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0224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docx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

白云区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白云区是城郊结合区,相对全市工业大发展的势头而言,区域工业发展步伐还不够快,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特征比较明显,致使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

近来,按照“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城市规划布局,秉承“大工业、大交通、大物流”的现代城市发展基本理念,广州市政府提出要打造以白云、花都为中心的西北部工业组团,迅速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使其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火车头”之一。

在此背景下,实现白云工业的大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工业园区是一定的地域空间内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审批,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全面的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企业聚集区。

工业发展园区化是目前各国、各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和方向,它有利于实现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增强园区工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同时实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白云区在原有工业的发展特色基础上,按照工业强区的思路,规划了八大工业园区,着力引导全区工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摸清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区委、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推动我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白云区统计局最近组织开展了八大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调查活动。

本文在汇总有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八大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调查显示(见表一略),截至2003年6月底,八大工业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15466亩,占规划面积(2007年)的38.5%;已签订项目合同289个,合同投资金额约121.3亿元;实际投产企业158户,2003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71亿元,同比增长28.21%,增幅比全区工业总产值同期增幅高10.5个百分点,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同期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3.1%;园区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5万人。

    1、云埔工业区依托宏仁集团系列企业,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综合发展实力最为突出,是八大园区的“龙头”。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达4436亩,共引进企业33个,引进项目35个,其中高新技术项目3个;合同投资金额达10.74亿美元;已投产企业14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20亿元,同比增长16.14%。

随着宏仁集团二期扩建和广州中一药业、名大实业等一批项目的相继启动,云埔工业区的发展前景继续看好。

  

    2、石井工业区以发展制鞋业及其配套协作产业为主,基本形成了鞋业制造产业链;此外,依托南亚塑胶、庆丰电线电缆等企业,新型材料工业发展势头也比较快。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2000亩,共引进项目24个,合同投资金额约为12.12亿元;已投产企业22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7亿元,增长26.01%。

    3、云和工业区以发展无污染的传统优势轻工业为主,在广州民营科技园进入实质性开发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快。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2515亩,共引进项目42个;合同投资金额为2.61亿元;已投产企业36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增长8.51%。

  

    4、云平工业区依托九佛片的惠亚集团、添利线路板等高技术制造工业及钟落潭片的皮革皮具制造业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五金制品、皮革皮具工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达1296亩,共引进项目26个;合同投资金额7.63亿元;已投产企业11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18亿元,增长60.76%,增幅居八大园区之首。

  

    5、云竹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家电和绿色环保产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达1000亩,共引进项目26个;合同投资金额1.80亿元;已投产企业18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7亿元,增长23.56%。

    6、云新工业区依托原新市镇和龙归镇的工业基础,通过整合现有的镇、村工业企业入园发展,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轻工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995亩,共引进项目61个;合同投资金额0.70亿元;已投产企业28个,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0.52亿元,增长26.57%。

  

    7、神山工业区以白云电气、维高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大力发展电气机械、化妆品等现代制造工业,基本形成了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支柱的现代工业园区。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2500亩,共引进项目47个;合同投资金额为3.58亿元;已投产企业22个,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增长51.74%。

    8、江高工业区依托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和原有工业基础,重点发展大众食品、五金制品等无污染工业。

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面积724亩,共引进项目28个;合同投资金额3亿元;已投产企业7个,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0.24亿元,增长33.87%。

    1、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八大园区已投产的158户企业注册资本总额36.05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的企业有20户,占企业总数的12.7%,主要分布在云埔工业区(9户)、神山工业区(7户)、云平工业区(3户);1000至5000万元注册资本的企业有24户,占企业总数的15.2%,主要分布在神山工业区(13户)、云埔工业区(7户)和云竹工业区(2户)。

至2003年6月底,这158户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4亿元,其中:

云埔工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6亿元,云平工业区和神山工业区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7亿元和3.61亿元,三大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93亿元,占八大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87.24%。

2、三分之一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

从2003年上半年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来看,有54户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占企业总数的34.18%,企业技术水平一般和比较低分别有88户和16户,分别占55.70%和10.12%。

  

    3、三分之二的企业财务状况比较理想。

调查显示,2003年上半年,盈利企业有69户,占企业总数的43.67%;盈亏平衡的企业有34户,占21.52%;另有55户企业亏损,占34.81%。

  

    4、多数企业入园时看重交通便捷、税收优惠、政府服务和土地价格因素。

有62.66%的企业认为交通便捷是他们入园区发展时的首要考虑因素;32.91%的企业认为是税收优惠;32.28%的企业认为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服务周到;26.58%的企业认为是园区土地价格较低;18.99%的企业认为是园区的绿化环境好;13.92%的企业认为是园区基础设施较好;8.86%的企业认为是园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低。

    5、大多数企业经营情况稳定。

对企业未来两年发展计划的调查显示:

园区企业在未来两年内有搬迁打算的有4户,占2.53%;未来两年内没有搬迁打算的有122户,占77.22%;难以决定在未来两年内是否搬迁的有32户,占20.25%。

打算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有58户,占36.71%;不打算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有13户,占8.23%;处于观望状态,暂时难做决定的企业有87户,占55.06%。

(三)园区建设和管理情况  

    1、多数园区已设立管委会或筹建办公室。

全区八大工业园区除石井工业区、云和工业区、云新工业区龙归片和云新工业区良田片的工业园区管委会尚处于筹建阶段外,其余工业园区所在镇、街均设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管委会,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自筹为主。

三分之二园区已开发或初步开发部分的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三通一平”水平。

2003上半年,八大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投入2.36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0.60亿元,占25.42%;镇、街财政投入796万元,占3.39%;其他渠道投入1.68亿元,占71.19%。

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式以自筹和其他渠道为主,除了云和工业区民营科技园片、云平工业区钟落潭片和云竹工业区良田片投入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投入,云平工业区九佛片和云竹工业区竹料片投入资金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其他主要来自园区自筹资金。

  

    3、招商引资力度较大,引资效果初显。

各园区管理部门都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引资的措施上,主要通过提供廉价的土地、提供税收优惠、提高审批和办证效率及给予引进项目有功人员一定的奖励等措施来招商。

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方面是做好园区现有企业的服务,实施以商引商;另一方面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互联网实施网上招商以及经常召开项目洽谈、推介会和走出去招商。

截止至2003年6月底,八大工业园区共引进企业263户,其中:

吸引老城区迁入的国有企业12户,占引进企业总数的4.56%,主要集中在云埔工业区和云新工业区均禾片(共9户);外资企业有46户,占引进企业总数的17.49%,主要落户云埔工业区和云竹工业区竹料片(共33户);民营企业205户,占引进企业总数的77.95%,集中分布于云新、神山、云和和江高工业园区内(共162户)。

  

   4、园区服务基本到位,园区企业满意度较高。

许多园区对入园企业实行贴身服务,采取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协助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立项审批、劳工招募和科技人员专业资格评定等各种手续,及时跟进企业反映的各种困难。

有些园区成立了专门的物业管理部门和治安队伍,做好园区消防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多数园区能够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鉴定,协调落实“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在“非典”时期加强对企业的关心指导,并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政策法规和各方面的经济信息。

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对园区的服务表示满意,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园区服务好是其入园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启动资金缺乏  

    园区管理部门普遍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目前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之一,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的主要原因是基建投入大,启动资金比较缺乏。

按到2010年各园区完成80%土地开发任务匡算,八大园区每年需投入6亿元左右的巨额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2003年上半年八大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投入仅2.36亿元,资金缺口很大。

在目前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拓宽园区融资渠道,尽快完善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滚动开发的良好局面,已成为推进园区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目前,全国各地以及广州市除老城区外的各区县都在大力发展工业,各类工业园区蓬勃发展。

东西部竞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竞争,广州市内各区县竞争日益激烈。

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每一个工作便引进项目1.04个,100多家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74家落户区内;花都区新华镇的美国工业村,由美方自行招商,成为探索以商引商的范例。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先发优势,给我区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园区管理部门反映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特别是我区的八大工业园区多数不能享受许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而社保支出水平又高于其他区,园区基础设施也还不够健全,整体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招商引资的困难比较突出。

仅从吸引外资的角度看,上半年,我区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1834万美元,同比下降2.24%,实际利用外资3358亿美元,同比下降57.32%。

与我区利用外资这种负增长态势相反,全市同期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却分别实现了31.9%和22.3%的高增长。

  

    (三)环境保护任务重,规划环节有所滞后  

    我区在全市承担着“绿肺”、水源流经地的独特环境保护任务,园区规划、建设对环保的要求很高,近来国家对各类开发区的用地审批政策也进一步收紧,加之征地环节中同农民的利益协调困难大,致使我区工业园区的详细规划和开发难度加大。

调查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