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594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肢疾病及跛行.docx

四肢疾病及跛行

第七章跛行诊断与四肢疾病

跛行诊断

概述∶跛行是四肢机能障碍的一种综合症,而非独立疾病。

大部分四肢病及一些内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均可引发跛行。

一、跛行诊断的目的∶1、鉴别跛行是由四肢引起还是其它病因;2、确定患肢;3、确定患部;4、判断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二、诊断跛行的基本条件∶1、了解四肢解剖生理;2、熟悉当地四肢病特点;3、掌握跛行诊断方法及技巧;4、熟记典型病例及其典型症状;5、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动物四肢解剖生理特征

一、大体结构∶四肢上部为运动器官,以发达肌群连接躯体,产生动力推动躯体前进;四肢下部为支持器官,以骨、关节、腱和韧带为主,支撑体重,协调运动。

二、组织器官∶1、肌肉及腱,上部多为肌纤维丰富的扁平板状肌作主要动力来源,下部多为圆柱或纺锤形多含腱质肌以带动关节协调运动。

关节前方为伸肌后方为曲肌;2、筋膜,四肢筋膜发达,深筋膜包裹肌束且伸入肌间形成腱束;3、骨,分长骨和短骨;4、关节和韧带;5、粘液囊和腱鞘,起润滑和衬垫作用,减少摩擦,凡通过关节处的腱均有鞘,鞘内有液;

三、缓冲装置∶减弱来自地面的反冲力和振荡,减少疲劳;如蹄叉肉垫、球节部、膝部或肩肘部关节弯曲且前后肢方向相对。

四肢力学及缓冲装置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按病因分类∶

1、疼痛性跛行;

2、机械性跛行,四肢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性变化;

3、麻痹性跛行,四肢神经麻痹所致;

4、非四肢病跛行,如破伤风、牛流感、马传贫、猪丹毒、犬瘟热、布病、口蹄疫、水泡病、骨软症、VD缺乏、慢性氟中毒、闹羊花中毒、乳房炎、产褥热、产后瘫痪、伊氏锥虫、姜片吸虫病等均产生症候性跛行,即四肢发生机能障碍而少有器质性改变,跛行随原发病消失而消失。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按生理机能分类∶

1、悬跛--运步时在悬垂阶段的跛行;

2、支跛--表现在支撑阶段的跛行;

3、混合跛--在两阶段均表现机能障碍的跛行。

运步过程∶

1、悬垂阶段,离地-各关节按顺序曲屈-曲屈反顺序伸展-着地;

2、支撑阶段,着地-负重-离地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蹄迹与跛行特征∶每迈一步被对侧肢分为前后两半步,正常时均等,异常时出现前方或后方短步。

1、悬跛∶多由上部肌肉病、关节伸屈肌及其附件异常时出现;基本特征为:

A、抬不高迈不远,敢踏不敢抬;B、运步缓慢;C、前方短步。

2、支跛∶多发生于骨、蹄、下部关节及肌腱韧带等病变时;

A、减少负重并表现特殊肢势,如前踏、广踏、外展、频换等;B、后方短步;C、系部直立;D、蹄音低蹄迹浅。

3、混合跛∶多见于上部骨关节病及某些骨膜炎、肌炎、滑膜囊炎等,支悬跛症状交替出现或某一为主。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按某些特有症状分类∶

1、粘着步样,两前肢或两后肢或四肢同时发病时出现缓慢强拘的短步;如破伤风、急性肌风湿等。

2、紧张步样,亦为多肢发病表现急性强拘短步;多为蹄病所致。

3、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反复发作;多发于关节石或关节鼠(游离于关节腔内的软骨、碎骨粒或纤维素凝块)呈典型支跛,习惯性膝盖骨脱位呈典型悬跛,及髂动脉或股动脉血栓,如马圆虫病。

4、鸡跛,多见于胫神经麻痹和趾长伸肌或趾外侧伸肌挛缩时,二者可用针刺鉴别。

跛行的种类和程度

按发病部位分为∶蹄跛行、肩跛行、髋跛行等,临床上用于不能确诊病名者。

跛行的程度∶

1、轻度--能全蹄着地,但负重不确实,系部直立,运步时症状较轻;2、中度--不能全蹄着地,呈异常肢势或步态,运步时症状明显;

3、重度--患肢蹄尖着地或悬垂,或拖行或直腿,呈三脚跳。

跛行诊断法

由于引起跛行的原因很多且动物不可诉说,故诊断跛行复杂繁难,应做到1、多方收集相关信息;2、按一定方法和顺序仔细检查;3、局部与全身结合;4、综合分析、推理判断。

方法包括:

问诊

视诊(驻立视诊、运步视诊、躺卧视诊、躺卧至站立视诊)

局部检查

特殊诊断方法(测诊、外周神经麻醉诊断、关节内及键鞘内麻醉法、直肠检查、斜板试验、X光、B超、内窥镜检查、热浴试验、化验室检查、针刺或电刺激检查、跪行检查、排除风湿病的试验、骨穿刺试验、红外线温度记录仪诊断、血管造影法、电影摄影法、电测角计法、动力描记图法、骨闪烁图法等)。

跛行诊断法

一、问诊∶1、了解饲养管理和使役情况;2、问清病因病史和发病经过;3、群体表现和个体反应;4、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5、畜主的个人意见等。

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

二、视诊∶

(一)驻立视诊∶

1、目的∶确定患肢,发现可疑患部;

2、方法∶运动后的患畜应休息后再视诊,在距其1m左右绕行一周有顺序地从前往后从蹄向上细察各肢及躯体各部,注意两侧对比。

3、内容∶

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

A、站立姿势,尤其是肢势;正常时两前肢均匀负重,两后肢均匀负重或轮流负重。

站立时的异常表现

a、当一前肢患病时,患肢呈前踏、后踏、内收或外展、或腕关节弯曲、蹄尖着地系部直立负重不实;

b、当一后肢患病时,患肢负重时间短、并有上述异常肢势;

c、两前肢患病时,为减轻负重而重心后移,呈抬头、弓腰、缩腹、两后肢伸于腹下、肘关节向前下方移;

d、两后肢患病时,重心前移、低头、伸颈、两肢后伸于腹下、肘关节向后上方移;e、同侧前后肢患病时,整个体躯偏于健侧、偏头健侧、患肢轮流负重,严重时卧地不起;

f、对侧前后肢患病时,健肢前后伸于腹下负重、患肢轮流体息;

g、三肢患病时,多数卧地不起。

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

B、除站立姿势外,还应注意被毛是否逆乱、有无肿胀、创伤、肌萎缩、瘢痕等。

C、各骨的长度、方向、外形等,两侧对比

D、各关节大小、轮廓、负度等。

E、蹄形、蹄向、蹄铁等。

(二)运步视诊∶

1、目的∶确定患肢及跛行种类和程度,发现可疑患部。

2、方法∶选择有平地、坡地、硬地和软地,且光线充足的场地,嘱畜主距龙头1m牵缰绳先作直线运动,再作直线折转运动或圆周运动或倒退运动或爬坡下坡运动等,注意跟随仔细观察--听蹄音、看蹄迹、观察点头运动和尻部运动、听关节响声、看跛行是否加重或减轻等。

跛行诊断法--运步视诊

3、内容∶

A、确定患肢∶a、单肢患病时,患肢蹄音低、蹄迹浅,患前肢运步时抬头,患后肢运步时升尻,上部关节发病时会发出响声。

b、两前肢患病时,运步不自然且前肢抬举不起、迈步不远、步幅变小而速度加快,抬头弓腰、前肢前伸高扬;c、两后肢患病时,低头、步幅变小而速度加快、后退运动困难或拒绝后退;d、同测前后肢患病时,出现左右摆动,似跳摇摆舞;e、对侧前后肢患病时,出现上下扭动,抬头升尻交替;f、三肢患病时行走困难。

g、圆周运动时,患肢在外而跛行加重则为悬跛,患肢在内而跛行加重则为支跛;h、上坡时跛行加重多为悬跛或后肢支跛,下坡时跛行加重多为前肢支跛。

跛行诊断法--运步视诊

B、确定跛行的种类和程度,主要看蹄迹,甚可作软地测量,亦可用石灰或水迹加深蹄迹,判断前、后方短步。

C、提出可疑的患部,根椐问诊及驻立和运步视诊,经综合分析可初步判断患部,再作局部检查。

跛行诊断法--躺卧视诊

牛异常躺卧姿势∶

1、侧卧∶多见于脊髓损伤及某些传染病和衰竭期;

2、跨坐式∶多见于闭孔神经麻痹;

3、跨一字∶两后肢外展,见于两髋关节脱臼且圆韧带断裂;

4、头颈侧弯∶紧贴胸壁,复位后重发,多见于产后瘫痪及重病者;

5、一后肢后伸∶以膝关节着地,多见于股神经麻痹;

6、一前肢前伸∶多见于腕关节患病。

跛行诊断法--躺卧至站立视诊

(四)由躺卧到站立的视诊∶

牛∶先前肢半伸--后肢全站立--躯体前倾--前肢全站立。

马∶先前肢全站立--躯体后坐--后肢全站立。

1、某肢站主缓慢,承重困难,多见于该肢上部肌肉或关节疾患;

2、前肢已起而后肢难起,多于脊髓挫伤;

3、后肢已起而前肢跪立,多见于下部支柱器官较重疾患。

跛行诊断法--局部检查

三、局部检查∶通过问诊视诊初步判断患肢患部后,即可用触摸、压迫、滑擦、叩打、被动运动等手法对局部进行细致检查,感觉其肿、热、痛、硬等。

注意两侧对比,按从下至上顺序。

(一)蹄的检查∶见蹄病

(二)腱和腱鞘的检查∶

1、紧张度;2、温热痛感;3、腱的硬肿;

4、腱鞘的软肿。

好发在指趾深、浅屈肌腱,后肢球节系部多以结节状或弥散状肿胀为主,前肢掌部上1/3多以深屈腱摺粉肿胀而下1/3以浅屈腱鱼腹样肿胀为主。

(三)肌肉的检查∶1、硬度,应为柔软有弹性;2、肿胀或萎缩;3、局温及痛感;4、位置是否改变,注意冈上肌和股二头肌

(四)关节的检查∶

1、轮廓;2、肿胀,注意关节囊和憩室;3、局温和痛感;4、外伤;5、牛上部关节的响声。

(五)粘液囊的检查∶正常时看不见摸不着,发炎时肿胀变大,或发硬或有波动感;好发于臂二头肌下、腕前腕后、肘结节皮下、跟结节皮下等处的粘液囊;未感染时一般无机能障碍。

(六)骨的检查∶看是否有骨折、骨裂、骨质增生、骨瘤等,骨的连续性和平整度。

跛行诊断法--特殊检查

四、特殊诊断方法∶

(一)测诊∶用绳、卷尺、角规等作水平、环绕、悬垂等法测量长度、周径、方位、骨突距离、蹄迹等,并作两侧对照,从而判断正常否。

(二)外周神经麻醉诊断∶

注意事项∶1、骨腱韧带的不全断裂及关节不全脱位时禁止使用!

2、多点麻醉时应从下而上;3、两次麻醉的间隔时间应在1h以上;4、每次麻碎后要休息10-15min后再行运步检查,且禁止奔跑和急转弯。

5、对麻痹性及营养代谢性跛行无效。

1、痛点麻醉法∶鉴别痛点并可替代痛点封闭。

将2%盐酸普鲁卡因分点注射于痛点周围各层组织间。

2、正中神经传导麻醉∶适于腕掌部疾患诊断;牛于前臂部上1/3近掌骨后缘桡骨和腕桡屈肌间进针3cm注入6%普鲁卡因20ml,马以夜眼即附蝉上方一掌定位,进针达骨,稍退针注药。

3、掌神经传导麻醉∶适于掌下部疾患及远仔骨粘液囊炎;分四点注药。

4、尺神经传导麻醉∶适应症同2,前臂背侧外缘付腕骨上方一掌,腕外屈肌和腕尺屈肌间进针2cm注入4%普鲁卡因10ml

5、胫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麻醉∶适于跖、胫、跗部疾患;见图

(三)关节内及键鞘内麻醉法

注意事项∶1、仅适于明显关节腔或浅表腱鞘炎症;2、麻前要排除关节周或鞘周无其它疾患;3、皮肤和囊鞘针孔错开;4、严格无菌操作;5、注药前须抽出等量滑液,注后牵遛再作运步检查。

1、跗关节内注射∶胫骨内髁上方进针1-3cm注入2%利多卡因15ml

2、肩关节和膝关节内麻醉∶见图

3、指趾腱鞘内麻醉

(四)直肠检查∶对子髋关节内方脱位,盆腔及腰椎骨折,盆腔内血肿、囊肿、骨质增生、肿瘤,腹主动脉血栓阻塞等引起的跛行可用直检辅助诊断。

(五)斜板试验∶适于蹄病,但疑为骨折时禁用;迫使患畜单肢站立于40度角的斜板上,若为患肢则站立不稳,两侧对照。

(六)X光、B超、内窥镜检查∶对骨、关节、蹄等硬组织器官多用X光拍片或透视检查;对肌、腱、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和折针等组织间异物多用B超检查;关节内窥镜则可明察关节内部结构。

狗骨折X片

跛行诊断法--特殊检查

跛行诊断法--特殊检查

(八)化验室检查∶对于关节炎、滑膜囊炎、腱鞘炎、粘液囊炎等性质鉴定,可抽取滑液进行化验,视其颜色、粘稠度和细胞成份及内含物加以判断,并区别于脓肿、血肿和琳巴外渗等。

(九)针刺或电刺激检查∶适于神经麻痹性跛行,刺激后跛行减轻。

(十)跪行检查∶适于前肢腕关节上方或下方的疾病诊断,将两绳拴于系部使腕关节着地,若能跪立或跪行则患部在腕下,若不能跪立而以头负重则患部在腕部或腕上。

(十一)排除风湿病的试验∶用10%水扬酸钠200-300ml一次iv,1-4h后作运步视诊,若跛行减轻则为风湿。

(十二)骨穿刺试验∶在两眼内角连线的1/4端用16号针头穿刺额骨,若松手即针掉则多为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跛行。

(十三)其他如红外线温度记录仪诊断、血管造影法、电影摄影法、电测角计法、动力描记图法、骨闪烁图法等均为较先进的辅助诊断方法。

五、跛行部位判定的原则:

1、慢性和急性相符合;2、跛行种类和程度与判断的疾病相符合;3、疼痛性跛行的程度与局部反应相符合;如压诊或被动运动时疼痛反应较轻则为轻跛。

4、运动后跛行的增减与判断的疾病相符合;如飞节内肿不可能发生渐增性跛行。

5、局部反应与全身症状相符合。

六、牛跛行的特点

1、牛跛行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如产奶量降低,高产牛过早淘汰,种公牛废用等。

2、蹄病引起的跛行多(约占88%,故多见支跛);后肢发病多(约占90%),且外>内。

3、诊断时应注重∶a、场所建设和卫生;b、病史、饲料和护蹄情况;c、躺卧视诊及由躺卧至站立视诊;d、驻立视诊的肢式及运步视诊的摆头运动等;e、先系部后掌(跖)部的环形封闭。

七、犬跛行的特点

1、病因复杂,主要为四肢病引起,但遗传病、颈腰病、代谢病、中毒病、传染病均可引起跛行。

2、询问病史和病程特别重要。

如突发或渐发,有无特定时间发生,渐增或渐减,有无转移等。

3、注意饮食习惯和全身状况。

4、多毛犬视诊时应结合触诊。

5、结合X线、超声、化验等先进手段。

第八章四肢疾病

四肢疾病--骨的疾病

一、四肢骨的疾病∶

(一)骨的解剖生理∶

四肢骨分长骨、短骨和扁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骨膜包括内骨膜和外骨膜,内膜及外膜内层含有大量成骨细胞,参与骨修补,骨膜到达关节面边缘;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包括黄骨髓和红骨髓。

哈佛氏管,骨干,骨骺等.四肢疾病--骨的疾病

(二)骨膜炎∶多见于马、狗等。

病因∶1、机械损伤;2、附着于骨膜上的肌腱过度牵张;3、邻近组织炎症漫延。

临床症状与诊断要点∶

A、急性骨膜炎∶

1、站立时患肢微曲,出现异常肢势或频频交换负重;

2、运步时出现渐增性支跛,而炎症点在肌腱附着处时则为渐增性悬跛或混合跛;3、局部热痛,皮肤水肿指压留痕,或见扁平硬肿。

4、一般不表现全身症状,且局部症状逐渐平息。

B、慢性骨膜炎∶包括纤维素性和骨化性骨膜炎两类。

前者以纤维素渗出为主,局部热痛不明显,但有压痛并可触及弹性硬肿;后者以骨质增生和骨瘤为特征,多见于骨干面上,出现凹凸不平的硬肿,热痛及机能障碍不明显,但在骨瘤压迫神经血管和肌腱时,或发生于关节边缘时可出现相应症状。

C、化脓性骨膜炎∶开放性骨折或内固定时发生,或由邻近组织化脓性炎症漫延;早期炎症反应强烈,后期流出带骨碎片的脓汁并伴发全身症状。

治疗∶

1、急性骨膜炎∶a、保持骨面安静;b、48h内冷疗,48h后热疗;c、内服消炎痛;d、“普松青”局部封闭。

2、慢性骨膜炎∶a、纤维素性骨膜炎以治疗原发病为主;b、骨化性骨膜炎可用强刺剂疗法(甚可用烧烙)或手术切断被压的神经和血管或肌腱。

3、化脓性骨膜炎∶a、初期保持骨面安静,全身大量应用抗菌素,局部用“普松青”封闭;b、后期化脓严重者应彻底清创,清除死骨片后用松碘油膏引流;同时可用绷带或夹板预防病理性骨折,亦可用“樟酒糖”静注。

(三)骨髓炎∶骨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病因病理∶开放性骨折或内固定感染,邻近组织化脓灶漫延,或内源性感染转移--导致骨髓腔内化脓灶--通过哈佛氏管外溢,使骨外膜突起发炎--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化脓--最后皮肤破溃流脓,同时骨髓腔被阻塞。

症状∶1、局部肿、热、痛;2、周围淋巴结肿、痛;3、高度跛行(支跛为主);4、伴有全身症状;5、WBC尤其是嗜中性WBC增多;6、易继发病理性骨折。

治疗∶

1、早期--抗菌、封闭、内服“银翘解毒散”。

同时配合全身输液、补肝、强心、利尿、抗酸、杀菌等。

2、后期破溃流脓时,应彻底清创、并打通死骨腔,切除瘘管壁,而后引流;全身抗菌以防败血症;采用绷带或夹板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四)骨折∶外力作用于骨组织且超过了其应力极限,使其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受破坏,发生裂隙、穿孔或断离,同时损伤周围软组织。

骨折类型∶1、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2、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3、全骨折(包括横骨折、纵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嵌入骨折、粉碎性骨折、穿洞性骨折等)和不全骨折(骨裂);4、骨干骨折、骨骺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骨折的症状与诊断∶

1、完全骨折的三大特有症状∶a、肢体变形,包括成角、缩短、延长、转轴;b、异常活动,即假关节;c、骨摩擦音。

2、一般症状∶a、出血性肿胀;b、剧烈疼痛;c、严重跛行,且多为支跛。

3、诊断方法∶

a、全骨折根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

b、放射拍片确诊,注意正位与侧位对比;

c、大动物腰椎、髋骨及骨盆骨折应配合直检;

d、骨传导音叩诊。

骨的愈合∶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改造塑形期。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年龄及营养状况等;局部--a、血液供应;b、对接准确;c、固定良好;d、无感染;e、适当的机能锻炼。

骨折愈合标准∶

1、无异常活动;2、无压痛;3、肢轴正,即使稍有变形也不能影响运动且随机能锻炼而恢复正常;4、放射检查见骨折线模糊或消失,代之以连续骨痂。

5、适当锻炼后恢复运动机能和劳役。

并发症∶感染、畸形、假关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废用性骨质疏松、褥疮等。

骨折的治疗∶

1、临场急救∶a、固定患部、防止挣扎,避免骨折断端伤及临近组织,尤其是扎破血管造成过大血肿而影响愈合;可采用包扎和局麻等措施。

b、充分止血;c、清洗消毒防止感染。

2、治则∶固定与运动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局部与全身兼治,医疗与护理配合。

3、治法∶整复固定,机能锻炼,药物辅疗。

骨折的治疗

A.整复--“欲合先离,离而复合”

步骤:

保定(多采用仰卧或侧卧,三健肢合绑)--麻醉(多用局部传导麻醉)--肌松(错位严重者可用少量松肌剂便于复位)--复位(先拉后对,关健在于对轴对线、使肢轴正位对于开放性骨折应先作创伤处理,后作骨折处理)

骨折的治疗

B、固定∶分内固定和外固定;较远端的非开放性骨折多用外固定,如石膏绷带、夹板绷带、改良Thomas支架绷带等(参阅包扎法)现有一些新型固定材料可供选择,如具有弹性记忆且可反复使用的热塑塑料夹板;用树脂和玻璃纤维制作的外固定管型等。

外固定往往产生对接不良或复位后再次转位,故对开放性骨折及某些难于作外固定的骨折多作切开直视下复位再作内固定。

内固定方法很多,应根椐具体情况选用。

内固定方法--髓内针、接骨板、贯穿术、骨螺丝、钢丝、移植骨等。

骨折的治疗

C、机能锻炼∶为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退行性废用性病变,恢复功能而作早期的按摩、被动运动、以及后期的牵遛、负重、渐增性运动使役等。

D、药物治疗∶抗菌、消炎、补钙、通筋活络,民间中草药方可用。

E、辅助物理疗法∶如石蜡疗法、电热、光热、激光、离子透入等均可采用。

F、加强护理∶包括饲养管理和患肢照看以及功能恢复训练等。

四肢疾病--关节疾病

二、四肢关节疾病

(一)关节的解剖生理∶骨骺、关节面(无哈氏管与髓腔不通)、关节软骨(无神经血管,一旦损伤很难再生造成永久性关节炎,对ph变化敏感,故酸中毒时易出现大关节跛行)、关节囊(包括纤维层和滑膜层,滑膜层向腔内伸入绒毛产生滑液,且有特殊通透性,抗菌素和特异血清等不可渗入而易渗出,故发炎时作im,iv均无效只可作关节内注射)关节滑液(有较强抗菌作用)、关节韧带(易于附着部损伤)。

(二)关节捩伤(即扭伤)

关节过度屈伸或扭转导致关节囊或韧带损伤。

各种动物均有,多见于球关节、冠关节、以及肩关节和髋关节。

病因病理∶关节扭转或过伸过屈--关节囊或关节韧带附着部纤维部分断裂或撕脱--周围血管破裂而出血--流入关节腔或周围软组织形成肿胀渗出--严重者可撕破骨膜、软骨、骨骺等,产生急性骨膜炎或撕裂性骨折或关节石等。

症状∶

1、疼痛∶受伤时剧痛(反射痛),随后减轻,而后加剧(炎性痛);松驰时减轻,他动时加剧。

2、跛行∶受伤时立即支跛,随后减轻或消失,而后重出现渐增性跛行,若有关节石则为间歇性跛行。

3、局部增温肿胀∶炎性渗出和血肿,注意关节憩室是否隆起和波动感,从而区分关节内外。

4、骨赘∶骨撕裂后经慢性经过而产生硬肿。

其影响及伴发症状因位置和程度而异。

治疗∶原则--充分止血,消炎止痛,促进吸收,防止粘连,恢复功能。

1、48h内,冷治,加压迫绷带,保持安静,出血严重者可iv10%CaCl

2止血。

2、48h后,热治,装酒精鱼石脂绷带或敷“三四一散”促进吸收,关节囊内抽液后注入“普松青”,或涂擦“碘酊樟脑酒精合剂”等镇痛。

3、转为慢性经过者可用刺激剂防止发生骨赘。

4、另可配合装蹄疗法、新针疗法、水针疗法等。

(三)关节挫伤:

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关节损伤。

病因病理∶造成挫伤的各种因素直接作用于关节--导致关节局部脱毛、擦伤、裂开等--继而感染--同时关节囊或周围软组织损伤,出血、发炎、肿胀、凝血机化粘连,甚可损伤关节软骨、骨膜、骨骺等产生骨质增生。

症状∶外表创伤,渐增性跛行,伴发粘液囊炎或腱鞘炎。

其它与关节捩伤类似。

治疗∶与关节捩伤类似。

四肢疾病--关节疾病

(四)关节创伤:

从皮肤到关节囊的开放性损伤。

多为锐器刺挫或寸子穴针炙所致。

诊断要点∶

1、一般症状,破皮、出血、温痛、肿胀、继发感染化脓、跛行等。

2、判断关节囊是否破裂,从关节囊对侧穿刺注入1/1000雷佛努尔,如从创口流出则已破。

3、忌用探针;

4、创口流出黄色滑液且随运动增多,注意区别关节囊、粘液囊和腱鞘损伤。

治疗∶

1、关节囊未破者∶彻底清创后填塞抗菌素--缝合皮肤涂擦碘酊--包扎绷带并全身抗菌。

2、关节囊破口较小者可用凝血块填塞法∶彻底清创--对侧穿刺注入消毒液--颈静脉采血凝固--凝血块填入创道,机化后封闭囊创口--皮肤缝合包扎--全身抗菌消炎。

3、关节囊破口较大者∶清创后直接缝合,纤维层和滑膜层分别连续缝合。

4、已感染化脓者慎治,效果往往不理想。

清创--对侧冲洗--除去坏死组织--撒布大量抗菌素--外用“松碘油膏”纱布覆盖--每日换药,以后渐减--包扎制动--当皮肤开始愈合时适当运动防止粘连。

5、早期闭合关节囊创口是治疗关节透创的关健。

(五)关节脱位(即脱臼):

受某些力学的或病理的因素作用,关节骨端的正常位置关系失常。

分类∶按病因分为∶先天性脱位、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习惯性脱位;按程度分为∶完全脱位、不全脱位、单纯脱位、复杂脱位。

临床上常冠以关节部综合命名,如膝关节习惯性不全脱位。

病因∶

1、外伤;2、先天性发育不良;3、关节解剖缺陷;如髋关节和膝关节习惯性脱位。

4、病理因素∶如扩延性脱位;破坏性脱位;变形性脱位;麻痹性脱位等。

关节脱位的五大共同症状∶

1、关节变形--关节部出现突起或凹陷且轮廓不清;

2、异常固定--骨端位置不正常,他动时不自如且松手后复位。

与骨折相对应。

3、肢势改变--表现出转位、伸长、缩短等异常肢势;如内收或外展,屈曲或伸张等。

4、关节肿胀--炎肿或血肿;5、机能障碍--疼痛而活动受阻。

治疗原则∶

1、整复:

在保定、麻醉后,用按、揣、揉、拉、抬等手法使骨端还原。

2、固定:

用绷带、夹板等固定防止再发。

3、功能锻炼:

固定一段时间后须活动恢复功能,防止粘着。

髋关节脱位∶牛因解剖缺陷(髋臼窝浅、股骨头弯曲半径小、圆韧带较弱)而多发,马、狗亦多见。

分全脱(股骨头完全脱出且园韧带断离)和不全脱;以及前方、上外方、后方和内方脱位,症状不一,注意区分,以便整复。

犬(黑贝)特点。

治疗∶完全脱位时整复较易而固定很难,可用再造圆韧带固定手术;不全脱位时可用刺激剂注射或自家血分点注射引起炎症固定。

髋关节脱位

膝盖骨脱位

马牛狗均发,分上方、外方、内方脱位,表现不一,注意区别以便采用不同手法复位。

常表现的为习惯性上方脱位,即“弹筋腿”可用膝内直韧带切断术治之。

(六)滑膜炎∶以关节囊滑膜层病理变化为主的渗出性炎症。

1、浆液性滑膜炎∶

2、化脓性滑膜炎∶

治则:

制止渗出,促进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