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678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doc

信息窗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下面我将从以及下及各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物体表面积、体积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心理发展仍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不能抽象理解。

他们有初步的数学学习经历,但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够恰当;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度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有小组合作意识,有表达意愿,但数学语言不够规范,小组合作效率有待提高。

对于面积这一具有抽象特点的知识,探索、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将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反复思考和推敲,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难点:

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调查,我确定本课的教法为:

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等;学法为:

动手操作法、实验验证法、讨论总结法。

1、教法分析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学法分析

为了达到新知自我生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学习等方法,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在豆豆的新家参观,装修一新的房子真漂亮,可是,豆豆却一直有个问题:

这个新房子每个房间到底有多大呢?

你们能不能帮助豆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我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信息图,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

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少?

厨房的面积有多大?

餐厅的面积有多大?

开关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多少平方厘米?

挂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多少平方米?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设想:

问题的提出既引出了新课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我们先来解决“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

”你想怎样做?

引导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正方形纸片摆一摆,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宽。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们带着迫切的心情,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

3、引导学生再借助纸片摆一摆,厨房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拼摆,更加加深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系的认识。

总结出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自主解决“餐厅的面积是多少?

”并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归纳——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在不断的失误中进步,同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练习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对公式记忆深刻。

学生自主解决“开关、挂毯的面积是多少?

”并通过计算中不同长度单位的使用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反复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因此我设计本课的练习为一下两个层次:

1、自主练习1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计算后标明单位名称。

2、自主练习7

请学生正确计算每个图片的面积。

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每平方米载4棵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在多少盆花?

”。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上到此时,学生已经开始倦怠,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练习题,并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既记忆了公式、初步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缓解了学习的疲惫,可谓一举多得。

六、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此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让学生谈谈收获,即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总之,我的课堂一直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来实现学生的课堂。

本节课的设计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

由已知向未知的过渡;由具象的实物向抽象的数字转化;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