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3094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7太阳教案教学设计

7.太阳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观测、探究、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地球的大小比例及距离;太阳是一颗恒星,形成“行星”“卫星”“恒星”的天体概念。

太阳高度角在不同时间段的有规律变化。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太阳是一颗恒星,形成“行星”“卫星”“恒星”的天体概念。

太阳高度角在不同时间段的有规律变化。

【教材分析】

《太阳》是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三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恒星,知道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了解太阳高度角在不同时间段有规律的变化着。

通过测量太阳高度角,学生能够体会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搜集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性,为下节课有关太阳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太阳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对太阳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对于太阳发光发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生活经验,但仅仅是感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认识,也没有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探究过太阳。

但是,通过平时的学习情况看,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非常高,再加上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初步具备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所以,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应该不成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认识太阳大小和温度,知道太阳是一颗会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

2.能够探究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

1.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2.在实验中能够与他人合作。

3.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在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

能够探究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PPT课件

学生材料:

量角器、棉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太阳

1.谜语导入:

早晨跳出东海面,傍晚休息下西山。

夏天我们躲着它,冬天人人都喜欢。

(谜底:

太阳)

2.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信息呢?

生自由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对于典型的前概念可以适当板书记录)

3.看来大家都知道一些关于太阳的信息,下面请各组阅读资料,谈谈自己对太阳新的体会。

小组阅读资料。

4.小组汇报:

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那可不就是一个大火球嘛。

像太阳这种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科学家称为“恒星”。

师:

太阳到底有多大呢?

在太阳系中,各个星球大小差别挺大的,我们可以给各个星球按大小排个顺序,

5.学生尝试用星球图片排序。

(想一想地球排在什么位置)

师在排序活动中适当提醒:

第一幅图地球还能显示出它的大,第二幅图已经被比下去了,第三幅图上大家找一下地球在哪呢?

(通过三张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比例下的太阳与地球)。

6.过渡:

太阳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似再熟悉不过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陌生,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始终是那么平静,那么明亮,但假设能靠近更多,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太阳。

最近在欧洲有一架太阳望远镜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照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

(视频)

7.看完后,让学生谈谈体会(注意结合学生之前的前概念,教师应适当修正迷思概念。

8.小结:

是啊!

看了视频,让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太阳的灼热感,流光溢彩的动感让我们看到金子一般的太阳表面。

除此之外,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点缀下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那就是银河。

银河从侧面看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盘状,正面看是旋涡形,太阳就处在离银河2.3万光年的旋臂上。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一千多亿颗。

(结合星图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既可以点出太阳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太阳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概念。

看图片了解到太阳与银河系的关系,看视频直接感受太阳的表面,知道恒星的概念。

通过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体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之远

1.提问: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但我们知道实际上太阳离地球很远很远,那是有多远呢?

生:

1.5亿千米。

2.测算活动:

1.5亿千米?

那有多远呢?

我们可以以我们学校的操场来换算一下:

绕操场一圈是200米,150000000000除以200等于多少圈呢?

生:

750000000圈。

(学生有惊讶之声)

师:

我们如果绕着操场跑这么多圈肯定是累的不行不行的,得换一个速度比较快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是谁的?

生:

光速30万千米每秒。

师:

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乘坐一种光速飞行器飞向太阳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生:

1.5亿千米除以30万千米每秒等于500秒。

师:

那就是说此刻照在身上的太阳光是现在发出来的吗?

什么时候发出来的?

生:

不是此刻发出的,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光是太阳500秒(约等于8.3分钟)前发出来的。

3.总结:

那我们可以再来试想一下,排除掉其他因素,假设我们可以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0000千米/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月。

师:

假如我们从地球上开车出发去太阳呢?

需要多久能够到达呢?

——165年!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激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类似的题型锻炼学生关于大数的计算。

同时学生对太阳系以及与宇宙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在描述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三、测量太阳高度角

1.提问:

你们知道早晨6点,中午12点,傍晚6点的时候,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呢?

生自由答(关注方向和高度)

2.刚才大家都用了自己语言描述了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准确的描述呢?

科学家用了“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高度角就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

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3.师提问:

太阳高度角怎样测量?

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小组或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后回答。

生1:

数学课上测量角会使用到量角器,太阳高度角的使用是不是也可以用量角器测量?

师:

数学课上的角是有两条射线和一个交点组成的,那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只要找到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和交点就能进行测量。

生2:

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那就是说地面可以看作其中的一条边。

生3:

另一条边是阳光,但是阳光是看得到摸不着的,怎样去测量呢?

师: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怎样解决呢?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与照射不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

生4:

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一片光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留下一片阴影。

师:

光明与阴影的分界是不是很明显的?

生5:

光明与阴影有很明显的交界线,我们可以把这个交界处当成角的交点,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在地面上都会留有影子,可以把从物体顶上射下来的那一束阳光当成角的一边,对应的影子当成另一条边,我们就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角度了。

师:

从头顶上照射下来的阳光也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大家更方便地确定那一束光呢?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哦。

生6:

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来代替阳光,其他物体投射的影子好找,但是物体的顶不好测。

可以选择人与影子,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

生7:

这个实验我们必须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

至少需要3个人。

师:

那这3个人在实验中都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生8:

第一位同学A站立不动,作为模特,为了确定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第二位同学B与A同学分别扯着棉线的两端,并且保持量角器的稳定;第三位同学C辅助B同学测量夹角的大小并读数,我们还需要一位记录员D,所以这个实验我们每个小组需要4位同学。

4.师: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用棉线和影子可以确定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在测量时需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呢?

(1)实验时为了安全,实验者要背对太阳,以免眼睛被刺伤。

(2)棉线从头顶拉到地面一定要到人影前端,并且拉直。

(3)量角器使用时要平放在地面上,眼睛与读数保持同一平面。

(4)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相互配合。

5.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

(1)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

    

(2)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做好记录。

(3)一天中选择至少3个时间段进行测量,观察太阳高度角一天的变化。

6.小结:

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是有规律的变化的。

[设计意图]由数学上角的概念来举一反三理解太阳高度角,经过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引导找出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与交点,进而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测量太阳高度角之前强调安全与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好习惯。

四、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太阳,地球上才有了昼夜变化与四季的变换,有了太阳,我们才有了光与热。

那太阳还会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我们呢?

我们下节课将会学习,利用太阳高度的原理而发明的——《太阳钟》。

【板书设计】

7.太阳

自身发光发热

恒星

温度:

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

体积:

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中午下午

早上

地面

 

一、选择题

1.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性能是(     )的快。

A. 深色                                       

B.  浅色                                       

C. 一样快

2.水和沙比较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正确的是(   )。

A. 水吸热快散热快                 B. 沙吸热快散热快                 C. 水和沙吸热散热一样快一样慢

3.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A. 哺乳                                        

B. 寄生                                        

C. 找食物

4.下列是胎生动物的是(  )。

A. 蝴蝶                                          

B. 猪                                          

C. 金鱼

5.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

A. 占窝、筑巢                               B. 求偶、交配                               C. 胎生、哺乳

6.下列植物中,(  )不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A. 苍耳                                        

B. 椰树                                        

C. 野葡萄

7.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A. 自体传播                                   

B. 动物传播                                   

C. 风传播

8.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C. 轻、带翅或绒毛

9.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

A. 椰子、油菜花                           

B. 蒲公英、苍耳                           

C. 苍耳、鬼针草

10.下列动物中和蝴蝶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 兔子                                         

B. 青蛙                                         

C. 熊猫

11.下列动物中和猫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 鸭嘴兽                                         

B. 狗                                         

C. 乌龟

12.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  )次蜕皮

A. 3                                              

B. 2                                              

C. 4

13.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  )天时间。

A. 15                                      

B. 5—7                                      

C. 10                                      

D. 2—3

14.剪开的蚕茧后,蛹的变化(  )

A. 外面的温度太低,蛹会被冻死                     

B. 正常发育                     

C. 不会发生变化

15.关于缫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将蚕茧放入开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                  

B. 可以在水中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C. 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进行抽丝               

D. 缫丝前要先将蚕茧表面的乱丝去掉。

二、填空题

1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________。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________的方式传递的。

17.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18.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________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________保持水平。

19.________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20.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做成的。

21.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________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22.如图,动物的很多活动都是在为________做准备。

23.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用这种方式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

24.蓟的果实和槭树的果实如下图所示,根据它们果实的结构特点,这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________

25.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________相适应的。

26.成熟的油菜果荚会自动炸裂,将油菜种子弹射出去,这种传播方式称为________。

27.蚕最喜欢的食物主要是________,蚕是靠________来呼吸的;蚕生病了要________;蚕生活的环境要________、________。

28.刚出壳的蚕很________,如果想让小蚕挪地方,应该用________帮助它。

29.蚕蛾是从________羽化出来的。

蚕蛾有________对翅膀,________只脚。

30.蚁蚕很小,一般是约有________。

三、判断题

31.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 )

32.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33.母乳为后代提供了养分充足且易于被消化。

()

34.蚕蛾不会飞,又是家养的,所以不属于昆虫。

35.蚕宝宝是由蚕卵变来的。

36.刚孵出的小蚕头小身体大,全身白色。

37.蚕卵孵化时如遇气候干燥,可在蚕卵上喷少量的水。

38.蚕卵是静止的,所以它是没有生命的。

39.为保证蚕卵正常孵化,要将蚕卵放置在消毒的温暖的室内。

40.蚕只吃蚕叶。

(  )

四、解答题

41.在做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42.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43.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44.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活吗?

45.怎样辨别蚕蛾的雌雄?

46.蚕只吃蚕叶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和浅色物质的比较。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

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3.A

解析:

A

【解析】【解答】胎生动物一般哺乳的方法喂养,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不同的动物喂养方式不同,比如人母乳喂养,鸟找食物喂养。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A、蝴蝶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B、猪是胎生动物,符合题意。

C、金鱼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卵生动物有:

蝴蝶、蜻蜓、鸡、蟾蜍、青蛙等;胎生动物有:

山羊、熊猫、猪、牛等。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胎生、哺乳是繁殖后的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鸟类繁殖过程有:

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产卵。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A、苍耳表面有茸刺会粘在动物皮毛上,通过此来传播种子,不符合题意。

B、椰树不是利用动物来传播的,符合题意。

C、野葡萄味美,小动物吃了,依靠动物粪便来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

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

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番茄成熟后掉到地上,遇到牛羊等踩烂后带到附件的草地上,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就会发芽,属于动物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番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属于弹射传播,轻、带翅或绒毛属于风传播,故而选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油菜花属于弹射传播,椰子属于水传播,蒲公英属于风传播,故而选C。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的具体种类。

10.B

解析:

B

【解析】【解答】青蛙和蝴蝶一样是卵生,而兔子和熊猫是胎生。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猫和狗是胎生,乌龟是卵生,而鸭嘴兽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低等哺乳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蚕龄:

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

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13.D

解析:

D

【解析】【解答】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2—3天。

【分析】本题考查蚕宝宝吐丝结茧时间。

14.B

解析:

B

【解析】【解答】剪开的蚕茧后,蛹仍然会正常发育。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蛹的变化。

15.A

解析:

A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

再用竹丝刷等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二、填空题

16.传导;对流

【解析】【解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

解析:

传导;对流

【解析】【解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题考查传导和对流的定义。

17.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

解析:

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8.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解析】【解答】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

解析:

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解析】【解答】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19.沙子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

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解析:

沙子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

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20.物质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温度计就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

解析:

物质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温度计就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