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318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7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x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

织设计[1]

莱芜张家洼至高庄次高压A级燃气主干管道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定:

山东齐阳石化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月日

1.编制说明⋯⋯⋯⋯⋯⋯⋯⋯⋯⋯⋯⋯⋯⋯⋯⋯⋯⋯⋯⋯2

2.编制依据⋯⋯⋯⋯⋯⋯⋯⋯⋯⋯⋯⋯⋯⋯⋯⋯⋯⋯⋯⋯2

3.工程项目简述⋯⋯⋯⋯⋯⋯⋯⋯⋯⋯⋯⋯⋯⋯⋯⋯⋯⋯3

4.施工前准备工作⋯⋯⋯⋯⋯⋯⋯⋯⋯⋯⋯⋯⋯⋯⋯⋯⋯5

5.施工部署⋯⋯⋯⋯⋯⋯⋯⋯⋯⋯⋯⋯⋯⋯⋯⋯⋯⋯⋯⋯6

6.主要施工方法⋯⋯⋯⋯⋯⋯⋯⋯⋯⋯⋯⋯⋯⋯⋯⋯⋯⋯9

7.劳动力组织⋯⋯⋯⋯⋯⋯⋯⋯⋯⋯⋯⋯⋯⋯⋯⋯⋯⋯⋯30

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36

9.临时设施布置⋯⋯⋯⋯⋯⋯⋯⋯⋯⋯⋯⋯⋯⋯⋯⋯⋯⋯34

10.保证工期措施⋯⋯⋯⋯⋯⋯⋯⋯⋯⋯⋯⋯⋯⋯⋯⋯⋯⋯39

11.质量保证措施⋯⋯⋯⋯⋯⋯⋯⋯⋯⋯⋯⋯⋯⋯⋯⋯⋯⋯42

12.HSE管理措施⋯⋯⋯⋯⋯⋯⋯⋯⋯⋯⋯⋯⋯⋯⋯⋯⋯45

13.针对本工程的几点建议⋯⋯⋯⋯⋯⋯⋯⋯⋯⋯⋯⋯⋯⋯51

附:

HSE管理方案

1.编制说明

莱芜张家洼至高庄次高压A级燃气主干管道工程施工内容共分两个标段

标段名称

内容

长度(km)

线路管径

管道设

计压力

管道埋深

(管顶)

穿越情况

第一段

K0+000到桩号

K9+200

9.5

Φ273×6

1.6MPa

1.5米

具体穿越

情况详见

施工图纸

工程内容包括:

接桩测量放线、作业带清理及扫线、管道敷设组焊、管道补口补伤、管沟土石方开挖、管沟回填、道路顶管穿越、河流穿越、地貌恢复、吹扫试压;为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依据

2.1莱芜张家洼至高庄次高压A级燃气主干管施工设计图

GB50028-2006

SY/4103-2007

SY4109-2005

SY/T4013-2002

CJJ33-2005

GB/T3091-2008

国务院令[1998]253号)

(国环字[1987]2号)

GB8978-2006

GBJ87-85

GB3096-2008

GB16297-2001

2.2《城市燃气设计规范》2.3《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2.4《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2.5《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2.6《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7《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10《建设项目环境设计规定》2.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13《声环境质量标准》2.14《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2.1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97-95

2.1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2.1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2.18《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和质量分级》

2.20《埋地钢制管道外防腐层现场补口补伤施工及验收规范》SY4058∙93

GBJ20U83

SY/T4102-95

SY/T4103-98

SY/T6233-1996

2.21《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2《阀门的检测与安装规范》

2.23《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规范》

2.24《天然气管道试运投产规范》2.25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资料

3.本工程项目简述

3.1工程项目名称:

莱芜张家洼至高庄次高压A级燃气主干管

3.2工程建设地点:

莱芜市莱城区

3.3工程内容

3.3.1接桩测量放线、作业带清理及扫线、管道敷设、管道补伤、管沟土石方开挖、管沟冋填、道路穿越、河流穿越、吹扫试压、地貌恢复、三桩埋设C

3.3.2管线走向:

莱芜张家洼至高庄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接自张家洼永兴路,沿莱城大道东侧向南敷设,终点设置在牟汶河南岸。

本次设计管顶埋深大于等于1・5Im实长为9.5km,规格为D273×6mm;设计压力1.6MPaO

3.4工期目标:

自接到建设单位开工令之日起45日历天竣工;

3・5•质量目标:

3・5・1总体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工程质量优良标准。

3・5・2管道现场焊接一次合格率95%以上(按口数计),补焊合格率100%o

3・5・3工程设备、材料质量合格率100%o

3.5.4WiI不同壁厚、防腐涂层的安装对号准确率100%o

3・5・5弯头、弯管对号准确率100%o

3.5.6管道补口补伤一次合格率98%。

3・5・7管道截断阀、固定墩锚件防腐一次合格率100%o

3.5.8管道埋深一次合格率100%。

3・5・9设备、阀门安装一次合格、对号率100%o

3.5.10投产试运一次成功。

3.6安全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

3・7环境目标:

保护环境、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三废”处理做到三同时,实行文明施工。

3・8竣工验收目标:

竣工资料齐全准确,单位项目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投产前总体工程进行验收,验收一次合格。

3・9投资控制目标:

合理安排工期、资源和费用、力争工程投资不超过概算。

3.9工程特点

3.9」该工程沿线主要位于莱城大道侧边。

3・9・2天然气属易燃、易爆介质,严密性要求高,管道全线采用埋地敷设,埋深(管顶)$1・5米,施工质量要求严格要求,施工地带属主要交通路口,地下水位高且分布有不明消防、生活等地下水管线,电缆、光缆等地下障碍物,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施工中要精心组织,做好协调,待査明情况后方可施工。

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C3・10沿线自然状况

3.10.1气象

本工程管道位于莱芜市莱城区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表现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0-13.0βC,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

本年年平均气温13.60C,较常年偏高1.OeC,本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βC,出现于7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14.5oC,出现于1月6日,本年降水总量为591.5mm,较常年偏少131.8mmo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

4.施工前准备工作

4.1施工技术准备

4.1.1组织所有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整个工程施工所需的技术标准、施工方法进行学习,并总结过去同类工程施工中经验及教训。

4.1.2再次进行现场考察和图纸的内部会审,认真核查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对施工现场及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均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存在的问题全部记录在案。

待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澄清,做到对工程有较强的预见性,把问题发现在施工之前,并加以解决。

4.1.3进行各种技术资料的准备。

4.1.4进行各个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工作,经监理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4.1.5按照业主要求的焊接方案,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由监理组织焊工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4.1.6根据公司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编制现场HSE实施指导书,并报业主及监理公司审批。

4.2施工机具准备

4.2.1以机动科长牵头对将要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具设备进行清点、检查、维护。

4.2.2对大型施工机械要制定出机械调配进场计划,确保按时到位。

4.2.3对临时防风(雨)棚、临时封堵盲板、吊装带、运管胎具,检测仪器(电火花仪、水准仪等)要提前准备好。

4.2.4准备好带有运管胎具的专用车辆。

4.3施工物资准备

4.3.1按施工图纸提出施工用料计划(甲供材料和自供材料要分别提出),并按施工计划编制月材料计划,并分别报业主和公司供应科。

4.3.2按照审批好的施工材料计划选择质量保证措施完善,产品质量信得过的生产厂家,并经业主同意后进行定货。

所供产品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和说明书等文件。

4.3.3材料到货前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好设备材料仓库,并设置焊条专用库及防腐材料专用库。

4.3.4材料到货后,质检人员根据材料的重要程度,分别进行进厂检验、入库、出库检

验、以及施工过程检验等。

4.4施工人员的准备

4.4.1根据工程特点,组织思想觉悟高、专业水平高、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精悍的项目经理部。

4.4.2确定管理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施工队长;并由施工队长选择各施工队的各工种,组成土建队2个,安装队4个,防腐队和水工保护队各1个。

4.4.3按施工队分别组织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并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强化职工对质量体系和HSE管理体系控制等程序的理解和掌握。

4.4.4组织特殊工种的培训,特别是对焊工要进行下向焊的再培训;组织管工、起重工进行实地练兵,掌握各个设备的操作技能。

4.4.5组织防腐队进行补伤的实地操作。

4.4.6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进场前三级安全教育。

4.5施工现场的准备

4.5.1工程中标后我公司将组织对外协调人员和当地长期合作的土地及建设部门的人员,向当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办施工许可证、临时占地等事宜。

4.5.2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会同当地合作伙伴进入施工现场协调好各县、乡、村的工

农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5.3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的布置,设置各种安全标识和“五牌一图”。

4.5.4建设现场临时仓库及各管道中转站。

4.5.6做好施工前各项工作的准备。

5.施工部署

5.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我公司将组织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成精干的项目部,充分发挥我公司人力资源雄厚,物力、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以赴组织施工,并与业主竭诚合作,信守承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和服务,确保工程优质、高速、顺利完成任务。

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如图所示。

项目生产项目经营项目总工

5.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5.2.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本工程总体工作安排、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各项工作,直接对业主和公司负责,是本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5.2.2项目副经理:

协同项目经理进行施工现场日常工作的管理,按照工程总体进度及总体目标搞好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各项指标的控制,负责工地的人员组织,与业主及监理单位进行工作汇报及交流工作。

5.2.3项目总工程师: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工地的工程质量及工作技术的管理工作,对工程的重点、难点组组织技术攻关及把关,与业主及监理公司对口进行技术问题的解决等工作。

5.2.4技术科:

负责本项目工程所有的技术工作,包括技术人员的配制,图纸会审、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等工作。

5.2.5质量管理科:

负责本项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制定适合本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予以实施。

5.2.6HSE管理科:

负责本项目全过程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确保HSE管理目标的实现,按公司《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制定适合本工程的控制措施,并做好预控及全过程控制。

5.2.7经营科:

负责本项目施工计划,包括总体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编制和控制,采用最新的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2005),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程进度、成本、资源的总体协调。

5.2.8财务部:

负责本项目成本、流动资金、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管理,并负责职工的工资的管理。

5.2.9供应科:

负责本工程甲供材料的领用及现场运输、保管工作,负责乙供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

5.2.10对外协调科:

负责施工现场的各种对外协调工作,并协同业主做好当地各种关系的协调工作。

5.3各专业施工队的任务分工

5.3.1土建施工队:

负责管线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包括施工作业带的开拓、清障、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回填、沟渠的围堰、排水及临时道路的修筑。

5.3.2安装施工队:

由三个组焊作业组组成,负责管线的布管、组对、焊接、预制、下沟及公路、河流等的穿越工程和管线试压、通球清管等全过程的施工。

5.3.3防腐施工队:

主要负责管道的防腐的电火化检测、补伤工作。

5.3.4水工保护施工队:

主要负责管线施工过程中的水工保护,以及永久的水工保护、地形地貌的恢复等工作。

5.4施工程序

5.4.1安排原则

5.4.1.1满足建设单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总体要求。

5.4.1.2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施工中土建、安装、电仪密切合作。

5.4.2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接桩→测量放线→施工作业带清理、便道修筑

管道补口补伤←焊接检验←管道组焊←组焊前预热←布管←材

料进场、验收

沟槽开挖→沟槽复测→顶管工程施工→管线连通

↓↓管道下沟→管沟回填清理现场→管道清管

交工←水工保护及地貌恢复←管道试压←

6.主要施工方法

6.1线路交接桩

6.1.1准备工作

6.1.1.1交桩前,做好有关接桩人员和野外工作的各项准备,包括人员、车辆、图纸、地图、通讯设备、红油漆、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有关工具。

6.1.1.2由业主、设计单位将管道线路走向及交接桩事宜向沿线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取得同意并请地方政府派员参加现场交桩,以利于沿线地方事务处理。

6.1.2现场接桩

6.1.2.1现场交接桩应由已中标段线路起点开始,逐段交接至终点。

交接内容包括线路控制桩(转角桩、标志桩等)及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

接桩人员对线路控制桩与施工图纸仔细进行对照,并在控制桩上注明桩号、里程、高程和转角角度。

6.1.2.2接桩人员应对线路定测资料、线路平面图、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以确保接桩正确无误。

接桩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接桩原始记录。

接桩原始记录应由交接桩单位代表、监理、业主代表共同签字确认,接桩人员妥善保管,作为指导施工放线的依据。

6.1.2.3交接桩前丢失的控制桩、水准点由设计单位进行恢复后进行交接。

6.1.2.4为了在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用红油漆在固定的参照物涂上记号,表明桩号,并用箭头表示方向。

6.1.2.5接桩完毕后,接桩人员应进行工作总结,并针对交接桩过程中有疑问或建议的地方,及时向业主与设计单位提出。

6.2测量放线

6.2.1测量放线工序流程图

准备工作

仪器检查校定

测量定桩

划线

与沿线地方部门协调→移桩→

填写施工记录

10m,在果园、耕

6.2.2确定施工所需的作业带宽度:

一般地段施工作业带宽度不超过地及地面有障碍地段、施工作业带应尽量减少,特殊地段(如穿越沟渠处、管子堆放处)可适当扩大,但需征得监理和业主同意。

6.2.3根据线路平面图、断面图及设计控制桩的坐标确定管线位置,并埋设中心桩,尤其是管道纵向、横向的改变点,控制其高程、平面位置,使管道位置准确无误。

6.2.4对施工作业带内的厂房、树木等障碍物,应确定出清除范围,并打设拆除标志桩,由工农员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处理,清点造册。

6.2.5对于成片树林采取控制作业带宽度的方法减少对树木的破坏,按照施工措施规定的最小作业带宽度进行测量放线。

6.2.6检查施工作业带范围内有无地下的电缆、光缆及金属管线等障碍,确定其位置,并在其上打设标志桩并画草图记录。

6.2.7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界线定桩后,在两桩点间拉设百米绳,沿绳撒白灰进行划线,放出管道轴线和作业带边线,且每100m设置一个百米桩。

6.2.8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6.2.9对于所经过的公路两侧、河流两岸应分别设置穿越桩,特别是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段,要适当加密标桩;在线路轴线上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桩、标志桩。

6.2.10测量放线过程中,外协员应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共同进行踏勘,对施工占地边界内的农田、树木、果园、地面及地下障碍物等,清除面积与数量,并登记造册。

6.2.11测量放线结束后,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6.3施工作业带清理

6.3.1施工前,由业主或监理单位参加,组织有关人员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作业带内各种构(建)筑物和植(作)物、林木等进行清点造册。

6.3.2施工作业带清理、平整应遵循保护农田、果林、植被及配套设施,减少或防止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则。

6.3.3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应注意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应立即进行补桩恢复

尽量减少农田、果林、林木地段的占地,应对农田、果林、林木地段进行保护,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

作业带穿越农田和果园,平整时必须保留表层土。

6.3.4施工作业带通过不允许堵截的沟渠时,应铺设有足够流量的过水管后再回填或搭设便桥。

6.3.5施工作业带清理尽量采用推土机对施工作业带平整、扫线,对沿途沟坎进行平整;对沿途经过的树木、果园采用单斗挖掘机配合进行砍伐或移栽清理,用推土机进行填土扫平;对于沿线经过的渡槽、灌溉水渠,采用预埋涵管后进行覆土或搭设便桥的方法进行保护。

6.4施工作业带便道修筑

6.4.1施工便道应平坦,有足够的承压强度,保证施工机具设备的行驶安全。

6.4.2施工作业带内便道平行于管沟,修在靠现有运输道路一侧。

清理时对作业带内便道进行压实处理,保证施工机具的通过。

6.4.3施工作业带与现有道路的连接通道修筑前由业主或监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确定。

使用干线公路前,应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办理有关占有手续。

6.4.4施工作业带与现有道路的连接通道的修筑应平缓接通,每2Km设置一个会车处,弯道和会车路面宽度应大于10m,弯道的转弯半径要大于18m。

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与平坦谷地等当地道路,以减少修筑工作量。

6.4.5施工作业带便道修筑的宽度一般为4m,特殊地段(如高水位地段、山区等)施工便道的修筑,应首先提出修筑方案,报业主或监理批准后实施。

6.4.6修筑工艺

6.4.6.1农田和防护林等地段,通过机械推平、碾压的方法修筑。

6.4.6.2部分地段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承载能力较差,单单通过机械碾压的方法达不到机械的通过要求,需要垫土、碾压,必要时放置装土沙袋、作物秸秆或有机填料,以增加地耐力。

6.4.6.3与公路连接处施工便道的修筑如图所示。

过水涵管

6.4.6.4河流、冲沟、灌溉渠处施工便道的修筑施工便道经过河流、冲沟时,为了减少转

场次数,应尽量贯通施工便道,保证施工设备的通过。

当河床落差较小时,可垂直于河

流进行放坡,同时清理管床土方;当河床落差较大时,为减少土方量,可平行河流进行横向放坡,放坡坡度应保证施工设备能安全通过。

6.5管道的运输和堆放

6.5.1防腐管道的运输

6.5.1.1防腐管道装运前,应由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逐根逐根检查验收管道的数量和质量,检查合格的管材方可拉运。

到施工现场后、应逐根检查验收,并办理现场交接手续。

6.5.1.2防腐管道运输车应采取橡胶板衬垫措施,捆扎绳与管子接触处应加橡胶板或其他软材料衬垫。

装运作业注意管道涂层和管口保护,轻拿轻放,严禁摔、撞、磕、碰损伤防腐层。

吊运时不得产生造成管体或管段局部凹痕或失圆的冲击载荷。

6.5.1.3行车、吊装、卸车过程中,应注意对上空建筑物、线览的防护,确保安全施工。

6.5.1.4在吊装过程中、防腐管与吊绳的夹角不大于30°,以免产生过载的横向力损坏管

口,卸管时应轻拿轻放,有专人指挥,严禁采用撬、滚、滑等损伤防腐层的方法装卸和移动防腐管。

6.5.2管道的堆放

6.5.2.1每1km设一临时堆管场,具体位置结合现场情况选定,面积20m×30m,但尽量

设在非耕作区且与施工便道相邻的位置,并应避开架空电力线。

6.5.2.2防腐管在现场堆放时,应根据防腐管的规格、级别分类堆放,底部垫以

250mm×250mm×2.5m的枕木,枕木上衬垫层放厚度不小于5mm的橡胶衬垫。

防腐管应同向分层码跺堆放,堆管高度不超过3层。

6.5.2.3防腐管的外侧应设固定管子的楔形物,楔形物的硬度应小于防腐层的硬度。

6.5.2.4管在堆放场堆放时,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场地堆放,存放场地应保持1~2%的坡

度,并设有排水沟,场内不得有积水、石块等有损防腐层的物体,道路应做硬化处理。

在石方段堆管时,宜采取底部垫砂袋等有效保护措施。

6.5.2.5村镇、路口堆放时,应设置安全警告标志,现场大批量集中堆放时应有专人看

管。

6.5.2.6距端部支撑的距离宜为1.2~1.8m,管跺支撑3道,均匀对称的配置,以便使载荷分布均匀,任何支撑物与管子的接触宽度都不得小于200mm。

垛两侧应设置专用楔块,以防滚管。

山区、水网地段选择平整、地势高处作为管子堆放地,但应有防止滚管、滑管和水淹的措施。

6.5.2.7管运抵施工现场后,露天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个月,否则采取保护措施。

6.6布管

6.6.1施工程序:

准备工作

布管作业

布管顺序检查

填写布管记录

下道工序

6.6.2布管前,技术人员依据每个标段管线的设计平面图及控制桩,对布管人员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

管口周长、布管长度、管线防腐类型、级别变化处,以及管线变壁厚处的位置,在管线弹性敷设及弯管处,布管人员严格按施工指导书进行布管。

6.6.3据管线沿线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管方法。

6.6.3.1如吊车和拖车可直接进入场地、可用吊车直接布管。

6.6.3.2受地形限制,管堆场间距较大,也可使用吊管机拖爬犁进行布管。

6.6.4管吊装采用5t尼龙吊带,钢管首尾连接,呈锯齿形摆放,相邻管口错开一个管径。

布管10~15根后,布置人员返回检查,若钢管相隔较远或搭头较长,用吊管机重新调整。

6.6.5吊管时,布置人员在钢管末端拴棕绳调解平衡,防止钢管摆动过大。

6.6.6布管到河流、公路、堤坝等构筑物时,将穿越段管线按实际长度布在穿越预制一侧。

6.6.7布管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及时对布管段进行检查核对,检查内容包括:

6.6.7.1管段壁厚分布是否与图纸相符,变壁厚处是否正确,弯头预留位置是否正确;

6.6.7.2防腐层类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6.6.7.3管段摆放位置是否合适,稳定性如何;

6.6.7.4布管人员应及时填写当日布管检查记录,布管检查时技术人员按记录逐段进行核对、签字。

6.6.8布管设备转场

6.6.8.1推土机、挖掘机、吊管机需过公路时,用16mm厚胶皮或废旧轮胎保护路面,然后通过。

6.6.8.2布管设备过河流、冲沟时,可利用拖车进行转场倒运。

6.6.9布管要求

6.6.9.1布管后,不同壁厚、材质、不同防腐等级分界点与设计图纸要求的分界点不应超过12m。

经业主或监理复查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6.9.2坡地布管:

线路坡度大于5度时,应在下坡管端设置支挡物,以防窜管;线路坡度大于15度时,待组装时从临时堆管处随用随取。

6.6.9.3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