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256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docx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

基础模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项目

年月日

第1章工程概况说明3

1.1工程概况3

1.2编制依据3

1.3模板方案选择3

1.4材料选择及搭设参数4

第2章典型构件模板加固5

2.1墙模板5

2.2柱模板8

2.3梁模板9

2.4楼梯模板9

第3章模板安装过程10

3.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10

3.2模板安装要求10

3.3模板组拼12

3.4模板定位和支设13

第4章模板拆除13

4.1模板拆除原则13

4.2墙、柱模板拆除14

4.3楼板、梁模板拆除15

4.4后浇带模板拆除15

第5章模板技术措施15

5.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15

5.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16

5.3其他注意事项19

第6章维修及养护20

第7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20

第10章附件计算书22

第1章工程概况说明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规模:

本工程位于。

主体建筑地下一层至二层楼面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下承台基础柱墙、地梁、拉梁及倒墙模板采用18厚九夹板做模板,50*100方木做支楞。

模板排架系统采用Ф48钢管做支撑体系。

1.2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3模板方案选择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

结合以上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在基础施工时采用以下模板及其支架方案:

全部采用木模,支撑采用A48钢管,并用对拉螺栓拉结固定模板。

外部架体采用双排架。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横距1.0米,立杆纵距1.0米,步距1.5米。

底端距板面200高设纵横扫地杆,每步纵横水平管,所有水平管和扫地杆均通长连通。

支模架立杆均坐落在底板面上,立杆底部均采用18厚模板(20cm×20cm×1.8cm)铺设。

1.4材料选择及搭设参数

材料选择如下:

钢管:

选用直径Φ48*3.0厚焊接钢管;

模板:

选用18厚九夹板;

扣件:

扣件选用对接、十字和旋转扣件;

木枋:

选用100×50的木枋,

对拉螺杆:

基础承台、地梁、墙、柱选用φ14的对拉螺杆,对有防水要求部位如,挡土侧壁等采用φ14的止水对拉螺杆,本工程所选用螺杆暂定长度有820㎜、870㎜、920㎜、1020㎜、1120㎜、1220㎜、1820㎜共7种(如下图):

第2章典型构件模板加固

2.1墙模板

本工程墙厚度有400mm厚挡土侧壁。

钢筋混凝土墙的模板纵向采用木枋背肋,间距200mm,横向采用双排钢管,并用φ14对拉螺栓拉结。

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00mm,竖直方向间距450mm。

地下室外墙采用φ14止水对拉螺栓拉结。

挡土侧壁DQ1与DQ3采用φ14止水对拉螺栓拉结,DQ2由于一侧为临空一侧为室内所以不存在防水要求直接用对拉螺杆连结,且对拉螺杆用?

20PVC管贯穿墙柱,以便回收利用。

设置对拉螺杆时请注意以下四点:

①最上一排和最下一排水平方向对拉螺杆距现浇板底150~200mm;

最端处竖向一排对拉螺杆距构件端边150~200mm;

上、中、下三道加固支撑钢管和架子连接。

模板接缝处用双面酚醛胶等粘接。

在砼浇筑前,下口与地面交接处用1:

3水泥砂浆堵漏,以防漏浆。

节点附图如下:

墙模板立面图

墙与柱(附墙垛)节点模板水平剖面图

挡土侧壁模板垂直剖面图

由于基础施工时存爱后浇带,所以后浇带部位在挡土墙封模前采用钢板收口网进行隔离拦截。

挡土墙需在楼面上加设一道止水钢板,此处翻高>300与楼面混凝土同时浇筑。

该处剪力墙支模示意图如下:

地下车库坡道处底板及剪力墙、挡土墙预留施工缝设止水钢板,分两次浇筑。

2.2柱模板

本工程柱子截面尺寸为600×600、800×800、800×600、800×700、1000×800。

柱模内龙骨采用木枋做竖向肋,柱箍采用双钢管加固。

柱箍间距d=400mm。

柱截面示意

柱立面

模板接缝处用双面酚醛胶带粘接。

在砼浇筑前,模板下口与底板交接处用1:

3的水泥砂浆堵漏,以防漏浆。

2.3梁模板

本工程梁的截面尺寸有:

300×600、800×1200等。

梁模板采用木楞九夹板体系,模板拼缝使用双面酚醛胶带粘接以防漏浆。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搭设,立杆的横间距为0.6米,纵向间距0.8米,拉杆步距为1.5米;梁侧内楞、外楞采用木枋,外楞间距500mm,内楞根据不同的梁而定,梁高超过600mm(包括600mm)时在梁中部加φ14的对拉螺杆,间距500mm。

2.4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均采用18mm九夹板为斜梯板底模,斜木楞次龙骨为50×100的木枋,间距不大于200mm。

支撑系统、水平拉条、剪刀撑均采用钢管固定。

把楼梯梁及平台标高及轴线位置确定后,支梁底模、踏步板模,最后加固、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支设时,须注意楼梯的建筑与结构标高差别,留出地坪厚度;检查支撑扣件稳定性,为防止踏步模板下滑,支撑杆必须固定;检查梁底模和踏步板底平整度及标高,踏步宽及高度逐个检查,减小误差。

第3章模板安装过程

3.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定位砂浆。

弹出定位控制线。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定位砂浆。

弹出定位控制线。

3.2模板安装要求

3.2.1墙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顺序

定位放线→模板就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2)技术要点

1)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2)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

3)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按本方案参数设置。

4)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再拧紧穿墙螺帽。

5)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6)墙模板宜将木枋做竖肋,双根φ48×3.0钢管做水平背楞。

7)墙模板立缝、脚缝宜设于木枋和胶合板所形成的企口位置,以防漏浆和错台。

墙模板的水平缝背面应加木枋拼接。

8)防止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墙体上口过大,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角膜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角膜入墙过深,门窗洞口变形。

(3)预防措施:

1)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

2)支模时上口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

3)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

4)模板拆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5)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及固定要牢固,必须认真进行洞口模板配模,能够保证尺寸,便于装拆。

3.2.2柱模板的安装

(1)模板安装顺序

定位放线→焊接定位筋→柱模就位安装→安设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

(2)技术要点

1)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应严密拼接,加贴胶带,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2)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3)安装柱箍:

柱箍选择双钢管。

柱箍间距、柱箍材料及对拉螺栓直径参数按本方案要求设置。

4)防止胀膜、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3)预防措施:

1)根据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3.3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构件尺寸配好的模板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5

(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

(3)模板平整度≤2

(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

3.4模板定位和支设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mm控制线,以便于梁、柱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当、柱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500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柱上。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柱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模板支设前将楼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模板内侧必须刷脱模剂。

第4章模板拆除

4.1模板拆除原则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4.2墙、柱模板拆除

墙、柱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整模后角模。

拆墙、柱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

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4.3楼板、梁模板拆除

4.4后浇带模板拆除

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在主体结束后60天采用C35膨胀砼浇筑,待达到要求强度达到100%,才可拆除模板底模。

第5章模板技术措施

5.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5.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

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2.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附表1: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

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约2800mm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1)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

(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3)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4)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5)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枋固定。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5.3其他注意事项

(1)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2)进场木枋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枋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4)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或双面胶带,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5)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

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6)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第6章维修及养护

6.1模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

6.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

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6.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

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6.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

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第7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7.1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

脚手架与模板支撑架要分离

7.2支、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7.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7.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7.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7.6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7.7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

7.8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

7.9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

00~6:

00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

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

做到工完场清。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第10章附件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承台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承台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承台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承台模板支撑体系。

承台模板设计示意图

承台截面宽度B(mm):

4800.00;承台截面高度H(mm):

4800.00;承台模板的总计算高度:

H=3.00m;

8.1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承台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

7;承台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

14;

承台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

7;承台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

14;

对拉螺栓直径(mm):

M14;

2.承台箍信息

承台箍材料:

圆钢管;

直径(mm):

48.00;壁厚(mm):

3.00;

承台箍的间距(mm):

500;承台箍合并根数:

2;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

木方;竖楞合并根数:

2;

宽度(mm):

40.00;高度(mm):

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

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

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205.00;

8.2承台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20.036kN/m2、72.000kN/m2,取较小值20.036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q1=20.036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6kN/m2。

8.3承台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分别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

强度验算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q,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

0.04?

.50?

.90=10.819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

.00?

.50?

.90=3.780kN/m;

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q1+q2=10.819+3.780=14.599kN/m;

承台截面宽度B方向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穖)

变形图(mm)

从左往右,各支座反力为R1=2.09kN,R2=6.009kN,R3=5.109kN,R4=5.35kN,R5=5.286kN,R6=5.303kN,R7=5.299kN,R8=5.299kN,R9=5.303kN,R10=5.286kN,R11=5.351kN,R12=5.106kN,R13=6.02kN,R14=2.096kN

承台截面宽度H方向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穖)

变形图(mm)

从左往右,各支座反力为R1=2.09kN,R2=6.009kN,R3=5.109kN,R4=5.35kN,R5=5.286kN,R6=5.303kN,R7=5.299kN,R8=5.299kN,R9=5.303kN,R10=5.286kN,R11=5.351kN,R12=5.106kN,R13=6.02kN,R14=2.096kN

Mmax=204029.052N穖m;Vmax=3217.537N;νmax=1.142mm;Rmax=6019.972N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M/W

其中,σ--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穖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bh2/6=500?

8.0?

8.0/6=2.70?

04mm3;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000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M/W=2.04?

05/2.70?

04=7.557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7.557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σ]=13N/mm2,满足要求!

2.面板抗剪验算

τ=3V/(2bhn)≤fv

其中,τ--面板承受的剪应力(N/mm2);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V=3217.537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