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2537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XX县XX香精香料

原料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XX县XX香精香料

20XX年X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

常温常压下甲醇和乙醚属易燃液体,氯气为剧毒物质,液氨、硫酸为一样物质,氯化氢和氯甲烷属于有毒物质。

由于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发物料泄漏,大量释放易燃、有毒的物质可能会致使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1.2.1火灾:

生命财产受到损害,严峻时可能危及周边单位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共设施平安。

1.2.2泄漏:

财产受到损失,环境受到污染,人员受到损害,亦可造成火灾和人身平安。

1.2.3爆炸:

人员受到伤亡,财产受到损失,严峻时可能危及周边单位人员平安,环境污染及其它公共设施平安。

1.2.4中毒、烧伤:

轻者躯体受损,职业损害,重者造成人员死亡。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址或装置的名称

1.3.1液氯利用、贮存区的液氯钢瓶发生泄漏事故。

1.3.2氯仿利用、贮存区的氯仿桶发生泄漏事故。

1.3.3乙醚储罐、管路发生泄漏事故。

1.3.4储罐区甲醇储罐、乙醚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危害的程度

1.4.1夏日高温季节物料因温度太高可致使易燃气体的膨胀,处置不及时,易造成泄漏事故。

设备老化、损坏、检修不及时亦可造成泄漏事故。

雷击储罐可引发火灾。

1.4.2物料大量泄漏后可致使火灾、爆炸事故和人员中毒事故、环境污染等事故。

2应急处置大体原那么

以人为本,平安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方法具体;快速反映,行动有序。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组织机构(见附件)

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抢险组、泄漏处置组、车辆调配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治安组、义务消防队组成,具体见指挥机构图。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图

应急救援系统的职责

总指挥职责

(1)组织制订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信现场指挥人员。

(4)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5)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6)生产平安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同意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9)发布启动预警和预警终止命令。

副总指挥职责

(1)负责协助总指挥和谐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2)负责爱惜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负责现场信息的搜集并及时向总指挥汇报。

(4)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责。

现场抢险组职责

负责现场抢修、抢险,操纵局势进展蔓延及危险源操纵,协助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处置。

泄漏处置组职责

泄漏事故发生后,要踊跃组织人员进行堵漏,负责管线阀门改换,操纵和回收泄漏物,清除泄漏物对周边环境的阻碍,避免局势扩大和蔓延。

义务消防队职责

负责现场灭火、疏散现场职工、抢救伤员,配合专业消防部门作业,提供消防保障,其中电工负责现场电器设备断电和现场救护所必需照明。

车辆调配组职责

确保突发事件所需车辆全数到位,服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快速供给事故现场所需物资和输送伤员等任务,保障事故现场用车。

后勤保障组职责

要紧负责事故现场物资的保障工作,确保事故现场所需物品供给到位。

现场治安组职责

负责对现场实行警戒,疏散现场群众,负责巡视,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现场清理调查,爱惜事故现场,必要时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对事故周边进行交通管制。

4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采纳仪表、联锁等在线监测及人员现场平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危险源进行监控。

乙醚生产装置;贮存场所中贮存的乙醇;氯气库房和氯化工段组成重大危险源。

对重大危险源做好记录建档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周密监视其平安状态,和向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类参数的转变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指令,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达到如此目的,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方法:

(1)在重大现场设置明显的平安警示标志,并增强重大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责任到人。

(2)对重大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按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常常性的检测、查验,并做好检测、查验纪录。

(3)在生产、贮存进程中可能引发、爆炸及迫害的部位,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平安连锁装置等设施。

(4)依照可能引发、爆炸及迫害部位、场所,设置可燃气体、迫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5)成立健全本单位重大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和监控责任,制定重大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6)保证重大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7)对从业人员进行平安教育和技术,使其把握本职位的平安操作技术和紧急情形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方法。

预警行动

4.2.1预警条件

依据生产平安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展情形和紧迫性等因素,有以下条件之一显现时即进行预警:

(1)相关工艺参数发生异样波动或超限报警时;

(2)现场人员发觉罐体焊接点有裂痕或局部罐壁过薄情形时;

(3)现场人员发觉气体物料储罐、阀门、管道有烟气或闻到有特殊气味时;

(4)现场人员携带便携式有毒气体、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报警时;

(5)现场人员发觉液体物料储罐、阀门、管道有跑冒滴漏,而且泄漏点有扩大现象时;

(6)显现电缆温度太高或设备无端停止运转时;

4.2.2预警方式

公司预警采纳各类技术手腕、监控设备系统、固定或移动逐级通知的方式通知有关单位第一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指令各救援组进入预警状态,做好应急预备工作,采取防范方法并持续跟踪局势进展。

4.2.3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解除由应急救援总指挥采纳通告、会议、等形式发布与解除。

预警信息一经发布,公司应增强值班,组织人员当即采取防范方法并进行平安生产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置和报告;应急成员要保证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随时待命,做好应急的预备工作。

5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与通知

公司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

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现场人员应当即将事故情形报告总指挥,并在保证自身平安的情形下当即开展自救。

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碰到险情时第一时刻有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总指挥接到险情或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险情或事故情形决定是不是启动应急预案,并依照险情或事故的进展情形,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时限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信息上报及传递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依照事故情形决定是不是启动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事故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刻、地址和事故现场情形;

(3)事故的简要通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方法;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形。

6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依照生产平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峻程度和阻碍范围,依照本公司实际情形,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二级。

(1)II级响应

当发生物料泄漏事故或中毒、烧伤事故时启动II级响应;

(2)I级响应

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启动I级响应。

响应程序

当启动II级响应时,总指挥要当即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当险情进一步扩大难以操纵或启动I级响应时,本公司进行抢险的同时,总指挥要当即向政府相关部门求援。

不管是启动II级响应和I级响应,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抢险指挥工作一概由总指挥负责,抢险组成员参与抢险,后勤保障组要保证抢险应急物资的及时供给。

处置方法

6.3.1液氯泄漏应急处置

(1)液氯法兰垫管路泄漏,操作人员当即关闭阀门,按要求穿着防护服,防毒面具,处置泄漏点待通氯试漏后,方可投入生产。

2)氯气报警仪器报警,值班操作工应及时穿着防护服、防毒面具查找漏点,同时将无关人员疏散到平安位置,发觉氯气角阀或罐体渗漏,当即利用液氯泄漏捕消器爱惜,进行抢修,并及时启动鼓风机、碱液泵。

经氯气和碱液互换塔中和,以避免显现氯气中毒事故。

(3)氯气瓶角阀等附件严峻泄漏时,应及时开启操作室风机和碱液吸收塔,抢修人员配戴防护服、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将泄漏角阀上安装铜帽或带角阀的氯气卡子,检测不漏后返回厂家处置。

除及时采纳有效方法和疏散人员外(见液氯泄漏应急处置人员散布表),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并通知现场治安组设警戒线,将损失操纵在最低程度。

(4)氯气缓冲罐泄漏

抢修人员应配戴防护服,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关闭氯气瓶角阀缓和冲罐出口节门,启动风机和碱液吸收塔,维修完成经试漏正常后再开始利用。

(5)氯气管道或法兰垫出泄漏

应立刻关闭氯气瓶角阀缓和冲罐出口节门,抢修人员配戴防护服,防毒面具进行维修,修完经试漏检查合格后利用。

(6)指挥部责令4—5名成员通报周围友邻单位,告知灾情情形,疏散往上风方向撤离。

(7)本厂与液氯泄漏应急处置无关人员,当即撤离危险区,并清点人数(以各车间、部门为单位组织人员疏散)。

8)液氯泄漏事故处置进程中,要及时搜集应急处置的废弃物,废水必需引至污水处置池,不可随意流入厂外,避免显现第二次污染环境。

(9)应急处置终止后,指挥部成员要及时了解周围友邻单位人员人身平安和环境污染情形。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事故发生后,第一要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并清点人员数额,重大事故要撤离周边区域人员,事故完毕后清点救援所有人员总数。

(10)职业禁忌症: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6.3.2液氨泄漏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平安区,并隔离至气体散尽。

应急救援人员必需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完全隔离的化学防护服。

氨气钢瓶漏气时,应急救援人员迅速用水对准氨气泄漏点喷淋,让氨溶解于水,以减少氨气蔓延。

当泄漏部位上游有阀门的,当即关闭阀门,切断氨气来源。

用水喷淋爱惜去关闭阀门的人员。

如无法关闭,应将漏气钢瓶搬出仓库,在空旷地址浸入水,以避免中毒事故。

大量泄漏时,用够压力的水和稀盐酸溶液,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实的水网,溶解泄漏的氨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废水请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处置。

6.3.3氯甲烷泄漏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帖处置,修复、查验后再用。

6.3.4氯乙烷泄漏应急处置

(1)泄漏区应进行通风换气。

(2)小量泄漏:

能够吸收棉吸收后放置在平安通风处,而后以有害废弃物处置方式处置。

(3)大量泄漏:

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内(例如酒精),置于配有气体清洁装置的适当焚化箱内处置。

(4)大量外泄可回收,如回收不实际,将之溶解在有机溶剂(如醇类)。

6.3.5糠醛泄漏应急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置人员要戴上口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上耐酸手套。

小量泄漏:

可用清水冲洗或用砂土吸收后掩埋。

大量泄漏:

可利用无火花工具转移回收。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局部排风,操作人员戴口罩,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抽烟。

利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幸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包装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置设备。

6.3.6乙醇泄漏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服;在确保平安的情形下堵漏;切断泄漏源,避免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用沙子吸收。

6.3.7乙醚泄漏应急处置

泄漏时应切断火源;切断泄漏源;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完全隔离的化学防护服;用沙子构筑围堤,用干粉覆盖幸免大量挥发蒸汽。

6.3.8硫酸泄漏应急处置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平安区,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平安情形下堵漏;用砂土进行覆盖、用白灰进行中和。

6.3.9氢氧化钠泄漏应急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置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搜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

6.3.10镁屑事故应急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应急处置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

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转移未破损的包装,幸免扬尘,利用无火花工具搜集于干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

若是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6.3.11汽油泄漏应急处置

泄漏时应切断火源。

应急救援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完全隔离的化学防护服。

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时,湿润的蛭石或沙土吸收,用塑料桶移至空旷地址任其蒸发,污染地面用香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处置系统。

大量泄漏时,用砂土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幸免大量挥发蒸汽,用防爆泵转移至储罐或专用容器内,请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6.3.12润滑油泄漏应急处置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平安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平安的情形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的空间内易燃性。

小量泄漏时,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情形材料吸收,然后搜集运至空旷地址掩埋、蒸发或交由废弃物处置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喷水雾减少蒸发,用砂土围堤搜集,由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处置。

6.3.13导热油泄漏应急处置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平安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平安的情形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的空间内易燃性。

小量泄漏时,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情形材料吸收,然后搜集运至空旷地址掩埋、蒸发或交由废弃物处置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喷水雾减少蒸发,用砂土围堤搜集,由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处置。

6.3.14中间体(α—呋喃丙醇)泄漏应急处置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平安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置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以避免皮肤侵蚀,在确保平安情形下堵漏;用砂土覆盖。

6.3.15甲醇泄漏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

污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搜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置场所处。

6.3.16氯化车间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1)通氯釜泄漏

1)泄漏少量时应用桶搜集,并尽快采取堵漏方法,坚持到本批次生产终止时进行改换。

2)泄漏量较大且堵漏不成功时,应将通氯釜内料液放入水解釜内,如发生火灾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水解釜泄漏事故

1)当泄漏料较少时,应用桶搜集,并尽快采取堵漏方法,以减缓泄漏。

2)当泄漏量较大时,应及时用桶搜集,并采取堵漏方法,当堵漏不成功时,应将釜内料液泵入中和罐内贮存,如发生火灾,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3)浓缩釜泄漏事故

1)当釜盖发生泄漏时,采取堵漏方法后,利用到终止改换。

2)当盘管往釜内漏油时,应立刻关闭进出口油节门,将釜内料液单独放入减压蒸馏釜内处置。

3)当釜壁往外漏料时,应立刻停止利用,关闭油节门,将料液放入减压蒸馏内处置。

4)当出馏管道发生破裂时,应开启风机通风,关闭进出口油节门,同时用水喷淋降温,降温后及时维修。

(4)减压蒸馏釜泄漏事故。

1)若是减压蒸馏釜盖发生泄漏,因釜内为负压,堵漏后能够利用。

2)若是油夹套往釜内漏油时,应及时关闭进出口油节门,用水喷淋釜身,降温后将料液用真空吸入其它釜内处置。

3)若是夹套往外漏油较大时,应关闭进出口油节门,并用桶搜集漏油,待油漏完后给釜降温后,将釜内料液吸入其它减压蒸馏釜内处置。

(4)接收釜发生泄漏事故。

当接收釜夹套往釜内漏水较小时,可坚持利用。

当泄漏较快时,应关闭接收釜夹套降温水,将钛材冷凝器水开大,维持生产,本批生产终止后及时改换。

6.3.17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6.3.17.1扑救火灾的要求

(1)发生低级火灾,在自救灭火的同时及时向车间值班主任和厂级领导汇报。

(2)义务消防队员本着边操纵边扑救的方式进行灭火,依照燃烧物质和原材料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灭火方式和灭火器材。

(3)依照低级火灾燃烧情形,假设本厂不能及时扑灭,指挥部成员或其它员工当即拨打119报警。

在报警进程中,讲清本单位详细地址、燃烧物质、报警人姓名,并安排专人在厂门口迎接消防队。

(4)发生火灾后,指挥部安排3—4名成员通报友邻单位,告知火灾燃烧物质的特性,劝告不要到火灾现场,并组织好人员疏散。

(5)火灾扑灭后,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准清理现场,确保灭火中的废水排向污水处置职位,严禁废水随意流向厂外,避免废水污染环境。

6.3.17.2灭火方案

(1)依照不同燃烧物质和生产原材料,采纳不同灭火方式和灭火器材,本厂利用的原材料和中间体发生火灾,最正确灭火方式为:

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尽可能不要用水直接灭火,可用水爱惜灭火人员扑救火灾。

厂房和煤堆发生火灾可用水直接灭火。

(2)显现火灾情形,凡与事故有关职位均当即紧急停车,关闭物料阀门,并通知供电部门当即切断电源。

其它各部门接到扑救火灾警报后,当即携带灭火器材,或就近取灭火工具赶赴现场,按分工扑救火灾,抢救伤员和物资。

(3)在扑救火灾进程中,义务消防队及其它应急组织要服从指挥部统一指挥,要本着围追堵截、避免蔓延、重点冲破、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进行扑救。

(4)灭火进程中,抢险组要以最快的速度抢修燃烧周围的可燃物资,避免火灾蔓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5)除义务消防队,抢险组人员外,其余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迅速撤离现场,确保无关人员平安疏散(以车间为单位清点人数)。

(6)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危险情形时,现场扑救人员要当即撤离现场,及时疏散人员。

(7)消防队进入火灾现场后,本厂指挥部要为消防队提供一切顺利灭火条件,任何人不得妨碍消防队灭火。

(8)灭火后,本厂指挥部和治安组全部成员要踊跃配合主管部门事故调查,并提供准确信息。

6.3.17.3初期火灾扑救的方式

(1)断绝可燃物

1)将燃烧点周围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

2)关闭所有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体和液体。

3)打开有关阀门,将已经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要挟的容器中可燃物料通过管道致使平安地带。

4)采纳泥土、黄沙筑堤的方式,组织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2)冷却

1)利用消防系统对燃烧点的容器喷水降温。

2)利用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3)如缺乏消防器材设施,那么应利用简单工具灭火,如水桶、水盆等。

(3)窒息

1)利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在燃烧物表面。

2)利用防火布、麻袋等浸湿后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上。

3)对忌水、溶水的物质,用泥土、黄沙覆盖燃烧物表面。

(4)断电

1)发生电气火灾,或火势要挟到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或电气阻碍灭火人员的平安时,第一要切断电源。

2)如利用水、泡沫等灭火剂灭火,必需在切断电源以后进行。

(5)防爆

1)将受到火势要挟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的转移到平安地带。

2)当即停止向受火势要挟的压力容器、设备内传送物料,并将容器内物料转移。

3)停止向压力容器加温,对压力容器进行冷却降温。

6.3.17.4火灾扑救的原那么

(1)现场抢险人员必需佩带好个人防护器具,正确利用个人防护器具,保证自己的人身平安。

(2)现场抢险人员必需正确利用抢险救援器材,发觉失效、过时的抢险器材当即改换,不得继续利用。

(3)服从现场领导的统一指挥,紧密配合,采取正确的救援方法。

(4)现场救援人员应事前通过应急培训,具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能力。

(5)现场抢险人员及时疏散现场其他人员。

(6)现场抢险终止后,当即清点人数,查看现场情形,统计上报人员、设备等损失,有关人与员参加事故缘故调查。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救援装备保障

依照有关规定配备火灾和物料泄漏事故应急救援装备,依照事故救援的需要和特点,装备有关救援装备。

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布局并补充完善应急救援力量;统一清理、记录可供给急响应利用的应急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寄存位置,成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方法(见附件)。

物资保障

依照有关规定储蓄应急救援物资,依照本单位平安生产实际情形储蓄必然数量的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挪用、采购、储蓄、治理,遵循“服从调动、效劳大局”的原那么,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见附件)。

装备与物资的保护

应急装备纳入到日常治理工作中,相关单位、部门应按期对应急装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并记录,并进行保护,保障应急装备和物资完好。

平安科按期对应急装备和物资的治理情形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