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172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3 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docx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

专题3必修1如何有效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及案例评析

主讲人:

朱明光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组组长,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杜毓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戴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刘子森北京101中学高级教师

【戴】各位老师:

大家好!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一线的老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甚至产生了一些困惑。

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模块中遇到的概念、定义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

教材中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行文时在使用但又不加以解释”的情况该如何把握——既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些概念说不明白就无法讲清与之相关的其它问题,同时受到课时的局限又不能将其讲深讲细?

……等等。

首先,我们请专家为我们解读一下——有请“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明光老师。

【朱】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老师们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新观念——“淡化定义”。

这是有关在教学中把握和运用基本概念的新“概念”。

为什么要“淡化定义”呢?

在教材和实际教学中,我们“淡化定义”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是着眼于学术规范,不便定义;二是着眼于目标设置,不必定义;三是着眼于目标实施,不宜定义。

所谓“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其要义是“概括”。

概念作为思维的形式,是认识的工具,而不是认识的对象。

而“定义”则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明的说明。

”其要义是“确切而简明”。

定义作为概念的表述,是学理(术)的方式(规范),而不是呈现概念的惟一方式和评价概念的唯一尺度,更不是概念本身。

诚然,概念,特别是理论概念的确立和运用,始终是学科课程实施的基本使命,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但更要明确的是:

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

通过教学,要认识的对象是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如果只是针对概念本身提出认识要求,甚至只关注表达这些概念的文字规范,势必会把课本本身当成了最终认识对象,其表现是远离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求一字不差地背、记概念的定义,以至固化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这种把概念的定义奉为“神圣”的思维定势,说到底,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

在教学和评价中,对形成正确的概念或正确地运用概念的要求没有错,错在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

教学的关注点不在于能否穷尽概念的全部意义,而在于能否顺乎学生的阅历和学历。

概念的确立是重要的,但其准确与否、成效如何,取决于能否用以把握住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取决于能否背下它的定义。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生活》将其定义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而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则将其概述为: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实质内容上看,两种概括是一致的,并不矛盾;从表述方式上看,后者比前者具体些,不是简单重复;从评价要求上看,不必设定其中一种为标准,两者都是对的。

问题在于,如何采取某种恰当的方式实施评价。

即:

避免导向对定义的标准表达,而力求导向对概念的正确把握。

根据我的经验,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区分内容标准、标准答案和评价标准这三个概念。

一是内容标准不等于标准答案。

内容标准固然包含对学科知识的要求,但我们称之为“标准”的东西,它的真正标尺不在于特定学科知识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凭借相关经验(知识)支撑本课程的特定目标,即基本观点。

二是内容标准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但不等于评价标准本身。

实际上,作为教学要求的标准是基本标准(或最低标准),而评价标准是级差标准,换句话说,教学是对学生“该做什么”、“做了什么”的要求,评价衡量的则是学生“能做什么”、“做了多少”,而这并不取决于、也不可能取决于定义的准确与否。

三是评价标准也不等于标准答案。

既然评价的核心,不是概念定义,而是基本观点,那么水平的区分,应取决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来自于基本观点的把握,见之于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

因此,制定评价标准,不可能是标准答案式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评价标准呢?

换言之,我们评价的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一些要求,供参考。

在确认基本观点的前提下:

⏹能否清楚展示基本问题

⏹能否恰当应用相关学科知识

⏹能否以恰当方式通过推理来为基本观点作说明。

⏹能否为解释基本观点举出说明力强的证据。

⏹回答问题是否针对性强。

⏹阐述问题是否有独到之处(方式、见解)。

标准,固然包括知识技能和行为表现,但评价的意义不在于相关学科的特定知识,尤其不在于特定学科概念的定义,而在于能否支撑本课程的特定目标。

如此看来,寻求解破难点的出路,淡化定义式的要求,不失为一种选择。

对于当下的教学来说,这可能更具必要性、有效性。

因此,采取“淡化定义”的方式,从本原上化解因“抠概念”、“背概念”而导致的许多难点,其实就意味着在具体操作中找到了“突破难点”的有效办法。

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评价环节,对学习效果的判断应该来自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显现于对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

如果树立了这样的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对许多以往看似难点、疑点的感受就会迥然不同,也就不必一味依赖理论上的“深挖洞”了。

所以,在我看来,所谓概念的误区,并不表现为讲不讲概念,而在于如何讲概念、如何用概念、如何衡量概念。

概而言之,就是不能抠概念、不能从概念到概念。

具体讲:

形成概念的要求没有错,错在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对概念给出定义没有错,错在把定义的复制当作形成概念的标准和标尺;对定义的表述提出学术规范没有错(简明而确切),错在把规范本身当目标。

【戴】朱老师对“概念和定义的解读”对我们颇有启发。

杜老师,您作为一线政治学科的特级教师,亲身进行了新课程的教学,您是如何理解朱老师刚才所谈的观点的?

【杜】朱老师所谈的观点对于我们一线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因为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包括《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中,概念和定义的处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从而避免把概念本身当作“认识的对象”、甚至是“终极目标”。

为此,一定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了解概念和定义在教材相关内容中的地位,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对相关概念和定义的要求程度。

其次,由于概念和定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结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接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有关概念和定义,以利于学生达到“真懂”的要求。

再次,就概念的运用和评价要求而言,衡量学生是否掌握的标尺不是对某一固定表述的套用,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现”,而是能否由来自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基本态度和观点。

也就是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活化概念才是最终的目的。

【戴】杜老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新课程中,非常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采取“生活逻辑”的模式,走出“理论逻辑”的模式,同时又不能违背理论逻辑?

【杜】是这样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着力探讨的中心问题。

【刘】关于这一点,在教学中我的感触也很深。

新教材已经力图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在进行有关“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教学中,为了形成正确的观点,过去教科书的编写往往是从学科概念出发,遵循理论逻辑来完成。

即沿袭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这样的思路进行。

但在新课程下,教科书的编写则是从生活主题出发,遵从生活逻辑组织相关内容(图示)。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不要再遵循旧有的思维定势,“穿新鞋走老路”,只是注重“深挖定义、过分关注理论逻辑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层次和结构”。

实际上学生作为消费者,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已经对于货币在商品交换的重要作用有了非常直观的体验。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学生这种鲜活的生活体验,将其引入到教学中,这就自然而然地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

所以对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教学就可以采用一种更为生活化的解说。

我在教学中就很好地运用了新教材所创设的这种极为生活化的情境,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尝试。

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师】你们到市场上买东西必须带什么去才能买到所需要的东西?

【生】(可能)“钱”。

【师】钱的学名是什么?

【生】货币

结合投影引入货币知识的学习,引导其掌握相关的内容

【师】在中国,我们购买商品使用的是?

【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就是一种纸币

由此引出由货币到纸币的发展过程,进而也就让学生明白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师】如果我们到市场购买大宗东西,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付款?

【生】(可能)信用卡、支票

由此引出信用工具,让学生明白了货币发展至今的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进而把握货币的几种职能,达成有关货币职能的正确观点:

【问题】七年后,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假设每个月工资6000元。

201X年8月,在你努力工作了一个月后,你拿到了你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000元,说说你的打算?

【学生答1】交给父母(请学生举手作统计)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孝顺子女,当今社会很难得,相信你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学生答2】自己放家里存起来,以备需要

【师点评】这类同学应该是对生活很有计划的人,相信你们的人生道路会在平稳中前进,但要注意钱的安全性。

【学生答3】买一点股票,开始投资实战

【师点评】这类同学很有投资头脑,相信你们在生活中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学生答4】到商场享受用自己赚来的钱购物的乐趣(为家人和自己买礼物)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生活的乐观派,也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问题】到商场卖什么?

大概花多少钱?

【学生答4续】2000元给爸爸买一块手表,20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0给自己买一件衣服,剩1000元零花钱。

【问题】如果你在离开商场时,又发现了一块自己梦寐以求的手机,标价2500元,你怎么办?

【学生答4续】下个月再买;如果有信用卡,就可以先透支1500元,下个月再还钱……

【师归纳】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同学们的这些选择中货币分别发挥了它的什么职能:

(1)6000元存起来——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保存起来——贮藏手段>

(2)买一些股票,2000元买手表,20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0元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流通手段(实在在的钱,即现实的货币>

(3)标价2500元——标明手机价值大小——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

(4)工资6000元、透支1500元——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有时间差——支付手段

【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交易范围越来越大,慢慢超出了国界,这是货币产生了另一种职能——世界货币

【杜】刘老师的这种教学处理方式就是很好地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统一了起来。

【刘】的确,新教材这种从生活逻辑出发的设计理念为我们的教学搭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是,在新教材中,我也发现了另一个现象,也就是刚才戴老师在开始时提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行文时在使用但又不加以解释”。

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把握呢?

【戴】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当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相关要求。

例如教材62页在讲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谈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其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教材并未对其加以任何解释,但是如果教师对此置之不理,就会影响到相关内容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使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加具体实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必“死抠概念”。

因为对学生而言,“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概念非常抽象;对教师而言,要想用最简练的语言解释起来也比较费力、而且需要较多的课时。

但是如果教师将其转化为这样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可能会使难度下降、提高实效。

【问题1】:

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经营者,当我们年终将产品如愿卖出后,除了要支付必要的原材料等费用后,你会如何分配手中余留的资金?

【学生答1】:

要支付工资(拿到工资第一件事应当做什么——纳税——给国家;如果有结余还可以做什么——投资股市——也要交税给国家);

【学生答2】:

要给国家交税——给国家;

【学生答3】:

要扩大再生产

……

【师归纳】财富在企业的分配就是初次分配——所以要关注效率与公平

【问题2】国家获得收入后可以做了什么(教师可适当启发引导)?

【学生答1】修铁路;支付养老金、教育拨款……

【师归纳】国家对财富进行的分配就是再分配——所以也要关注效率与公平

这个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虽然不是一个个准确的概念界定,但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而且这一部分教学的着眼点也不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精准概念”,而是“如何理解认识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价值所在”。

【杜】戴老师的这种方式,对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因为这是借助学生的旧知获得新知,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生活体验成为了他们获得新知的停靠点”。

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是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教师除了要“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淡化定义”外,还要特别注意关注“概念的活化运用”问题。

例如在教材中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组概念,教师在以最简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后,应该关注到——《课程标准》中与之相关联的要求是“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为此,教师就要注意通过学生的耳闻目睹,结合社会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事例,使学生意识到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价值。

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政府在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将会采取怎样的手段——通货膨胀下如何?

通货紧缩下又如何?

从而既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又可以从微观层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这样概念就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富有价值的灵活运用。

【戴】杜老师,我理解,您刚才所谈到的问题就是您在开始时强调的观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活化概念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杜】是这样的。

【戴】刚才我们讨论了如何更好地讲解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涉及的概念、定义。

这次新课程改革,增设了选修课。

其中选修2《经济学常识》与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如何利用必修模块的概念讲好选修模块,实现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有效对接,也就成为了老师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刘】我想就《经济生活》第一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经济学常识》(选修2)的有效对接提一些建议: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也是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由于本次课程改革淡化学科体系,要求减少对概念的背诵记忆,所以没有从理论上对此加以阐述,而是力求通过探究活动,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去体悟商品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主要让学生通过教学了解了什么是使用价值,什么是价值,二者都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人们购买商品时,一定是考虑“物美价廉”,也就是既考虑使用价值,又考虑价值,而不必讲“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这些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论问题,将在《经济学常识》下述专题中进一步加以阐述:

(1)《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二中的第2个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具体阐述了这个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人们愿意交换这些产品,是因为它们有用,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

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尽管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种类的物品具有不同的有用性,同一种物品的使用方式也是多方面的。

在任何社会,使用价值都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研究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中的研究成果,所以我们在阐述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论问题,还可以介绍“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一第1个问题中介绍了“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在第3个问题中介绍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斯密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科学的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李嘉图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杜】刚才刘老师讲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意识到,就概念形成的过程而言,可以有不同的递进层次(如上面谈到的“商品的基本属性”);另外就概念运用的要求而言,还可以分不同的情境、场合(如政治、经济);就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表达而言,也可以对应不同的范围、区域(如文化)。

所以教学的关注点不在于能否穷尽概念的全部意义,而在于能否顺乎学生的阅历和学历。

在这一点上,实现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有效对接就显得格外有价值。

【戴】我也注意到,《经济生活》第九课“市场经济的含义”与《经济学常识》(选修2)的也存在如何有效对接的问题: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之一。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

市场中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这个论述是斯密首先提出的,在《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一的第2个问题“斯密的政策主张”中就概述了斯密提出的“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内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当今世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结合,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生活》重点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市场经济的共性。

《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三第4个问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则概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五则叙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的认识。

【杜】前面刘老师和戴老师谈到的有效对接更多的是侧重于——选修模块将必修模块中基本观点进行的延伸、补充或概述。

实际上,还存在着另一种对接方式——必修模块为选修模块做好了有效铺垫。

如,《经济生活》第一课“货币的含义”与《经济学常识》(选修2)就属于这种有效对接的情况: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身份是消费者,而消费必然涉及货币,因而《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由纸币到信用工具、由中国货币到外汇,又到对拜金主义的批判,阐述的很全面,这样就为《经济学常识》(选修2)做好了知识上、能力上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铺垫。

因此在《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二第2个问题中只用了很少的篇幅谈货币:

“货币不是某位圣贤的发明,而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它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戴】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希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也欢迎老师们畅所欲言,就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出更好的教学建议,共同推进新课程的不断完善!

感谢各位!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