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3009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docx

许吉如演讲稿全篇

国强则少年强

许吉如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去回忆一个场景:

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忽然很委屈地哭出来了。

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

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

“不对啊,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的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

”这个时候大小姐终于开口了,她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

鼓掌的那个哥们儿,可能你女朋友跟你提了200次。

  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你女朋友看你不说话她很慌啊,她就跑到网上去发帖子,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

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这种帖子底下,一般回应也不会太多的。

但通常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而这个废话被你的妹子誉为真理。

  这个老司机说:

“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

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喔!

”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会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不作死就不会死”,会有爱情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我们学院组织学生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

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

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又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

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托运行李。

大家都知道托运行李一般只需要5——10分钟,不会问你太多问题,对吗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写过什么论文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爱过谁”全部都要问。

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

“这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

自从1984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国家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

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也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

  “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里。

当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机场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我很纳闷,因为整趟旅行是非常安全的,连气流颠簸都没有。

换言之,这是一趟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

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

他说:

“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

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

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

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

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他的国家和国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

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

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

  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

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給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是一种等价交换。

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一种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为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

当他得知我毕业以后就要回中国时,他跟我说:

“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

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与你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能够被尊重。

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

因为你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师安排,在课堂上向大家解释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

其实我的预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

”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

“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强大的国家能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

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它说:

“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

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

”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有不懈努力的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之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

告诉他: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

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黑土麦田实干兴邦

马丁老师跟我们所有人说,要找一个对你负责任的爱人,因为这样会激发出你内心最大的责任感。

我们都同意,我们都渴望拥有像马丁老师那样美满的家庭。

但是此刻,我可能要问一个让大家直面现实的的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大家都有男朋友了吗有人说没有的,你也说没有,我与你们都同在,在寻找美满家庭的路上,我们都还要努力。

但是有的时候,我觉得有没有男朋友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叫无论此刻我是不是你的女朋友,或者我是不是谁的女朋友,我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男神,这句俗话是我说的。

8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男神,他叫秦玥飞,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被耶鲁大学的本科录取了。

在那个年代,从中国直接被常青藤本科录取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在那个意义上,他是我们身边一群女生心里的男神。

他个子很高留长头发,很摇滚,但是整个人话不多,很安静又显得很文艺,然后你知道女生面对这种男神嘛,就是会想说他毕业之后去干嘛,未来会怎么样

2014年,我又见到了我的男神,也见到了他的工作。

他剪短了头发,耳朵后面别着一根香烟,然后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蹲在地上。

他在湖南省,在衡阳市横山县的贺家村,他是贺家村的村主任助理和团委**,也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村官。

这个时候他在贺家村已经做了3年的村官,那他做的都是些什么事呢有老人过来跟他说,说小秦啊,这个家里的屋顶漏雨,小秦帮着解决一下好不好有人热水器坏了,小秦会修吗还有老人就说,小秦你有女朋友吗我儿子今年30岁了,还没有女朋友,小秦能不能帮着找一个

这些事情玥飞处理不了,但他真的会去做。

他去捣鼓热水器,他去研究国家确实没有专门的资金去修补漏雨的房子,但是有危房安置的政策,那么这个老人的房子年岁已久算危房,给他写报告。

他还去其他几个村子问,你们村里有没有那个找男朋友的姑娘,要结婚的,我们村里有男的,我们那个配一配。

我跟他说,我说师兄啊,你是来做公共服务的,你做村官,可是你现在每天就是些家长里短,那怎么服务啊你怎么给这个村带来改变他立刻纠正我,他说吉如你错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

因为改变往往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可是你我,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定义,说中国的农村应该什么样,百姓应该怎样生活。

村民有村民自己生活的逻辑,这套逻辑我认可,我接受。

三年下来,玥飞为贺家村筹款80万余元,他修成了路,建成了水渠,还办起了信息化教学。

可是村官的任期就是三年,他要离开这个村子了,玥飞就在想,他说我走了之后,这个村子怎么办可能这些孩子因为信息化教学,这个英语成绩提高了20分,化学多考了30分,但是两三年后,他们是不是还是要走上去建筑工地搬砖的道路他意识到不能总去要钱,财富应该被创造,他想到了农民要创业。

从2013年开始,他筹备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每年从国内和海外的高校选拔一批毕业生,作为村官带领和帮助农民创业,这个平台的名字叫黑土麦田。

今年,就在前几天,第一批选**的村官,已经前往湖南、江西、广东、山东,四个省份的15个贫困村。

他们的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帮助这15个贫困村里的每个人获得3140元的年收入。

玥飞跟我说,吉如你不要看这个15个村子,然后3140这些数字,我告诉你,能做成的不难的。

我说你怎么这么乐观你很自信啊!

为什么你就是这么笃定的觉得它一定能做成但是我想到要在农村做这些事情就是很难。

他想都不想的跟我说,因为你没有去做,你没有去做你就觉得它难,就像那些批评中国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有来过中国,对,批评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嘛,但是建设是每一个人的使命。

黑土麦田的英文名叫做“ServeforChina为中国服务”,我想到美国有一个公益组织,它的那个英文的那个结构跟咱们的“为中国服务”有点像,叫做“TeachforAmerica为美国而教”。

每年他们选拔美国的大学生到美国最不发达的地方去教他们的孩子,有人说,那不就支教吗我们也有。

但是人家的支教,一,给了每一个年轻人类似于城市白领的收入,保障体面的生活;二,平台很成体系,你想做一些超出支教范围内的事情,都有技术和资源的支持;三,支教结束之后,你可以选择继续扎根做教育,但是世界500强,知名商学院,还有参议员的办公室,都会向你打开大门,因为美国它相信这群愿意“为了美国而教”的年轻人。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的一些名校生,他会挤破头要去“为美国而教”。

那么这个情形反到中国来,我会想说,我们的大学生会挤破头皮去做村官吗有人说不可能,但是为什么不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年轻人没有理想吗是因为中国的年轻人不渴望有所作为吗资源的不匹配,平台的不完善,其实足以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

因为年轻人的执著,不应该在一些本可以被避免的问题上被考验。

因为年轻人也是人,也要生活,也会害怕。

所以黑土麦田所做的尝试,在这个平台上结合政府部门,全社会、企业、投资机构的力量,就是要给年轻人生活上的保障和工作上的资源支持。

它其实解决了玥飞心中一直以来的难题:

我们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而不是情感绑架,去帮助年轻人实现家国理想。

此时此刻就在我演讲的此刻,玥飞人在湖南湘西,和那30个他一起选**来的大学生村官在一起。

他说吉如你要有兴趣,可以去看我那个朋友圈,我在上面放了另外一批四个去山东的村官的照片,那个照片上面绿油油的,特别好看,特别美。

但是我想,当初吸引玥飞来到农村,作为一名村官的原因,一定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

我跟很多人一样都好奇,一个耶鲁的高才生,为什么要选择做村官呢

玥飞说,当年母亲曾经带他在北京借读,他们住过地下室,然后穿过亲戚给的旧衣服,还去买过那个超市打烊前,所以会打折很便宜的食物。

他说我在耶鲁的每一年都会假期回农村做田野调查,我意识到其实农村的父母跟我自己的父母是一样的,就是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过得比自己更好。

他们可能自己在城市去盖那个一辈子都住不进的高楼大厦,但是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有那个能住进去的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总说“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我们今天先不谈国富民强,或者民族复兴。

国家是由一个个人和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让每一个人都过得更有尊严,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有超越父辈的可能性,如果我能参与进这个过程,我觉得我就是帮所有的父母实现我自己父母的那个愿望。

在很多的媒体报道上呢,玥飞有一个绰号,叫“耶鲁哥”,因为他非常优秀的学历背景。

玥飞本人一定不是一个喜欢用这样的光环为自己增光添彩的人,但是不可否认,耶鲁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在玥飞的母校耶鲁大学,有一群中国人,他们的名字至今我们都挺熟悉的:

詹天佑、马寅初、容闳。

那个年代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耶鲁,耶鲁留学生回国没有光环,没有实惠,但是大多数人都回来了。

有的在搞铁路,有的在搞电路,有的在搞经济,有的在甲午海战中保家卫国,有的就跟着定远舰、致远舰一起沉到黄海底。

时代在变,时代的使命也在变,但是我想到这一百多年前的这些年轻人,我看到今天的玥飞,我觉得年轻人从来就没有变。

一百多年前,那个使命是救亡图存,是挽救民族之魂,年轻的生命在定远舰、致远舰上沉下去,然后用年轻的身躯去缓缓托起一个几乎就要沉到海底的民族。

几十年前,我们新中国的使命是脱贫脱弱,衣食足,吃饱饭活下去,年轻的头脑和双手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用钢铁之躯去慢慢的去塑造一个像钢铁一样今天这么坚固的国家。

但是今天的时代使命,变成了在这个钢铁一般的外壳下,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不是能够活得有尊严,还有做梦的权利,每一个孩子是不是还有去超越他父辈的可能性。

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梦想是可以对着自己的孩子说,无论是农村的、城市的,我希望你可以过得比我好。

而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尊严,是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可以不再流血,少流泪,被理解,被陪伴。

黑土麦田,秦玥飞,让我们今天都看到,这样的一个使命正在实现。

 

偶像的真实

偶像这个词,他最原始的意思是说人们心中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所以对我而言,能给我力量的人就是偶像。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几位偶像。

他们中有的名字可能大家都知道,有的名字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他们对我都有非凡的意义,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一个最重要的道理。

她是四届金像奖,五届金马奖的影后,也是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嘎纳电影节的评委。

今天江湖地位这么深的她呢,是从一个比赛里面走出来的,一个选美比赛。

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主持人就问她说,当初怎么会想起来去参选港姐的呢她说了一句当时主持人接不下去的话,她说,为什么要想到参选港姐呀因为我爱慕虚荣嘛,我想当明星,进演艺圈,但是那个时候我没有一个比较周详的计划,我就想用当港姐这个最便利的捷径来实现我的明星梦。

那个主持人当时听的是一脸尴尬,我们今天听到这个故事可能就是一脸茫然,我们会问说,这个影后说她自己,参加选美,她这么说,很了不起吗很了不起。

因为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公众的时候,都有承认自己欲望的勇气,承认欲望会遭来误解,会被过分解读,会被人家觉得是你功利,浮躁,不择手段。

但是她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敢于直面自己的欲望,并且大大方方的承认它。

是,贪慕虚荣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品质,但既然它是我曾经的一部分,甚至也可能现在还是一部分,我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我没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说的。

她的名字叫张曼玉,她是我们很多人心中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有一个运动员特别可爱,我们应该都转过她的表情包,对,她是我们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一百米的季军傅园慧。

有人说,我们只是觉得傅园慧在镜头前面那样子讲话就是很逗嘛,她也很了不起吗对,她很了不起,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为傅园慧这样的表达点赞,因为面对镜头,面对众目睽睽,面对社会规则,她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能性,就是在社会规则之下,你尽可能的去保留自己的真性情,你尽可能的去尊重自己每一点点滴的进步,或者是每一份身心的疲惫。

我今天跟大家讲偶像的故事,是因为他们对于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七八年之前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在电视上面的英文演讲比赛,然后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就有媒体过来采访我,他们也问,说吉如为什么想起来参加这个电视上面的英文演讲比赛啊那个时候我面对媒体我其实不想想很多的,我就是说,因为我想上电视,因为我想穿着很好看的衣服,被打扮的很漂亮上电视,让大家看到我。

然后记者就把这个话写出来了,报道出来之后,我的长辈们都不喜欢这篇报道,他们有人说这个记者写的不好,把你写的很没有格调,很没有格局,有的人跟我说许吉如你怎么能这样讲呢你要说,我来参加比赛,是为了测试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为了交朋友要向大家学习,也是为了给家乡争光。

那个时候我挺小的,我没有仔细去想,按照自己的意思说真话,和去听长辈权威人士的建议,说看似最保险,最正确的话,这两者之间的天差地别。

后来无论我参加什么活动,媒体问我参加的原因,我都忘记说真实的原因,或者说长此以往我没有真实的原因了。

我只有知道怎么符合大家期待的一些套话,说出来很好听,记者也喜欢写,大家读起来觉得不疼不痒,我看到之后觉得那个话其实倒也不一定是我许吉如说出来的,任何人那么说都没有问题。

我在我自己说的很多漂亮的套话里面,活进了那个用套话编织出的美丽的世界。

我今天站在演说家的舞台,是我向我心里面真正喜欢的电视表达,迈出的第一步,可是我今天也在电视表达的平台把这个偶像的故事,偶像真实的表达,跟所有人分享,是因为我觉得我们普通人士,我们可能学不到偶像身上那些成就,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从偶像身上得到最大的力量,就是无论面对多少双眼睛,多少分赞扬,多少种压力,我能在说真话的路上可以走多远,我能不能最大地限度去确保,我不计较表达之后的利和弊,我不迎合别人的期待,我不说空话,套话,我永远不做没有意义的表达,就像此刻我在这个舞台上一样。

其实我的心里还是害怕的,我怕大家不同意我的观点,或者不喜欢我的表达,所以今天我在这个舞台上和大家分享偶像的故事,我就是希望他们给我的力量,各位也可以感受到。

以后的路上去理直气壮的说真话,做自己,要相信那个真实的自己是可以被倾听,可以被表达的,要相信他值得被理解,也一定会被理解,就像大家给我这么多的掌声和鼓励一样,谢谢。

 

人之常情

每一次我站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我的心里是很踏实的。

因为我知道台下的200多位观众我们之间,我们来自于同样的一片文化土壤,我们对于这个社会是有相同的笑点、痛点和泪点,所以我一直有信心我们之间会有共鸣。

五年前,我参加过另一场英语演讲比赛,那个比赛上是我认为的一场几乎不可能有共鸣的比赛。

那年我18岁,在伦敦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

我当时台下也坐了200多位观众,那是来自49个国家的100多名参赛选手和他们的亲友团。

然后呢我就看着台下那些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什么都不同的观众,我心里很忐忑,我就在想说我说我说些什么能让他们这些都不同的人觉得我说的有那么点道理。

我后来讲的是一个成吉思汗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是一个大英雄,但这一次我并没有说他作为一个英雄金戈铁马,我说的是他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面对过一次家庭危机。

成吉思汗连年在外征战,有一次他出去打仗,几个月之后才回到部落。

部落里面的人就跟他讲说他的太太可能和别人有染,他最喜欢的那个儿子可能不是他亲生的。

作为一个君王,我想成吉思汗有一千种一万种方式去查明事实真相,维护自己的尊严。

但是这一次他什么都没有做,他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丈夫和父亲。

他就更加倍的去爱护他的妻子,他更加倍当面的,当着很多众人的面去培养他的儿子,我没有质疑孩子是不是我亲生的,我珍惜这个家庭请你们也珍惜,也保护他们。

最后谣言平息了,部落回归了平静。

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有一个比利时的选手走到我的面前,他跟我说,我很喜欢你这篇演讲,因为在你的演讲中我想到了我的父亲,而且我去思考将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和父亲。

你看今天我们来到这,你代表中国,我代表比利时,我们台下还坐着这么多我们国家派过来的外交官观战,他们都想看到我们拿本民族最骄傲的故事最优的那个价值观来比拼来夺冠。

可是你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在代表国家参赛的选手这个身份之前,我们都有一个最最重要的身份,我们是人,我们是今天的子女,我们是明天的父亲和母亲,这个身份就是你跟我,我们所有选手之间的一种人之常情。

这份人之常情有的时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会让一些本来冷冰冰的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时刻峰回路转。

2015年的6月在维也纳,美国在主导一场关于限制伊朗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核谈判。

当时根本谈不下去,因为无论美国提出什么条件伊朗都在拒绝,然后美国就不停的修改,伊朗就不停的反对,整整18天。

各国的谈判代表就被困在维也纳的万豪酒店里和会议室寸步不离。

几个月之后,当时美国的首席谈判代表也是他们的副国务卿WendySherman女士,来到了我们学院的一个课堂上,谈起那个暗无天日的18天。

她说这个伊朗人啊,太难搞了,我几乎最后我根本没有勇气谈下去,因为我们两个国家之间有这么多年的怨恨、猜疑,没有信任基础,这个谈判是不可能的。

只是那个18天里面发生了一件事情有点巧,就是那18天我的孙女和对方伊朗首席谈判地区的孙子都出生了,我们都是在那个18天里第一次成为了爷爷和奶奶,我们忍不住会和对方分享自己手机上面那个孙子孙女的视频。

当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场面,一片剑拔弩张中,一个白发苍苍的中东老爷爷同样白发苍苍的白人奶奶,他们两个人身后是各自的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几十年的恩怨情仇。

但是在那个瞬间,他们同时低下头,然后伸头去看对方手机上那个小宝宝的照片和视频,然后说真可爱。

那个瞬间,两个谈判代表之间共通的,作为爷爷奶奶作为人的情感,它其实融化了在场每一个人紧张的神经,它让每一个人在极度的疲惫和不信任中感到一丝希望。

因为对方也是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既然都是人就还有再去沟通的空间,就会有互相理解的可能性,那就让我们为了这个可能性我们再努力一点点吧。

这个努力的结果是2015年的7月14日,伊朗核协议正式达成,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再一次得到了维护,而中东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再一次被保护。

同一个屋子里的演讲比赛的选手,越过了本来对彼此价值观的偏见或者抗拒,在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里为对手喝彩,谈判僵局对峙的双方那种同为爷爷奶奶的慈爱一瞬间让人放下防备,哪怕那个防备卸下防备也只有一秒钟。

这个时候我不禁在想我们总说东西有别,我们说这个国家和国家,文化和文化,人群和人群之间是那么的不同。

可是会不会有一种东西,在看似最不同甚至最对立的文化之间他的那个核心永远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每次一提到那个相通的东西,再强硬的谈判代表也会瞬间变的柔软,而再紧张的演讲比赛的选手也会瞬间变的平和。

那个东西叫做人之常情,那个东西叫做人性。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会觉得说,国际大事离我们每一个人很遥远。

因为我们是普通人嘛,我们普通人可能轮不到我们去为国争光,轮不到我们去制定政策,轮不到我们去谈判去斡旋,那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重要吗重要。

因为每一场国际局势,每一个国际大事,它从来就不是由一群机器人去推动那个走向的,它恰恰是由一群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书写历史,在参与它。

他们可能是代表各国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手,本来抱着一个要弘扬本民族最骄傲的价值观的愿望来赛场,却在一个关于父爱和家庭的故事里学会为对手喝彩;他们可能是本来剑拔弩张的谈判代表,但同时也是爷爷和奶奶,所以那种共通的慈爱可以让他们放下一秒钟的防备。

这个世界的好和坏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肯定不是在战场决定的,但它也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只是在谈判场、领袖峰会或者联合国的发言台上决定的。

它其实是由每一个你和我,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普通的外国人,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确定的,因为我们的每一点想法在一点一滴铸就我们的国内舆论。

我们对于世界的态度它彰显着大众文化的方向,而我们如何去如何理解别人理解别国理解对手,它是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国小国都应当拥有的胸襟和担当。

你选择你怎样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这个世界就会是怎样的,你选择如何去期待人性,人类的未来就会是怎样。

谢谢。

 

为时代发声

我一直觉得我算是一个非常幸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