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58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水调峰锅炉房项目可行性论证送审报告.doc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116MW热水调峰锅炉房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

哈尔滨市呼兰区双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杨宏

3.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呼兰区双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是2002年8月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萧红路133号,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

主营业务:

通过热电联产的方式向呼兰老城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供热。

自成立以来,双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秉承“和谐家园,以人为本,格诚修治”企业文化,以“和谐”作为公司文化体系中的主线,以“家园观念”作为公司文化体系的中心理念,以“心远、心正、心齐”作为公司文化体系中的主要特征,以“人本”思想作为公司文化体系中的主要态度,努力营造“团结高效,追求卓越,精诚务实,实干创新,仁德谦逊,恪守诚信”的企业形象。

与此同时,双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培养既精通技术又熟悉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加大人才的培训、储备力度,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同时,该公司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引进策略,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型高端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他们安心地服务于企业,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目前,该公司员工总数238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28人。

在生产经营方面,双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本着积极进取、市场运作、科学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区域能源供应的联合与合作,推进能源的区域经营管理模式,使热电供应体系进一步为项目区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为了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该公司于2007年底与中国华能集团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签订了合作供热合同,以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为热源厂,通过公司热网为呼兰老城区用户供热并进行用热管理和经营,此举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规模,使供热项目年创产值达1.1亿余元,实现利税2300万元。

经过全体员工近十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哈尔滨市呼兰区双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发展成为管理制度化、生产现代化,集热电联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大型集中供热企业,公司的业务正在从单一的热电联产向其它领域拓展。

该公司现有固定资产3.5亿元,供热锅炉13台套,供热管网总长度28公里,供热能力450万平方米。

企业在生产、销售、产值、利润等方面均呈现出了连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该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自身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还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1.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

节能减排是我国长期倡导的一项基本国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更是把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到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经指出:

“我们要把转变增长方式战略任务。

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十一五’期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的约束性目标。

2009年,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谈到节能减排问题时曾经指出:

“要务必做到‘三个不变’:

即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责任不变;‘一个加大’:

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不但不减,而且要继续强化。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

今年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成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

我国节能减排现状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却消耗了世界左右的水泥、的钢铁的能源。

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

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效率有所提高。

“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效率偏低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

因此,必须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选择的社会经济结构,引导社会能源终端消费行为必须强化对能源需求合理引导和管理在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共识,建立可持续的能源需和能效变化预警指标体系,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多层次多领域的能效技术和经济目标,成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已经基本建立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制度保障国务院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了宏观规划随后全国各大、中城市也针对自身实际出台了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实施方案。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所依托的产业平台初具规模截2008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1.5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17%,从业人数3000多万,产业领域已基本涵盖提高能效,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等方面中国政府规划到2015年将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提高到78%,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技术创新开展较好的区域已基本形成了“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格局国务院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其中提到中国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所谓集中供,就是由一个或者几个集中热源通过热力管网供应用户所需要的生活用热的方式。

集中供主要可以通过热电联产、区域性集中建锅炉房以及利用工业余热等方法来实现。

集中供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

与分散供热相比集中供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集中供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达%以上,而分散供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60%左右。

因此城市集中供代替分散供综合可节约2030%的能源。

、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城市污染主要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和烟尘。

集中供的锅炉容量大,高效除尘,能有效城市。

、提高供质量分散小锅炉房由于设备条件限制和煤质变化,保证供质量居民采暖的小锅炉一般为间断供,时间短,温度低集中供为连续运行,稳定供质量。

城建地连同煤场、渣场要占用大,分散供热时灰渣不集中利用则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冬季电网调峰和供热矛盾,冬季电网调峰电厂供热矛盾。

供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牵动着供热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限公司提出了项目公司有限公司集火力发电、采暖供热、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物业管理、土方工程、煤炭采销、果菜批发、五金建材等多元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其。

公司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厂址选择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东南部区域,利用原供热公司的燃料堆场,距哈三电厂6公里处,占地面积50000m2。

属于工业项目用地。

该厂址靠近哈三电厂,调峰热源出口向南1.5公里即可与现有的主网相连,有利于降低热网投资、维护费用以及供热过程的热损失。

(二)供暖范围与规模

目前,我公司经营管理的呼兰老城区集中供暖系统的面积合计为460万平方米,热负荷为公共建筑及居民住宅的建筑采暖用热,热源引自中国华能集团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本项目建成后,除了担负对现有供暖系统起到调峰的作用之外,还将把呼兰老城区东部区域的民宅和公共建筑合计100万平方米纳入到集中供暖系统中,并作为新增热负荷的热源。

(三)供暖参数与热负荷

1.供暖参数

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26℃;

采暖期室外平均计算温度:

-10.6℃;

采暖天数:

179d;

总供暖小时数:

4296h

2.热指标的选取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推荐的数据,结合呼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现有及新增集中供热建筑物的热指标如下:

住宅:

57W/m2;公共建筑:

70W/m2。

本项目新建锅炉房总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面积占95%,公共建筑面积占5%。

综合采暖供热指标按57.65W/m2计算。

3.供热参数

供水、回水温度:

130/70℃。

4.热负荷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最大采暖热负荷为172.95MW(622.62GJ/h),平均采暖热负荷为112.70MW(405.03GJ/h)。

年采暖期总供热量为1.74×106GJ。

(四)项目拟建规模

根据上述热负荷计算结果,本项目设计装机容量为2×116MW,供热能力达到300万平方米。

(五)燃料、辅助材料消耗量

1.燃料用量

根据项目采暖期总供热量为1.74×106GJ的情况,计算出本项目本项目年耗煤量为14.32万吨(低位发热量3300kCal/kg),折合标煤量为6.75万吨。

2.辅助材料用量

本项目辅助材料为石灰石粉,用于烟气脱硫。

按照项目年耗煤14.32万吨、煤中含硫率为0.29%、石灰石中CaCO3含量≥90%计算,当钙(Ca)与硫(S)的摩尔比为2.5∶1时,本项目年消耗石灰石粉3605吨,小时平均用量839.15kg。

(六)项目年节煤量

本项目采用大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作为供热设备,该型号锅炉的热效率不低于88%;若采用分散的小锅炉供热,锅炉的平均热效率为55~60%。

以本项目年标煤消耗量6.75万吨为基数,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30%,即意味着每年节约标煤20250吨。

(七)项目实施进度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量、设备供货周期、施工特点等因素,预计自项目立项起,在一年内完成全部建设工作。

2011年10月,全部工程设施投产试运行。

项目实施进度表

号 实施年月

实施内容` 2010年 2011年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可研编制、立项审批 2 地质勘察、场地清理 3 设备考察、招标订货 4 施工图设计 5 土建工程施工 6 人员培训 7 外网工程 8 设备到货 9 设备安装 10 设备单机及联动试运转 11 项目投产试运行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锅炉供热能力 MW 2×116 2 项目供热面积 万平方米 30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388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10110.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77.8 4 项目定员 人 95 其中:

行政管理人员 人 6 技术人员 人 5 生产及其它人员 人 84 5 全年设计供暖天数 天 179 6 燃料、辅料、动力年耗量 水 立方米 11696 含生活用水 电 万度 1282 含照明用电 煤 吨 143177 按发热量3300kCal/kg计 石灰石粉 吨 3605 7 项目年供热量 GJ 1.74×106 8 项目年运输量 吨 193442 其中:

运入量 吨 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