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文化与写作教学.docx
《色彩文化与写作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文化与写作教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色彩文化与写作教学
《色彩文化与写作教学》课题实验报告
飞越快乐家园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
一、课题实验的缘起、意义:
色彩文化并非单指人们视觉所接触的各种不同的颜色,它包括牵涉色彩的美学、光学、心理学、民俗学和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等等。
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
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例如红色象徵热情,於是看见红色便令人心情兴奋;蓝色象徵理智,看见蓝色便使人冷静下来。
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定了自己的色彩结构。
周代曾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彩”之说。
《周礼》最早提及五色的记述。
《左传》曾曰:
“天有六气,发有五色,征为五声,淫生之疾。
”六气源于五行之说,五色又与五行中金、木、水、火、土有机联系。
“五色”是色彩的本原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即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五色”中赤、黄、青近似于牛顿七色说中的三元色,黑、白两色包括了牛顿的色彩体系中无彩色的两极。
“五色之说”是以“五行”为基础,“五行之说”是建立在“阴阳互动”思想上,“五色”就是以阴阳五行观念所建立起来的色彩结构。
由此可见,中国的色彩文化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别具民族色彩的观念,它深刻一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及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我们可以以“色彩文化”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切入口,以“色彩”为纲,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为写作积累厚实而独特的素材,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二、研究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查询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历史。
第二阶段:
调查阶段,调查观察,了解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现状。
第三阶段:
深化阶段,整理分析,理出写作角度,抒写感悟。
第四阶段:
结题阶段,撰写报告,汇编论文集、学生习作集。
三、研究方法:
查询资料、访谈人物、观察生活。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查询资料,了解中国“色彩”文化的历史。
资料查询结果:
(一)记忆仓库里的资料:
材料1:
一般情况下颜色象征意义
红——血、夕阳、火、热情、危险; 橙——晚霞、秋叶、温情、积极;
黄——黄金、黄菊、注意、光明; 绿——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
蓝——海洋、蓝天、沉静、忧郁、理智;紫——高贵、神秘、优雅;白——纯洁、朴素、神圣;
黑——夜、死亡、邪恶、严肃。
材料2:
欧美国家的颜色禁忌
欧美许多国家平时忌讳黑色,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
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禁用茄花色,民间一向认为茄花色是凶兆。
巴西人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忌讳棕黄色。
埃塞俄比亚人当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时穿淡黄色服装。
因此,出门作客时不能穿淡黄色的衣服。
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祥之事,都用蓝衣作为标志。
泰国忌红色,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因为写死人姓氏是用红色。
埃及人的丧服是黄色的。
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
伊拉克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讳使用蓝色。
在南美洲,不管气候怎样热,还是以穿深色服装为适宜。
乌拉圭人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摩洛哥人一般不穿白衣,忌白色,以白色为贫困象征。
西方人通常认为猫是可以带来好运气的小动物,尤其是黑色的猫。
在美国却恰好相反,认为只有白色的猫才能带来好运气;匈牙利人也视黑猫为不祥之物,白色表示喜事。
材料3: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黄色是非常贵族化的颜色,没有一种颜色可以具有黄色的贵族气质。
它始终是伴随帝王存在的,人们对其有一种莫名的敬畏。
只有皇室才可以拥有。
普通老百姓是不敢奢望的。
原始的崇拜意识和愚钝交织成一种朴素的情感。
当一个人的权利达到极致时,就喜欢营造一种神秘,以显示其与众不同,黄色成了首选。
在黄色成为帝王生活的一部分时,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金科玉律的外表下合理的存在,其级别和待遇明显的高处了其他色彩。
《水浒传》中阮小七穿了方腊的黄袍而受到惩罚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网络资料:
材料1:
透过五色看中华民间灯彩的美学意蕴
黑、赤、青、白、黄是中华民间灯彩使用的五色,正色(五色)交织、寓情于色、情景交融。
一丝一色强烈浓郁,令观灯即观情,营造出中华民间灯彩独特的美。
这种美与中华民族典型的东方传统文化背景和历史紧紧相扣,成为中华民间灯彩透过五色表达出来的最深刻的美学意蕴。
观灯彩若仅观色,终有疲倦的一天,正因为五色与华夏文明紧密联系,使得观灯转为观色,再转为观情,意蕴萌生。
形、色、情交融,使中华民间灯彩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能被品味出美的无尽神韵。
材料2:
发掘色彩背後的意义
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包含了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等。
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
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徵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例如红色象徵热情,於是看见红色便令人心情兴奋;蓝色象徵理智,看见蓝色便使人冷静下来。
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往往能藉色彩的运用,勾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联想,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主要色彩一般代表一下含义:
蓝色:
和平、平静、稳定、和谐…… 黄色:
享受、幸福、乐观、希望……
绿色:
健康、好运、更新、青春…… 桔色:
平衡、温暖、热情、颤动……
黑色:
力量、精深、正式、神秘…… 红色:
精力、热情、欲望、速度……
材料3:
色彩的艺术魅力
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客观世界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形成信息,使人们对它产生认识。
所以,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
色彩通过文学、哲学、音乐、诗歌等形式的传播也是相当广泛的,是人们间接欣赏色彩美感的主要方法,音韵可以促进通感作用,深入体验色彩的意境,使人们陶醉在美丽的世界里;诗文能使人产生联想,享受色彩的各种感受,沉浸在统一的感情境界中。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日色冷青松,空翠湿人衣”;等等诗句所表现的意境,都是作者运用了色彩视觉的特殊作用,以及它们的审美特征,使诗句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更有助于人们对诗意的理解和分析。
色彩既是一种感受,又是一种信息。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所有的物体都具有自己的色彩,尤其树木和花草,色彩随四季变化。
因此,春秋的更换及寒暑的不同,除皮肤可感觉外,自然界还会用美丽的色彩来告诉人们。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作为给人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魅力更为深远,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人们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映最快,其次是形状,最后才是表面的质感和细节,所以在实用美术中常有“远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颜色后看花、七分颜色三分花”的说法。
生动地说明了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材料4:
中西方的红色意蕴比较
英汉“红色”词汇的基本联想意义:
所谓联想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以及它所暗示的概念和印象。
中国是个崇红、轻黑、忌白的国家。
内敛、含蓄的汉民族之所以喜欢张扬的红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
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的生活,加速了先民对火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对红色的亲近感。
由此可见,汉民族对红色的喜好历史久远,“红色”常让中国人联想到幸福、吉祥、兴旺、喜庆、热烈等等。
在英语国家,“red”也有象征喜庆、高兴、幸福,但“red”的引申义在英语中贬多褒少,“red”常使西方人联想到残忍、灾难、气愤、潜在的危险、战争、死亡等。
材料5:
中西方的黄色意蕴比较
英汉中“黄色”的基本联想意义及其源由
黄色在光谱上位于绿色和橙色之间。
在古代中国,黄色象征着神圣、庄严、尊贵、吉祥等;黄颜色是宗教人士、达官显贵直至皇帝所用的色彩。
在英语中“yellow”常使人们联想到胆怯、嫉妒、猜疑、卑鄙、欢迎等。
《圣经》中,传说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犹大总是身穿黄衣,故yellow在英文中有“背叛、邪恶”等联想意义。
从英汉黄色的基本联想意义及其源由,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信仰及其宗教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西方民族在信仰、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会使得人们在语言使用上和理解上存在差异。
材料6:
关于红色:
与黄色比较起来,红色的阶级性似乎少一些,更趋于平民化,是一种相当大众化的颜色。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因为它的平淡而拒绝它,相反地,对它有一种极自然地亲切。
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喜欢,而是切肤的、刻骨铭心的,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
在纯粹的中国人眼中,红色忠烈、喜庆、是成功、威严、顺达……其内涵已远远超出颜色这一简单的范畴。
它涵盖着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寄托、追求……几乎所有的情致、思想都在其中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民族。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人骨子里刻着忠义、至孝……且中国人从不掩饰,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在一言一行中。
关云长这位对主公不离不弃的的义士,自然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各地关帝庙可谓多矣!
舞台上关公可谓是忠义的化身,所以红脸。
书中就有“面如重枣”的描述,仿佛只有红色才能体现出其的赤胆忠心。
关公红脸,已成定局,几百年从未改变过。
这是一种嘉奖、一种赞许。
人们对忠义的赞许及情感要求通过一种及其明了的方式进行表现和传递。
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喝酒脸红的人好结交,且中于朋友。
大约也缘于此。
虽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可是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不但戏剧。
现实生活中也能很强烈的感受到红色的存在。
百姓生活中,红色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
特别是遇到喜庆的事情,一定要用红色。
姑娘出嫁一定身着红色,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大红盖头,越红越好。
包括嫁妆,所有的物什都贴着大红的喜字。
那气氛是很容易感染人的。
吉祥、热烈,浓浓的喜意弥漫着整个过程。
红色伴着嫁娘走过了人生的幸福时刻。
现代年轻人也穿婚纱,但那是舶来品,虽然漂亮,但始终营造不出那份喜庆、热烈,它适用于教堂。
穿着红色由女孩变成女人,对未来的幸福有着十分美好的祝愿。
不单结婚,大凡能表现中国人良好祝愿的事情,都喜欢用红色。
这大约也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每春节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门前挂红灯,贴春联、大红福字、甚至炮竹都是用红色的,老人为孩子发红包……气氛一下子就有了,倘如换作别的色彩,绝对的不接受。
著名导演张艺谋在运用色彩方面的确是个行家,频频使用这个民族化极强的色彩,为电影增色不少。
红色在营造热烈、喜庆的方面绝对的游刃有余,它本身就有火一般的热情。
其实,红色在国人生活中还有许多意味。
载誉归来戴红花,功成名就尽在其中,正基于此,孩子满月,用红布来辟邪,在西北,本命年一定要系红腰带,来报平安。
这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而已。
此外,红色还是庄严的:
国旗、红章、红头文件……
可以说,红色是属于中国人的,只有中国人才能将它驾驭的恰如其分。
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红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一往情深。
材料7:
关于黄色:
*:
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黑、红、青、白、黄定为"正色"、"上色",并把五色与仁、义、理、智、信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
黄帝之后至秦汉时期,帝王们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依水、火、木、金、土之顺序,分别对应黑、红、青、白、黄五色,选择各个朝代的色彩象征。
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并与天道自然运行的五行法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他们还根据春夏秋冬自然万象之变及五行学说选择服饰的颜色。
材料8:
中国宫廷传统色彩
宫廷中的建筑,大都由金碧辉煌的大屋顶、朱红的木制廊柱、门窗和宽阔洁白的汉白玉台基组成。
宫廷建筑的梁柱、门窗等,都是用木材建造的,而且被漆成了象征喜、富的朱红色。
有的地方,还描绘着龙凤、云海、花草等彩画。
鲜艳的颜色,不但体现了帝王殿宇的华贵,也对木制的建筑起到了防潮、防蛀的保护作用。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是中国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龙袍的色彩选用颇有研究,并十分严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并非单纯是人的本性需要,同时又作为一个种族或部落的标志,在远古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穿用采用赤铁矿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到了汉朝推绎的周崇尚红、秦崇尚黑,汉灭秦后则崇尚黄,汉文帝刘恒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
其后长期以黄色为最高贵,它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明清。
龙袍上的""字纹样的颜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蓝组成,"蝙蝠"有朱红、枣红、绛色、香色、青铜色等数种颜色。
"如意头"有明蓝、月白、藏青和水红、桃红、枣红、雪灰两种颜色组成。
皇帝所穿龙袍,除清《会典》规定的明黄色外,一些中祀及坤宁宫还愿等场合,穿蓝色龙袍。
由此可见,皇帝在不同的活动场所,穿用龙袍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材料9:
中国服饰传统色彩
服饰色彩的习惯和偏爱,与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的妇女喜爱大红大绿的色调,而江南水乡的女子则以雅淡素净为主,这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单一的灰黄色调和江南水乡青山绿水、花开四季的气候有关。
北方各族服饰的色彩特点,总体上会偏爱热烈而单一的色调,以此与自然环境色调形成和谐的对比统一。
蒙古族由于长年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蓝天白云,草原羊群,因而形成了崇尚青、白两色的审美观念。
好穿青色服装者,不止蒙古族,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如布依、壮、仫佬、水、黎等族,也崇尚青色。
贵州镇宁布依族妇女爱穿青…
材料10:
古代诗歌的传统色彩
心理作用而对色彩产生寒冷或温暖的感觉,其中红,橙,黄,红紫属於暖色;而蓝,蓝绿,绿为冷色;黄绿色和紫色是中性.使用寒暖对比有色相对比的加强效果,可使图形与背景适度的区分.色彩会让我们联想一些和我们生活经验有关的事物,这种联想又分为具体的与抽象的事物.而蓝色,蓝绿,蓝紫等色,予人凉爽的感觉,称为凉色.而红,橙,黄等予人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明度高的色彩较凉爽,明度低的色彩较温暖.
红色:
表示自己十分努力,辛苦之余却无人回报的挫折与无力感;因周遭的攻击而感受威胁,苦脑的是找不到突破.
蓝色:
觉得自己於不幸的处境,虽然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却苦於无法下定决心.憧憬於别种生活方式.
绿色:
对周遭的人持反感,认为自己的能力过人,却因生活周遭的人们的缘故而得不到承认.现在你颇为孤独.
黄色:
显示现在的你是悲观论者,失望之余变得只重视现实,态度顽固,不愿为梦想和希望所惑.
紫色:
重视率直和诚实,打心眼里排斥做表面工夫的事物,故现在的你是沉默而孤独的.
褐色:
想要凸显个人身份,引人注目,换言之,目前处於渴望他人的认同的状态,强烈排斥优柔寡断的人.
灰色:
代表"无聊″.现在的你(或对方)厌倦单调的生活渴望寻找刺激;不幸的是,自己也不清楚找的是哪种刺激.挫折感让你有流於玩世不恭之虞.
黑色:
现在的你,除了自己所想的事情外,凡事大概都持抗拒的态度,强烈反抗想要限制或支配你行动的人,给予周遭的人印象正是"你不惹他,他不犯你″.
(三)课外书资料:
材料1:
中国传统色彩的特征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定了自己的色彩结构。
周代曾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彩”之说。
《周礼》最早提及五色的记述。
《左传》曾曰:
“天有六气,发有五色,征为五声,淫生之疾。
”六气源于五行之说,五色又与五行中金、木、水、火、土有机联系。
“五色”是色彩的本原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即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五色”中赤、黄、青近似于牛顿七色说中的三元色,黑、白两色包括了牛顿的色彩体系中无彩色的两极。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民间玩具、民间刺绣的用色中大多用“五色”中对比强烈的红、黄、青三原色,加以黑与白,便出现了响亮的色彩并置的效果。
“五色之说”是以“五行”为基础,“五行之说”是建立在“阴阳互动”思想上,因此,“五色”就是以阴阳五行观念所建立起来的色彩结构。
材料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颜色
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把黑、赤、青、白、黄视为正色。
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
“天地玄黄”之说源于古人感觉到的北方天空长时间都显现神秘的黑色。
他们认为北极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中国是众色之王,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最长的色系。
古代中国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
白色在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中,具有多义性。
“五行”说把白色与金色相对应,证明中国古人感觉到白色象征着光明,列入正色,表示纯洁、光明、充盈的本质。
红色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
黄色是中心色,象征大地的颜色。
在中国有“黄生阴阳”的说法,把黄色奉为彩色之主。
是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
青色(含绿)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色彩象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
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黄、青、白、红、黑定为“正色”、“上色”,并把五色与仁、德、善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
周代崇尚赤色。
而老子主张原始自发色彩自然,提出“五色令人目盲”,所以道选择黑色(玄色)为道的象征。
在这个时期,色彩象征性成为中国先民把握季节和方位的主要依据。
他们把四季冠以色名和方向。
春为青阳,方向主东,守护神为青龙;夏为朱明,方向主南,守护神为朱雀;秋为素白,方向主西,守护神为白虎;冬为玄冬,方向主北,守护神为玄武。
黄为远古五帝中心的象征色彩。
在中国,黄色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它位居五行的中央是象征大地的颜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仍依先人观物取象的传统别黑白定一尊敬水德“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
秦始皇即位后,“易服色与旗色为黑”。
自秦朝后,色彩的象征逐渐向色彩装饰功能转变,中国古代色彩也走向了丰富绚烂的发展。
汉以后的历代王朝,黄色以近金色的灿烂成为皇家专用色彩象征,平民百姓不得以赤黄为衣。
而历代的不同的官员服装采用不同的色彩。
通常人们把红、黄、青、白、黑的混合色称为下五色。
下五色中的亮紫色在汉代常被作为珍稀的极色。
在唐代紫色为五品以上官服和皇家喜爱的色彩,紫色边为高雅之色。
(四)课本资料:
第二阶段:
调查阶段,调查观察,了解中国“色彩”传统文化的现状。
调查观察结果:
(一)记忆仓库里的资料:
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色彩,由简单到多样,由单色到缤纷多彩。
应用上由神秘庄严的祭祀到等级分明的制度,到民间普通老百姓的充满生活气息、对未来的期望。
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多姿多彩,五彩缤纷,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人思想的解放,反映了历史的发展。
另一方面,经过了悠悠五千年的时代变迁,红、黄、黑、白、青等传统颜色的传承,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网络资料:
*黑、赤、青、白、黄是中华民间灯彩使用的五色,正色(五色)交织、寓情于色、情景交融。
一丝一色强烈浓郁,令观灯即观情,营造出中华民间灯彩独特的美。
这种美与中华民族典型的东方传统文化背景和历史紧紧相扣,成为中华民间灯彩透过五色表达出来的最深刻的美学意蕴。
观灯彩若仅观色,终有疲倦的一天,正因为五色与华夏文明紧密联系,使得观灯转为观色,再转为观情,意蕴萌生。
形、色、情交融,使中华民间灯彩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能被品味出美的无尽神韵。
*现实生活中也能很强烈的感受到红色的存在。
百姓生活中,红色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
特别是遇到喜庆的事情,一定要用红色。
姑娘出嫁一定身着红色,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大红盖头,越红越好。
包括嫁妆,所有的物什都贴着大红的喜字。
那气氛是很容易感染人的。
吉祥、热烈,浓浓的喜意弥漫着整个过程。
红色伴着嫁娘走过了人生的幸福时刻。
现代年轻人也穿婚纱,但那是舶来品,虽然漂亮,但始终营造不出那份喜庆、热烈,它适用于教堂。
穿着红色由女孩变成女人,对未来的幸福有着十分美好的祝愿。
不单结婚,大凡能表现中国人良好祝愿的事情,都喜欢用红色。
这大约也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每春节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门前挂红灯,贴春联、大红福字、甚至炮竹都是用红色的,老人为孩子发红包……气氛一下子就有了,倘如换作别的色彩,绝对的不接受。
著名导演张艺谋在运用色彩方面的确是个行家,频频使用这个民族化极强的色彩,为电影增色不少。
红色在营造热烈、喜庆的方面绝对的游刃有余,它本身就有火一般的热情。
其实,红色在国人生活中还有许多意味。
载誉归来戴红花,功成名就尽在其中,正基于此,孩子满月,用红布来辟邪,在西北,本命年一定要系红腰带,来报平安。
这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而已。
此外,红色还是庄严的:
国旗、红章、红头文件……
可以说,红色是属于中国人的,只有中国人才能将它驾驭的恰如其分。
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红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一往情深。
*近现代:
狂起复古风
到了辛亥革命,受西方的影响,建筑系统变了,色彩关系也变了。
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了租界,这些建筑突出了本质色彩。
那时的建筑颜色衬托着建筑载体的功能。
建国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与中国其他领域所受到的破坏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了极大摧残,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必须体现某种被歪曲和吹胀了的“政治”概念,于是在各地兴建的所谓“万岁馆”、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的模仿北京国庆十大建筑等的“创作方法”。
建筑颜色变为单一枯燥的东西。
复古主义可以说是此前“民族形式”建筑运动的延续,其主张大致是希望将狭义的“民族形式”即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而甚少顾及新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它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事实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
*80年代后:
回归自然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促成了思想的活跃,中国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已深切认识到,建筑艺术应该与时代紧密同步,应该立足于中国现代生活的坚实土壤上,坚持创造既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又具有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
所有建筑作品,大致可划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几种。
古风主义是一种特殊情况下更多借鉴传统建筑外部形象的严肃创造,几乎全是在名胜之地原有古代建筑已毁,作为旅游建筑重建或新建的,如武昌黄鹤楼、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天津天妃宫文化街等。
随着西方建筑师的参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建筑颜色变得浓重,如现代城呈现桔红色。
现在的房子从色彩观上来说比较明确,如白色等。
进入2005年,中国建筑流行色会是什么样的呢?
第三阶段:
深化阶段,整理分析,理出写作角度,抒写感悟、看法。
(一)整理分析材料(①记忆仓库里的资料、②网络资料、③课外书资料、④调查、观察资料)
(二)理出写作角度:
1、色彩与情绪2、色彩与经济3、色彩与时政4、色彩与中国建筑5、色彩与民间艺术6、色彩与民族心理7、色彩与民俗8、色彩与潮流9、色彩与传统文化10、色彩与健康
(三)选择实用素材:
1、名言、观点
①清清白白水墨色,坦坦荡荡中国人②中国红,红出华夏儿女的血性③活出中国的色彩
④当中国红与西方白相遇⑤别让大红灯笼褪色⑥拥有太阳色的中国人
⑦你身边还有多少中国色?
⑧从单色到多彩⑨最美不过中国红
2、优美文句
*五千年来川流不息的母亲河赐予它的孩子金子一般的颜色。
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到现代文明,从甲骨文到网络时代,我们一直都为拥有黄色的肌肤而骄傲。
在所有的外国人眼中,“黄皮肤”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这可能也是中国人对黄色有一种莫名亲切的原因之一。
*串串红灯红透夜空,令人遥想昔日秦淮河畔悠悠古事,仿若文人笔下的喧闹繁华。
赤的浓烈映照在黑的寂静里,霎时萌生万千感慨,感叹繁华过后的虚空与静寂。
赤与黑的强烈对比,穿越时空,从长安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