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2385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docx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0722《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

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

2.植物病原

植物病原:

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

这里指的原因是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

3.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

这类病原均为有生活力的生物,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

4.症状

症状:

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5.病状

病状:

其中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

6.病征

病征:

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为病征。

四、问答题

1.植物病害理解有哪两种观点?

答:

对植物病害的理解有两个观点:

一种是经济学的观点。

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植物是否生病是看其经济价值是否损失,茭白由于感染黑粉菌而茎部膨大才成为人们餐桌的美味佳肴。

豆芽、韭黄由于避光向生长嫩白不属于病害,因为其经济价值提高了。

二是生物学家则认为,植物是否生病,应从植物本身上考虑,其正常的生理机制是否受到干扰而造成后果。

至于病害的防治则需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

2.简述病害三角

答:

仅有病原物和寄主两方面存在植物并不一定发生病害,病害的发生需要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的协同作用。

这很像一场以环境为裁判的病原与寄主的竞赛,病原越强病害发生越重,寄主越强病害发生越轻;环境越有利于病原,病害发生越重,环境越有利于寄主,病害发生越轻。

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病害三角”或"病害三要素”的关系。

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可影响另外两方。

由此可见,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三、填空

1.侵染性病害又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分为5类,即: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植物病害)等。

2.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分为:

(气传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

二、判断题

1.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

正确

2.萎蔫:

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

正确

3.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征主要有5种类型。

正确

4.脓状物:

是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

正确

 

第二次作业

1.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一般是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细胞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正确

2.植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像真菌那样具有繁殖器官。

正确

3.细菌一般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植物。

正确

4.线虫在植物上取食危害,以口针穿刺植物组织并侵入,常常引起根组织大量坏死。

正确

一、名词解释

(l)游动孢子:

是产生于游动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

(2)孢囊孢子:

是产生于孢子囊中的内生孢子。

(3)分生孢子:

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

(4)接合孢子:

由两个同型配子囊顶端融合成一个细胞,并在这个细胞中进行质配和核配后形成的二倍体厚壁孢子。

(5)休眠孢子囊:

通常是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形成的,壁厚,为双核体或二倍体,萌发时发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

三、问答题

1.简述真菌病害的特点

(1)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

特别是在病斑上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征,这是真菌性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病害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

(2)许多真菌,如绵霉菌、腐霉菌、疫霉菌等,大多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经常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的腐烂或苗期猝倒病,湿度大时往往在病部生出白色的棉絮状物。

高等的鞭毛菌如霜霉菌、白锈病都是吸收营养生物,大多陆生,危害植物的地上部,引致叶斑和花穗畸形。

霜霉菌在病部表面形成霜状霉层。

鞭毛菌大多以厚壁的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在地壤或病残体中度过不良环境,成为下次发病的菌源。

(3)接合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很少,而且多是弱寄生菌,引起的症状通常为薯、菜、果的软腐或花腐。

(4)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叶、茎、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其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

它们大多是死体营养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

但是,白粉菌则是禁用词语营养生物,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状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中夹有小黑点即闭囊壳。

(5)担子菌中的黑粉菌和锈菌都是禁用词语营养生物,在病部形成黑色或褐色的锈状物。

黑粉菌多以冬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落入土壤中或在粪肥中越冬,黑粉菌种类多,侵染方式各不相同。

锈菌的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复杂的,有多型性和转主寄生现象。

锈菌形成的夏孢子量大,有的可以通过气流作远距离传播,所以锈病常大面积发生。

真菌病害常在植物表面形成粉状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层。

有的可以通过气流作远距离传播,所以锈病常大面积发生。

2.简述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一是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细菌性病害的症状或油渍状;二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都有恶臭味。

 

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专性寄生物:

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当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后,病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

2.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

3.免疫:

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的症状。

4.耐病:

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重,但产量损失较小。

5.锈状物:

锈粉也称锈状物,是初期在病部表皮下形成的黄色、褐色戒棕色病斑,破裂后散出的铁锈状粉末,为锈病特有的表现。

二、选择题

1.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轻。

称为(C)。

A:

避病

B:

耐病

C:

抗病

D:

感病

2.某一病害的病状具有变色(黄化、花叶)、畸形(小叶、丛枝)等全株性病状。

可以确定为(A)病害。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线虫

3.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A)。

A:

叶片,新梢和幼果

B:

C:

木质部

D:

根颈部

三、填空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总方针,

2.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来抑制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动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四、问答题

1.简述植物病毒的常见传播方式。

(1)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传播:

有些病毒似乎是通过种子传播的,实际上是由于种子带有病株残体或种子上带有病毒的颗粒。

(2)嫁接传播:

所有植物病毒,只要是寄主能进行嫁接的均可传播,果树病毒以这种传毒方式比较普遍。

(3)机械传播(汁液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摩擦所造成的微伤而传播,这种传毒方式,仅限于大部分花叶型的病毒。

(4)土壤传播:

有些病毒可以通过土壤传播。

例如TMV,稳定性强,能在土壤中保持其生物活性。

(5)昆虫传播:

大部分植物病毒可以通过昆虫传播。

传毒的昆虫主要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蚜虫、飞虱等。

能传毒的昆虫叫虫媒。

有些螨类亦可传毒。

2.简述植物抗病机制。

答:

植物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保卫自己、抵抗病原物的活动,一是机械的阻碍作用,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的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这就是结构抗病性。

二是植物的细胞或组织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来抑制或抵抗病原物的活动,这就是生化抗病性。

3.病原物的致病性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答:

(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如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线虫,靠吸收寄主的营养使寄主生长衰弱。

(2)分泌各种酶类,消解和破坏植物组织和细胞,侵入寄主并引起病害,例如软腐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可分解消化寄主细胞间的果胶物质,使寄主组织的细胞彼此分离,组织软化而呈水渍状腐烂。

(3)分泌毒素,使植物组织中毒,引起褪绿、坏死、萎蔫等不同症状。

(4)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或干扰植物的正常激素代谢,引起生长畸形,根癌细菌侵染形成的肿瘤等等。

不同的病原物往往有不同的致病方式,有的病原物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或多种致病方式,也有的病原物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致病方式。

 

第四次作业

一、判断题

1.黄瓜霜霉病的症状是扩大后受叶脉**而成多角形褐色斑块。

正确

2.细菌性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可见一层毛绒状菌丝。

正确

3.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低湿是影响病害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错误

4.番茄晚疫病,叶片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

正确

5.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能有效地防治温室月季白粉病。

正确

6.梨锈病除危害梨树外,其转主寄主为桧柏,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

正确

7.瓜类枯萎病该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

纵切病茎检查,可见维管束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常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正确

8.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细菌主要以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病菌从寄主的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侵入。

正确

9.香石竹病毒病发病规律带毒种苗是田间最重要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正确

10.柑橘溃疡病的症状是发病点成近圆形、米黄色的病斑。

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

正确

二、问答题

1.园艺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园艺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综合防治首先要考虑园艺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的全局,通过各种措施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繁殖生存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既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防治效果,也要考虑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长远影响。

②综合防治决不是简单的各种措施的累加,更不是措施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当地、当时病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协调运用必要的防治措施,争取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③经济有效也是综合防治的原则之一。

综合防治要做到措施合理,节支增收。

在防治过程中争取做到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④综合治理植物病害一定要注意做到保护环境,趋利避害。

在病害防治过程中要保护环境,保证作物及人畜的安全,避免或减少副作用。

2.简述瓜类枯萎病的致病机制。

答:

枯萎病菌致病机制有两个方面:

(1)菌丝在导管起机械堵塞作用,并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刺激临近细胞产生胶状物质堵塞导管,引起萎蔫。

(2)病菌分泌毒素,破坏寄主细胞原生质体,干扰寄主代谢,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异常活化,积累许多醌类物质,使细胞中毒而死,同时使寄主导管产生褐变

 

第五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

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多胚生殖:

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的生殖方式。

3.卵胎生:

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的生殖方式。

4.无变态:

属较原始的**类型,它的特点是幼虫与成虫外形相似、习性相同。

5.全变态:

具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不同虫期,幼虫在形态上与成虫很不相同。

6.不完全变态:

它只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成虫特征随幼虫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

二、判断题

1.昆虫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具有8足4翅。

错误

2.昆虫的眼有双眼和单眼两种。

错误

3.昆虫的气门位于头部两侧。

错误

三、填空

1.昆虫的口器有四种口器,即:

(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2.昆虫的头部由于口器着生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下口式)、(前口式)、(前口式)三种。

四、问答题

简述昆虫主要的习性?

答:

(1)活动的昼夜节律性:

我们把在白昼活动的昆虫,称为日出性或昼出性昆虫,如蝴蝶、蜻蜓等;而把夜间活动的昆虫,称为夜出性昆虫,如多数的蛾类;还有一些只在弱光下如黎明、黄昏时活动的昆虫,称为弱光性昆虫,像蚊子。

(2〕假死性:

即有些昆虫具有的一遇惊扰随即坠地假死的习性,它是昆虫的一种自卫适应性。

如金龟子等甲虫的成虫和小地老虎、斜纹夜蛾、菜粉蝶的幼虫,受到突然震动时,可立即做出麻痹状昏迷的反应,这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防御性反射。

在害虫防治中,人们就利用它们的假死习性,设计出各种方法或器械,把它们从植物上震落下来,集中消灭。

(3)趋性:

昆虫对某种外部刺激如光、温、化学物质、水等所产生的反应运动。

这些运动带有强迫性,有的为趋向刺激来源,有的为回避刺激来源,所以趋性有正、负之分。

依照刺激的性质,趋性可分为:

对于光源的趋光性或避光性;对于热源的趋温性或负趋温性;对于化学物质的趋化性或负趋化性;对于湿度的趋湿性或趋旱性;对于土壤的趋地性或负趋地性等。

在害虫防治中常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如灯光诱杀是以趋光性为依据的,潜所诱杀是以避光性为依据的;食饵诱杀是以趋化性为依据的,趋避剂是以负趋化性为依据的。

(4)群集和迁移:

群集性:

是指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许多昆虫都具有群集习性,但聚集的方式则不同,有临时和永久之分。

有些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季节性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转迁到另一个发生地的习性,叫做迁飞。

这是昆虫的一种适应,是对不良外界环境空间适应的转移,有助于种的生存延续,也是害虫突然暴发、在短期内造成严重危害的重要原因。

所以研究昆虫的群集、扩散、迁移和迁飞的习性,对农业害虫的预测和防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六次作业

1.卷叶类害虫属于(B)。

A:

鞘翅目

B:

鳞翅目

C:

半翅目

D:

缨翅目

2.蝗虫将卵产于(A)中。

A:

土壤

B:

C:

枝条

D:

3.蝉类害虫属于(A)害虫。

A:

吮吸式

B:

食叶

C:

锉食性

D:

蛀食

4.大蓑蛾是以老熟幼虫在(A)越冬。

A:

袋囊中挂在树枝梢上

B:

土壤中

C:

树干中

D:

树皮中

5.天牛主要以幼虫在(A)危害。

A:

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

B:

在根部

C:

叶片上

D:

嫩梢上

一、名词解释

1.植物检疫:

又叫法规防治。

它是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的人为引入和传播,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强制实施的保护性植物保护措施。

2.昆虫生长调节剂:

又称特异性杀虫剂。

这类药剂的特点是使昆虫的发育、行动、习性、繁殖等受到阻碍和抑制,从而达到控制害虫危害以至逐步消灭害虫的目的。

四、问答题

1.简述田间调查昆虫的抽样方式种类

答:

在昆虫的田问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式有:

(1)五点式抽样适于密植的或成行的植物及随机分布型的昆虫调查,可以面积、长度或植株作为抽样单位。

(2)对角线式抽样适于密植的或成行的植物及随机分布型的昆虫。

它又可以分为单对角线式和双对角线式两种。

(3)棋盘式抽样适于密植的或成行的植物及随机分布型或核心分布型的昆虫。

(4)平行线式抽样也称分行式抽样,适于成行的植物及核心分布型的昆虫。

(5)“Z”字形抽样适于嵌纹分布型的昆虫。

此外,还有等距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序贯抽样、双重抽样和成团抽样等。

2.简述昆虫传毒的时间性。

答:

昆虫在病株上获毒后,保持传毒能力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由病毒不介体的性质来决定的。

根据昆虫获毒后传毒期限的长短,可分为三种情况:

(1)非持久性:

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即会失去传毒能力。

(2)半持久性:

昆虫在获毒后丌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

昆虫保持传毒能力是有一定期限的,一般为数日至十余日,其原因是由于病毒要通过昆虫的体液,再回到唾腺。

但病毒丌能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保持传毒时间是有限的,一旦病毒排完后,传播能力即告结束,这类昆虫有蚜虫及部分叶蝉。

(3)持久性:

昆虫获毒后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毒。

但此类昆虫一旦传毒后,终生保持传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

因此这类昆虫体内的病毒浓度丌会降低,甚至其后代亦可传毒。

三、填空

1.昆虫的在田间的分布型主要有(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型)、(称嵌纹分布型)三种。

2.蝽类害虫即蝽蟓属于(半翅)目。

3.地老虎的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后缩成环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