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3619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docx

届高三文言文练习四学生版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练习(四)

班级___  姓名_____

提醒:

把翻译写在行间,重点是查词典写出加点字,这些都是重要的实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

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

其师怪问之,对曰:

“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

”师因此奇之。

及长,涉猎经史,深沈有远略。

时周文帝为刺史,素闻其名,待以客礼。

及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遣使迎周文。

周文问以去留之计,褒曰:

“此天授也,何可疑乎!

”周文纳焉。

大统初,迁行台左丞。

出为北雍州刺史。

州带北山,多有盗贼。

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厚加礼遇,谓曰:

“刺史起自书生,安知督盗?

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

”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

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

“前盗发者,并某等为之。

”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亦悉言其所在。

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牓州门曰:

“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

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

”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

褒取名簿勘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

由是群盗屏息。

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

累迁汾州刺史。

先是,齐寇数入,人废耕桑,前后刺史,莫能防扞。

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

人既不备,以故多被抄掠。

齐人喜于不觉,以为州先未集兵,今还必不能追蹑,由是益懈,不为营垒。

褒已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邀其归路。

乘其众怠,纵伏击之,尽获其众。

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褒因是奏曰:

“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

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有诏许焉。

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

武帝深相敬重,常以师道处之,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阳不之知          阳:

通“佯”,假装

B.褒取名簿勘之        勘:

校对

C.由是群盗屏息        屏息:

此处指不敢作乱

D.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  故事:

先例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韩褒“深沈有远略”的一组是(3分)(  )

①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 ②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  

③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     ④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  

⑤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⑥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少年韩褒就有志向与追求,对于学习也有不凡的见解。

他在恭谨地接受老师教诲的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

B.北雍州多盗贼出没,韩褒任刺史期间,先深入调查摸清了情况,又明榜公布自首期限,再采用激励自首的方法,最终制服盗贼。

C.宽以待人是韩褒为官的特点,也是他为人的品质。

在北雍州做刺史期间,他能宽恕诸盗贼的罪过,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对齐寇更是以德报怨,放还俘虏。

D.韩褒侍奉北朝三个君主,以忠诚厚道而闻名。

朝见武帝时,武帝总是先让他坐下,然后才议论朝政,恭敬如执弟子礼。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提醒: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缺的主语及宾语都要补充出来;整个句意要大致通顺,句意不通也要扣一分的。

(1)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

(5分)

(2)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

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韩 愈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

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注音:

___,成语:

假途灭虢。

)州刺史。

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

举明经(明经:

________)第,选授峡州远安令。

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

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

公行至汉中,上疏言:

“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

”征还入议蜀事。

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注],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

将行,上言:

“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

”上以为忠。

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

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

罢八州无事之食者,以聚其财。

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

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其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与为之;贫不能者畀之财,载食与浆,亲往劝之。

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

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

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

“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

”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

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

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垢,诏罢官留江西待辨。

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

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

诏笞卒百,流岭南。

公能益明。

(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注] 高崇文:

唐代大将,刘辟反,统兵往讨,平定叛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明经第             第: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B.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     让:

移让

C.为重屋四千七百         重:

重要

D.不辨则受垢           垢:

污秽,耻辱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韦丹“治功”的一组是(3分)(  )

①征还入议蜀事        ②罢八州无事之食者 

③为瓦屋万三千七百      ④筑堤捍江 

⑤得田万二千顷        ⑥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辟造反围困梓州,韦公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管理梓州,他认为此时梓州正处在包围之下,实在不容易担任那里的将领,就回绝了。

B.韦公被任命为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要上任,给皇帝上书说这三州都不是要害的地方,不如让它们归属河东,皇帝认为他很忠心。

C.韦公担任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后教导人们建瓦屋,从山上取得材料,召集陶工教给人们制作陶瓦的方法,并在集市上供应建屋的原料,不获取利润。

D.一名受到韦公惩罚的士卒诬告韦公违法,韦公因此被朝廷免职,但事后朝廷派人来调查,发现士卒是诬告,而这件事使韦公的才能更加显现出来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提醒: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缺的主语及宾语都要补充出来;整个句意要大致通顺,句意不通也要扣一分的。

(1)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

(3分)

(2)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

(3分)

(3)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

(4分)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练习(五)

提醒:

把翻译写在行间,重点是查词典写出加点字,这些都是重要的实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叶嘉传苏 轼

叶嘉①,闽人也。

其先处上谷。

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尝曰:

“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

或劝之业武。

曰:

“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

”因而游见陆先生②,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

“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曰:

“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

”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③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

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登车。

天子见之,曰:

“吾久饫④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

”因顾谓侍臣曰:

“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遂以言恐嘉曰:

“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

”嘉勃然吐气,曰:

“臣山薮⑤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已而,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

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

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

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

“叶嘉真清白之士也。

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遂引而宴之。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

“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书》曰:

‘启乃心,沃朕心。

’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

“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

上不悦,曰:

“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正色曰:

“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

臣言虽苦,久则有效。

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

”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

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⑥思困,颇思嘉。

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

“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遂得爵其子。

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

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

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

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

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

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 ①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

②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

③传(zhuàn),传车,驿站的车马。

④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⑤山薮,深山密林。

⑥苶(niè),疲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家:

安家B.至嘉,少植节操       植:

培养

C.或劝之业武      业:

从事,以……为业D.遂得爵其子      爵:

爵位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重视赏识”的一组是(3分)(  )

①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

     ②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

 

③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

       

④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

 

⑤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皇帝赏识的官员,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实际上也在叙述他的功德,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气质如铁、刚正不阿、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本文主要通过对叶嘉的遭遇的叙述,表达了苏轼劝谏人们功成身退的思想观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提醒: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缺的主语及宾语都要补充出来;整个句意要大致通顺,句意不通也要扣一分的。

(1)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3分)

(2)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3分)

(3)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东坡先生墓志铭苏 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

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

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呜呼!

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公始病,以书属辙曰:

“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辙执书哭曰:

“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公亦奋厉有当世志。

太夫人喜曰:

“吾有子矣。

”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

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

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

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

公使人谓之曰:

“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不悛,当奏之。

”押伴者惧,为之小戢。

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

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

“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卒长呼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

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

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

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

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公实有焉。

(节选自《栾城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书属辙曰     属:

嘱咐B.至与钤辖亢礼   亢:

匹敌

C.以虞水之再至   虞:

料想D.然终不以为恨   恨:

遗憾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分)(  )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才华出众。

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

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

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将此事上奏朝廷。

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

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

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

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

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

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提醒: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缺的主语及宾语都要补充出来;整个句意要大致通顺,句意不通也要扣一分的。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3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3分)

(3)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4分)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练习(六)

提醒:

把翻译写在行间,重点是查词典写出加点字,这些都是重要的实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

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①,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②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

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③,佩环玦,盛服至门上谒。

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

“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

请退。

”吏白胜之。

胜之开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履④起迎。

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

“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

”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

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

至昏夜,罢去。

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京师吏民敬其威信。

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

“有所平反,活几何人?

”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⑤,衣黄襜褕⑥,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

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

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或曰:

“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不疑曰:

“诸君何患于卫太子!

昔蒯聩⑦违命出奔,辄⑧距而不纳,《春秋》是之。

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遂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

“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

”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

久之,以病免,终于家。

                     (选自《汉书·隽不疑传》,有删改)

[注] ①直指使者:

又称“绣衣直指”,汉代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职。

②军兴:

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櫑(lěi)具剑:

古代长剑。

④(xì)履:

趿拉着鞋。

⑤旐(zhào):

画有龟蛇的旗子。

⑥襜褕(chānyú):

短衣,非正式朝服。

⑦蒯聩(kuǎikuì):

卫灵公之子卫庄公。

⑧辄:

蒯聩之子。

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逃,辄即位后拒绝他返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治《春秋》,为郡文学     治:

研究

B.收捕,皆伏其辜       辜:

C.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诣:

D.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 距:

离开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3分)  (  )

①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③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   ④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⑤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⑥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

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渤海郡的豪杰,想谋反。

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

后来,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的官吏百姓都很敬重他。

C.隽不疑巡查郡县时,都会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了母亲的支持。

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暴,与他母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有关。

D.皇上和大将军霍光认同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上更有声望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提醒: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缺的主语及宾语都要补充出来;整个句意要大致通顺,句意不通也要扣一分的。

(1)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

(3分)

(2)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4分)

(3)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

子野生而偏孤[注],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

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

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

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

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

“河东裴子野,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

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

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憛憛,情无汲汲。

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

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

”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

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元嘉中,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

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

“吾弗逮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观之,时并叹服。

俄又敕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

既奏,高祖深嘉焉。

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

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

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

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

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

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

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

“吾其逝矣。

”遗命俭约,务在节制。

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 偏孤:

早年丧父或丧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幼禀至人之行       禀:

领受B.吾弗逮也        逮:

及,达到

C.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 昧爽:

爽快D.先是子野自克死期    克:

预料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裴子野博学多才的一组是(3分)(  )

①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②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 

③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④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 

⑤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  ⑥深信释氏,持其教戒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裴子野从小死了母亲,靠祖母抚养。

他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儒学,在居下位时被范缜推荐,最后因资历尚浅而没有通过。

B.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接受皇帝的诏书编撰《宋史》,未完成就去世了。

子野继承了曾祖的事业,最终编成《宋略》二十卷,沈约对他也十分叹服。

C.裴子野才思敏捷,高祖命他撰写檄文,他能立即写成;他写文章文辞典雅,不尚华丽,师从古人,与时下文法不同。

D.裴子野为官十多年,清廉自守,妻子儿女虽十分贫寒,但都听从子野的教诲;子野临终时还不忘自己的职责,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提醒:

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虚词;缺的主语及宾语都要补充出来;整个句意要大致通顺,句意不通也要扣一分的。

(1)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3分)

(2)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

(4分)

(3)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3分)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练习(七)

提醒:

把翻译写在行间,重点是查词典写出加点字,这些都是重要的实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