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238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docx

平禹煤电新凯水文报告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文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

报告提交单位: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文地质报告

(2010.6.14~2011.6.23)

编制报告单位: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

编写人:

王贵和乐志军

审查人:

刘永峰

总工:

刘庆献

单位负责人:

阎冠欣

 

提交报告单位: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日期:

2011年6月23日

目录

Ⅰ文字

1绪论1

1.1目的任务1

1.2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1

1.3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及报告编制依据3

1.3矿山开采情况4

1.5本次工作情况4

2地质特征4

2.1区域地质背景4

2.2矿区地质5

3煤层与煤质7

3.1煤层7

3.2煤质8

4矿床水文地质8

4.2矿区水文地质11

4.3矿井主要水害及防治措施15

5结论18

5.1本次工作的主要成果18

5.2存在问题与建议19

Ⅱ附图

1、综合水文地质图(1:

2000)

2、矿井充水性图(1:

2000)

Ⅲ附件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副本)复印件

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1绪论

1.1目的任务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有限公司,持有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0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10000************59。

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有效期限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紧急通知》(豫煤安监二〔2008〕273号)的文件精神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有关要求,受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以下简称“四队”)对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交《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报告》,为制定防治水措施,避免或减小矿井水害,提供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保证矿井能够正常安全生产。

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煤矿防治水规定》的有关规定和矿方提供的边界范围,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煤层特征和各含水层与煤层的相对关系,确定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对矿区各主要含水层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矿山生产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2)对采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水害进行分析、预测。

1.2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

1.2.1位置及矿区范围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禹州市西北部的方山镇西北,属禹州市方山镇管辖。

矿区范围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的10个坐标点依次连接圈定,矿区边界各拐点坐标见表1.2-1,矿区东西长约1500m,南东向宽900m,面积1.3773km2。

表1.2-1矿区边界拐点坐标一览表

座标点

纬距X

经距Y

座标点

纬距X

经距Y

1

3797284.25

38426999.78

6

3797951.26

38428807.79

2

3797382.25

38427465.79

7

3796691.25

38428807.79

3

3797455.25

38427493.79

8

3796999.25

38427725.79

4

3797452.25

38427577.79

9

3797039.25

38427695.79

5

3797951.25

38427854.79

10

3797237.25

38426994.78

1.2.2交通

矿区东南距禹州市约40公里,距许昌市约70km,有公路经方山镇政府与许洛公路相连铁路方面,东距京广铁路长葛站约50km,南有神厚镇—许昌市窄轨铁路及平顶山市—禹州市地方铁路。

交通方便,见图1.2-1。

图1.2-1交通位置示意图

1.2.3自然地理

1.2.3.1地形地貌

本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为512m,最低海拔为320m,相对高差192m,区内冲沟发育,泄洪条件较好。

1.2.3.2气象、水文

本区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区内没有河流和水库等地表水体,冲沟为区内排泄地表水的主要途径。

平时无地表水流,雨季可汇集成暂时性水流或山洪,总体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本区地处华北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年最大降水量为1235.5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为430mm(1968年),年平均降水量719mm;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0%;最大年蒸发量为1847.80mm(1966年)。

最高气温43.3℃,最低气温-13.9℃,年平均气温14.4℃。

年风向变化季节性强,夏、秋季多东南风和南风,冬、春季多南北风和北风,历年最大风速24~40m/s(1955年),风力一般1~5级,阵风达5级以上;霜冻期为10月到翌年3月,历年最长霜冻期132天;12月到翌年2月为降雪期,最大积雪深度为21cm,最大冻土深度为250mm。

1.3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及报告编制依据

1.3.1以往工作评述

1、1997年12月,河南煤田地质局二队与河南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提交了《河南省禹州市禹县禹县蔡寺~白沙普查地质报告》。

河南省煤炭厅以煤地发(1998)130号,批准二1、五3、七2煤层地质储量103293万吨。

2、河南煤田地质局二队于1993年在方山地段90km2范围内完成1:

2.5万地质填图工作,并提交正规填图总结报告,其内容齐全。

3、2001年12月,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编制了《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第六煤矿二1煤层矿储量报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豫国土资储认证字(2002)162号《评审认定证书》,批准资源储量273万吨。

上述“报告”提供了大量较真实、可靠的地质成果,确定了矿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了含煤地层。

初步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初步查明了井田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确定了二1煤层的煤质特征、煤类和煤的工业利用方向。

初步查明了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含水层的空间发育和分布情况,为矿山建设提供了较可靠的地质资料。

1.3.2编制水文地质报告的依据

1、1997年12月,河南煤田地质局二队与河南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提交的《河南省禹州市禹县禹县蔡寺~白沙普查地质报告》;

2、2001年12月,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编制的《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第六煤矿二1煤层矿储量报告》;

3、四队地质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获得的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4、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5、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形地质图;

6、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该矿采矿许可证等。

1.3矿山开采情况

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原禹州市方山镇第六煤矿,始建于1984年,开采二1煤层,为独立块段技改矿井。

原设计采用一立一斜开拓,生产能力为6.0万t/a,2005年6月底经许昌钧州煤炭咨询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该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

2006年1月21日经河南省煤炭工业局以豫煤行[2006]120号文进行批复,矿井采用两立一斜开拓方式,设计生产能力15吨/年。

2009年10月通过技改验收,并进行了联合试运转生产。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矿井于2009年12月停产至今。

1.5本次工作情况

本次工作包括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及编写两个阶段。

2011年6月14日接收河南平禹新凯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并保证提供资料无变造、伪造,真实可靠。

同时收集了前人的地质成果。

2011年6月15~16日,四队地质技术人员到该矿对矿山情况进行认真调查了解,对水文地质情况全面进行调查了解。

2010年6月17日至2011年6月23日对所收集的地质资料及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进行了综合整理分析,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分析评价了与煤层关系密切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详细查明了矿井充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含水层空间发育和分布特征。

编制了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编写了矿井水文地质报告。

2地质特征

2.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属禹州煤田的一部分,位于其西北部。

根据河南省地层区划,禹州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嵩箕地层小区,地层从老到新发育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二叠系为区域主要含煤地层。

禹州煤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嵩箕构造区嵩箕断隆的荟翠山~风后岭背斜南翼。

由于历经了多期构造叠加变形,禹州煤田构造格架特征严格受区域构造控制。

2.2矿区地质

2.2.1矿区地层

区内赋存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古生界寒武系上统(∈3)、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3b)和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和新生界第四系(Q)。

现将发育地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寒武系上统(∈3)

岩性为浅灰色隐晶质白云质灰岩,含燧石团块及条带,夹灰质白云岩,下部夹薄层泥岩,厚约277.00m。

2、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

岩性为灰色角砾状灰岩,具裂隙,方解石脉充填,局部发育,厚约15.00m。

3、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3b)

假整合于下古生界寒武系上统(∈3)或古生界奥陶系(O2)之上,厚度变化大,一般3.39~17.19m,平均9.00m。

底部为褐红色鸡窝状褐铁矿,下部为灰—深灰色鲕状、豆状铝质岩,含较多黄铁矿结核,夹极不稳定薄煤层一层,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铝质岩及铝质泥岩。

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石灰岩、泥岩、细粒砂岩和薄煤层组成,依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部灰岩段,下起L1灰岩底,上止L4灰岩顶,由四层深灰色厚层状细晶~隐晶质石灰岩(L1、L2常合并为一层)夹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石灰岩含燧石团块及动物化石,砂质泥岩中含少量植物化石。

含煤3层,其中,一4煤层较稳定,大部可采,一1、一3等煤层均不可采。

该段平均厚15.00m。

中部砂泥岩段,下起L4灰岩顶,上止L7灰岩底,由深灰色砂质泥岩、中粒砂岩、泥岩、灰岩组成,夹L5、L6薄层石灰岩,含煤1~3层,一5煤层局部可采。

中部的中粒砂岩层面含云母片,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一般厚3.0~5.0m,为辅助标志层。

该段平均厚25.00m。

上部灰岩段,下起L7灰岩底,上止L10灰岩顶,主要由5层深灰色泥晶灰岩、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含一8煤,不可采,灰岩中含较多动物化石。

L7灰岩含较多动物化石和硅质团块,平均厚3.0m,常相变为细粒砂岩。

L8、L9常合并为一层,层位稳定,厚3.0~5.0m。

该段平均厚18.43m。

太原组厚58.43m,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自二1煤层底板砂岩底至砂锅窑砂岩(Ss)底界面,厚度58.43—88.42m,平均72.00m,含煤一般4层(二0—二3)。

分四个岩性段。

二1煤层段:

自砂岩底至大占砂岩(Sd)底界面,厚度约10m。

下部主要为砂岩,岩性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夹砂质条带或细粒砂岩夹泥质条带,透镜状、脉状层理发育,见虫孔、虫迹与植物根部化石,偶夹不可采的二0煤层。

上部为二1煤层,厚0.08~7.96m,平均5m左右。

大占砂岩段:

自大占砂岩(Sd)底至香炭砂岩(Sx)底,厚度约25m。

下部的砂岩岩性为浅灰色中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层面富含大片的白云母及炭屑,具板状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

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偶尔可采的薄煤两层(二2、二3)。

香炭砂岩段:

自香炭砂岩底至二4煤层顶板砂岩底,厚度约25m。

下部为灰色—棕灰色中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Sx),含线理及条带,具交错层理。

上部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含菱铁质鲕粒与结核,具暗斑,夹二4煤层位(富含植物化石的深灰色泥岩或含炭泥岩)。

小紫泥岩段:

自二4煤层顶板砂岩底界至砂锅窑砂岩(Ss)底界,厚度约15m。

下部的二4煤层顶板砂岩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上部主要由灰—绿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富含菱铁质假鲕与紫斑,偶夹炭质泥岩(二5煤层位)。

本组产较多植物化石,主要种属为:

中国瓣轮叶、栉羊齿、楔叶、带科达。

二1煤是在海湾逐渐被充填形成的潮坪环境中堆积而成的。

大占砂岩为一套受潮汐作用影响的三角洲砂质沉积,即河口坝与分流河道的复合体;香炭砂岩是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小紫泥岩则为三角洲分流间湾半咸水环境下的沉积;山西组岩性表现为退型层序。

6、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自砂锅窑砂岩底至田家沟砂岩(St)底,厚度约309.00m。

由三、四、五、六4个煤段组成,每一个煤段为一个沉积旋回,各煤段岩性组合大同小异,基本为近海三角洲相砂岩、泥岩互层夹煤层,三煤段厚度67m,偶含不可采薄煤层2—3层。

四煤段厚度78m,含煤7层,均不可采。

五煤段厚度77米,含煤5层,其中的五3煤层厚0.54~1.55m,平均1.05m,局部含夹矸一层,大部可采。

六煤段厚87.00m,含煤1层,为六2煤层,厚0~1.74m,平均1.20m,含夹矸1~2层,大部可采。

本组产较多植物化石,主要种属为:

剑形瓣轮叶、东方栉羊齿、齿叶、贤掌蕨。

7、第四系(Q)

厚0~12.00m。

主要由浅黄色砂质亚粘土、亚砂土及耕植土等,底部为砾石层。

与下伏各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2.2构造

井田范围内地层呈单斜形态,走向100~200,倾向1000~1100,倾角120~160。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三条近东西向展布的正断层,即竹园沟正断层,官地嘴正断层,老龙窝正断层。

①竹园沟正断层发育于矿山北部边界,构成矿山北部自然边界,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0~750,北盘下降,南盘上升,落差15~25m。

②官地嘴正断层:

发育于矿山中北部,区内延伸长约900m,走向120°,倾向30°,倾角600~750,北盘下降,南盘上升,落差5~20m。

矿井在实际生产中,上部没有遇见该断层,故推断断层下移,下部开采时,应加强探放水工作。

③老龙窝正断层:

发育于矿山中南部,东西横贯全区,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600~750,北盘下降,南盘上升,落差10~40m。

该断层规模大,富水性及导水性相对较强。

矿区内无岩浆岩活动。

综合评价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

3煤层与煤质

3.1煤层

该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总厚为729m,含煤89层,其中赋存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中、下部的二1煤层为本矿开采对象,厚度为0.08m~7.96m,平均可采厚度约5m左右。

井田东南部二1煤层经巷道探原为薄煤带,现平均煤厚为3m。

二1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中下部,煤层埋深80~500m,展布标高+210m~-70m,二1煤层厚度一般较大,层位稳定,区域内煤厚变化较大且无规律,但在小范围内可视为较稳定煤层。

二1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板为大占砂岩,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底板为深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

3.2煤质

二1煤层呈灰黑色,条痕棕墨色,玻璃光泽,粉末状结构为主,片状、块状及松散状构造,疏松易碎。

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为主,半暗型次之,少量光亮型。

煤层视密度1.4t/m3。

二1煤煤层原煤发热量平均30.35MJ/kg,灰分平均17.31%,水分平均2.26%,全硫平均0.1%,挥发分平均20.09%,磷平均0.015%,该煤层为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贫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

4矿床水文地质

4.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按岩性、岩溶裂隙发育程度、水力性质及富水程度,区域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

新生界松散及半固结孔隙含水岩组、二叠系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石炭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寒武系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岩组等。

4.1.1含、隔水层的划分

1、新生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本含水岩组具有层数多、厚度大之特征,并可进一步细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和第三系半固结孔隙含水岩组。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性主要有砂、砂卵石及砾石,其次是砂质粘土中的砾石透镜体;浅部含水层的富水、透水性强,深部相对较差。

浅部为潜水及承压水,深部为承压水,在禹州及周围高出地面。

第四系含水岩组的单位涌水量0.0054~6.85L/s·m,渗透系数0.0115~69.4m/d,矿化度0.302~1.96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和HCO3—Ca•Mg水。

第三系地层中半固结的砾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分布在煤田东部。

钻探遇此层有漏水现象且漏失量较大,说明该层有一定的富水性。

2、二叠系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由石千峰组、上、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中的细至粗粒砂岩组成,根据与煤层的关系又可细分为八个含水层段,即平顶山砂岩段含水层、九煤顶含水层含水层、八煤顶含水层含水层、七煤顶含水层含水层、六煤顶含水层含水层、五煤顶含水层含水层、四煤顶含水层含水层、二煤顶板含水层。

除平顶山砂岩含水段富水程度中等外,其它含水段富水程度较弱。

3、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太原组地层在方山至扒村一带山区呈狭长条带出露,地层总厚70~150m。

由薄层石灰岩、含燧石条带石灰岩、泥岩和砂岩组成,其中石灰岩9~11层,总厚度20.20~32.40m构成该含水岩组。

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且多分布在标高+300m,溶洞直径在0.2~1.0m之间,泉点极少。

该含水岩组可细分如下:

1、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系指太原组上部由L7~L11灰岩构成的含水岩组,其间夹有砂岩、砂质泥岩及薄煤层等,地层平均厚度27m。

石灰岩中的L7、L8、L9灰岩厚度较大且稳定,L7、L8灰岩常合并为一层,而L11灰岩偶尔可见。

受岩溶裂隙发育影响,富水性极不均一。

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12~0.0409L/s·m,渗透系数0.0163~1.62m/d,矿化度0.359~0.433g/L,水化学质类型为HCO3—Ca、HCO3—Ca•Mg、HCO3—Ca•(K+Na)、HCO3—(K+Na)水。

2、太原组下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系指太原组下部灰岩段中由L1~L4灰岩构成的含水岩组,其间夹有砂岩、砂质泥岩等,地层平均厚度16m。

石灰岩中的L1、L2、L3灰岩厚度较大且稳定,L4灰岩局部相变为泥岩。

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362~0.777L/s·m,渗透系数0.773~3.95m/d,矿化度0.332~0.389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及HCO3—Mg·Ca水。

因受岩溶裂隙发育影响,富水程度不均一。

4、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岩组

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类岩石在禹州煤田西部及北部的方山至扒村一带山区大面积出露,奥陶系为质纯的石灰岩,因可溶性组分含量高,地表溶沟、溶槽密布,溶洞较发育,侵蚀、溶蚀作用明显;寒武系为白云质灰岩,富含白云石矿物,可溶性物质含量相对较低,地表仅发育有小型的溶沟等,但在适当的构造部位,也可发育溶洞。

溶洞多沿河谷两侧及溪沟底部发育,以标高+280~+300m发育最好,溶洞直径在0.4~3m之间。

泉流量一般为0.24~3.5L/s,但因断层错动形成的上升泉则流量较大,可达28.5~68.5L/s。

泉水流量动态变化与降水量联系密切。

椐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00718~0.509L/s·m,渗透系数0.00075~3.104m/d,矿化度0.296~0.389g/L。

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和HCO3—Mg·Ca水。

该含水岩组含岩溶裂隙承压水。

由于岩溶裂发育的不均一性,造成富水程度的极不均一,该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总体上强。

该含水岩组为二1煤层的间接充水含水岩组,上距二1煤层80~100m,一般情况下对其开采影响不大,但在断层附近开采或开采深度较大时,会对开采二1煤层较大,甚至威胁到矿井的安全。

如1985年新峰一矿+30总回风巷掘进掌子面遇断层突水,水量达2400m3/h;东大巷于1999年建成,2005年10月19日在扩修东大巷时,于一断距约2m小断层处突水,最初瞬时突水量达38056m3/h,前七小时平均26639m3/h,近三个小时全矿被淹;水源均为奥陶~寒武系岩溶裂隙水。

又如梁北煤矿出现较大5次较大突水,突水量180~1100m3/h,水源来自奥陶-寒武系岩溶裂隙水。

4.1.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禹州煤田地形西、北、南三面高,东部低,中部为北西—东南向的禹州槽地,顺槽地中部有颖河通过,地层出露北东部较老,为元古界的片岩和石英岩等,其它地段除有零星的震旦系外,主要为寒武系、石碳系和二叠系展布。

基岩出露面积654.7km2,碳酸岩盐出露面积275.1km2。

西部构造复杂,其中北东向断层发育。

寒武、石炭、二叠系常出现,构成阶梯断块状单面山,神厘、磨街、方山一带表现明显。

断层两侧常为碳酸岩盐与泥岩断层接触,使不同块断之间的水力联系不明显。

碳酸岩盐在禹州煤田西部呈北东向展布;在东北部,顺箕山山脉呈北西向展布。

岩溶裂隙较发育,地表溶蚀现象明显,有溶洞及溶蚀残柱等。

溶洞最大者直径达3m。

据钻孔揭露,地下岩溶比较发育。

由此岩溶裂隙发育的不均一性,地下水的富集程度悬殊。

据云盖山、梁北井田资料,寒武系上统碳酸岩盐钻孔单位涌水量多在0.04~2.84L/s.m之间,石碳系石灰岩钻孔单位涌水量多在0.001~1.58L/s.m之间。

1、地下水的补给

西部、北部山区的奥陶~寒武纪地层大面积出露,当构造和风化裂隙发育时,利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一方面渗入裂隙、溶洞转化为地下水;一方面汇成溪流。

当溪流经碳酸岩盐类地层时,溪流通过落水洞、裂隙补给地下水,如浅井乡的土门口落水洞接受河溪的补给即为一例。

而涌泉河则经河床的砂砾石层补给第四系含水层。

第四系分布区地下水则大面积接受降水的补给,在山前第四系含水层和寒武系灰岩接触部位,第四系水补给寒武系灰岩水。

区域(禹州煤田)上奥陶~寒武系出露面积275km2,其中有140km2的灰岩接受的补给量由泉群排泄,据有关资料,根据泉水多年平均流量计算,地下迳流模数6.66L/s.km2;王庄区所在的水文地质分区灰岩出露面积110km2,按地下迳流模数6.66L/s.km2计算,则灰岩分布区接受的补给量为0.23×108m3。

2、地下水的迳流和排泄

第四系地下水的迳流方向与地表水迳流方向基本一致。

基岩地下水(主要指奥陶-寒武系地下水)的迳流由分水岭向两侧迳流。

在禹州煤田内,总体上地下水自西向东迳流(本区地下水即是这个迳流方向);在方山、云盖山和黄道,地下水主要由北西向东南迳流,其次由北东向南西迳流,因断层的阻隔使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排泄区如柏树咀泉群(104.06L/s)、吴张沟泉群(15.7L/s)、黄道泉群(46.56L/s)。

其它地段迳流排泄。

随着含水层埋深的加大和远离补给区,地下水迳流强度逐渐减弱,如李楼井田、梁北矿、梁北二号井田的地下水迳流相对迟缓。

蒸发和人工开采是第四系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形式。

蒸发排泄主要发生在地下水埋藏浅的平原地区,而人工开采则主要用于城镇、工矿供水和农田用水。

基岩地下水的排泄形式有自然排泄和人工排泄两种形式。

自然排泄是指泉水排泄地下水,主要集中在文湾寨断层和祖师庙断层之间,排泄量277.38L/s;而人工排泄则比较分散,主要是指煤矿为消除隐患而采取人工排泄地下水。

在禹州煤田内,煤矿众多,排泄地下水的量是很能大的,如鸠山二矿、三矿和方山二矿,自1981~1986年,相继因寒武系水溃入坑道而淹井,经井下强排(每矿的排水量在15×104m3以上)后才恢复生产。

2005年10月19日新峰一矿寒武系地下水进入矿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