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3879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经济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经济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经济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经济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习题集.docx

《经济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习题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习题集.docx

经济学习题集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拥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玉米一定是最终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A.购买一辆用过的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的一笔贷款利息

5、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如果个人收入为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0美元   B.480美元   C.470美元  D.400美元

8、下列各项中,属于转移支付的是(  )

A.农业补贴   B.失业救济金   C.免费消费券   D.国债利息

二、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

3、中间产品

4、最终产品

1、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2、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国民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

3、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总值与资本消耗(折旧)的差额。

4、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

用于出售或再加工的产品、

5、个人收入:

指个人当期所得到的收入,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就得到个人收入。

6、GDP折算(平减)指数:

 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三、计算题

1、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DP

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

书本、面包和菜豆。

他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1998年

1999年

数量         价格

数量          价格

书本

100           10美元

110           10美元

面包(条)

200           1美元

200           1.5美元

菜豆(千克)

500           0.5美元

450           1美元

(1)1998年名义GDP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4、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3)政府支出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

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 )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

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化

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

A.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

B.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现期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额

C.他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   D.他们之和必等于0

3、根据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为( )

A.如果MPC增加,则MPS也增加      B.MPC+APC=1

C.MPC+MPS=APC+APS                 D.MPC+MPS>APC+APS

4、乘数的作用必须在()条件下可发挥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             B.2.5            C.5             D.1.6

6、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幅度  B.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7、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4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二、名词解释

1、凯恩斯定律

2、边际消费倾向

3、边际储蓄倾向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政府购买乘数

6、税收乘数

7、投资乘数

8、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9、平衡预算乘数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总支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该社会想要有的产出。

2、平均消费倾向:

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即MPC=C/Y

3、消费函数: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

4、边际消费倾向:

是指消费对收入的变化率,可以近似地表达为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

MPC=dc/dy=△c/△y。

5、平衡预算乘数: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6、乘数效应:

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效应考察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等变动一定量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7、投资乘数:

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比率。

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投资乘数也越大。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为50(单位:

10亿美元)

 ⑴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⑵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⑶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

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⑷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如何变化?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试求:

 ⑴均衡国民收入

 ⑵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6.IS曲线左方各点代表了(  )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需求等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D.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7、IS曲线表示()

A.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B.产品市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C.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D.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8.一般来说,位于LM曲线右方的利率和收入组合都是(  )

A.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C.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均衡组合

D.很难确定

9、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

A.产品市场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产品市场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产品市场需求小于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10、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11、以下关于IS曲线斜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敏感,IS曲线较为平缓

B.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敏感,IS曲线较为陡峭

C.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曲线越平缓

D.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曲线越陡峭

二、名词解释

1、投资函数

2、IS曲线

3、货币需求

4、货币需求函数

5、凯恩斯陷阱

6、货币供给

7、LM曲线

一、 名词解释

1、 资本的边际效率:

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

2、 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

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3、 货币需求:

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欲望,或者说是人们对执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要。

 

4、 凯恩斯(流动性)陷阱:

略。

自己从教材上找。

 

5、 LM曲线:

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

L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

 

三、计算题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计算题

1、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实际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需求为C=60+0.8yd,税收为T=100,投资需求为I=150,政府支出为G=100。

(1)   导出IS和LM方程,求出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   其他条件不变,政府购买G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解:

(1)根据可支配收入定义,可支配收入Yd=Y-T,代入消费函授可得,C=-20+0.8Y。

把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支出函数代入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到IS曲线方程为:

Y=1150.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200=0.2Y-10r,可得到LM曲线方程为:

Y=1000+50r。

联立求解IS、LM曲线方程可得到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水平r=3,均衡投资I=150。

  (2)如果政府购买G增加20,把相应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支出函数代入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到IS曲线方程为:

Y=1250.联立求解IS、LM曲线方程可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水平r=5,均衡投资I=150。

 

 

2、 假设某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400+0.8Y,投资函数为I=100-50r,政府购买为G=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150+0.5Y-125r,货币供给M=1150,价格水平P=1。

(1)   写出IS和LM方程。

(2)   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解:

(1)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Y=C+I+G=400+0.8Y+100-50r+100=0.8Y-50r+600

整理得,IS曲线方程:

Y=3000-250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当P=1时,整理得,LM曲线方程为:

Y=2000+250r

    

(2)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以下联立方程而得:

Y=3000-250r

                Y=2000+250r

    解得:

Y=2500,r=2,即均衡的国民收入为2500,均衡利率为2。

 

四、分析题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

   1929—1933年发生的大萧条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

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

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

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了24%。

而消费价格指数在萧条期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C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二是股市暴跌。

在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期间,股市暴跌85%。

因此,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

而实际上,在股市崩溃之前,经济下降始于1929年8月,并且持续到1933年。

股市崩溃只是大萧条的一个重要表现。

随后,证券市场终于走向下跌。

经过9月份逐步下跌和10月初局部上升之后,到10月末,证券市场陷入了混乱。

10月24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额达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记录。

三是奇高的失业率。

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

1929—1933年,GNP下降近乎30%,失业率从3%升至25%。

从1931—1940年的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其范围从1937年底的14.3%到1933年高达24%之间。

现在国际上通常将12%的失业率作为临界线,因而大萧条时期持续10年之久接近20%的失业率确实称得上奇高的失业率。

(资料来源: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指标

           单位:

亿美元,%

 

时间(年)

GDP

GNP

失业率

CPI消费物价指

股市指数

商业票据利率

AAA利率

M1

1929

3147

17.8

3.2

100

83.1

5.9

4.7

100

1930

2852

13.5

8.7

97.4

67.2

3.6

4.6

96.2

1931

2633

9.0

15.9

88.7

43.6

2.6

4.6

89.4

1932

2268

3.5

23.6

79.7

22.1

2.7

5.0

78.0

1933

2221

3.8

24.9

75.4

28.6

1.7

4.5

73.5

1934

2394

5.5

21.7

78.0

31.4

1.0

4.0

81.4

1935

2608

9.2

20.1

80.1

33.9

0.8

3.6

96.6

1936

2961

10.9

16.9

81.9

49.4

0.8

3.2

110.66

1937

3098

12.8

14.3

83.3

49.2

0.9

3.3

114.8

1938

2971

8.1

19.0

82.3

36.7

0.8

3.2

115.9

1939

3197

10.5

17.2

81.0

38.5

0.6

3.0

127.3

注:

股市指数是标准普尔综合指数,1929年9月为100,M1的值亦为指数值,1929年为100.GNP是以1972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折算的。

 

问:

能否用IS-LM模型去解释为什么会发生大萧条?

你认为大萧条之后,美国的IS曲线和LM曲线会变得更平缓还是更陡峭?

你认为当时政府应当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减轻大萧条带来的冲击?

五、简答题

1、引起货币需求动机的因素有那些?

2、简述IS—LM模型的主要内容?

3、简述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系。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Δm•,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3、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可能是因为( )

A.私人投资对利率更敏感            B.私人投资对利率不敏感

C.投资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5、“挤出效应”发生于:

(  )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6、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斜率越大,说明( )

A.LM曲线越陡     B.LM曲线越平坦     C.挤出效应越大     D.挤出效应越小

7、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小,可能是因为(  )

A.政府支出乘数小           B.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小

C.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小     D.投资的利率系数小

8、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

A.增加政府支出           B.减少政府税收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净税收

二、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挤出效应

4、财政政策效果

5、货币政策效果

三、计算题

1、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d,t=50亿美元,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各为多少?

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

(1)求IS和LM方程,以及均衡收入、利率

(2)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各为多少?

3、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投资i=140亿美元-5r。

(1)根据这些条件求IS和LM方程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各为多少?

二、计算题

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y-4r,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亿美元。

(1)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图形。

(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3)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而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

 

LM

IS

0

y

1250

r

解:

(1)先求IS方程。

已知数据α=100,β=0.8,e=150和d=0代人两部门经济的IS方程公式,得:

                            

     

 

即IS方程为:

y=1250

  再求LM方程。

将已知条件:

L=0.2y-4r

                            m=200

代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