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420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

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

 

元件制造信息化系统

文件名称:

技术规范书

 

项目

签字

日期

批准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编制

年月日

 

编写单位:

XXX加工厂

编写日期:

二零一九年八月

1.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元件制造及组装生产线信息化项目,目的为实现元件制造及组装生产线上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人员及物料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甲方要求,在详细、充分了解该项目具体应用后,提供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1.1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表1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1

元件制造信息化系统

——

1

1.1

车间子MES系统

1.2

车间检验分析管理系统

1.3

车间WMS系统

1.2设备设计、制造、验收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该套信息化系统设计、制造及验收应执行下列国家标准和规范(但不限于所列标准)。

1.2.1电气相关标准

GB50055-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4064-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1.2.2计算机相关标准

GB/T11457-2006

软件工程术语

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0137HB/Z178-90

计算机软件验收基本要求

0137HB/Z180-90

计算机软件质量特性评价方法

GB/T14079-93

计算机维护指南

2.信息化系统性能要求

2.1响应速度/显现速度

(1)对于信息录入的一般操作界面,响应速度≤0.2秒。

(2)在系统存储量报表达到百万级数量后,组合查询响应速度≤4秒。

(3)数据库格式采用SQL数据库类型。

(4)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MTPF≥1年。

(5)资源使用率:

选配的服务器/工控机CPU占用率峰值不超过80%,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0%;内存使用率峰值不超过80%,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0%;磁盘I/O不能过高。

(6)并发用户数不少于100个,且系统一般性操作等待时间≤2秒。

(7)建议对系统中的数据按大小、访问频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访问机制以提高性能。

(8)建议在数据层和应用层之间增加数据缓存层,提供全局数据服务(如:

工作流平台的流程信息和实例信息,字典平台的字典信息)。

对频繁访问且变化不大的数据进行缓存。

(9)建议对于在网络上传输的大文件和数据采用压缩机制,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两端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10)建议在数据库存储结构上对频繁访问的数据表和历史数据表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文件中。

(11)建议对绘图等复杂运算采用多线程处理。

(12)建议系统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当应用服务器负载过重时可以对应用服务器进行集群部署,以提高应用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13)建议在数据库查询时避免使用引起全表扫描的编程语句。

(14)以上(7)至(14)条为建议项,不要求厂家必须按此方法执行。

但最终须保证软件响应速度和出错率。

2.2软件成熟度

(1)开发软件的厂家,建议通过软件成熟度CMMI3级及以上认证。

(2)具有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

2.3系统硬件配置

(1)系统需建立备份服务器,对系统运行及存档数据进行备份。

(2)信息化管理系统除软件功能模块外,还包括服务器、工控机、扫码器、触摸屏录入终端等硬件,按实际设计需求配置。

3.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3.1总体功能要求

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齐套管理

库存管理

设备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进度监控

可视化管理

数据采集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人员绩效

自动控制增加工作站

检验分析管理系统

(1)根据生产线各项数据,指导自动化设备运行,优化加工过程,实现各工序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结合。

(2)实现生产调度功能(物料准备状态、每班/天/周生产作业计划、生产状态、辅助工作及其它任务等)。

(3)统计生产线各生产环节产量(每班/天/周/月生产进度,物料需求、物料流通及存料信息),按天/周/月/季/年绘制生产及质量报表(报表格式由甲方制定)。

(4)生产线各种物料信息的自动识别及管理。

(5)集成设备本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编号、生产厂家、设备性能、备品备件等)。

(6)统计设备及工艺装备鉴定/评定日期及有效期,到期前一个月自动生成鉴定计划并提醒相关人员。

(7)统计生产线计量器具,并跟踪检定情况(每月20日前生成检定清单)。

(8)统计设备运行时间、停机时间、停机故障、停机原因及处理方式等信息,并编制设备运行状态报表(报表格式由甲方制定)。

(9)制定生产线各设备日常及定期维护方法和标准,并管理维护执行情况。

(10)生产线物料衡算功能。

(11)生产线信息报表打印功能。

(12)以周/月/季度为节点,统计产品成品率、不同拒收类型的拒收数量、拒收率、返工量、返工率等信息,并与上次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具体格式可参考质量报表)。

(13)管理生产线工艺鉴定。

(14)配套必要的现场视频监控设施(监控点由甲方确定)。

(15)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方便查看生产线信息。

(16)具备人员权限分配模块及人员管理功能。

(17)具备必要的信息安全措施。

(18)制造生产线信息化系统兼容至目前“制造信息采集控制系统”中。

(19)制造生产线信息化系统与组装生产线信息化系统相互融合、信息共享。

3.2制造生产线

3.2.1机加工自动生产线

(1)识别机加工生产线上各料盘的物料信息(包括批号、流通卡号、类型、重量以及料盘标号)。

(2)正确区分、采集合格和不合格数量,并统计不合格缺陷类型及占比。

(3)机加工后直径测量信息,并统计不合格产品占比。

(4)机加工后物料重量信息。

(5)采集、管理生产运行主要工艺参数。

(6)通过现有中央控制系统实现自动上料或下料。

(7)与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实时反馈生产线运行状态。

3.2.2暂存库房

该库房主要功能是将烘干后的成品单元进行暂存,转运过来的9层料盘进行自动取放,主要要求包括:

(1)识别出每个料盘的物料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系统。

(2)库存物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3)所有库位状态以及各个库位上存储物料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查询和修改。

(此项功能需设置用户权限)

(4)能够实现入库出库履历查询,用于查看暂存库的全部变更记录操作以及进行此操作的用户等信息。

(此项功能需设置用户权限)

(5)库存物料最大存储期限为7天,系统在物料过期前2天进行提醒;如果物料已经过期,系统将自动锁定该货位并进行报警提示。

3.2.3烘干、尺寸测量、检测、配组及安装一体化装置

(1)烘干物料信息(包括批号、流通卡号、类型、重量、料盘标号以及烘干日期)。

(2)尺寸测量标准及端物料信息(包括批号、流通卡号、类型、重量以及料盘标号)。

(3)正确区分和采集合格和不合格数量及缺陷类型。

(4)物料重量信息。

(5)每批物料的尺寸测量安装时间。

(6)尺寸测量时,端使用类型、数量及尺寸测量长度信息。

(7)配组时,统计各组别元件各批次物料消耗情况。

(8)配组时,统计配组后元件的重量信息。

(9)配组时,统计拒收数量、拒收类别、拒收率及拒收原因。

(10)安装总数量、失败次数占比及处理方式。

(11)采集、管理生产运行主要工艺参数。

(12)通过现有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烘干箱自动上料或下料。

(13)通过现有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尺寸测量、安装一体化装置自动上料或下料。

(14)能够与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实时反馈工作状态。

3.3组装生产线

3.3.1附件加工

(1)线材来料信息、加工时间、操作人员等。

(2)设备周期性关键零部件管理(铣刀、冲头、冲模等),包括使用时间查询、更换时间提醒。

(3)产品各项尺寸统计。

3.3.2涂胶

(1)统计各设备生产时间、涂胶附件每批次使用铍量。

(2)记录涂胶加热元件使用次数、加热时电阻值。

(3)涂胶机关键参数采集:

加热时间、加热电流、加热功率、真空度(每一个涂胶周期记录一次),按月绘制趋势图,判断加热元件是否异常。

(4)统计涂胶后每批附件的涂层厚度和极差。

(5)涂胶不符合项生产时间,产生原因及排查过程。

3.3.3点焊

(1)可以添加、修改未完成生产任务原因、质量拒收类型等内容,未完成任务时,需要勾选相应的原因。

(2)显示今日任务类型:

内环和外环。

并在每一类任务中显示包壳管批号、箱号、数量、组别、附件批号、操作员、日期、班次等信息。

(3)通过扫码的方式输入次组件批号、附件批号等信息。

(4)显示已领用管、已领用附件等信息,显示留存本岗位物料情况。

(5)统计各项工艺参数,并在超限时提醒。

(6)统计质量拒收类型和数量,生成报表。

(7)次组件在点焊时,采集点焊热量、电极压力、焊时间、焊功率、真空度等生产过程数据,并将其绘制成折线图。

(8)针对焊壁厚绘制控制图。

3.3.4涂涂料及涂料固化

(1)统计操作人员、来料信息、温度、湿度、粘度、使用涂料浆体批号、使用试剂批号、涂敷时间、固化真空度、出装炉时间、出炉温度等信息。

(2)记录设备运行的真空度,各区温度,冷却水压力,并按月形成趋势图,判断真空度,温度和压力是否异常。

(3)统计加工完成的一箱管的拒收数量、拒收类别、拒收率及拒收原因。

3.3.5切定长

(1)切定长每把刀的切管数量,定期更换提醒。

(2)电机转速记录(加工一箱记录一次),并按月绘制趋势图。

(3)统计元件直线度及长度信息。

(4)统计拒收数量、拒收类别、拒收率及拒收原因(按每箱计算)。

(5)统计坡口加工质量。

3.3.6清洗及包装

(1)包装后自动生成电子流通卡(格式参考现用流通卡)。

(2)清洗机换水信息管理及提醒,包括:

操作人、换水时间等。

3.3.7立体库房

(1)识别出每个料盘的物料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系统。

(2)库存物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3)所有库位状态以及各个库位上存储物料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查询和修改。

(此项功能需设置用户权限)

(4)能够实现入库、出库履历查询,用于查看暂存库的全部变更记录操作以及进行此操作的用户等信息(此项功能需设置用户权限)。

(5)库存物料最大存储期限由甲方制定,系统在物料过期前2天进行提醒;如果物料已经过期,系统将自动锁定该货位并进行报警提示。

3.4数据统计分析检索

(1)支持分类数据查询,支持多索引查询条件、自定义查询条件,在数据库中查询产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岗位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操作人员、产品工艺过程数据、原材料信息、检验日期、检验数据、检验结果等信息。

(2)支持自动电子文档转换pdf格式。

(3)系统支持自定义统计模板。

(4)统计格式,包括产量统计、设备使用率统计、成本费用统计、产品质量统计等格式。

(5)支持高亮显示,以及颜色提醒。

(6)为了规范用户录入信息量,减少信息录入量,对于固定的常用的数据支持用户自定义数据字典,供操作者后期自动选择。

(7)数据库应具备对如数据的修约、比较等智能计算。

计算的公式包含:

ABS()、Max()、Min()、Log(x,y)、Pow()、SUMIF()、BDMAX()、XY()、IF()、PAVG()、Count()等大量数学公式。

(8)在数据库中各类报表的格式可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变更,以便适应管理提出的格式变化。

(9)仅授权人员才能执行对于数据的修改,并留有修改记录。

3.5质量控制功能

(1)系统中集成均值-极差控制图。

(2)实现统计报表的输出。

(3)实现图纸、质量体系文件的电子版在线管理。

3.6岗位原始记录归档

(1)在维护阶段为每份岗位原始记录赋予唯一编号,编号规则按照我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2)生产过程中岗位原始记录编号自动顺延,不得重复。

(3)岗位原始记录的修改需留有痕迹,痕迹信息包括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内容及修改原因等信息。

(4)支持报表、记录、清单等归档的管理,归档后将自动锁死所有的原始记录。

(5)支持报表、记录、清单等的打印功能。

(6)支持已有Excel、WORD等记录报表等模板的导入。

3.7消息管理

(1)支持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于人员的实时提醒。

(2)新任务到达,任务栏自动弹出新消息的闪动提示。

(3)点击闪动提示,打开未处理环节以及未处理数量的任务提醒。

(4)通过双击其中的任何环节,可以直接进入操作界面,进行任务处理。

(5)超期提示。

例如:

生产任务节点到期提示等。

4.设备配置

4.1安全标准化要求

(1)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报警及保险措施,以防止误操作或意外事故致使机器受损或人身伤亡。

(2)配套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措施。

(3)所有接头、紧固件等应设置紧固标线,以利于操作和检修;所有电线两头须有明确标识。

4.2外部接口要求

4.2.1环境温度、湿度、介质

(1)运行期间温度:

+5℃~+50℃。

(2)相对湿度:

恒温下最高为95%。

(3)最大噪音:

75dB(A)。

4.2.2动力要求(水、电、油、气、汽等)

电源:

200~600V,50~60Hz;气源:

0.6Mpa。

4.3其他要求

(1)电气接地良好,以避免设备和操作人员发生危险。

(2)在有可能发生干涉的位置设置完整程序互锁,防止误动作损伤设备。

(3)现场工控机及服务器需安装正版操作系统,保证程序运行长期稳定。

(4)现场工控机及服务器程序需提供有效备份,防止硬件损坏后无法恢复。

5.验收方法

项目验收分为开箱验收、初验收及终验收。

系统在制造过程中,甲方可随时派人进行监造,以了解系统制造进度、制造质量方面的问题。

发现问题,必须妥善处理。

开箱验收:

项目全部硬件及软件到达目的地后,开箱检验由双方代表共同进行,如发现全部设备、产品、型号、规格、数量、外型、包装及资料、文件(如装箱单、保修单、随箱介质等)有损坏、漏装、丢失和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应作详细记录,并由双方代表会签。

此项记录中属甲方原因引起的损坏,其责任由甲方承担。

如供货方代表未能按时到达现场,甲方有权自行开箱检验。

如发现有损坏、漏装、丢失和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时,甲方如实地详细记录,作为提出修理、补齐、更换退货索赔的有效证据。

除主要软硬件设备设施外,验收文档应包括以下部分:

(1)系统安装、运行、使用、测试、诊断、维护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2)配置图和配件清单。

(3)安装指南。

(4)测试文档。

包括加电测试方案、集成调试方案及相应的测试文档。

(5)到货后有变更的说明文档和相关证明文件。

初验收:

项目进入初验前,供货方向甲方提供一份验收规范,规范包括了验收项目、指标、方式和测试仪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必要时由第三方测试机构提供测试方案和测试数据)。

这份规范由甲方确认和修改,最终达成一致要求,形成一份验收标准规范,并按此标准规范实施初验收。

在系统安装、调试达到技术规范书要求的指标并开通业务以后,双方可以进行初验。

通过初验的系统将进行至少为期90自然日的试运行,在试运行期内如出现重大问题(系统瘫痪3小时以上无法恢复或设备主要配件出现故障),更换同型号同配置的新设备。

如果在试运行期间发生了重大的故障和调整,则从故障回复完成后和系统调整结束后算起,重新进行90自然日的试运行。

试运行后,系统所有性能指标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时,进行系统终验收。

终验收:

在初验收及试运行合格后进行终验收(含试生产一个月),并且在处理完善初验收和试生产中发现及整改的各项问题后进行。

试生产期通过后,设计单位向中北方元件有限公司提出验收申请,由中北方元件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根据试生产结果出具验收报告,并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

终验收文档包含以下部分:

(1)合同或协议。

(2)正式设计方案----技术设计。

(3)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书。

(4)培训讲义。

(5)系统试生产报告。

如提供的系统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造成验收失败,甲方有权要求退货并追究赔偿损失。

文件提交:

(1)向用户提交图纸、技术规格、设计标准、分析报告和规定的所有其它文件。

(2)对所提供全部文件的正确性、完备性和及时性负完全责任。

(3)若用户需要和要求有关系统的其它技术资料,及时提供。

(4)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在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有更新时,及时向用户提供最新的更新部分。

(5)硬件系统提交清单:

以实际签订合同硬件清单为准。

6.质量保证要求

保证所供设备是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全新产品,在设计及实施上均无任何缺陷和差错,技术文件及图纸的内容必须正确、完整,图画清晰,能充分满足安装及正常运行和维护要求。

为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和先进性,提供设备的选材均选用国内或国际优质名牌产品并严格按标准或客户的特殊技术要求组织产品选型,向客户提供100%的合格产品。

甲方有权检查信息化系统制造过程和制造质量,检验元件、组件及使用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及其它文件上规定的要求。

如在安装和试运期间发现零部件的缺陷、损坏情况,在证实设备储存、安装、维护和运行都符合要求时,供货方尽快免费更换。

7.售后服务

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配置专门、专业人员完成项目后续部署实施、系统培训、交付验收等一系列工作,组织并派驻专门的项目人员,提供支持服务。

提供的所有备件、零配件均为原厂品牌,符合国际检测标准,绝不以次充好及以旧翻新。

质保期内如系统自身设计缺陷或加工原因,造成无法应用而影响工作的,免费更换质保期内因货物本身缺陷造成系统故障的零件。

提供终身维修和零配件供应,仅收取材料费和成本费。

系统终验收后,整体保修1年,终身维修。

在质量保证期内,服务应及时有效,保证维修人员在收到用户电话或电传后8小时内予以回应。

如果需要,应在72小时内到现场进行服务,确保维修的及时性。

保修期后,终身提供广泛优惠的技术支持及备件供应。

8.培训及技术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系统涉及到的软硬件进行正规系统的培训,完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相关人员的技术及维护水平,实现以下培训目标:

(1)掌握系统的应用及维护技巧,保证系统稳定性。

(2)了解网络最新技术、网络集成实施的管理方法等,具备配合实施人员推进项目的能力。

(3)掌握系统的使用、日常运行和维护系统的技能,包括故障排除、寻求供应商支持等。

(4)为用户单位提供有效的、全面的和标准的文档,为系统后续的稳定应用提供保障。

在系统安装调试期间,对甲方相关人员进行为期不少于2周的技术培训,主要侧重产品、系统的安装、配置、使用,使相关人员掌握产品使用、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基本日常操作,直至操作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达到独立操作、保养和维护的水平为止。

培训方式:

(1)现场操作培训。

(2)专业课堂式维修、维护培训。

(3)安全规范指导和培训。

(4)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9.提供的技术资料

(1)软件安装指南4套。

(2)系统配置图和配件清单4套。

(3)系统测试文档4套。

(4)系统设计方案4套。

(5)系统使用说明书4套。

(6)培训讲义1套。

(7)系统维护及故障处理说明书4套。

(8)合格证:

软硬件系统合格证,主要自制部件各工序的检测合格报告,主要外购件出厂合格证及其它必要的证明。

(9)质量证明文件:

所有招标设备、重要部件、附件(包括控制系统硬、软件,检测、监控仪表)等,在出厂时由专业人员签字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出厂试验记录。

10.运输方式和运输要求

(1)运输时,所有拆散件均用板条箱或其他包装箱包装并标上相应的符号后再发运。

如为了运输安全起见而在内部采用适当的临时支撑的货件,应明显地标上诸如“在安装完成后或运行前必须拆去内部支撑”之类的标记。

(2)应有保护装置,以防止在运输和保管期间发生损坏腐蚀和掉进其他物件的现象发生。

(3)设备包装前应采取防腐措施,以便在运输保管中起防腐作用。

(4)凡电器电子设备须严格包装,以确保不致在运输和保管期间损坏,并防止受潮和浸水。

(5)每个包装件必须有与该包装件相符合的装箱单,放置于包装件明显位置上,并应采用防潮的密封袋包装。

包装件内装入的零部件,必须有明显的标记与标签,标明部件号、编号、名称、数量等,并应与装箱单一致。

(6)包装件应符合运输作业的规定,应避免在运输和装卸时包装件内的部件产生滑动、撞击和磨损,造成部件的损坏。

(7)运输:

产品应适应于运输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

(8)每个设备包装件上应有以下标志:

运输作业标志(包括防潮、防震、放置位置方向、重心位置、绳索固定部位等)。

发货标志:

出厂编号、箱号、发货站(港)、到货站(港)、体积(长×宽×高)、设备名称、毛重(公斤)、发货单位、收货单位;设备存放和保管要求等级。

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应采取防潮、防锈蚀等措施,保证12个月内不发生锈蚀和损坏,如果超过12个月,一般应进行检查,并重新作防锈处理。

供方应提供储存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