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作文的主题素材及写作指导doc.docx
《如何突出作文的主题素材及写作指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突出作文的主题素材及写作指导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突出作文的主题素材及写作指导doc
如何突出作文的主题-素材及写作指导
作文指导
一、怎样使作文主题突出
集中、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是我们写作文的根本任务,也是老师评析一篇作文好坏的基本依据。
这里所说的中心,是指作文通过其全部内容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或意图,也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以及愿望、意向等。
它的基本要求就是集中、鲜明。
所谓集中,是说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中心,全篇作文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说深说透。
我们在动笔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根据作文的需要确立一个中心,这是作文突出中心的前提条件。
作文中心的确立,必须从全部材料出发,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
不少同学的作文词不达意,说了半天没有突出自己的写作意图;或者中心分散,好几个想法齐头并进,没有统领,结果像蜻蜓点水哪个意思都没有说透;也有的作文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甚至根本不知所云;还有的作文事情不大,材料有限,却偏要追求高、大、全的中心,以致给人小题大做、故弄玄虚的印象等等。
以上这些毛病的出现,都是因为作文事先没有确立好中心、动笔时随心所欲造成的。
所谓鲜明,是说所表现的中心必须是明确的,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确立了中心,我们在作文中还要调动一切可用的手段为突出中心服务。
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不少,最常用的两种是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
学生作文《拨动我心弦的歌》开篇这样写道:
“?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耳畔又响起了这支优美的歌。
然而,我的心在颤抖,在流泪。
我好想真挚地对您说一声:
”爸,对不起!
?
“在文首就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写出了作者从心底对父亲的愧疚和不安。
另一篇学生作文《宽容》,写”我“不小心将水泼到了老师身上,惶恐不已,但老师并不追究还原谅了”我“。
作文结尾说: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我忽然觉得:
今天的路真宽敞!
“最后的”真宽敞“三个字既突出了作文中心,也升华了主题。
这两篇学生作文,前者开门见山,后者卒章显志,突出中心的方法大同小异,均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可以根据作文的情节内容,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凸现作文中心。
如学生作文《芭蕉扇失业了》,选取人们夏天的取凉工具从芭蕉扇到电扇直至空调的变化,以小见大,生动地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小作者在作文中没有简单地进行今昔对比,并且注意了表现其中的曲折,如农村一度供电不足,安上电扇却不能想用就用等,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感受到农村改革发展是怎样走过来的。
作文写得质朴、实在。
类似的方法还有抑扬对比、欲擒故纵等,其原理和上面的一样,作文的中心就在这些对比之中鲜明地展现了出来。
在作文的语言行文方面,我们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渲染点题或者通过联想议论等方法来突出中心。
如学生作文《秋日小事》,从秋叶飘零写起,写父亲替“我”借书、送书、送衣服,辅以“我”心情的变化:
“一阵狂喜”“心中一动”“心底颤抖一下”直至“眼泪似乎就要流出来了”,反复渲染反复点题,由一件看似简单至极的小事,将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表现得凄美而生动。
文中人物衣服的破旧单薄、气候的悲凉,又隐含着多少生活的艰辛沧桑,让人读了不禁嘘唏不已。
总之,在作文时要认真审题确立中心,并灵活调用各种写作手法为突出中心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写出中心明确、主题鲜明的作文来。
二、如何做到“中心突出,主题新颖”
王夫之说: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有言,“凡为文以意为主”,这说的是作文重在立意。
“意”(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立意的好坏和高下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中考作文要得高分,在立意上应该做到“中心突出,见解新
第1页共4页
颖”。
所谓“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
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在一篇500百字的中考作文中,如果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势必导致中心散乱,立意肤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考作文不是文学作品,不宜写得太含蓄,太深沉,最好让阅卷人能比较容易地抓住文中的观点态度(天气热,任务紧,谁愿意通过反复阅读来琢磨观点、概括中心?
),也就是说,中心一定要集中和鲜明。
如何突出中心呢?
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单一,主题鲜明;二、所选择的材料要紧扣中心(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择典型充实的材料);三、运用突出中心的一些技法,如开门见山摆观点,文中反复扣文眼,结尾呼应显观点等。
所谓“见解新颖”,是指文章的立意新,内容新,也就是说,能想人之所未想,能言人之所未言,富于独创性。
具体来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文中或者有新的思想认识,有新的思想感情;或者有精巧新颖的构思,采用了鲜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
文章贵在出新,最忌人云亦云,千人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文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创新上。
另一方面,从中考阅卷的角度讲,阅卷人每天要批阅三百篇左右的考生作文,无庸讳言;长时间面对大多数立意、构思均一般的作文,阅卷人的精神状态应该是倦怠而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篇作文“见解新颖”,别具一格,它无疑会得到阅卷人的青睐,得高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如何使中考作文的立意新颖呢?
这首先要求考生具备深厚的写作基础,扎实的语文功底,宽厚的知识面,并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同时,还要求考生的思维要活跃,要善于展开联想,打通思路,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约束和影响。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发散思维。
考生要善于围绕题材进行多角度思考,特别要善于逆向思维,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敢于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以独特的构思和材料表现出来。
这样,创新精神也就蕴涵其中了。
需要注意的是,新颖独到是一定要以切题和深刻为前提的,如果为了追求新颖独到而弄得偏离题意,反而会弄巧成拙。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心突出”只有在“新颖”的前提下才更有价值,“见解新颖”只有通过“突出”才能得到强化和认同。
好的立意应是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
三、小结
1、选题目很重要,选的这个题目你要和主题靠:
例如;我的爸爸,(直接点题)一件可笑事(概括说明)都是电脑惹的祸(引用文中内容等).
2.文章开头要和主题靠,可直接点明内容:
如:
星期一,我和爸爸去公园玩,碰到一件可笑的事.也可直接引用内容,如;看,这多好啊!
3.选的材料和主题靠:
如果是事,比如可笑,你就选突出童年趣事,将自己的感想,心理活动以及其他人物的细节描写有详有略的描绘.
4、最后在文章的末尾要点下主题尽量的贴近主题:
结尾深化主题,突出写作目的。
.
四、注意:
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
主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
结尾要像“豹尾”——飞扬、有力
一是人云亦云显陈旧。
平时人家怎么说,他就怎么说;过去怎么说,现在还是这么说;题目中的导语有个什么观点,他绝对不敢提出异议来的。
这样的作文,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了无新意。
比如,以“沟通”为话题写作,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以“我们要和父母多多沟通”为中心,选取一两个故事来表达。
这些文章,立意一般,得分都较低。
二是浅尝辄止显肤浅。
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果推因、由形观神的审察事物,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表象看到真相,经由问题揭示原因,经由形式洞察内涵。
这样一来,看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了。
具体地说,他们的文章只能回答“是什么”、“有什么”这一类的问题,而不能涉及“为什么”、“怎么办”一类较深入的问题。
三是剑走偏锋显消极。
不遵从社会公认、服从真善美的标准,不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精神,只想着一鸣惊人,提出危言耸听的观点。
比如,有人讲诚信吃大亏,还是虚伪一些、实际一些好;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去救人是犯傻,不如明哲保身;有人提出应该尊重个人自由,允许中学生谈恋爱;等等。
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如果出现在考场作文上,即使文章结构完整、语言生动,也不会得到高分。
四是贪多求全显盲目。
不集中在某一个主题上,中途转向另一个主题,从而使得已确立的中心不能贯穿始终,读者也理不出头绪。
结果让人读后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五、选材如何突出中心-----作文面批案例举隅
这里举一个我面批指导的作文案例,就作文题目确定之后,如何选择恰当的材料来突出中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原作:
那一段烦恼的日子
记得小学的时候的最后的一个学期,是我最得意的时期,因为那时我是班上成绩名列前茅,但同时也是我比较烦恼的时期,为什么呢?
第一次数学考试我就得了100分,心里正暗暗得意。
只见一小群平日里的“铁哥们”都围了上来,其中一位抢先说道“这会你应该请客了吧!
”
“请客?
为什么?
”我有些糊涂了。
“少装傻,谁不知道这次数学考试你得了满分。
”
原来是为了这个!
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看来好事也要变成坏事了。
我心里暗暗叫苦,手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袋里的10元钱,那可是我省吃俭用得来的,想用来买期盼已久的《冒险小虎队》的.我竭力辩解,但还是单枪匹马,寡不敌众.没办法,书只能下一次买了.否则,我还得按上个"小气鬼"的丑名,以后在班里就没法"混"了.
无奈,只得木然地跟着他们去小卖部.一路上,我心神恍惚,想起了平时一帮同学在一起,总是要变着花样儿请客.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即使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打肿了脸;儿充胖子.一次出手,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为什么总是要"请客"呢?
不知不觉,小卖部到了.老板热情地迎了出来,说道:
"小朋友,吃棒冰啊,要几根?
"我数了数,沮丧地说道:
"九根.""好嘞,九根!
"他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掀开冰柜,拿出了棒冰.那些同学一拥而上,抢了个精光.望着手里的十元纸钞变成了一元硬币,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真想说"不",但我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了我,使我无法逃脱,只能乖乖服从,我感到孤单,更十分烦恼,为什么要这样?
我到底该怎么办?
分析:
优点:
作文材料是真实性,但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是可以的.这篇作文的立意:
矛头直指目前中学生中普遍流行着的"请客"之风,攀比之风!
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这些都是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地方.
缺点:
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文章题目是"那一段烦恼的日子",而且开头
也写了"一个学期",但是正文却只写了第一次请客的经过,时间至多也不到一天,明显没有扣紧题意;第二,第一次请客充其量只能算是烦恼的由头,由这件事引发的烦恼可能还有很多,譬如对以后是否考了满分还要请客的担忧,不考满分虽然可以摆脱请客的烦恼,可是学习成绩又令自己和家人、老师不满意而带来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学生面对这种歪风却无能为力的烦恼,诸如此类的烦恼不都是足以突出文章中心的好素材吗?
第三,好的文章要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能给读者以鼓舞。
因此,我是如何“走出”这段烦恼的日子的,从中感悟了什么,在结尾部分应该写出来,而不是像原文结尾那样无力地慨叹。
建议:
首先,原文主体部分详细展开的部分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删改压缩,使之成为烦恼的缘起,然后重点写这次请客之后我如何试图摆脱烦恼却引来新的烦恼的事情,最后通过班主任的谈心了解事情的真相,最后终于刹住了这股歪风!
下面是他再度修改后的作文:
那一段烦恼的日子
记得小学的时候的最后的一个学期,是我最得意的时期,因为那时我在班上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但同时也是我比较烦恼的时期,为什么呢?
烦恼起源于一次请客。
第一次数学考试我就得了100分,心里正暗暗得意。
一小群平日里的“铁哥们”都围了上来,他们一定要让我请客。
而原因就是因为我这次考试得了满分,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看来好事也要变成坏事了。
我心里暗暗叫苦,想竭力辩解,但终因单枪匹马,寡不敌众.没办法,只能跟着他们去了小卖部。
结果,花掉了我本来打算买心仪的《冒险小虎队》的钱。
我望着手里的十元纸钞变成了一元硬币,心里真不是滋味.可这还只是我烦恼的开始。
又一次数学考试,我花了二十分钟就做完了整张考卷,这张简单的考卷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正当我准备交卷时,忽然记起了上次请客的事,我不禁犹豫了:
如果我这次再得了满分,是不是又要请客了?
这样想着,手心不觉冒出了汗。
不行,这回我说什么也不请客了,况且我怎么能跟父母开口要钱呢?
想到这儿,我狠了狠心,把两题原本正确的填空题的答案改成了错误答案。
我踉踉跄跄地走上讲台,把试卷教给了数学老师,我感觉我的手在发抖,心也“砰砰”直跳。
过了几天,数学考卷发下来了,结果可想而知,我才得了96分。
看到这张试卷,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第三次数学考试,我又如法炮制,躲过了请客关。
可是不知怎么的,心里老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似的,气闷极了!
考卷还没发下来,我就被老师请进了办公室。
一见到我,老师就问到:
“你这几天是怎么回事,上课老走神,数学成绩好像也不如以前了,你把原因给我说说。
”望着老师生气的脸庞,我只好把事情的原委都如实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思索了一会儿,对我说:
“你放心吧,这件事我会替你处理好的。
”
第二天,老师就专门为此事开了一个主题班会,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了小孩子不应该谈什么“请客”。
当然,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请客风波”了!
第四次数学考试,我终于捧回了久违的100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又投向了我。
我终于走出了那段无限烦恼的日子,感觉好轻松!
我衷心地希望这样的日子以后再也不要出现了。
分析:
虽然这篇作文文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俩都觉得比较满意,他满意的是终于写出了自己最满意的、最生动曲折的、最突出中心的作文;我满意的是自己的倾心付出有了收获:
学生真正理解了“作文的选材,组织材料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或紧扣题目)”的道理。
后来,我在班级作文评改课上就以此为例,由点到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们修改后交上来的作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选材方面,安排详略方面,都更能扣住自己的题目了!
布置作文:
1、以“心中的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写作。
2、《我最欣赏的一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