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149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18.docx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七章溶液73溶液浓稀的表示》18

7.3溶液浓稀的表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2)能准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4)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相关计算。

(5)学会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相关资料收集、课堂表述,使

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相关信息。

(2)通过实验探究

,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实行初步的探究。

(3)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收集的资料和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溶液与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前资料收集、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相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三、课前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收集相关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等资料,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做简短汇报。

2.做好实验的准备。

3.教师做好相关投影片的制作。

四、教学

过程:

学习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引入课题

导语

小组代表简述收集的资料

使学生体验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并能提炼表达,使学生理解到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

简单评价总结,引入溶质质量分数。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的定义;溶、溶质、溶剂三者关系;溶质、溶剂的确定。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05第一段。

再通

过提问实行小结。

认真阅读,并划出要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理解一些常见的溶液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溶液,让学生将知道的溶液及其组成并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填表,然后交流。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定义及公式

指导学生按课文p204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方案实行探究实验,启疑释疑,协助形成规律性理解。

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技能,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对他们实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组织学生汇报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并即时实行简单综合性评价。

分小组汇报研究性成果,并能客观地做出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

使学生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水平。

小结归纳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提问:

试讨论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交流

使学生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讨论)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

(1)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2)将其中的一份加入一定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3)将其中的一份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其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是否改变?

(还可补充原溶液中蒸发水,减少溶质等其他问题来分析各量的变化)

学生讨论,并填写下表。

通过度析各量的变化,协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意义。

相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讨论)学生练习

食盐溶液水食盐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g96g?

200g?

10g?

150g?

16%

100g35.7g?

通过练习,使学生搞清溶质、溶剂、溶液、及溶质质量分数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

小结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培养学生的归纳水平

阅读课文p206例题

学生读题

协助学生掌握溶液中溶质质

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格式。

关于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讲解)无论是溶液稀释还是配制,稀释(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投影)

【例1】把50克98%的硫酸稀释成20%的

硫酸,需要水多少克?

(分析)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而浓溶液中溶质质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0克×98%,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稀溶液质量×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质量+水的质量)×20%=(50克+水的质量)×20%,故得: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教会学生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这个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

(练习1)把100克98%的硫酸稀释成10%的硫酸

,需加水多少克?

学生练习

巩固知识

教师巡视,点评。

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例2】配制500mL20%的硫酸需要98%的多少毫升?

(20%的硫酸密度为1.14g/cm3,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引导学生联系物理学过的相关知识,将溶液体积转化成质量,再根据稀释原则建立等量关系。

回忆物理学过的质量、体积、密度三者关系:

质量=体积×密度

进一步建立学科知识渗透的思想。

(练习2)配制50g5%的盐酸溶液,需要37%的浓盐酸(密度1.18g/cm3)多少毫升?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并讲评。

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

教师边讲边演示实验:

如何用37%的浓盐酸配制50克5%的盐酸溶液?

学生观察老师操作,并将相关步骤填写在课文p207上。

使学生了解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

本节小结

1.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2、3、4。

 

五.板书设计:

§7-3溶液浓稀的表示

一、溶液的组成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液质量

三、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质、溶剂、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例题】(略)

2.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原则:

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例1】(投影)

解:

设需水的质量为x.

50克×98%=(x+50克)×20%

x=195克

答:

略。

【例2】(投影)

解:

设需98%的硫酸的体积为x.

x×1.84g/cm3×98%=500cm3×1.14g/cm3×20%

x=63.2cm3=63.2mL

答:

略。

六.本节练习

§7-3溶液浓稀的表示

一、选择题:

1、溶剂不是水的

溶液是()

A、碘酒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

2、下列各组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

A、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B、碘,碘酒

C、氯化氢,盐酸D、生石灰,石灰水

3、下列溶液中,溶质是固体的是()

A、75%的消毒酒精B、医用葡萄糖溶液

C、37%的盐酸D、98%的硫酸溶液

4、从500毫升10%的盐酸中取出5毫升,则此5毫升盐酸的质量分数是()

A、10%B、1%C、0.1%D、0.5%

5、向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

入3克固体氯化钠和12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5%B、23%C、20%D、无法计算

6、现有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50克,稀释成10%的稀盐酸,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玻璃棒B、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

C、量筒、药匙、玻璃棒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

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准确的操作顺序是()

A、称量(量取)、溶解、计算B

、溶解、计算、称量(量取)

C、计算、称量(量取)、溶解D、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8、现有100mL20%的硫酸溶液,其

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溶质20克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

6

C、该溶液

中,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

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

4

9、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若用8%的稀硫酸25克通直流电实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电解所消耗水的质量为()

A、10克B、7克C、5克D、3克

10、.将100克含水2%的硫酸变为含水98%的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A、4900克B、4700克C、98克D、4800克

二、填空题:

11、30克蔗糖全部溶于90克水中,将此溶液平均分为三份。

(1)取一份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

(2)取另一份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蔗糖克或蒸

发水克。

(3)若使第三份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

克。

12、配制100克20%的硝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1)计算:

需硝酸钾克,水克,水的体积为毫升。

(2)称量:

用称取硝酸钾克,倒入里。

(3)溶解:

用量取水毫升,然后倒入盛有硝酸钾的中,用搅拌,使硝酸钾,这样能够得到100克2

0%的硝酸钾溶液。

13、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1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

2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3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4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因为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看作是1g/cm3,试求:

⑴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⑵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⑶1.0g链霉素可配制mL试验针药液。

14、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

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克,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克,现用5700克清水对这件衣服实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漂洗方法(假如每次“拧干”后湿衣仍残留100克溶液)。

方法一:

用5700克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质量为(用分数示)

方法二:

用5700克清水均匀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每份1900克),分三次漂洗。

第一次用1900克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质量为(用分数表示)克;第二次用1900克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质量为(用分数表示)克;第三次用190克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质量为(用分数表示)克。

由以上计算,用相同质量的水漂洗衣服,是一次漂洗好,还是将水分成三份,分三次漂洗效果好。

三、列式计算:

15、实验室需要配制500克10%的盐酸,需要3

8%的盐酸(密度是1.19克/厘米3)多少毫升?

16、生产上要用10%的硫酸来清洗钢材。

配制5000mL1

0%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多少毫升?

需水多少毫升?

(10%的硫酸密度为1.07g/cm3,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

 

§7-3溶液组成的表示练习答

1.A2.D3.B4.A5.C.6.A

.7.C8.D9.C10.D11.25%、20、20、40.12.20、80、80、托盘天平、20、烧杯、量筒、80、烧杯、玻璃棒、溶解13.25%、0.05%、200014.1、1/58、1/20、1/400、1/8000、分三次漂洗效果好15.111

16.296.7,48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