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0429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

食品营养与检测

2、专业代码:

610302

二、入学要求

三年制高职: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制高职为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食品工业类(5901)

食品营养与检测(590107)

07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

4030400营养配餐人员

农副产品加工、焙烤食品加工、饮料加工、罐头食品及发酵食品的制造、营养配餐人员、检验人员

西式面点师(三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PRECTO-B)、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农产品食品检验员

17食品制造业

6120000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

36食品检验工

6260100检验人员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十三五发展和漳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掌握食品营养、营养配餐、食品检验、食品品质控制、食品质量管理等知识和技能,面向公共营养师、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食品加工、食品销售服务、企业研发部等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规格

(1)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心;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

能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方案写作和业务商谈,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科学文化素质。

3、身心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职业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有立业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2)知识

1、人文素质知识

每位食品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人文科学文化知识

2、职业基础知识

掌握食品营养与健康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具备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健康相关医学基础知识。

3、职业技能知识

具备中医养生基础、营养与食品安全、心理与健康、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解读、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营销、健康服务产业的应用、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企业健康与绩效管理。

具有具有食品质量检测及食品感官评定能力、具有食品质量监督及品控管理能力;具有面点等焙烤食品加工能力、具有优质与安全食品的开发经营能力、具有食品营销能力。

(3)能力

1、处理及解决问题能力

包括合作、沟通、交往、交流能力;发现、分析(换位思考、总结、逆向思维、制定方案)、处理问题能力、紧急救助能力 。

2、心理承受能力

包括自信心、独立性以及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 。

3、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预测、获取信息、判断、辨别、计划、决策、设计、协调、经营、管理等能力及安全意识

4、发展创新能力

包括开拓进取、创新激情、创新思维、应变、继续学习、竞争、创业、实践等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性质

主干课程

培养学生主要能力描述

通识素养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弟子规、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与教育、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文写作

学生通过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扎实的基础,不断更新知识,具备岗位快速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具有不断改进、提升工作质量以满足岗位工作需求能力;

专业基础课

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保健食品概论、生理学、食品营养等课程

本类课程是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方向)专业学生完成职业核心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设置的课程

专业核心课

膳食设计、食品感官品评、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健康管理实践操作、保健食品营销、保健食品开发及应用、食疗与实习、老年人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英语、心理谘询与人际沟通、创新创意菜单设计

本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方向)人才的根本

专业拓展课

专家讲座、企业家讲堂和创业辅导

加强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衔接,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2.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

1

食品营养与健康

包括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基础营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与相关疾病、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膳食调查与评价、营养咨询与教育、营养标签解读与制作等

2

营养配餐设计与实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配餐原则与方法、健康人群食谱设计及实践、特定人群食谱设计与实践、慢性疾病人群食谱设计及实践等

3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物理指标测定、食品中常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常见污染物的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验等

4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与要求、抽样与样品制备方法、常规指标菌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与酵母菌等)、常见致病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其他微生物指标检验(商业无菌、食品加工环境及设备等)、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

5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

应用仪器分析技术(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液相色谱法等)对食品(农产品)样品中的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主要包括重金属含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添加剂含量检测与兽药残留检测等

6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

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发展、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与使用规范、营养强化食品设计、典型营养强化食品开发及应用、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应用技术、典型保健食品及其功效成分检测与评价等

3.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描述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集中生产实训描述

实训项目名称

专业集中实训 

参考学分

1

参考课时

20

开设学期

第四学期 

实训目的

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指导学生深入地了解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包装、产品检验等全过程,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训内容

1、去对口食品厂生产车间学习和实践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使用方法以及关键控制点。

2、去物流中心以及仓库学习食品的配送和仓储管理;

3、去研发部学习食品原料的性质、新产品研发的流程和实验设计过程;

4、去品管部学习食品的理化检测方法(如: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水分活度的测定、总糖的测定等)以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如: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测定、霉菌含量的测定等);

实训要求

1、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通过顶岗劳动,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实习场所看到的实际生产现象,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印证和巩固、深化。

既体会到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性,又意识到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熟悉相关专业岗位能力的工作要求等。

2、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基本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以及主要生产设备与性能,每个工艺的技术参数,以及各个工序在成型产品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要求学生与工人打成一片,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提练人品,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4.毕业设计描述

实训项目名称

毕业顶岗实习 

参考学分

26

参考课时

520

开设学期

第五、六学期 

实训目的

实现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和掌握实际生产中的生产流程、工艺原理和技术要求,为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

实训内容

食品理化、微生物检测,食品加工,健康管理,营养咨询等

实训要求

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深入。

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七、教学周数安排表

学年

学期

课堂教学

实习与实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

毕业答辩及毕业教育

生产顶岗实习

考试

机动

合计

1

16

3

1

1

21

18

1

19

2

17

1

1

1

20

18

1

19

3

8

8

1

1

18

1

18

19

合计

77

1

3

1

26

5

3

116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序号

课程

课程

课程

建议

理论

实践

学分

第一

第二

考核

备注

代码

名称

类型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期

学期

方式

第一学年

1

310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识素养课

48

32

16

3

3

考试

2

3103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通识素养课

64

32

32

4

2

考试

社会实践2学分

3

31028

军事理论

通识素养课

32

32

0

2

*

网上学习考核

4

31036

入学教育与军训

通识素养课

48

16

32

3

*

5

31020

心理健康与教育

通识素养课

16

16

0

1

1

考查

6

31037

形势与政策

通识素养课

16

16

0

1

*

*

考查

7

31113

大学体育

(一)

通识素养课

32

0

32

2

2

考试

8

31114

大学体育

(二)

通识素养课

32

0

32

2

2

考试

9

31009

大学英语

(一)

通识素养课

48

48

0

3

3

考试

10

31058

大学英语

(二)

通识素养课

48

48

0

3

3

考试

11

31119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通识素养课

64

32

32

4

4

考试

12

31041

应用文写作

通识素养课

16

16

0

1

1

考试

13

31199

弟子规

通识素养课

32

32

0

2

2

考试

14

432401

基础化学

专业基础课

48

32

16

3

3

考试

15

432150

分析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