:

发展,相对和绝对世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贫困定义:

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活动的机会。

15,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衡量贫困不仅要考虑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还应考虑社会福利内容,医疗、预期寿命、识字能力、营养状况等。

16,2、我国对贫困的概念

(1)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

经济意义上的绝对贫困

(2)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

生存质量和发展前景。

17,3、贫困的类型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狭义:

经济意义上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简单再生产的最低标准。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解决广义:

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因素,18,(3)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4)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5)绝对贫困、基本贫困和相对贫困1993年,汤森(PeterTownsend)把贫困分为三个层次,“维持生存”、“基本需求”、“相对缺憾”。

香港莫泰基“绝对性贫穷”、“基本性贫穷”和“相对性贫穷”。

19,4、贫困的测量

(1)收入等份定义法。

首先把国民按收入分成几个(通常是5个或10个)等份,再辅以基尼系数进行差异比较,从而确定总人口的百分之多少为贫困人口;再根据这个百分比,利用家庭收入调查资料,求出贫困标准。

缺陷:

本末倒置,定贫困标准的目的是要反映有多少人处于贫困状态,而这种方法已内含了最后的结论。

20,

(2)市场菜篮子法根据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确定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并按照市场价格来计算这种需求的标准方法。

1978年美国提出一套划定贫困标准的具体生活消费指标,食品、房租、衣服、家具、交通、卫生保健、水暖电气、税收和文化娱乐,1990年世行提出,以人们日常最起码消费总费用作为划定贫困线的标准。

21,(3)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支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59%以上,贫困;5059%,温饱;4050%,小康;3040%,富裕;30%以下,最富裕;美国,只要家庭开支中有1/3用于购买食品的,就视为贫困家庭和贫民给予社会救助,22,(4)国际贫困标准法国际贫困标准(InternationalPovertyLineStandard)实际上是一种收入比例法。

它显然是以相对贫困的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76年组织了对其成员国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后提出了一个贫困标准,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这就是后来被广泛运用的国际贫困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在工业化国家,享受最低生活水平救助的对象应该是那些收入相当于制造业个人平均工资30%的家庭和个人,23,

(二)我国社会救助对象,1、“三无”人员: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2、贫困人口3、灾民-都是以贫困为主要特征,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为目标,24,二、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和农村城镇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试点

(一)涵义和目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再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目标:

克服现实中的贫困问题,25,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1993年6月-1995年5月的试点阶段1993年6月1号,上海率先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1995年5月-1997年8月的推广阶段1997年5月,全国已经有206个城镇建立1997年8月-1999年底的普及阶段1997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2000年-至今的深化阶段,26,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

(1)发展历程1994年山西阳泉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1996年山东烟台、河北平泉、四川彭州和甘肃永昌作为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试点1997年开始,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底,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2037各县(市、区)建立,占应建县市区总数的80%,受助人口344万,占农业人口的0.4%,年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1亿元现在基本所有地区都已建立,27,

(2)农村受助人口特点:

第一,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劳户第二,家庭主要劳动力严重残疾,生活确有困难者;第三,家庭劳动力因常年疾病,确有困难者第四,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因灾死亡,子女均不到劳动年龄,生活特别困难者,28,(3)救助方式:

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现金一般由乡镇发放,实物由村发放;-发展趋势,伴随着户口改革的,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9,(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资金来源:

2、申请程序:

自习作业:

30,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难题,关于家庭经济调查关于隐形收入或隐形就业关于“张榜公布”关于制度执行中的资源问题,31,养宠物者能否申请低保?

南京市民政局出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饲养宠物的人不能领取最低生活保障。

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九成相对贫困家庭为了继续领“低保”,放弃了宠物;其余则宁愿“留宠弃保”。

与此同时,这一规定在全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对这一规定持赞同态度的人认为,养得起宠物的人必定不是穷人反对这一规定的人则认为,低保户确实是社会底层群体,但不能因此剥夺其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32,讨论,养宠物,子女择校者,能否享受低保?

33,三、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办法,

(一)制度变迁1、建立于建国之初,收容遣送制度,试图消灭流浪乞讨人员,限制人员流动2、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孙志刚事件,34,

(二)新旧制度比较:

1、合法性,尊重公民自由与权利,受救助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权利得到保障2、实施救助是唯一目标3、救助对象:

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正在流浪乞讨人员。

承认了职业乞讨者,自由流动。

35,4、民政部负责,公安部门不再介入5、自愿救助,无偿救助6、规定具体救助内容:

食宿,医疗、联系亲友,交通费,跨省护送等,36,(三)存在问题1、救助对象甄别困难2、自愿救助者少3、救助站里大多不是流浪乞讨人员,而是暂时投亲不着,务工无着,生病,被盗、走失等暂时困难者。

4、返回原住地很困难,37,讨论,媒体倡导救助-新疆籍被拐儿童大量网络救助救助站里的免费旅游,38,四、农村五保制度,对农村“三无”人员实行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长期实施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

(一)何谓五保制度对农村中的三无人员,由乡镇两级政府向其提供保吃、穿、住、医、葬(教)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二)发展历程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制定了农村灾荒救济粮款发放使用办法,39,1956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78年,在研究五保工作立法时,形成了“三无人员”的完整概念。

1994年,国务院发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发布了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40,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2004年民政部、财政部、发改委于2004年8月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2006年1月,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006年起,农村五保供养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使五保制度由集体福利转向国家福利。

41,(三)五保供养的基本内容,1、五保供养的含义2、五保供养的性质:

兼具救助和福利功能3、五保供养的对象:

4、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5、经费和实物来源6、形式7、发展趋势:

社会化,42,五、灾害救助,

(一)灾害与灾害救助1、灾害:

对人类社会造成物质财富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总称。

2、灾害救助:

国家和社会对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及其他特定灾害事件等袭击并因此而陷入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或服务援助,以帮助其度过特殊困难时期的一种社会救助。

43,

(二)灾害救助的必要性,

(1)灾害带来人员伤亡、家园破坏、生产生活资源损毁。

-导致贫困需要救助

(2)大规模的灾害如得不到及时救助易造成社会不安和动荡。

44,(三)灾害救助的基本特征,1、急迫性2、内容与方式的多样性3、非经常性4、不确定性,45,(四)灾害救助的方针及内容,1、方针早在1950年代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救灾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

46,2、内容

(1)救助灾民的生命

(2)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3)精神救助(4)帮助灾民确立自行生存的能力,47,第三节社会救助管理,一、社会救助的管理模式

(一)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型中央政府直接承担着管理全国社会救助事务的责任,包括确定标准和具体实施

(二)地方政府分散管理型中央政府制定救助标准,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