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444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doc

2017年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1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揭示寓意。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课题

1.师:

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提问:

“假”有几个读音?

(两个读音:

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

课题中的“威”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

威、寻、扑、扯、嗓、抗、猪、趟、蒙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转、猪”是翘舌音,“闷、寻”是前鼻韵母,“嗓、抗、趟”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2)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读。

(4)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狐假虎威、寻找、食物、违抗、威风、野猪、受骗、借着、爪子、纳闷

(5)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

2.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师生评议。

3.老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4.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再读课文。

5.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

注意:

“爪”的一竖在竖中线上,“命”不要丢一横,指导书写“食、眼、爪、命”。

4.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来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坐姿和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确了,课文也读通读顺了。

下面,我可要检查一下咯,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

(课件出示词语)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狐狸欺骗老虎的故事,那么,狐狸是怎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

你好象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讲。

3.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尽管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还是逮到了它。

狐狸为什么是“窜过”呢?

为什么不用“跑”呢?

“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读出老虎凶猛的特点,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6.思考:

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小组讨论。

(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

“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1.过渡:

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

2.自由读2—5小节,思考:

狐狸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

用“——”线划出。

3.指名回答。

出示重点词语:

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

学生做动作体会。

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

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

4.指导学生读出狐狸与老虎不同的语气。

5.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出示练习:

孩子们,你们看这真是一只()的狐狸!

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7.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8.讨论后回答。

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明白“谁之威”。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

学生勾画相关句子,指名读。

出示: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出示第二幅图,这时,狐狸是怎样一副模样,而老虎呢?

找出文中的词语读一读。

3.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虎:

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5.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6.指导朗读,分别读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7.森林里的小动物什么反应?

找出相关词语:

“纳闷”、“撒腿就跑”。

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纳闷”?

后来为什么又“吓得撒腿就跑”?

指名回答。

8.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指名表演:

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好不好?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狐狸为什么能吓跑森林里大大小小的百兽?

2.指名回答。

3.齐读。

出示练习:

事实上狐狸是()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堂课我们学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和家人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五、拓展升华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想一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2.能力目标:

(1)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2)结合故事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狐狸的认识。

3.情感目标:

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欣赏,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几组图片,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

2.说一说你对狐狸的印象是什么?

3.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狐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勾画出本课生字词。

3.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认读。

奶酪嚷轮流剩下整块咬使帮吵急

4.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故事中都有哪几个角色?

本文主要讲了狐狸的什么事?

2.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注意“咬、第”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

提问:

本文讲了狐狸的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1.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拌起嘴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正在这时候,狐狸来了,它怎么帮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

4.你猜一猜狐狸会怎么分?

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理解重点词语:

“笑了笑”、“掰”、“仔细瞧了瞧”、“咬”。

5.找出描写熊哥哥和熊弟弟语言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7.最后狐狸分均了没有?

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8.再一次朗读课文,体会狐狸的形象。

四、体会形象,感悟道理

透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呢?

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

1.狐狸说自己分得很公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2.课外阅读:

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狐狸

分奶酪奶酪

熊哥哥吵帮忙

熊弟弟自私狡猾

一无所有

全部吃掉

教学反思: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明白“拥有朋友,一生幸福”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懂得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2)培养学生敢于尝试、认真倾听、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

在一座美丽的小山上,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暖暖的谅解和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

让两只可爱的小动物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纸船和风筝。

教师板书课题。

指导:

“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组词时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词

松鼠折纸草莓抓住幸福哭了但是

愿意取下扎风筝漂呀漂

2.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桌帮助改过来。

(出示生词。

3.同桌互相读词语。

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4.出示生字:

折纸张祝扎抓但哭

5.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6.交流识字方法。

7.正音:

“扎”和“折”,借助字典及图片,让学生明白多音字可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8.关注三拼音节“抓”,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抓”字,并积累更多的带有提手旁的生字。

如“扎”“折”。

(二)学写生字、规范书写

1.“折纸张祝扎抓但”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口诀:

左右等宽向中靠,左右不等瘦让胖,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真友好。

2.“哭”是上下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一条垂线上,保证上下对正字才端正。

3.教师范写,学生在写字纸上自己写一遍。

4.学生自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将课文读的流利又通顺。

2.又读了一遍课文,你哪里读得有进步或者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3.文中的小熊和小松鼠是一对好朋友,(师板画)找找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

学生上黑板贴图。

4.出示文中句子,辨析同音字“漂”和“飘”的不同。

并加以运用。

5.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练读两句话,学会读文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师生一起合作读读课文。

2.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小熊和松鼠的家所在的位置,根据课文内容练习说话,描述小熊和松鼠的家。

(二)学习2-6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2.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它们成为好朋友的?

3.交流:

(纸船和风筝、松果和草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